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澜集团会议室的落地窗外,京城的秋色正浓。方蕴宁站在投影屏前,流畅地讲解着项目最终阶段的数据分析。三个月过去,当初那个险些夭折的项目如今已接近尾声,成果远超预期。
"根据我们的模型预测,这套转型方案全面实施后,听澜集团的生产效率将提升23%,运营成本降低15%。"方蕴宁点击切换到下一张图表,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坐在长桌尽头的周汀钰。
今天的周汀钰穿了一身珍珠灰色的套装,长发挽成简洁的发髻,正专注地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与三个月前住院时相比,她的气色好了许多,脸颊也丰润了些,只是身形依然纤细得令人心疼。
"方教授提到的弹性组织架构,正是听澜国际化战略中最需要的。"周汀钰放下笔,环视在场的高管们,"新加坡子公司已经试点运行了类似模式,成效显著。"
方蕴宁微微点头——这正是她昨晚邮件里向周汀钰建议的切入点。她们之间的工作配合越来越默契,常常一个眼神就能领会对方的意图。这种默契引起了团队其他成员的好奇,但每当被问起,两人都只是轻描淡写地归因于"专业交流"。
"方老师,"会议结束后,许静禾追上走向电梯的方蕴宁,"您下周的行程确定了吗?周董事长提议项目组去北戴河总结休整两天。"
方蕴宁按下电梯按钮:"我听安排。"她注意到许静禾手中拿着一本装帧精美的册子,"这是什么?"
许静禾脸上闪过一丝羞涩:"古琴谱。下周三是周董事长生日,我听说她最近在学古琴..."
电梯门开了,方蕴宁机械地走进去,胸口泛起一阵微妙的酸涩。周汀钰的生日——她当然记得这个日子,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礼物。但许静禾竟然也知道,还特意准备了如此贴心的礼物...
"方老师?您没事吧?"许静禾关切地问。
"没事。"方蕴宁勉强笑了笑,"古琴谱...很用心的礼物。"
许静禾低下头:"周董事长帮了我很多,不仅在学术上...她是个很特别的人。"
电梯到达一层,方蕴宁快步走出,急需呼吸新鲜空气。许静禾对周汀钰的仰慕显而易见,而周汀钰似乎也很享受与这位年轻学者的交流。这种认知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她心头隐隐作痛。
回到办公室,方蕴宁从书柜深处取出一个精心包装的礼盒。里面是一本1937年初版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的代表作,也是她与周汀钰初识时承诺要帮她寻找的珍本。五年来,她辗转世界各地,终于在维也纳一家古董书店找到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册。
礼盒旁还放着一个小蛋糕盒——她今早特意去周汀钰最喜欢的那家法式甜品店订做的栗子蛋糕,只有四寸大小,刚好够两三人分享。周汀钰不爱甜食,但独爱这家店的栗子口味,以前每年生日都会买一小块。
方蕴宁轻轻抚过礼盒,思绪飘回两年前——周汀钰三十六岁生日那天,她因为学术会议没能赶回来,只在视频里匆匆说了句生日快乐。当时周汀钰笑着说理解,但眼里的失落却藏不住。谁能想到,那竟成了她们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手机震动起来,是程兮月的短信:「周董事长邀请您今晚七点到她家用晚餐,庆祝项目顺利。请保密,只邀请了您和许老师。」
方蕴宁盯着这条信息看了许久。私人晚餐,只有她和许静禾...这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
傍晚六点半,方蕴宁站在周汀钰家门前,手捧礼物和蛋糕,心跳如擂鼓。开门的却是许静禾,她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汤勺。
"方老师!您来得正好,我在帮周董事长准备晚餐。"许静禾热情地招呼她进门,"周董事长在楼上换衣服,马上下来。"
方蕴宁将礼物放在客厅茶几上,注意到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三副餐具和一束新鲜的白色满天星——周汀钰最喜欢的花。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看来许静禾已经忙活了好一阵子。
"需要帮忙吗?"方蕴宁问,努力掩饰自己的不自在。
"不用了,都差不多准备好了。"许静禾擦了擦手,"周董事长说您喜欢红酒炖牛肉,我特意查了食谱..."
