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市,三月初春。傍晚的风裹挟着料峭的寒意,却吹不散KTV包厢里黏腻的喧嚣和烟酒混合的浊气。包间里蓝紫色的射灯像游弋的深海怪鱼,扫过萧晓满低垂的发尾,在她脚边投下晃动的阴影。
她斜靠在沙发最里侧的角落,仿佛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用指尖捏着牙签,机械地在喝空的奶茶杯盖上戳出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孔。
“扑…哧…扑哧…”那虚无的节奏,正像她此刻荒芜的内心。
两天前,爷爷又一次住院了。这一年里,老人的身体反复出现问题。尽管爷爷奶奶总是有意瞒着她,可每次视频,从那故作轻松的语气和闪躲的眼神里,她都能感受得到。
每年回家,他们总笑着说“身体好得很,别担心”,可那日渐消瘦的身影、悄悄爬上脸的皱纹,又怎能让她不担心呢?
这是萧晓满在西林漂泊的第十年,自从十八岁独自来这座城市读大学,再到读研、工作,一晃眼,三年又三年。时光碾过她的青春,却未留下扎根的痕迹。
高考填志愿时,她只有一个执念:逃离。逃离老家那个承载了太多苦涩童年的穷乡僻壤,逃离洛芬那个冰冷的“家”。她如愿来到西林,也对这座城市充满向往,想着以后努力赚钱,将养大她的爷爷奶奶接过来生活。
一线城市高昂的房价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可她始终觉得,只要自己肯咬牙向上攀登,这座灯火通明的城市,终会有一盏属于她的光亮。
但她从未真正想过,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早已将根深扎在故土之中。他们眷恋熟悉的老街旧邻,更怕成为她的负担,又怎么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随她挤进繁华却陌生的远方?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她虽然没有为她处处谋划的父母,却拥有同样深爱她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坚持与退缩,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更沉默的计虑?
这份认知让她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她动摇了:还要一个人孤立无援的继续待在西林吗?到底还有什么意义呢?
想罢又无力的戳了一下奶茶盖,“扑哧…”声,终是引得旁边同事不满。
“晓满!别玩你那破杯子了!” 同事谢咏怡新做的美甲在点歌屏上反射过一道刺目的流光,镶着钻的甲片刮过钢化玻璃,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
萧晓满只是低低应了一声,然后瞥了眼手机屏幕:20:48,在KTV已经待了4小时。
今天是谢咏怡的生日,包厢里大多是公司的同事。自从入职这家研究院,谢咏怡对她颇为照顾。今天无论如何她也要坚持到最后,不然谢泳怡肯定又得唠叨她“不合群”“能量低”。
正想着,就看到公司商务部的王经理端着半杯啤酒晃了过来,深黄色的酒液在杯中打着旋儿,折射出迷离的光。他身上浓烈的古龙水混着酒气,形成一股极具侵略性的味道,让萧晓满胃里一阵翻腾。
三个月前,也是谢咏怡好心拖她出去和公司其它部门同事打好关系,多了解大好青年。青年没见到,倒是“偶遇”了青年的大哥。那晚,借着酒劲,那只带着汗湿的手掌“不经意”地在她肩膀上停留的触感,像一块甩不掉的膏药,仿佛还黏在皮肤上。
她不动声色地将帆布鞋的鞋尖死死抵住冰冷的玻璃茶几边缘,冰凉的触感从脚底窜上来,身体悄悄往旁边刚点完歌坐回来的谢咏怡方向挪了半米。这是她这一年来调岗做行政助理,在无数场类似的应酬中,用身体丈量出的“安全距离”。
刚好能避开对方喷着酒气的呼吸,又不至于显得太刻意疏远,维持着那份脆弱的职场体面。
手机屏幕猝然亮起,刺眼的白光瞬间撕裂了包厢角落的昏暗,清晰地映亮了她所在的角落。
工作群的消息像冰冷的毒蛇,盘踞在屏幕中央:
【明日审计组参观路线最终确认,请行政部、项目部相关人员务必于22:00前反馈意见!收到请回复!】
又是它!又是这无休止的、吞噬时间的琐碎!
