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舞蜕·胭脂出鞘 > 第115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铜墙铁壁的裂缝

第115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铜墙铁壁的裂缝

华盛顿特区,国会山穹顶在阴沉的天空下投下巨大的阴影。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的紧急闭门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幕僚长罗伯特·海斯站在巨大的电子地图前,屏幕中心是那座被标记为“黑山”的、深埋于欧亚大陆腹地的花岗岩堡垒。他指尖敲击着桌面,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躁:

“先生们,时间不在我们这边!中方还在玩太极!‘内部程序复杂’?‘需尊重司法主权’?全是托词!”他猛地调出一份文件投影,“‘冥河摆渡’计划的碎片信息,在过去72小时内出现在七个不同国家的高敏军事和科研论坛!虽然都是片段,但指向性太清晰了!‘保护伞S’先生今早亲自来电,他的原话是:‘海斯,如果那枚该死的芯片落到对手手里,或者里面的东西被公之于众,我们所有人,包括你,都得去阿拉斯加挖土豆!’”

地图上,几条代表情报流渗透的红色线条正从全球几个点,顽强地、不可阻挡地汇聚向黑山监狱的位置。一位资深参议员摘下眼镜,疲惫地揉着眉心:“海斯,中方强硬态度在意料之中。直接引渡他们的‘重大立功’人物?这等于让他们自扇耳光。筹码…我们需要更大的筹码施压。”

“筹码?”海斯发出一声短促的冷笑,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委员,“我们最大的筹码就是恐惧!‘保护伞S’的恐惧,以及这份‘冥河摆渡’计划一旦被完全证实并公开,对这个国家信誉造成的灾难性毁灭!中方再强硬,也必须权衡彻底激怒我们的后果,以及…陈荆国这个人本身,对他们是否还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他提供的东西,榨干了吗?”

他调出一份中方内部情报评估摘要(来源高度机密):“‘盘古’小组在运作。他们想要什么?平衡!既要维护面子,又想捞取实际利益。我判断,他们强硬表态是序幕,私下接触和讨价还价才是正戏。我们必须准备好‘台阶’和‘甜头’,让他们能体面地把陈荆国交出来!”

仿佛为了印证海斯的判断,会议室厚重的橡木门被轻轻推开,他的首席副手快步走到他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递上一个密封的平板电脑。海斯瞳孔微缩,快速输入密码解锁屏幕,几行简洁的加密信息跃入眼帘。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将平板内容投影到主屏幕:

加密来源:日内瓦湖畔(中立信使)

内容:中方提议进行‘非正式技术性磋商’,探讨‘特定跨国在押人员移交所涉复杂法律及人道主义考量’。时间:24小时内。地点:由我方提议。

“先生们,”海斯的声音带着一丝胜利在望的沙哑,“鱼,咬钩了。裂缝,出现了。”

第一幕:湖畔密语

日内瓦湖笼罩在连绵的雨雾中,古老的湖水呈现出冰冷的铅灰色。一艘不起眼的白色中型游艇静静停泊在远离主航道的僻静水域。艇内,暖气开得很足,隔绝了窗外的阴冷。长条柚木会议桌两侧,气氛如同窗外的天气,冰冷而压抑。

左侧,是海斯亲自带领的精干三人小组:一位精通国际引渡法的资深律师,一位情报分析主管,以及一位面无表情、眼神锐利的安保负责人(代号“山猫”)。

右侧,则是两名身着深色西装、神情严肃的中方代表(由“盘古”小组直接遥控)。年长者代号“磐石”,眼神沉稳如深潭;另一位稍年轻些,代号“青锋”,记录着每一句话。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海斯直接切入核心,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的一份虚拟文件上(内容仅显示为加密代码):

“‘冥河摆渡’的幽灵正在全球游荡,磐石先生。每一分钟的拖延,风险都在指数级增长。陈荆国和他脑子里的东西,对你们已是负资产,对我们却是亟待拆除的定时炸弹。移交,是唯一符合双方核心利益的解决方案。”

“海斯先生,”磐石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硬度,“陈荆国是我国司法系统依法审判并收押的重犯。他的罪行涉及国家安全,性质极其严重。贵方仅凭一些来源不明、真伪难辨的‘情报碎片’,就要求我们移交本国司法主权下的囚犯?这是**裸的干涉内政。中方对此表示最强烈的愤慨和坚决反对。”他刻意提高了音量,措辞严厉,标准的官方表态。

海斯身后的律师立刻接话,语速飞快:“我方完全尊重贵国司法主权,海斯先生所言‘移交’,是在充分尊重贵国法律框架和国际引渡公约前提下,基于陈荆国涉嫌在A国境内犯有危害国家安全等多项严重罪行而提出的正式引渡请求。我方已提供初步证据链摘要(未展示细节)。贵方若认为证据不足,我们愿意提供更详尽的补充材料进行‘技术性磋商’。”律师巧妙地将“移交”包装成“引渡”,并暗示有更多“证据”。

