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写信给雍正 > 第18章 名裂骨寒,风止信沉

第18章 名裂骨寒,风止信沉

过去一天了,沈行舟还是非常懊悔。他一边刷牙一边心想,自己到底怎么就改不了这个冲动的毛病?昨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越想越后悔,简直尴尬到脚趾能抠出三室一厅。

以前他还开玩笑地说,如果自己穿越回古代,估计能混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丞相。现在想想,呵,他沈行舟穿过去,恐怕就得改名叫“方孝孺二号”!

越想越丢人。上班也打不起精神来,本来对工作就没多少热情,现在连最基本的效率都没有了。他一边敲键盘一边想:这么多年了,怎么还学不会?明明以前就……可是是没长记性。

因为沈行舟真的不是有意的。

只是他总以为,自己在对方心里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可“朋友”这两个字,到底还是太轻了。

他越想越委屈。

下班回家,他也没心情玩游戏,打开电脑发了几封客户邮件,然后就拿着热牛奶站在窗前发呆。

这时,他突然想起自己前阵子看过的一篇精神病院的科普视频,心中一凛:该不会……这一切都是他幻想出来的吧?

“我沈行舟不会已经惨到开始自己幻想有人跟我通信了吧……”

最可怕的是—难道连幻想都开始嫌弃他了???

他一下子有点崩溃,赶紧去柜子里翻之前收到的那些信,好在信真的还在。他拿起来一看:还好还好,这字写得太好了,不是他能伪造的。

但接着,另一种悲伤袭来。

这一次,他担心的已经不再是“皇帝会不会回信”,而是:“如果真的没有回信了,我该怎么从这种投入的感情里抽身出来?”

他甚至怀疑,是不是之前那个神秘电话把信吞了?这么一想,他干脆一咬牙,给那个号码打了个电话。

电话还没拨通,就收到了短信回复:

“命运之事,从不骗人;自省己身,勿怪外力。”

沈行舟看完,翻了个白眼:哦,挺会说话。

他把手机往桌上一扔,一口气把热牛奶喝完,转身倒头就睡。

接下来的半个月,沈行舟都活在一种“自我检讨与自我否定”的精神状态里。一边想“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一边把自己写好的信稿撕了又写、写了又撕。

他怎么都不知道,什么样的信才算“恰到好处”。

直到五一假期前一天,他终于写好了下一封信。他看着信封叹了口气,只希望,对方不会生气。

雍正元年正月十六,天灰未雪。

晨光未明,雍正已坐在养心殿案前,眼前是昨夜未批完的一纸草诏。

那是一道由内阁拟稿、礼部润笔、军机覆核、再送至御前的圣旨草案。首句落笔极重:

“以朕承大统,承继大行皇帝玄烨之志,以正名分、明尊卑,自即日起,凡朕之诸兄弟及皇子孙,名中凡带‘胤’字者,俱改为‘允’字。旧名毋复称用。”

笔锋如刃,字字削骨。

雍正盯着那个“胤”字许久,像在凝视自己。

那是他的名字,是他作为“皇子”的全部身份,是康熙所赐,是命运所定。

他低声念了一句:“胤禛。”

声音轻得连茶盏都未震动。

良久,他在草诏下批注:

“胤者,父子相承之名;允者,臣子奉制之名。名之所归,心之所安。改之,可也。”

笔落如锤,朱墨沉重。

巳时,内阁入殿。

张廷玉接过诏草,眼中闪过迟疑。他当然明白,这不是“改名”这么简单,而是名分的彻底洗牌,是兄弟情断的制度盖棺。

雍正问他:“廷玉,你也觉得,此举太狠?”

张廷玉迟疑半晌,答道:“臣不敢妄言。但自古名分既立,人心可定。”

“是。”雍正点头,语气淡然,“所以,今日,朕就定这个心。”

他亲自命人取来玉玺,亲手落印。

印落那一刻,香炉正燃半炷,殿钟声恰响,像冥冥间的回响,敲碎了一段旧时光。

诏令当日即贴,传至宗人府、八旗档案、礼部。

所有档册,从那天起,都开始改写:

胤禩,改为允禩。胤禟,改为允禟。胤祥,改为允祥。

不论愿否,不问旧称,皆归一例。

那日宫中安静得异常。

有人悄声问:“那陛下自己呢?”

对方摇头道:“陛下不叫胤禛。他叫雍正。”

夜晚,雍正独坐案前。

烛影轻晃,他静静望着那封盖印已千的诏纸,许久未动。

良久,他低声说了一句:“宗法当立,旧情难全,唯十三,朕另记。”

声音极轻,却带着某种不容置喙的分量,如一纸落定,定宗法于天下。

窗纸轻响,他却不知为何,提笔想写封信,又搁下了。

殿中仿佛一瞬暗去,又归于静寂。

这一道“凡胤改允”的令发布后,宗室虽怨,终无反声。整个朝局进入了一种异样的沉寂。

自这一日开始,朝中静了半月——银未发,令未动,所有人都在等。

等雍正,再下一纸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