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令晞哑然:“将军你想想啊!放他们过去必然是要卸了兵器的,届时在后面埋伏一队弓箭手防止他们生变不就好了?”
骁晏没想到,他是先锋。
刚入军营时桀骜不驯,自幼习武敢拼敢打后来到了文栗身边贴身保护她的安全也不用动脑子,离了文栗便是冲锋陷阵的人。
他不需要玩心眼子,甚至皖关军中也没人耍心眼子,他不知道原来打个仗还有这么多心思。
“我原是不需要想得。”
许令晞跟他把话挑明了:“你是南大营出身的,是南大营四军中最年轻的一个,她信文将军的眼光想让你上来,这样对任何一方都好。”
骁晏脑子里的那根弦崩断,从最开始的那场杖刑,到许令晞甚至是这次出兵以及谢琮给他的提醒都是在试他的能力。
“让相邦失望了。”
许令晞:“也不算,能提上来自然是好,提不上来手底下有这么一个将军也不亏。”
骁晏苦笑,只道:“你是相邦的人,如今相邦是南大营的主帅,皖关军归属于南大营我该听她的,你来拿主意吧。”
许令晞睁大双眼,怎么就让她拿主意?
这皖关军的主将、中郎将、裨将军,再不济与她同职的偏将军哪个不比她更有决断的权利?怎么就让她来拿主意?
许令晞深吸一口气,脑子飞快转动。
她之前只知道谢琮想让关南军留下俘虏,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打,这下将决策权交给她必须面面俱到。
她不是没上过战场,甚至见过比这更大的场面,这场仗并不难。
两万对八万而已,精锐在手上绝对不会输。
现在想得是该怎么赢才能兼顾以后的战局。
“将那些人的兵器都卸下来,划条线让他们自己决断是死还是活。”
选死的不用留,选活的将他们带到辽县一带,将他们先暂时安顿在那。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将俘虏放到辽县,但骁晏说谢琮在辽县,有谢琮在不会乱的。
骁晏点头,他虽然信不过许令晞,但他能信得过谢琮。
许令晞没出去,她害怕一出去又是刀架颈侧。
到底是朝夕共处,骁晏说话比许令晞好用多了。
传到谢琮那时已经是次日,谢琮刚起身便见到那边的人过来。
“宜良那边什么情况?”
手下低着头回想最后的结果:“敌军共八千四百人,因绕郡郡尉与宜良县县令负隅顽抗,死了五千。最后俘下来还剩三千人,三千人中有六百不愿意过线被杀,剩下两千多人中又有七百人过线后反悔。余下一千六百人都被带到辽县城外,还望大人定夺。”
谢琮:……
谢琮将这件事情提点就是想让他们全权解决掉,没想到居然有吧人扔给她了。
但骁晏行事不是这种风格,所以这道命令甚至是许令晞下的。
谢琮扶额,感受到了挫败,上一次有这样感觉还是在都愚侯身上。
谢琮让他们将这些人登记入册,这些人是赵人甚至是绕郡本地的居民出身,家中亲友都在赵地将他们按照当初流入域的难民来算肯定是不行的。
秋播在即这些人还要回去劳作,但暂时他们不能走。
最起码要等到皖关军将赵帝的援军都解决掉再说。
被谢琮记挂着的都愚侯在周国同样不安生。
是她疏忽,原以为九令君私下养得那些个私兵不成气候,却没想到她原本就没想着跟她手上的兵马对着干。
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命。
这回算是阴沟里翻船,她每一年都会出京往军中巡查一趟,但今年在回来之后就碰上北边谢相将皖关军调走这件事。
军中就像是水进了油锅,直接炸开了。
一个个的都想着直接北上,管什么合约,反正文栗不在军中,战力最强的皖关军也不在这时候打过去绝对能破南大营。
大将军不同意他们就每天都过去一趟,时尤不厌其烦没办法只能去信给都愚侯问问她该怎么解决。
都愚侯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北边那位谢相倒是信任她,又是将文栗弄下来又是将皖关军抽走当真是不怕她挥师北上。
但她对谢琮的了解就像是一个人在照镜子,她不可能没有后手,更何况当初那场阴谋让谢琮对上越帝,都愚侯可没想过她能从越帝手上活下来。
没想到她不仅活下来了,还反杀了越帝。
都愚侯想现在谢琮敢大张旗鼓去打赵国那必定是已经设好埋伏了,她敢让周军北上,谢琮就绝对能将周军留下。
更何况周国大军内也不算太平,那么多人都是迫于生计才入军营,本身没想过打仗,上面的将军想要军功给自己铺路可下面的将士却未必肯配合。
与域的军营粮仓由朝廷统一调派不同,周这边施行军田制。
直接将一块地划给大军,让大军在训练闲暇时下田耕种,收获的粮食直接用于军营。
即省下了朝廷调派粮仓的人力,又能让大军吸入的劳动力更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当然军田可能因为雨水的问题而影响收成,但遇上这种问题时尤只需要往上递个折子,都愚侯就会给她调派。
这个政策是都愚侯推行的,当时很多人都持反对意见,最抗拒的就是皇位上正坐着的那位。
毕竟现在谁人不知,周国的军队基本上都掌握在都愚侯手上?