方蕴宁胸口一紧。红酒炖牛肉是她的最爱,周汀钰竟然还记得,还特意告诉许静禾准备...
楼梯上传来脚步声,周汀钰缓步而下。她今天穿了一件酒红色的丝绒连衣裙,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比平日工作时的装扮柔和许多。看到方蕴宁,她的脚步微微一顿,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你来了。"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方蕴宁心头一热。
"生日快乐。"方蕴宁递上蛋糕盒,"栗子味的,老样子。"
周汀钰接过盒子,指尖不经意间擦过方蕴宁的手背,像一道微弱的电流:"你还记得。"
"我记得所有事。"方蕴宁轻声说,然后指了指茶几上的礼盒,"还有这个,迟到了两年的礼物。"
周汀钰好奇地走向茶几,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当看清书脊上的烫金标题时,她的手指微微发抖。
"《经济发展理论》...1937年版..."她轻轻翻开扉页,声音几乎哽咽,"你找到了。"
"在维也纳一家小书店。"方蕴宁走到她身边,"店主本来不想卖,我说这是兑现一个五年前的承诺。"
一滴泪水落在书页上,周汀钰迅速用手抹去,但更多的泪水接踵而至。方蕴宁从未见过她如此失态——即使在最亲密的时刻,周汀钰也总是保持着某种克制。
"我...我去看看汤。"许静禾识趣地退入厨房,留下她们两人在客厅。
方蕴宁轻轻握住周汀钰的手:"对不起,本该两年前就送到的。"
周汀钰摇摇头,用指尖抚过书页:"你知道我为什么想要这本书吗?"
"因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
"因为你说它值得一读。"周汀钰抬起泪眼,"那时我们刚认识,你说这是改变你学术观点的一本书...我想了解是什么塑造了你的思想。"
这个答案像箭一样穿透方蕴宁的心脏。她一直以为周汀钰是出于学术兴趣,却没想到背后的动机竟如此...个人化。
"汀钰..."她刚想说什么,许静禾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晚餐准备好了!"
周汀钰迅速擦干眼泪,将书小心翼翼地放回礼盒:"谢谢,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之一。"她顿了顿,"我们去吃饭吧,别辜负了许老师的心意。"
晚餐出乎意料地愉快。许静禾的红酒炖牛肉确实美味,餐桌上气氛轻松,三人聊着项目趣事和学术见闻。周汀钰甚至小酌了两杯红酒,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在烛光下美得惊人。
"礼物时间。"餐后,许静禾兴奋地拿出那个装帧精美的册子,"周董事长,生日快乐。"
周汀钰接过古琴谱,眼中闪过惊喜:"《流水》?这版本很难找。"
"我外公是古琴收藏家,"许静禾解释道,"听说您在学习,他说这版指法注释最清晰。"
"太感谢了。"周汀钰真诚地说,"改天一定登门致谢。"
方蕴宁在一旁默默观察两人的互动。许静禾眼中的倾慕显而易见,而周汀钰对她的态度也比对一般同事亲切许多。这种认知让她胸口发闷,尽管她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嫉妒。
"蛋糕时间。"周汀钰突然转向方蕴宁,"你买的,你来切。"
方蕴宁小心地打开盒子,露出精致的栗子蛋糕,上面用巧克力写着"汀钰生日快乐"。她插上蜡烛,点燃,然后示意许静禾关灯。
"许个愿吧。"在烛光摇曳中,方蕴宁轻声说。
周汀钰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最后停留在方蕴宁脸上。在那一刻,方蕴宁仿佛看到了两年前那个会在她怀中醒来的周汀钰——柔软、真实、不加掩饰。
周汀钰闭上眼睛片刻,然后吹灭蜡烛。掌声中,灯光重新亮起,她的眼神已经恢复了平静,但嘴角仍带着一丝方蕴宁熟悉的、只属于她的温柔笑意。
分食蛋糕时,许静禾的手机突然响起。她接听后脸色一变:"真的?现在?...好的,我马上回去。"
挂断电话,她满脸歉意:"学校实验室出了点问题,我必须赶回去处理。周董事长,真的很抱歉..."