青锋停下记录,抬眼看向海斯,语气带着一丝“困惑”:“海斯先生,贵方一方面指控陈荆国在贵国犯下重罪,另一方面又似乎极度渴望得到他,甚至不惜为此进行高规格的秘密接触。这其中的逻辑矛盾,令人费解。我们不得不怀疑,贵方引渡请求的真实目的,是否超出了纯粹的司法范畴?是否与某些…不便公开的地缘政治企图有关?”他精准地将话题引向A国最忌讳的动机问题,也点明了中方握有潜在的舆论反制牌。

谈判陷入短暂的僵持。雨点敲打着舷窗,发出单调的声响。

海斯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透出实质性的威胁和诱惑:“磐石先生,青锋先生,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司法程序也好,主权尊严也罢,都是台面上的戏服。贵方很清楚陈荆国真正的价值,或者说,他掌握的东西带来的毁灭性风险。‘保护伞S’先生绝不允许那枚芯片失控,为此,他愿意付出相当的代价来促成此事。贵方需要什么‘技术性协助’来克服贵国内部的‘程序复杂性’?或者,有什么需要‘优先解决’的国际关切,可以让我们展现诚意?”

这是**裸的利益交换信号。磐石与青锋交换了一个极其短暂的眼神。磐石沉吟片刻,仿佛在进行艰难的内部权衡,终于开口,语气依旧严肃,但不再咄咄逼人:

“任何司法合作,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公正的基础上。我方坚持以下原则不可动摇:

第一,A国政府必须公开、明确承诺,在引渡后及整个司法程序中,严格保障陈荆国的基本人权和法定诉讼权利,杜绝任何形式的酷刑和非人道待遇。这是程序正义的底线。

第二,引渡过程,包括移交环节,必须在双方共同认可、具有高度公信力的第三方代表全程监督下进行。过程必须透明、可核查。

第三,”磐石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无比,如同实质的刀锋刺向海斯,“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贵方必须立即、无条件、安全地释放并遣返我方被贵方以不正当理由秘密拘押的三名科学家:王启明博士、李芳教授、张伟研究员。他们的人身安全必须得到绝对保障,并经由我方指定渠道确认安全抵达国内。在此三人安全回国之前,关于陈荆国的任何讨论,免谈。”

“不可能!”海斯身后的情报主管脱口而出,“那三人是重要的…” 海斯抬手,强有力地制止了他。他死死盯着磐石,对方提出的第三个条件,直指A国扣押中国科学家的软肋,这是真正的杀手锏。他明白,这才是中方真正的要价核心——用陈荆国这个烫手山芋,换取被卡脖子的“深空”项目核心人才。

“这三人的释放,与陈荆国的引渡,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海斯试图切割。

“在我们看来,这恰恰是展现贵方合作诚意、解决彼此关切的最佳契机。”青锋语气平和,却寸步不让,“用贵方急需的‘钥匙’,换回我方被非法扣押的‘大脑’。公平交易。”

游艇在湖水中微微摇晃。窗外的雨更大了,密集的雨线几乎将世界隔绝。谈判桌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海斯的大脑在飞速计算:三名科学家虽然重要,但并非不可替代,A国相关研究已有备份进展;而陈荆国脑子里的芯片,尤其是“冥河摆渡”的实证,关乎“保护伞S”和他自己政治生命的存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伴随着“冥河摆渡”信息碎片在全球网络更深渗透的风险。

“我需要请示。”海斯的声音有些干涩。他起身,拿着卫星加密电话走向游艇后部的独立舱室。

二十分钟后,他返回会议室,脸色晦暗不明,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决断。他坐下,目光扫过中方代表:

“最高层授权。我方原则同意贵方提出的三项条件。但细节必须明确:

一、公开保障承诺的措辞,由双方外交和法律团队共同敲定,于引渡协议签署时同步发布。

二、第三方监督代表国,建议为瑞士。具体监督流程细则,72小时内敲定。

三、三名科学家将在24小时内,于我方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指定安全地点,移交给贵方指定代表。移交过程同样由瑞士代表监督。我方要求:在确认三名科学家安全移交的同时,贵方必须立即启动陈荆国的引渡程序,并在科学家安全抵达贵国境内后48小时内,完成陈荆国向第三方的移交!”

“同意。”磐石没有任何犹豫,干净利落地应下。仿佛刚才的强硬对峙从未发生。“具体移交坐标、时间、对接密令,我方会通过原渠道发送。祝我们合作顺利,海斯先生。”他伸出手。

两只手在日内瓦湖冰冷的雨雾背景下,隔着柚木桌,短暂而有力地一握。没有温度,只有冰冷的交易达成。铜墙铁壁,在双方最高层的默许和利益的撬动下,裂开了一道仅供一人通过的缝隙。

第二幕:午夜归航

德国,法兰克福郊外一处废弃货运机场。寒风凛冽,吹动着荒草。一架没有任何标识的灰白色C-130运输机如同巨大的铁鸟,安静地蛰伏在跑道尽头。几辆黑色的无牌SUV停在机舱旁。

瑞士代表(一位表情刻板的中年外交官)裹着厚厚的大衣,站在一旁,一丝不苟地核对着手中的清单和眼前三位面色苍白、身形消瘦但眼神中燃烧着激动火焰的科学家——王启明、李芳、张伟。他们穿着崭新的便服,随身只有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A方“归还”的个人物品(已被彻底检查过)。