大军受制于朝廷向来是因为粮草等军需,而军田制一出朝廷对大军的管辖松了,就是给都愚侯白白送助力。
但朝廷的决策权依旧掌握在都愚侯手上,因此即便是有皇帝打头不少官员反对依旧没能撼动都愚侯的决策。
但如此也有个弊端,那就是没有朝廷管控,军营易滋养骄兵。
而骄兵……必败。
都愚侯将军田划过去可不是为了打败仗。
因此军营她必须过去一趟,但又因为自己刚回来没多久,再大张旗鼓的过去可能会导致各地生事。
于是第二次出行明显比第一次低调多了。
军中的将士敢跟时尤对着干,却不敢惹都愚侯。
时尤在他们上边,即便是想也只能够得到他们,甚至因为在军营的缘故时尤甚至不能轻易处罚。
但都愚侯可就不一样了,这天下谁人不知都愚侯是个疯子,这人仿佛天生地养的一样。
大的小的世家她动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因由盛转衰的家族更是比比皆是,他们能坐上这个位置除了本身的才华之外,更多的还是家族的保驾护航。
因此都愚侯到了时尤所在的军营,只一句不打其他人便不敢再提,只能老老实实的带着手底下的兵去种地。
但好在军营里边都是青壮,干起活来也手脚麻利,种田对他们而言不在话下。
可坏就坏在都愚侯回京的路上,她这一程被九令君摸清,因此一早就在她回来的路上设下埋伏。
九令君养出来的这些甚至比不过宫里的侍卫,可到底是人多啊!
都愚侯被心腹护着出来,虽说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可这件事情却闹大了。
再加上这场刺杀并不算是九令君的真正目的。
都愚侯被刺杀的消息刚传出来,就又有人传都愚侯死了。
都愚侯刚听到传言,就已经知道九令君的目的是什么,当机立断改道去了另外一个军营。
这军营不是大将军带的,而是完全归于都愚侯,甚至是主帅都是都愚侯亲自选拔出来的人。
这军营有个很奇特的名字,叫啸虎云。
啸虎云的将士八成都是当初周国为了留下青壮时招收的,论起战力跟时尤手下那批人没法比。
但都愚侯偏偏去了,啸虎云的主帅冷销不认皇权不识君王,唯独只认这位都愚侯。
因此都愚侯刚一过来,她便亲自出去迎接。
“相邦,不知可有什么吩咐?”
都愚侯在过来之前就已经想改接下来该怎么做。
“本官回京途中遭遇刺杀,经查证乃是鹿国作为。鹿国此行实在卑鄙下流,因此本官要你即刻发兵荡平鹿国,以全我大周颜面。”
鹿国是个小国,原先周甚至都懒得搭理它。
而鹿国知道自己国力如何胆子也小,行事也素来谨慎,没想到只是帮了周国新帝一个小忙就迎来了灭顶之灾。
鹿国虽小,但闹出来的动静却不小。
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位相邦没死,她手底下的官员便能安心办事,再有就是感叹鹿国的“胆大”。
九令君没想到都愚侯会这么做,她原以为只要在外人眼中她死了这一切就能把握在自己手中。
相邦留下来的那些个人能拉拢的就拉拢过来,不行的那便直接杀了,再将自己的人推上去也能夺回朝堂。
往后即便是都愚侯回来,只要她不认那她便不是都愚侯,毕竟都愚侯已经“死了”。
只是她不走寻常路,直接去攻打鹿国,啸虎云的主帅都听从她的命令那么旁人又怎会怀疑她的身份。
鹿国此难并非是鹿国刺杀她,而是都愚侯在警告自己,她在说,她能挥手灭掉鹿国,也能动手把她从皇位上拉下去。
九令君吐出一口气,仰躺在皇位上。
无所谓了,这种事情都办了这么多回了。
往后都愚侯想清算,之前那些都够要她的命了,不差这一回两回。
再过不久谢琮和都愚侯应该就会联手攻打越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7章 谢琮失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