一年前,行政部助理突然离职,公司领导看着她办事细心、行动力强,用“借调顶两个月”的漂亮话,把她从实验室抽了出来。两个月后,招聘申请石沉大海,领导又搬出“上面压成本”的借口,让她“体恤体恤”。
更荒谬的是,实验室那边她负责的项目还没人交接,领导大手一挥:“两边兼顾一下!”。于是,她领着一份工资,干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活,像陀螺一样转了大半年。
公司以痛吻她,领导却总将“奉献”挂在嘴边,劝她报之以歌。无非就是打着西林大环境不好,各企业都在裁员,笃定她不敢轻易离职的算盘。
对于萧晓满来说,研究院提供的待遇,确实已是她现阶段的最佳选择。而且这份工作是大学导师推荐的校企联合单位,她手上还有导师的项目未做完,现在离开,既辜负了导师的栽培,也显得自己不够“识大体”。
原本她也打算继续忍耐,在西林同类企业之间跳来跳去,似乎也只是从一个困境跳进另一个相似的泥潭。可如今爷爷奶奶不愿过来……看来,她是该尽快完成导师的项目,同步寻找回洛芬的机会了。
“全世界只对你有感觉” 谢咏怡和男朋友曾旺阳的对唱声陡然拔高,甜腻得发齁。
萧晓满看着两人腻歪在一起的身影,一时感觉头更疼了。看着身边出双入对的朋友,那些快乐和亲昵也会烫她一下。但只要感知到有男生对她有超越友谊的的情谊时,她又像一株突然被触碰的含羞草,立马合拢所有叶片,退得比谁都快。
朋友们总说她要求太高,挑三拣四。她张了张嘴,却无从辩驳——那些诚实的退缩、那些不受控的疏离,她自己又何尝能够解释。
“我去透透气。” 萧晓满的声音有些沙哑,跟谢咏怡打了声招呼,扶着沙发靠背站起来。包厢里浑浊的空气让她太阳穴突突直跳,像有把生锈的钝锯在里面来回拉扯。
推开厚重的消防通道金属门时,生锈的门把手在她浅蓝色的棉布裙摆上,毫不留情地蹭出一道刺眼的暗红色污迹。
“砰” 门在身后合拢,隔绝了大部分噪声。
三月的夜风还带着凛冽的寒意,瞬间灌满了狭窄的楼梯间,卷着隔壁包厢隐约漏出的《体面》旋律,把她吹得清醒了三分。冰冷的空气涌入肺腑,带来一种近乎疼痛的畅快。她靠在冰冷的窗台上,仰起头。
深蓝色的天幕上,悬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清冷、孤高,静静地俯瞰着城市的万家灯火。像一枚巨大的、沉默的银币。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疲惫、委屈和无处倾诉的孤独感,猛地攫住了她。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摸出手机,对着那轮月亮,按下了快门。
点开朋友圈,满屏都是精心修饰的加班“奋斗”、领导视察的“荣幸”、同事聚餐的“其乐融融”、有钱人旅游的“牛马向往草原”。她手指顿了顿,最终,指尖滑向了那个尘封多年、几乎被遗忘的图标“扣扣”。
这里,没有领导,没有同事,只有一些早已散落天涯、或许连账号都已废弃的旧日同窗,像一个安全的树洞。
她选中那张只有一轮孤月的照片,在发布框里,手指悬停良久。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四个字,带着一种近乎自嘲的试探:
「今日月圆」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二十七岁的萧晓满,仿佛又回到刚玩扣扣空间,时常在操场上望着月亮伤春悲秋的小女孩猝然重逢。
只是,再也没有那时的勇气,会将自己的心事以长篇大论发出来,然后在评论区与同学们佯装深沉地讨论自己的烦恼。
推开包厢门,喧嚣的热浪和浑浊的空气再次扑面而来。谢咏怡正扯着喝醉后特有的大嗓门喊:“晓满!你掉厕所里啦?快过来,该你唱了!”她脸颊通红,眼神迷离,显然今晚喝得不少。
夜深了,聚会终于散场。
回到出租屋,她拖着疲惫打开电脑,正准备强打精神翻看明天的审计资料。桌上的手机却突然传来一阵缓慢而清晰的震动。
这么晚了,谁会发消息来?
她略带狐疑地点亮手机屏幕。
通知栏赫然提示着:付璋琛评论了你。
付璋琛
三个字,像三枚生锈却依旧锋利的鱼钩,毫无预兆地、狠狠地扎进了记忆最深处那片早已被淤泥覆盖的角落,脑海里不断闪现那个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的少年,那个炎炎夏日,在教室里教她解数学题的少年。
感受到自己的心脏突然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反复攥住又松开,带着一阵阵酸涩的钝痛。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点开了那条评论。
就在她刚刚发布的、只有一轮孤月的照片下方,静静地躺着一行字:
「付璋琛:在洛芬市?」
短短几个字,却像穿越了很多年才落在她眼前。
萧晓满点进与他的聊天界面,界面早已是一片空白。又转去他的空间,最新动态仍停留在三年前,他刚与朋友合作创办“纵享网络”发的宣传资料。
确认这不是幻觉、真是付璋琛本人评论之后,一股莫名的悸动在她心底蔓延。她下意识地按熄了手机。
光滑漆黑的屏幕,瞬间变成了一面模糊的镜子,清晰地映出她此刻的模样:目光怔忡,写满困惑。而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却悄悄泄露了她深埋心底、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波澜。
[星星眼]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或建议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一、消失多年的“初恋”评论她的说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