“身份确认无误。”瑞士代表用德语宣布,在交接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递给对面一位身着便装、气质沉稳内敛的中方男子(“盘古”外勤负责人,代号“泰山”)。

“泰山”快速扫过文件,与三位科学家一一进行简短而有力的眼神交流,看到他们眼中劫后余生的光芒和坚定的点头。他抬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没有言语。赵立明教授嘴唇翕动,最终只是用力地回点了下头,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移交完成。祝各位归途平安。”瑞士代表公式化地说完,转身带着自己的助手走向旁边的车辆,迅速驶离。

“快,登机!”“泰山”低喝一声。特勤人员立刻护卫着三位科学家迅速登上C-130。沉重的舱门缓缓关闭,隔绝了寒冷的夜风。引擎发出巨大的轰鸣,运输机在跑道上开始加速,最终昂首冲入沉沉的夜空,向着东方,向着家的方向疾驰而去。

几乎在舱门关闭的同一时间,“泰山”通过贴身携带的、经过多重物理隔离的加密通讯器,发出了一条只有三个字的最高优先级密文:

“钥匙”归位。

第三幕:闸门开启

这条密文如同无形的电波,穿透夜空,瞬间抵达曼谷安全屋的加密终端,也同步显示在张怡手腕内侧的微型投影屏上。

张怡正站在巨大的电子地图前,地图中央是黑山监狱的立体解剖图,几条蜿蜒的、标注着不同颜色和风险等级的线路从黑山延伸出去,最终都汇聚向一个地点——位于白令海峡附近、由国际刑警组织管理的第三方高度设防临时羁押中心“白令星”。这就是引渡路线的核心中转站,也是“处决走廊”的关键节点。

她刚刚与“渡鸦”结束了一次加密通讯,确认了A方为这次引渡选择的空中路线和备用方案——一架经过特殊改装的湾流G650ER公务机(内部设有加固羁押舱),将在48小时后从黑山监狱附近一处秘密军用机场起飞,穿越东欧、西伯利亚荒原,最终降落在“白令星”基地。全程由两架挂载实弹的战斗机护航。

“钥匙归位。”

四个字映入眼帘。张怡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一直紧绷如弓弦的肩颈线条,有那么万分之一秒的松弛。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带着一丝铁锈般的味道。她没有欢呼,没有激动,甚至连眼神的波动都极其细微。只是那深潭般死寂的眼底,业火燃烧的焰心,似乎跳动得更加稳定、更加冰冷。

她的指尖在地图上黑山监狱的位置轻轻一点,然后顺着那条预定的空中航线,缓慢而坚定地划过广袤的西伯利亚冻土带,最终停留在白令海峡那片被冰雪覆盖的、象征着荒凉与终结的蓝白色区域。

屏幕幽光映着她的侧脸,毫无表情。她拿起另一个通讯器,声音低沉、清晰,如同淬火的冰刃:

“影刃”呼叫所有节点。

“货物”启运倒计时:48小时。

最终目的地:“白令星”。

执行方案:“暴风雪”。

各单元,按预定坐标,进入最终战备位置。

保持静默。等待最终指令。

指令发出,安全屋内陷入更深的寂静。只有机器散热风扇低沉的嗡鸣,如同野兽捕猎前压抑的呼吸。

与此同时,在欧亚大陆腹地,那座深埋于三百米花岗岩之下的战争堡垒深处。

厚重的钛合金闸门在液压系统低沉的轰鸣声中,缓缓向两侧滑开。刺眼的白色廊道灯光涌入门内,照亮了囚室里那个穿着橘红色囚服、面容枯槁、眼神惊疑不定的身影——陈荆国。

两名全副武装、面罩遮脸的“黑石”特种守卫站在门口,声音透过面罩发出金属般的回响:

“J.G.C,收拾你的个人物品。立刻。”

陈荆国的心脏骤然缩紧,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他看着那扇从未为他打开过的、象征着绝对禁锢的闸门,此刻却洞开着,如同通往未知深渊的巨口。他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去…去哪?”

“不该问的别问。”守卫的声音冰冷无情,毫无波澜,“典狱长命令:你有十分钟。多一秒,我们就帮你‘收拾’。”守卫的手指,有意无意地搭在了腰间的□□柄上。

陈荆国浑身一颤,不敢再问。他手忙脚乱地将几件少得可怜的私人物品塞进一个帆布口袋,眼神却控制不住地瞟向洞开的闸门外那冰冷、漫长、仿佛没有尽头的白色走廊。希望?恐惧?巨大的茫然瞬间吞噬了他。他只知道,黑山监狱这为他量身打造的、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在他面前,轰然洞开。

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陈荆国被夹在两名高大守卫中间,如同待宰的羔羊,踉跄地走向那未知的命运。每一步,都踏在张怡为他精心铺设的、通往最终审判的“处决走廊”之上。冰冷的金属摩擦声在身后响起——那是闸门重新关闭的、如同墓穴封土般的绝望回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白月光指南【快穿】

宁得岁岁吵

捡到一只助眠人参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