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夏与迟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那时节,孟夏还在Hill House School读书。金发碧眼的同学,常把她围起来问同一个问题:“Anna,你为什么是黑头发,黑眼睛?”

Hill House School是所国际学校,里面读书的不只是她一个外国人。

孟夏知道他们想听什么,偏就一脸骄傲地告诉他们:“因为我是中国人。”

相比孟夏软绵绵的语言,同样来自中国的Edward奉信拳头才是硬道理。

每当Edward把她拉到身后,便意味着一场中西混战的开始。

在那个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上,伦敦多变的天气,一如蒙在孟夏心头的阴霾,总是阴雨连绵。

偶尔,孟夏回到家里,也会窝在妈妈怀里问:“妈妈总说我是中国人。可是妈妈,如果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在英国人的英国,不在中国人的中国哪?”

孟夏的妈妈夏岚是位勇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女士。

她总是很忙,忙着事业,忙着充实自己。事业的忙碌,并不耽搁她做个称职的母亲。

孟夏从不怀疑妈妈的爱。

可,这份爱不足让夏岚为女儿妥协人生。

夏岚吻了吻女儿的额头,第一次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反问:“夏夏是想留在英国,与妈妈在一起。还是想要回到中国,与爸爸在一起?”

孟夏足足想了三年,三年后,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机场草坪。

夏岚穿着驼色的风衣,戴着大大的墨镜,仰望着逐渐远离的女儿,久久不肯离去。

那时的孟夏对妈妈心底是有怨的。坐在飞机里,抱着双肩背包,倔强地不告别,不回头。

一窗之外,看似窄小的机翼挡不住蓝天云海。

一窗之内,面对面坐着安静的女儿与讨好的父亲。

孟夏和自己的爸爸孟远东不熟。

当年,孟远东想让刚生下女儿的夏岚在家专心做孟太太。夏岚毅然抱着女儿去了英国,只留给孟远东一纸离婚协议。

很多年后孟夏才知道,孟远东拿着离婚协议去过夏家。夏老爷子当场气出了脑梗,不过几年撒手人寰,去了。孤勇者夏岚女士就这样永远失去了父亲。

孟夏知道自己还有个父亲时,已经五岁了。

两年前的生日会,Edward问她:“孟远东是你什么人?”孟夏答:“妈妈说,他是我生物学的父亲。”

这话伤孟远东很深。

那样的北方汉子,不顾孩子们的侧目,如被击溃防备,踉跄蹲下身,捂着脸掉泪。

孟夏是觉孟远东过于丢脸,才喊的孟远东爸爸。

飞机很大,里面只坐了父女两人。归途很长,孟夏不忍孟远东小心翼翼地讨好,用英语说:“妈妈不让吃零食,这些玩具我不喜欢。”

孟远东左手玩具,右手零食,强撑着笑脸温柔问:“那夏夏喜欢什么哪?”

孟夏从抱着的双肩背包里,拿出一盒炭笔,几张白纸,微笑着客气说:“我喜欢画画。”

孟远东又惊又喜,得寸进尺恳求:“那夏夏能画个爸爸吗?”

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归途中,孟夏的确画过一幅画。

炭笔勾勒的黑白画面上,是孟夏牵着妈妈的手,身后立着穿着骑士服,骑着白马的Edward。

孟夏不擅长与亲近的人做告别,见到Edward时只是说:“我想找缺失的归属感。”

没有地点,没有归期。

Edward攥着拳头,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一天的到来,却无法接受这一天的提前,终于愤然离去。

那年的b市**才过。

穿着雪白防护服的白衣天使,背着重重的消毒酒精出现在每个大街小巷。大红横幅上的众志成城,还在提醒着人们人定胜天。

孟夏下了飞机,坐到车里,趴在车窗上向外看。

人景飞速倒退着,陌生的城市,从荒凉到繁华,不过须臾间。

她看了很久,实在忍不住好奇,指着前方大厦的方块字问:“那上面写了什么?”

孟远东顺着女儿的手指看去,说:“四月酒店。”

孟夏用母语重复:“四月酒店?”

孟远东温柔看着女儿的侧脸,用英语耐心解释:“夏夏生在四月的孟夏,那天,爸爸专意买了一家酒店取名四月,想做夏夏的出生礼物。”

后面的话,孟远东横亘在唇齿,化成了一声轻叹。

孟夏感性而敏感,回头看着这个在她五岁时才出现的爸爸,竟有些心疼他。

她的妈妈,在等她的爸爸签离婚协议。

她的爸爸,竟还在奢望挽回婚姻。

孟夏不知道要说什么才能安慰他,便伸出双臂抱住了他:“对不起,我还没习惯有爸爸。”

孟远东僵住了,直到意识到失而复得的女儿在拥抱自己,已经哽咽地说不出一句话,红着眼拼命点头,如获至宝回拥着她:“我等夏夏习惯,多久都可以。”

