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摩擦地面的尖锐嘶鸣刺破雨幕时,季昭星的手机屏幕还亮着。科技新闻头条用黑体字推送着她刚写完的报道 ——《AI 天才仲月清陨落:AGI 研发关键期,疑因过劳天台坠落》,配图是他去年在学术会议上的照片,深灰色西装熨得笔挺,和她记忆里的模样分毫不差。
30 岁的季昭星,已经做了四年科技记者。
季昭星本科学了四年自动化,读研时选 AI 专业,本是想离那个总泡在实验室的师兄近一点。仲月清的代码像精密的钟表,每个变量都在最优轨道上运行,连注释都吝啬得像掐着表写,而她的算法总带着点 “想太多” 的冗余 —— 比如在情感识别模型里加 “雨天抑郁系数”。研三那年,导师劝她留在实验室读博,说 “跟着仲月清做计算机视觉,前途无量”。可她亲眼见过仲月清为了赶进度,连续三天睡在服务器机房;见过资本方来考察时,他攥着代码 U 盘说 “我的模型不做广告推荐”;见过他对着母亲的照片,在代码注释里写 “今天调试语音模块,好像听见你说‘别太累’”。
“我不想变成代码机器。” 季昭星只回了一句。
她转身去了科技媒体,选了个专注 “AI 伦理” 的专栏。同事笑她 “放着高薪不挣,来写没人看的深度稿”,她却知道自己在等什么 —— 等一个能写出 “技术该有温度” 的机会,等一个能提醒仲月清 “别跑得太快” 的窗口。
这四年,她写过 “算法偏见如何伤害少数群体”,写过 “996 制度下的 AI 开发者生存现状”,每篇报道都像一封寄不出去的信,藏着 “别变成这样” 的叮嘱。直到三天前,接到仲月清实验室师弟的电话,听筒里的哭腔混着雨声:“季师姐,月清师兄他…… 从天台跳下去了。”
她连夜赶稿,把四年的担忧、遗憾、不甘全敲进键盘。推送发出时,雨下得最大,她站在报社楼下,看着手机屏幕上自己的名字和仲月清的名字并排出现,第一次痛恨自己的 “清醒”—— 如果当初留在实验室,哪怕能多递一杯热咖啡,会不会不一样?
“砰 ——”
剧烈的撞击感从脊柱蔓延至天灵盖,手机脱手飞出,屏幕在柏油路上摔得粉碎。季昭星最后看见的,是对面酒驾司机惊恐的脸,和碎玻璃反射出的、自己泪流满面的倒影。意识沉入黑暗前,一个念头疯长:如果能重来…… 回到那个还能改变一切的夏天……
“同学,麻烦让让。”
清冽的男声在头顶响起,带着程式化的疏离。季昭星猛地睁开眼,刺目的白光让她下意识眯起眼 —— 不是医院的消毒水味,而是有着咖啡香的属于大学实验室的独特气息。
她僵在原地,手指触到的是微凉的金属门把手,鼻尖萦绕着熟悉的 “仲月清牌” 速溶咖啡味(他总喝那个最苦的牌子,季昭星一度怀疑他是不是丧失了味觉)。抬眼望去,玻璃门内,男生正背对着她调试代码,侧脸轮廓和手机照片重叠。
仲月清。
24 岁的仲月清,还没成为后来那个被 AGI 研发压垮的天才,只是计算机学院直博三年级的 “代码怪物”,以 24小时不眠不休写算法、拒绝所有社交的孤僻闻名。
季昭星转头看向玻璃门,冷硬的玻璃映出她的影子:额前碎发被雨水打湿,服帖地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像洇了水的墨痕,勾勒出利落的发际线;眼睛比记忆里亮得多,瞳仁深黑,像浸在清水中的黑曜石,水光漾漾地泛着光,只是眼下还没有后来常年熬夜熬出的青黑;身上穿的是读研时常穿的浅蓝色连帽衫,洗得有些发白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细瘦,戴着块廉价电子表,屏幕显示日期:2022年 9 月 1 日。
这是她作为 AI 专业研一新生,第一次来实验室报到的日子。前世就是从这天起,她以“师妹”的身份,远远看着他一步步走向天台边缘 —— 为了赶AGI的研发进度,他每天只睡三小时;为了拒绝资本介入,和导师当众争执;为了复刻母亲的声音数据,在深夜的实验室对着录音流泪…… 最后在七年后那个同样下着雨的夜晚,从这里的天台坠落。
“同学?” 仲月清已经转过身,眉头微蹙。“你是新来的研究生?”
季昭星这才发现自己还堵在门口,慌忙侧身让路,声音因为震惊而发颤:“是、是的师兄,我是季昭星,本科是自动化学院的,今天……”
“知道了。” 仲月清打断她,转身敲了敲键盘,“进去登记个人信息,密码是实验室编号后六位。你的工位在最里面,别碰我的服务器,别在实验室吃带气味的东西,别……”
他语速极快地报出一串规则,像在宣读协议,每个字都透着 “生人勿近” 的冰冷。季昭星却听得眼眶发热 —— 前世她就是这样,被他的疏离吓退,明明看出他状态不对,却只敢在茶水间偷偷给他的咖啡续满热水,在他熬夜时默默留一盏灯,从未真正靠近过。这场暗恋,却在工作后的日夜中持续着。
直到他死后,她在看仲月清的微博时才发现,他的代码注释里藏着那么多痛苦:“2023.4.1 模型又崩溃了,像我一样”“2024.7.8 今天闻到师妹的栀子花香水,想起妈妈种的花”……
“听懂了?” 仲月清已经坐到工位上,见她没动,眉头皱得更紧,“还需要我重复一遍吗。”
这句和前世一模一样的话,像针一样刺破季昭星的恍惚。她深吸一口气,雨水打湿的帆布鞋踩在实验室的防静电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这一次,她没有像前世那样低下头,而是直视着他的眼睛,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
“听懂了,师兄。但我有个问题想请教 ——” 她顿了顿,看着他的瞳孔,一字一句道,“您的模型,在训练时会加入‘自我保护机制’吗?比如…… 识别到开发者过劳时,自动强制暂停程序?”
仲月清的手指在键盘上猛地一顿,屏幕上滚动的代码戛然而止。他抬眼看向季昭星,那双总是盯着数据的眼睛里,第一次映出除了代码之外的东西 —— 一丝被打乱节奏的错愕。
实验室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行行等待被解读的代码。季昭星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 疼,却无比清晰地告诉她:这不是梦。
她真的回来了。回到了七年前,回到了仲月清还没被大模型的研发逼到绝境的时候。
这一次,她不仅要做他的师妹,要懂他的代码,更要教会他的 AI—— 不,是教会他自己:技术可以暂停,人生可以重启,而她,不会再让他一个人走到终点。
玻璃门外的走廊里,有人抱着文件经过,脚步声渐远。门内,仲月清终于从错愕中回神,重新将视线投向屏幕,语气却比刚才软了半分:“…… 登记完信息,先看三个月的文献综述。别想些有的没的,AGI 的核心是通用智能,不是养生管家。”
季昭星看着他紧绷的背影,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没关系。
她有的是时间。
从今天起,她要在他写的代码里,悄悄埋下一颗星。等到时机成熟,这颗星会发芽、生长,最终缀满他整个荒芜的像素世界。
而第一步,就是先看懂他的代码,读懂他藏在 0 和 1 背后的,那颗早已疲惫不堪的心跳。
她转身走向登记台,电子表的秒针滴答作响,像是在为新的开始倒计时。
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指教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重生在实验室门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