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心爱的姑娘 > 第44章 三年蜕变

第44章 三年蜕变

从那以后,许暮晨像是变了一个人。他依然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但学习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他更加专注,作业完成得更加出色,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期末考试,看着光荣榜上排在第十的名字,我有些欣慰。

许妈妈也意识到了这段时间许暮晨的变化,特地来感谢我。

我们依旧坐在上次那个咖啡厅里。她将手中提的纸袋轻轻放在桌角,“自己家做的一点桂花糕,不值什么,给您尝尝鲜。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暮晨回来高兴得不得了,总成绩到了年级前十!这孩子,真是多亏了您费心。”

她的感激真挚而热切,带着母亲看到孩子进步时特有的光彩。我又想起那个跟许暮晨的约定,心上涌上几分怅然,“是许暮晨自己开窍了,知道努力了。他最近状态非常好,上课注意力很集中,提的问题也很有质量。”

“是啊,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许妈妈感慨道,双手捧着杯子,“以前一提学习就皱眉头,现在晚上自己知道主动看书了。我们看着心里真是......”她顿了顿,似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最终化为一声欣慰的叹息。

闲聊了几句孩子近期的变化后,她语气稍转,带上了一丝显而易见的犹豫,“林老师,其实今天来,还有件事想听听您的意见。这马上就要分科了,我和他爸爸心里实在没底。我们读大学也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对现在高中的学习情况也不怎么了解,所以想听听您的意见”

她身体微微前倾,眉头轻蹙,“暮晨理科成绩是提上来了,文科也不算差。他自个儿呢,好像对物理有点兴趣,但又说历史也挺有意思。这孩子主意不算正,我们怕选错了耽误他。您天天跟他们打交道,最有经验,您看像他这种情况,选理科好还是文科更合适?”

她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窗外,几个穿着高中校服的学生经过,几人有说有笑。

我沉吟片刻,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许妈妈,分科确实是关键一步。但最重要的不是文理哪个‘更好’,而是哪个更适合许暮晨。”我从包里翻出期末的成绩单,“您看,他这两科都展现了不错的潜力。我觉得,或许可以找个时间,和他一起聊聊,抛开分数,更深入地了解他未来想探索什么样的领域,擅长哪种思维方式。有时候,孩子的直觉和兴趣,会给我们最真实的答案。”

许妈妈认真地听着,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仿佛找到了方向,“您说得对,是该好好跟他谈谈,不能光我们瞎着急。沈老师,真是太谢谢您了,总是这么有耐心。”

她又坐了一会儿,问了些关于不同科目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才心满意足地起身告辞。

回到家,我打开纸袋,清甜的桂花香淡淡飘出。

看着窗外蓬勃生长的绿树,想到许暮晨那双愈发专注认真的眼睛,心里泛起一种属于教师特有的、静默的欣慰。

时间的指针悄然滑向分科的十字路口。当分班名单最终贴出时,我看见许暮晨的名字赫然列在文科班的第四位,而班主任那一栏,是我的名字。不知是他有意的选择还是命运的巧合,他的语文和历史始终是年级最顶尖的,这个选择,于他而言确实合理。

他再一次走进了我的班级。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眼中曾经那些灼热的追问和不安的试探,已被一种沉静的决心所取代。他恪守着我们之间那道未曾言明的界限,却用另一种方式无声地靠近:每一次精心准备的发言,每一份笔墨工整的作业,每一次在我需要搭手时恰到好处的出现,他都做得坦荡而认真,仿佛只是在履行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普通敬重。

但好在,许暮晨不再追问那些让我尴尬的问题,而是用行动默默践行着我们的“约定”。每当我在课堂上与他的目光相遇,那里面的坚定和期待都让我既感动又惶恐。那目光专注而明亮,里面藏着一种无需言说的坚定和一种小心翼翼的期待。每次接触都让我既为他的成长感到欣慰,又因那目光深处的重量而心生恍然。

我看着他逐渐褪去少年的青涩,个子窜得更高,肩膀变得宽厚,言谈举止间开始有了青年的轮廓与沉稳。

粉笔屑飞扬间,书页翻动中,两年时光悄然而逝,转眼到了高三。

许暮晨的成绩始终稳定在年级前三,偶尔能位列榜首,考上北大于他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窗外的虞美人绽放出优雅的姿态。

一个暖风轻拂的下午,我独自在办公室批改一模考试的作文。这次题目是《未来》。摞成小山的试卷最上面,正好是许暮晨的。

他写道:“有人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自己去创造的天地。我曾经以为未来很遥远,直到遇见那个让我想要变得更好的人。因为他,每一个今天都充满了意义,每一个明天都值得期待......”

