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嘉楹这一年的春节在和父母四处拜年中平淡过去了。
寒假剩下的时间还是和闫铮一起去找陈丽的酒吧那边演出,杨静怡今年考研过了初试。
“恭喜呀。”曲嘉楹笑着对杨静怡说道。
“还有复试呢。”杨静怡道。
“你肯定没问题。”曲嘉楹知道她很刻苦。
闫铮好奇问道:“那你考上之后,这边的工作怎么办?”
杨静怡无奈道:“白天上课,晚上上班,不然陈丽就不给我钱。”
陈丽不满道:“你知道招人要花多少钱吗?多花钱,你就少拿钱,没有钱看你怎么继续上学?!”
曲嘉楹和她们来往多了,也知道一些内情,她们的父母都不支持开酒吧这个事业,她俩一起凑了钱想办法开了店,陈丽的父母这些年缓和了态度,但杨静怡的父母还是很生气。
酒吧开了这么多年,现在勉强回本,并没有多少盈余,日子还是紧巴巴的,杨静怡又要跑去学对职业没有任何帮助的音乐史。
“你不会在毕业后转行做音乐老师吧?”曲嘉楹问道。
杨静怡指了指陈丽:“你看她能让我走吗?”
陈丽擦干净酒杯,不满道:“以为找一个合适的员工就那么容易吗?就连演出的乐手和乐队都不稳定。”
“水平还是素质?”
“都是!常客们经常抱怨,没有好听的就不来了!”
曲嘉楹安慰道:“你这儿离音乐学院不远,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新人。”
“但都不是你。”陈丽说道。
曲嘉楹开心地大笑:“姐,你怕什么,以后打出我在这常年演出的广告,还愁客源吗?”
“真敢说啊!”陈丽笑道,“不过我等着呢。”
“有些羡慕她们。”坐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曲嘉楹突然说道。
“羡慕什么?”闫铮问道。
曲嘉楹道:“她俩的相处模式啊,她们互相支持着对方。”
“她们不是情侣吗?”闫铮惊讶道。
曲嘉楹无奈地轻笑道:“该说你什么好啊,她俩没有那种氛围,只是伙伴,好友。”
她又有些失落道:“所以你明白吗?我很羡慕她们。”
“我会陪着你。”闫铮握住她的左手。
曲嘉楹微微笑着:“我可能之后会去柯蒂斯。”
“不去德国了吗?”闫铮惊讶又期待。
“嗯,夏老师已经改变了主意,愿意支持我的想法,但她还是心里没底,找王洲要了那天的录音,寄给了德国的那位穆勒老师,我们在视频上聊了聊,他建议我去美国的柯蒂斯,他的一位好友在那边任教。”曲嘉楹说道。
闫铮为她高兴,尽管欧洲是古典音乐发源地,但近年的知名演奏家都是去了美国学习,或者说柯蒂斯音乐学院。
“所以说,你和我都会去美国。”曲嘉楹笑道,“不过就是比我晚一年。”
闫铮的右手微微施力,也许乐逸更懂她的音乐,也许向旻和她之间更有复杂纠葛,但他会一直陪在她身边。
……
说回录音,王洲介绍了他们公司的一个女歌手给曲嘉楹认识。
“也是巧了,上次你那首马勒的录音做好后在我这儿放着,正要拿给夏老师,小星听了录音,她很喜欢,她和大维想在下个专辑的一首歌里用马勒《大地之歌》的一些元素。”王洲解释道。
小星是艺名,她是曲嘉楹的学妹,学的流行乐,大维是她堂哥,从小在国外长大,也学的音乐,两人在走亲访友时的闲聊中一拍即合,开始一起合作。
“我不懂流行音乐。”曲嘉楹说道。
“所以才需要你帮忙啊。”
“别抱太多期待。”
寒假结束返校后,乐逸和向旻关系很僵,两人恰巧选了同一个选修课,知道对方也选了后都退课了,曲嘉楹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也调停不了他俩的矛盾,所以顺势答应了下来。
曲嘉楹抽空去了一趟王洲工作的音乐公司,见到了小星和大维。
小星称得上天才少女,中学就在网上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专业人士挑不出错漏,听众们也极其喜欢,播放量非常高,当时立刻被王洲工作的音乐公司看中。
音乐公司联系后才清楚,小星的第一首曲子创作上大部分是堂哥大维的功劳,但她的嗓音天赋很高,轻轻松松唱出高音,而且她的声音很有辨识度,长相也很出众。
协商了一段时间,两边签下了相对公平的合同。
“因为小星和大维的创作理念,她的歌迷相对来说受众小一些,但很稳固。”王洲介绍道。
“不过之前参加了一档音乐节目,扩大了她的知名度,我们走的这条路没有错,所以想要再挑战一下自己。”大维说道。
小星拉着曲嘉楹讲了讲自己对马勒和《大地之歌》的理解。
尽管曲嘉楹给王洲说别抱太多期待,但她也不是过去的自己了,她对音乐的了解更加深入,会做所有的功课,她不仅了解马勒的创作风格,也清楚他在创作《大地之歌》前女儿去世,又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再加上反犹的风潮一直被排挤,这时收到了朋友送的唐诗集,深受触动,从而创作了《大地之歌》。
比曲嘉楹还小的小星也很了解《大地之歌》对死亡和生命无常的表达。
“这首交响曲有六个乐章,每个乐章都融合了不同的唐诗,主题也不完全相同,我和大维哥还没确定下来,是做一首还是多做几首。”小星说道。
大维比曲嘉楹还要大几岁,在外国出生长大的他却对古诗一点也不陌生,同时也更了解古典音乐,他说道:“我们这次和之前做的单曲不一样,我们要做专辑,留一两首流行的,剩下都基本定好了,《大地之歌》六个乐章挤一挤,只能分两首,一首欢快,一首沉郁。”
《大地之歌》第三,四,五乐章是相对欢快的风格,正是有了它们,才更好的和主题的痛苦对比,才能更好的与生命“告别”。
因此曲嘉楹也赞同大维的观点:“最多两首,不然就挤到一首里面。”
小星缓缓点头,又笑着邀请曲嘉楹:“我们过段时间要参加一个音乐节,你要不要过来玩?”
