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雾行江上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柳宅的日子太平了许多,清霜也开始筹谋着打理柳锦柔给自己的几个铺面。

柳锦仪知晓后,并没有多震惊,原本说来,自家亲姐姐将嫁妆留给了一个非亲生所出的“女儿”,且还是个名不正言不顺的,这本就不合常规,可柳锦仪见过太多不合常规之事了,这几个铺面于柳家而言也不算什么,况且她的姐姐做事向来明白,断不会无缘无故的,因而也只是让柳佑青和柳忆安帮着清霜处理好就行。

这是清霜第一次接手店铺,什么也不会。

柳忆安帮着处理了文书,柳佑青则负责教会清霜如何打理。

看到这些铺子,就连一向极有生意头脑的柳佑青也为难了起来。

这些店铺都有了些年头,虽说提出过涨租,但多数租户念着柳锦柔远在王城,柳家也不曾插手过这些铺面的生意,因而租户们倒是出奇团结地维持着极低的租金,数年来都未曾涨过。

如今换了人,若是一下子涨租,便会寒了这些租户的心,怕是清霜日后做买卖都会被人为难了去,若是不涨租,又像是个傻子一样被这些精明的租户白白“欺负”。

两人拿着这难解的题问到柳锦仪时,她微微一哂。

“人善得人欺,马善得人骑。你给他们留情面,可这数十年来,都将我姐姐当傻瓜。北州郊外都没有几百文钱的店铺。商人重利,本也就是这个道理,可若是不凭着良心行事,你就算差人拿着棍棒赶出去,谁敢说你不好?你大可传出去给人们论论,说到底也还是他们做事偏颇不公。你要是怕租不出去,大不了柳家给你撑腰,让忆柔佑白过去开几家布匹店。”

清霜也听说过柳家靠做布匹生意发的家,如今不仅有织造作坊,还有布行,成衣店等,但是她一直认为是佑青来打理的,不禁感到好奇。

“忆柔佑白的布匹店?”

柳锦仪颇为骄傲:“我们柳家的女子,也都还有些生意头脑。北州城中你见到柳记布行都是佑白的手笔。”

“忆柔也有?”

清霜平日里不见佑白,八成是忙活这些事情去了,可她整日见到忆柔闲着,怎还有空管着铺子呢?她不禁好奇地问道。

柳锦仪像是被问住了,支支吾吾不肯说,还是柳忆安无奈地解释道。

“忆柔志不在此……她的布匹店,亏了三年了……”

“……”

清霜不解,为何都亏了三年还要让忆柔继续做下去。

柳忆安却仿佛知道清霜在想什么一般,说道。

“阿娘觉着,若是日后忆柔的小官人无家产傍身,接过这布匹店好生经营,也能养活自己。”

清霜无话可说,只觉得柳锦仪果真也是个奇人!

柳家偌大家产,柳忆柔日后不嫁个王城豪商或是北州豪商,也得嫁个清贵人家享享福,但这柳夫人仿佛并不在意柳忆柔嫁给什么出身的,只凭着忆柔的心意……

“这世道,女子无钱财无家世,难嫁好人家,女子有资产有家世,嫁去好人家又怕受了罪遭了骗,所以忆柔佑白喜欢什么样的男子,就随了心意去了,只要不是什么乱糟糟的人家,不要嫁过去受了委屈……阿姊为这个家付出这般多,如今倒不说家大业大,但我也不愿再委屈了族中子女!”

柳锦仪倒是看得很开。

清霜心中有了别的计较,忆柔佑白有柳锦仪这么好的母亲为她俩考虑,自己也须得多想想多打算打算日后的事情。若是一辈子呆在柳家吃人家的喝人家的,就算人家愿意负担,自己活得却也不乐意开怀,正如柳锦仪所说的,如今的女子立于世上是难的。

于是她鼓足了勇气,大胆地向柳锦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姨母……我也想学些立世的本事,只是不知该从何学起。”

柳锦仪倒是一愣,当初她从自家阿姐处得知的命令是,好吃好喝地养着清霜便是。

她原以为清霜看着温柔端庄,应该也是个守“本分”守“规矩”的姑娘,却没想过会主动来提赚钱立家,要知道王城里的那帮子小姐贵妇们口口声声最厌恶的便是他们这帮铜臭味满身的商人。

“你……为什么想学?”

柳锦仪想起了自己和祖辈为何从商,那时是因为穷,可清霜再如何也不至于吃不上饭穿不上衣,多是嫁个人家便好,又有什么动机呢?

清霜张口却说不出什么来。

是为什么想学呢?