我的笔停在纸页上方,久久无法落下。那些克制而真挚的文字,像春日里一股温暖的暗流,缓慢却有力地冲刷着我内心筑起的堤防。

放学后,他来找我分析作文。当我们讨论到“未来”这个话题时,他忽然问:“老师,您开始考虑未来了吗?”

我看着这个即将成年的少年,他眼中的光芒比春光还要明媚。那一瞬间,某种坚固的东西在我心底无声地融化。我望着他,望着这个我用三年时间见证他蜕变的少年,第一次选择了不再回避。

“也许吧,”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很轻,却清晰而坚定,“我正在尝试。”

他笑了,那笑容如此明亮,仿佛能驱散所有阴霾。

我所带的班级成绩稳定地位于年级前两名,许暮晨也在我的关注下不断进步,无论是工作还是个人生活,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母亲的健康状况却日益下滑。她患有三高、糖尿病、风湿和胆囊炎等多种疾病,长年的劳累让她的身体逐渐支撑不住,等我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有些迟了。

她房间的柜子里放满了各种药瓶,每顿饭后都要服下一把大小不一的药片。到了深夜,我常常听见她从隔壁房间传来的剧烈咳嗽声,一声接一声,几乎停不下来。几次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也没有提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提出带她去大城市看看,却被母亲强硬地拒绝了,“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没必要浪费那个钱。妈现在就这一个念想,盼着你早点成家,能看着你结婚、生孩子......”

我的脸上一瞬间失了血色,连日来因许暮晨而悄悄滋长的某些决心,仿佛在母亲话音落下的刹那轰然倒塌。幸好她转过身去,未曾看见我脸上的震荡与惶然。

这一刻,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意识到:我所在的这个小县城,和那些繁华开放的大城市不同,它自有其固执的生存法则——到了年纪,男女婚嫁、生子持家,是再自然不过、也再正确不过的路。从前我忙于工作,尚可回避,如今这届学生即将毕业,母亲的病情与期盼一道,将这个问题沉甸甸地压在我眼前。

从前我忙于事业,如今这届学生快要毕业,这个问题被母亲提出来,我愈发明白了,那横亘在我和许暮晨之间巨大的鸿沟。

那道横亘在我与许暮晨之间的,从来就不仅仅是性别,还有这沉重而真实的世俗之沟。我仍尽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未在许暮晨面前显露分毫异样。可母亲的话,却像悬在头顶的钟声,时时回荡,再难散去。

我理解母亲的想法,心里甚至做好了打“持久战”的想法,但出于我的意料,后来,母亲再也没提过相关的事,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几分变化。

这让我心里放松了几分,也不必再想着怎么去应付许暮晨。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午后,日光西斜,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躁动与沉寂。

许暮晨将我带至东南角那片僻静的小树林,树影斑驳,落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他眼底翻涌的灼热,恍如两年初见时那个锋芒毕露的少年。我几乎快要忘记,他从来就不是什么温顺服从的学生,这两年来的克制与沉稳,不过是他将那份嚣张与狂傲仔细敛起,藏进与我的约定之中。而此刻,那些被压抑许久的炽热仿佛再也禁锢不住。

他忽然伸手,一把将我紧紧箍进怀里,力道不容抗拒。温热的呼吸拂过我的耳际和脸颊,每一个字都滚烫地落进空气里。

“老师,请您相信我,”他声音低哑,像绷紧的弓弦,“明天,我一定为您考出一个未来。”

考场外,我作为带队老师等待着。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学生们蜂拥而出。许暮晨走在最后,看到我时,他穿越人群走来。

“我做到了,”他说,眼睛亮得惊人,“每一题都是为您答的。”

成绩公布那天,他果然成了县状元,北大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毕业典礼上,他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目光多次落在我坐的方向。

典礼结束后,他在教学楼后的松树下找到我。

“现在我不再是您的学生了。”他说,手中紧紧握着录取通知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宁得岁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