因为大维是学古典音乐的,而且还是在国外跟华裔作曲家老师学的民族交响乐,所以小星的歌曲融合了流行乐和民族乐以及交响乐,非常独特,也经常需要和古典乐手合作。
“我还不是独奏家。”
“迟早的事。”小星笑道。
“那我要演奏什么曲子?”曲嘉楹轻笑。
小星指尖点着《大地之歌》的总谱:“两首新曲。”
曲嘉楹畅快大笑,她很喜欢小星。
大维翻开钢琴盖掏出之前写的谱子,小星坐在旁边弹琴,两人调整了之前写好的部分,分成两首,小星又自弹自唱了一遍,歌词也和《大地之歌》对古诗的改造一样,她只用了一部分原诗的句子,再和大维一起改了改细节。
“暂时先这样。”大维将欢快那首的谱子递给曲嘉楹。
曲嘉楹打开她的琴盒,试着拉了一遍。
小星和大维惊喜地对视一眼,听过音频可还是不如现场,曲嘉楹的演奏超出他们想象的好,比之前合作的乐手都要好,她第一次视奏就抓住了精髓。
曲嘉楹评价道:“很有趣,不过有些呼吸不上来。”
“呼吸?”小星不解道。
“你可以一口气唱完,是吧?”曲嘉楹问道。
小星点点头。
“我理解你,我以前也很爱炫技,一层**推着**,不过现在的我更能理解曲子里的停顿,听众以为到**片段了,我们停一下,再进入,会更有趣的。”曲嘉楹说道。
大维了然:“虽然你学的是传统古典音乐,但这个建议很好。”
“我是演奏者,没法像你们作曲家那样创新。”曲嘉楹说道。
大维很多同学朋友都是古典音乐的演奏者,他说道:“你们的世界还是比较闭塞。”
“也许吧,但这就是我选择的世界。”曲嘉楹说道。
小星给了她哥一个肘击,大维揉着腰侧道歉:“对不起,我不是在指责……”
曲嘉楹好笑地看着这对兄妹,她没有生气,只是有些无奈,她笑道:“没什么,现在我不就是在和你们合作吗?”
大维笑了笑,又道:“我们再调整一下,马上要晚高峰了,等一会我送你回去吧,刚好顺路,我约了蔡睿老师,要去拜访他。”
曲嘉楹点头答应了,坐在旁边听他们再一次的调整。
增加了一个气口,也多了呼吸感,不止如此,间奏部分又引入了风铃和鸟鸣。
大维开车,小星坐在副驾,兄妹俩还在讨论怎么修改。
“沉郁的那首间奏加一个笛子吧?”
“风铃声和鸟鸣声加到前奏比较好,间奏改成鼓声,效果更好。”
商量得差不多了,大维对后座的曲嘉楹说道:“抱歉,听我们说这些很无聊吧。”
“挺有趣的。”曲嘉楹只大概了解向旻的创作,他都是自己先写,作曲系古典音乐方向都是这样,写完才让交响乐团演奏,之后再做调整,作品很长,所以创作时间也长。
“我没想到流行音乐的创作少则一天就能完成。”曲嘉楹说道。
“加上编曲录音这些会长一些,不过你没说错,毕竟一首曲子只要三五分钟,结构再复杂也比不了交响乐。”大维说道。
车缓缓停到音乐学院门口,大维先从驾驶座下来,给曲嘉楹拉开车门。
曲嘉楹笑道:“下次再见面是不是录音?期待你们的成品。”
“还有音乐节的筹备,小星很注意舞台效果。”大维说道。
小星悄悄翻了个白眼,别拿她做借口。
曲嘉楹点头道:“谱子最后定好了记得给我发一份。”
“没问题。”大维伸出右手。
曲嘉楹握了握他的手。
刚和他们告别,曲嘉楹就看见了并肩走的乐逸,闫铮,向旻三人。
四人沉默了几秒,闫铮开口问:“刚才那个男的是谁啊?”
曲嘉楹简单说明了一下。
“学过民族交响乐的作曲家”“创作很有趣”这些词一出,乐逸和向旻警报拉响,瞥了对方一眼,初步达成了和解,暂时放下矛盾,一致对外。
“我们也很感兴趣,下次能不能一起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第45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