"学术优先,我理解。"周汀钰站起身,"我让司机送你。"
送走许静禾后,客厅里只剩下方蕴宁和周汀钰。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但不是尴尬的那种,而是一种舒适的、熟悉的静谧。
"要喝点茶吗?"周汀钰最终打破沉默,"我刚收到一些不错的正山小种。"
方蕴宁点点头,跟着她来到厨房。周汀钰取茶具的动作优雅而熟练,方蕴宁靠在料理台边,注视着她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如何温杯,如何控制水温,如何掌握冲泡时间...这些习惯都与两年前一模一样。
"许老师很用心。"方蕴宁突然说,"那本琴谱...很珍贵吧?"
周汀钰的手停顿了一秒:"嗯,市面上买不到的版本。"她倒出第一泡茶汤,"她很了解古典音乐,我们偶尔会讨论这些。"
方蕴宁接过茶杯,茶香氤氲中,她鼓起勇气问:"你...喜欢她吗?"
周汀钰抬起眼睛,目光清澈而直接:"作为学者和朋友,是的。但不是你想的那种喜欢。"她轻轻抿了一口茶,"这两年,我没有和任何人..."
她没有说完,但方蕴宁已经明白。这个认知让她胸口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更加自责——她有什么资格询问周汀钰的感情生活?在两年前主动离开的人是她啊。
"我也没有。"方蕴宁轻声说,"在哈佛时,有人示好,但...总觉得不对。"
周汀钰的手指在杯沿上轻轻滑动:"为什么回来?"
"因为我错了。"方蕴宁直视她的眼睛,"我以为成功需要国际认可,以为离开能证明我不只是'周汀钰的女伴'...但我错了。真正的成功是做自己想做的研究,和..."她深吸一口气,"和爱的人分享成果。"
周汀钰的眼睛在灯光下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方蕴宁,你知道信任一旦破碎,有多难重建吗?"
"我知道。"方蕴宁向前一步,鼓起勇气轻触周汀钰的手背,"我不求你现在就相信我,只求你给我机会,一点一点证明自己。"
周汀钰没有抽回手,但也没有进一步动作。沉默再次降临,只有茶香在两人之间缭绕。
"来。"周汀钰突然放下茶杯,"给你看样东西。"
方蕴宁跟着她上楼,来到主卧隔壁的小书房——这是周汀钰最私人的空间,以前连家政人员都不准进入。周汀钰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一个小相册,递给方蕴宁。
"有时候...我会看看这些。"
方蕴宁翻开相册,呼吸为之一窒——里面全是她们两人的合照。剑桥的初遇,周汀钰第一次带她回家过年的年夜饭,她们共同参加的国际会议...每一张照片都保存完好,有些边缘甚至因为频繁翻看而微微卷曲。
"我以为...你会扔掉这些。"方蕴宁的声音微微发颤。
周汀钰轻轻抚摸一张她们在长城上的合影:"试过,没成功。"她顿了顿,"就像试着忘记你一样,没成功。"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方蕴宁心中某个紧锁的盒子。她小心地将相册放在桌上,然后轻轻将周汀钰拥入怀中。起初周汀钰的身体有些僵硬,但渐渐地,她放松下来,额头抵在方蕴宁肩上。
"再给我一次机会。"方蕴宁在她耳边低语,"这次我不会再搞砸了。"
周汀钰没有回答,但她回抱的动作比任何语言都更有说服力。窗外,秋夜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在见证这个小小的、珍贵的和解时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