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为沈聿珩调养2:熬夜手术的身体预警
自那日诊室“直球”事件和后续那条需要“想一想”的短信后,沈聿珩和顾清涵之间的关系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微妙僵局。
工作场合,她们依旧是配合默契的“黄金搭档”,讨论病情、制定方案,专业素养无可指摘。但一旦脱离工作,那种刻意的回避和无声的尴尬便弥漫开来。沈聿珩似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仿佛想用无尽的手术和论文来填补某些空白和困惑。而顾清涵,则依然深陷在情感的漩涡里,迟迟无法给出那个“想一想”之后的答案。
然而,身体的预警不会因为心绪的复杂而延迟。
沈聿珩近期的状态,以一名医生的专业眼光来看,堪称糟糕。连续的高强度手术、夜班、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精神消耗,让她本就算不上强健的脾胃系统和气血储备亮起了红灯。
顾清涵清晰地观察到了这些迹象:她脸色是一种缺乏光泽的苍白,而非平时的冷白;眼下乌青浓重,即使用心遮掩也难掩疲态;食欲明显减退,午餐的饭盒经常原封不动地带回去;最明显的是,她在长时间站立进行精细操作后,起身时总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眩晕和晃动,需要极快地扶住手术台或墙壁才能稳住。
这是典型的气血双亏、清阳不升的表现。过度思虑伤脾,熬夜耗血,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血虚则无法上荣头面、濡养心神。
顾清涵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那份因犹豫而产生的疏远,在沈聿珩日益明显的虚弱面前,显得苍白而无力。她无法眼睁睁看着自己在意的人(无论以何种身份)这样透支身体。
她需要一个介入的契机,一个能让她以医生身份自然关心、而又不至于再次触动那根敏感情感神经的方式。
契机很快来了。一位主动脉夹层患者深夜急诊入院,情况危殆,必须立刻手术。沈聿珩毫无疑问是主刀人选。这场手术极其复杂,从凌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耗时超过十个小时。
当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沈聿珩被助手搀扶着走出来时,她的状态比上次还要令人心惊。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手术衣被汗水浸透,脸色灰白,嘴唇没有丝毫血色,眼神涣散,几乎无法独立行走,全靠助手支撑。那双执刀的手,颤抖得无法自控。
“沈主任!”护士们惊呼着围上去。
顾清涵的心瞬间揪紧了。她立刻上前,和助手一起将几乎虚脱的沈聿珩扶到旁边休息室的沙发上躺下。
“我没事……休息一下就好……”沈聿珩的声音嘶哑微弱,却还在逞强,试图坐起来。
“别动!”顾清涵的语气难得带上了不容置疑的坚决,轻轻按住她的肩膀,“你现在需要休息,立刻,马上。”
她转身,快速从自己总是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里面是她提前就备好的、根据沈聿珩近期体质调配的参芪养血汤,用保温杯温着,就是预防这种突发情况。
她倒出小半杯,扶起沈聿珩,让她靠在自己身上,将杯口凑到她唇边。“喝一点,能恢复点力气。”
沈聿珩似乎连拒绝的力气都没有了,或者说,身体的极度不适让她卸下了所有心防。她顺从地就着顾清涵的手,小口小口地喝着那微苦却回甘的汤药。温热的液体流入空乏冰冷的身体,带来一丝细微却持续的暖意,让她紧绷到极致、几乎痉挛的胃部和四肢都稍稍放松了一些。
喝了几口,她便疲惫地摇了摇头,重新躺倒下去,几乎是瞬间就陷入了昏睡,眉头依旧紧锁着,仿佛连睡眠都无法完全放松。
顾清涵没有离开。她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安静地守着。目光落在沈聿珩即使睡着也难掩疲惫的容颜上,看着她眼底浓重的青黑和苍白的嘴唇,心疼得无以复加。
什么家族压力,什么世俗眼光,什么不确定的心意,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人需要休息,需要调养,需要被照顾。
她轻轻叹了口气,拿出手机,取消了下午原本的安排。然后,她发了一条信息给科室,说明情况,请他们暂时不要来打扰沈主任休息。
做完这一切,她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温柔而坚定地看着沉睡的沈聿珩。
情感的答案或许还需要时间。
但医生的职责和内心的牵挂,却在此刻给出了最清晰的指令——守护她。
身体的预警是一次危机,却也撕开了那层隔在两人之间的、由犹豫和顾虑织就的薄纱。
顾清涵不再去想那个“想一想”的答案了。
至少此刻,她只想安静地坐在这里,守着她,用自己所学,一点点地将那透支过度的身体,重新温暖、填补回来。
至于其他,等她把身体养好再说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