是因为厌了寄人篱下,是因为羡慕她们有事可做,是因为自己无人可依,是因为不想日后靠着那个不知是何面目的丈夫而活。

太多理由,以至于她也说不清自己该说哪个。

见她半晌开不了口,柳锦仪笑了笑,点了点头,似十分理解她一般。

“佑青佑白是做生意的老手了,只是带你入门的话便显得有些多余了。忆安的先生归乡数月,正好有空闲,可以教教你。”

柳忆安一想到不得不与女子说话交流,本想拒绝,可看着清霜满眼的期待,又说不出拒绝的话,只好点了点头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第二日清霜便来到柳忆安的书房寻他,本以为自己起的够早了,却还是寻了个空。

仆人说,柳家大郎柳忆安公子,酷爱读书,不在书房就在柳家的藏书阁中。

柳家的藏书阁,在一僻静之隅。

清霜从没见过这么多书,柳锦柔也爱书,但能读书的时间甚少,端王府的妻妾子女们并无读书的好习惯,藏书甚少,即使有,也是落了灰的古籍,想要拿出来看,怕不知要吃多少口灰。

当清霜走进柳家的藏书阁时,她才真切感觉到柳忆安是个真真正正的“读书人”。

藏书阁被扩建了多次,一进阁,并未闻到书籍陈放多年的霉味,反倒是一股阳光混杂着楠木的木香,想来柳忆安必定十分珍视自家的藏书阁,晒书是日常了。

她看着入阁处的屏风,上面端正地写着几行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字一句,笔力遒劲。

仿佛是思过千遍万遍,练过千遍万遍才精心写下的字句。

柳忆安……的确是这样的人啊。

柳府皆知柳公子有三件事闻名于北州。

第一件,柳公子不好美色只好书,为书肯一掷千金。一乞儿凭一本杜撰的《楚丹子》骗得柳公子百贯钱财,公子识破后也只是坦然一笑,权当是做了一桩善事,并不追究,众人皆笑其痴。

第二件,柳公子家财万贯,年少时从商却因读书误了前途,好好的一豪商公子,偏好读书听经,开着一家成衣铺子却无心生意,“流连”于书铺书院之中,店里的客人寻主无果,生意便也都这么散了,众人皆惜其家世。

第三件,柳公子似乎很是重视自己的名声,北州疫病时,柳公子身先力行,不避瘟疾开药铺济贫民。有人说他只是图一名声,也有人说他是北州豪商中为数不多有良心之人,众人皆议论纷纷。

清霜看着这几行字时,才第一次正视这个男子。

她印象中的柳忆安只是一个害羞腼腆的男子,温文儒雅,不见豪商家族中纨绔子弟的风气,可清霜却没窥到过,柳忆安的心中还有很多很多东西,而他总是将这些东西藏在了心中,藏在了救济的一碗碗粥中,藏在了这藏书阁的屏风中……

听见有声音,柳忆安走了过来,他看见清霜站在屏风前,日光从她身后倾泻而出,那几行字,藏着他诸多的心事,柳忆安又一次羞红了脸,仿佛被窥见了心底不愿被人知晓的东西。

“这几行字是年少时所写……”

年少时,所以不怕错,志向抱负再远大也不显得可笑,柳忆安见她盯着那几行字,试图缓和气氛。

“你年少时的志向是什么呢?”

清霜用手抚过那几行字,脑海中想着这几行字的意思,一边愣愣地问道。

柳忆安沉思了许久,才回答道。

“大抵每个读书人的志向都是相同的。”

他并未回答他的志向究竟是什么,却又已然回答了这一切。读书也好,施药济民也好,他不想只是做一个富商,他想要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一个能够站在高处开盛世,救万民的人。

于清霜而言,这是一个从未见过识过的天地,她不知什么是抱负,不知什么是志向,她知道杨婆婆为了活得更好只能给李容华卖命,她知道柳锦柔为了家族只能嫁去王城,当她触碰到温文儒雅的柳忆安内心中的豪情万丈时,忽而觉得自己缺失了什么。

她拉过柳忆安的袖子,万般迷惑不解,却又不知自己能问些什么。

柳忆安看着眼前的女子,虽不知道她为何而痴,却从心头涌起一股激荡不平的意气,他恍然发觉,眼前的女子虽不是自己见过最好看的女子,却从第一次见面时便开始屡屡牵扯住了自己的心。

他想要拉过她扯住衣袖的手,却在指尖触碰到她的手背时,仿佛触到了夏夜的惊雷,心头有一个地方訇然中开。

清霜这才惊醒过来,尴尬地朝着柳忆安笑了笑,解释道。

“今日一见,受益匪浅,想来忆安□□后,定会是一个好官。”

柳忆安一怔,随即笑道。

“我还以为你会像别人一样,说我日后必定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也好,当个好官也好,你心所愿应该都不止于此。”

两人相视一笑。

柳忆安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虽然自己做生意不怎么样,但是基本的买卖常识还是教给了清霜,她昔日在柳锦柔那里早已学会了看账的本事,因而接受起来也不算很难,只是觉着做生意光是听意义不大,只有实实在在地做了才能得来真知。

清霜说给柳锦仪听时,柳锦仪也赞同她的想法,做生意与其它的事情不同,只有在一次次成功或者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才能愈来愈顺。

当柳锦仪准备出钱出力支持清霜时,却被清霜拒绝了。

在她看来,自己已经接受了太多柳家施予的帮助,若是一昧依仗他人,于己无益。

柳锦仪与清霜相处这些时日,也算将这她的性子看了个明白,她感慨于清霜虽无家族父母的庇佑,但在行事上远超同龄人,许是年少便见过了太多事,才会这般早慧。

清霜坐在院子中,一想便是数日,她不知自己能开一家什么样的店,不知道自己能将生意做成什么样,但她开始期待,期待能有一家自己的铺子,然后慢慢的,有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这个天地中,她不必禁于院墙之内,也不必依附他人,她能够有足够多的本钱,让她成为她自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