这世上有些亲情,固然是需要培养的。而有些亲情,从来不需要培养。是因它一直存在,从不曾割舍。

轿车驶入二环,停在了铜锣巷口。

很小,孟夏就知道自己真正的家在b市。

这个家里住着每每问她归期的爷爷奶奶,嘴硬的姥姥,还有沉默寡言的舅舅。

可这个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夏岚讳莫如深,从不向女儿提及。

孟远东抱着女儿,进了一条小巷。

三进的四合院,大敞着门。正对街门处摆着影壁墙,雕着鹤鹿同福。门墙钉着长方形的红牌子,想是早起才用水擦洗过,干净不见一丝尘埃。

日暮西山,大院客厅早早亮起了灯。

透明的玻璃窗后垂挂着白纱帘,影影幢幢,里面似站了很多人。

多年前,夏岚抱着襁褓里的女儿,从这个院子里毅然走了出去。多年后的现在,孟远东抱着长大的女儿,昂首阔步回了家。

客厅人不少,全是站着的,只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坐在正位。

孟远东进了客厅,一见老人径直上前,几分亲热,几分激动喊:“明叔叔,远东把夏夏接回来了。”

老人端坐在红木椅,朴素的灰色中山装,花白的头发。虽是老迈,精神矍铄。看清孟远东怀里孟夏的摸样,笑开了花,站起身,接过孟夏抱在怀里,逗弄问:“夏夏认识我吗?”

孟夏当然认识他——

身上的衣裳。

对比与孟远东的疏远,孟夏看到老人便亲热多了。当即搂住老人脖子,‘吧唧’亲在老人脸颊上:“是我的爷爷!”

明海被这一口亲懵了,反应过来哈哈大笑。

客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跟着一起大笑。

孟夏被这突来的笑声笑迷糊了。

她的母语不好,夏岚很忙,有心教她没多余时间。

英国又没有语言环境。唯一的好朋友Edward母语水平倒是很好,却不愿意教她。打算回国前,孟夏用心学过,奈何语言天赋奇差。

喊人这里,她确定没喊错,可如果没有喊错,他们为什么要笑?

孟夏一脸迷茫地用母语问:“爷爷,叫错的吗?”

明海听到这明显带着外国腔调的中国话,不着痕迹皱了眉。看眼迷茫的小姑娘,又忍不住喜爱之情,放下她,说:“好孩子,这声爷爷没叫错。”

他向身后招手。

红木椅旁站着个五官周正,眉眼坚毅,英气逼人的少年。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身姿挺拔,身形高大。几分温润,几分少年老成的深沉内敛。

他迈步来到明海身侧。

明海便指着少年,对孟夏说:“他是爷爷的孙子,只比夏夏大两岁。夏夏叫我爷爷,那他就是夏夏的亲哥哥了。”

明迟适宜伸手:“我是明迟。”

明海的语速不快,却有很重的南方口音。

孟夏遇到常听的b市话,短句还要用英语翻译一遍。碰到老人带着南方口音的长句子就完全听不懂了。

又见少年伸出了手,于是跟着伸手,脱口却是英语:“我是Anna,中国名字孟夏。”

这年,孟夏十岁。

长于西方的热烈少女,初见生在东方的内敛少年。

若从后来的结果看,是缘。倘使从两人共同走过的二十年来看,又可算劫难。

这年,明迟对孟家刚回国的孙女,实在谈不上什么好感。

一个长在外国的中国人,习惯了拿英语做语言。纵是孟喜粮的孙女,又能代表什么哪?

等在孟家客厅,见证孟喜粮孙女回家的,哪人不是人精。

老迈的,中年的,只要看懂明海对孟喜粮孙女的态度就够了。

可与明迟一样的同龄人,看到明迟对待孟夏的冷漠态度,心底便有了疏远之意。

才回祖国怀抱的孟夏,对这些暗涌是一概不知的。

这孩子才认定了明海就是自己隔着电脑屏幕,陪伴自己长大的亲爷爷,一把抱住明海的腿,委屈指肚子:“爷爷,饿。”

明海这辈子有两个儿子。

这两个儿子各有境遇,娶了媳妇,给他生了两个孙子。

小儿子是扎在心底最深处的刺,老爷子全当他死了。

大儿子晚婚,自从有了一个小子,再没让老爷子听到过添丁的喜讯。

明海年轻时,盼了半辈子姑娘,老了又盼了半辈子的孙女。如今人想开了,不指望了,老天竟又长眼了,让他凭空多了个孙女。

老爷子低头看着孟夏,心都化了,才把人放地上,这就又抱到了怀里,爱得一口一个好孙女。

那亲热劲,外人若是不知,打外面看见了,只当这是明家的亲孙女回来了。

正牌爷爷孟喜粮心底别提多憋屈了,唯恐老上司真看上了自家的宝贝孙女,叫嚷着:“我老孟的孙女回家了,有一个算一个,通通留下吃我家喜宴!”

客厅这一堆人,谁又是真的嘴馋,奔着他家饭菜来的?

可既来了,看到了正主,又见到了明海的态度,这顿饭是无论如何也要留下尝尝味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