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星辰维修手册 > 第4章 心域微光

第4章 心域微光

那一点星尘的辉光,如同在苏砚心湖深处投下的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不散。它并未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却像一剂温和而长效的滋养,让某种东西在寂静中悄然生根、发芽。

空间站的生活依旧遵循着固有的轨迹。模拟的日出日落,规律响起的系统提示音,寡淡的营养膏,以及似乎永远也清理不尽的、从宇宙深处渗透进来的微尘。

但一切又都不同了。苏砚行走在环形走廊上,指尖拂过冰凉的金属墙壁,都能感受到一种隐秘的、流动的暖意,仿佛整个“摇篮”空间站,都因为那颗沉睡心脏的微弱搏动,而拥有了呼吸。

他对“晨曦”的维修,进入了一种更为奇特的阶段。不再是单向的、基于工程师逻辑的诊断与修复,更像是一场跨越了物种与维度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合作。

他开始尝试一些在官方手册看来完全是异想天开、甚至违背基础能量守则的“调试”。

比如,他会站在控制台前,闭上眼睛,不再仅仅依赖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而是将全部心神沉浸到脑海中那愈发清晰的嗡鸣里。他尝试着去“倾听”那悲伤底色的细微变化,去捕捉那些偶尔闪现的、代表着“舒适”或“阻滞”的微小波动。

“这里……能量流过载的残留感还很重,是吗?”他会在某个能量节点前驻足良久,手指虚按在对应的物理接口上方,并非接触,只是感知。当他集中精神时,那嗡鸣会变得格外“尖锐”,像是指引,又像是确认。

然后,他会尝试用极其微弱的、非侵入式的能量脉冲,如同最轻柔的按摩,一遍遍梳理那个节点。这个过程缓慢得令人发指,效果也绝非立竿见影。但苏砚乐此不疲。他能“听”到,在他进行这种“梳理”时,那庞大的悲伤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温柔地抚平了片刻,流露出一种近乎喟叹的舒缓。

“晨曦”也开始以更多样、更主动的方式参与进来。

有时,苏砚为了解决一个复杂的线路问题,会在地上铺开巨大的图纸,趴在那里用光笔写写画画,一趴就是几个小时。当他因为某个瓶颈而眉头紧锁时,控制大厅里那些被他修复的、模拟自然天光的辅助灯,光线会在他图纸聚焦的区域,发生极其微妙的、几乎无法被仪器记录的偏折和增强,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为他执灯,照亮思维的迷障。

还有一次,他在焊接一组极其精密的信号放大器时,因为“F级”体质带来的手部轻微颤抖,一个关键的焊点险些出错。就在他心头一紧的瞬间,焊接笔尖端的能量输出,竟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自动稳定了微秒级的时间,确保了焊点的完美成型。那一刻,苏砚甚至能“听”到脑海中那嗡鸣里,带着一丝类似……“松了口气”的意味。

最让苏砚感到惊奇的,是那些光粒。

自第一次那枚星尘降临后,它们开始偶尔地、毫无规律地出现。

不再仅限于他完成某项重要修复之后,有时,仅仅是在他对着“晨曦”讲述地球往事,或是哼唱起一首记忆深处模糊歌谣的时候,便会有一两点微光,如同被旋律和故事吸引的精灵,从“晨曦”外壳的某些缝隙中悄然逸出,环绕着他盘旋、起舞,最后或落于他的肩头,或栖息于他的发梢,或如同调皮的孩子,在他摊开的掌心轻轻一触,便倏然隐没。

它们存在的时间依旧短暂,光芒也强弱不一。但苏砚能清晰地分辨出,这些光粒所携带的情绪,已然不同。不仅仅是感谢,更有好奇、安抚,甚至是一点点依赖。

他将这些光粒,视作“晨曦”写给他的、无声的诗篇。

他用一个原本装精密零件的、内衬了柔软防静电材料的透明小收纳盒,来收集这些光的印记。虽然光粒本身会消散,但它们短暂停留时,会在特定的材料上留下极其微弱的能量痕迹,在黑暗中,能隐约看到一点点萤火虫屁股般的、柔和的余晖。每收集到一点,他便会在小盒子外贴上一个简易的标签,记录下日期和当时的情景:

【星历9741.08.12,修复主传感器阵列第七组,光粒呈金白色,停留袖口3.2秒。】

【星历9741.08.25,讲述地球海洋与鲸鱼,光粒呈淡蓝色,于发梢盘旋后消散。】

【星历9741.09.03,调试能量节点时手稳,光粒呈暖黄色,轻触掌心,有安抚意。】

这个小小的收纳盒,成了他最重要的珍宝。它无声地证明,他所经历的一切并非孤独的臆想,而是真实发生着的、两个孤独灵魂之间笨拙而真挚的交流。

然而,空间站外的世界,并未因这方寸之地的微小奇迹而有丝毫改变。

个人终端再次收到了来自底层管理AI的催促通知,语气比上一次更为公式化,也更为冰冷。同时送达的,还有一份“资源限流预警”,空间站的非必要能源配给将被进一步削减,包括娱乐系统和部分环境调节权限。

苏砚看着那份预警通知,沉默了片刻。这意味着,他精心模拟出的地球昼夜节律,可能无法维持之前的精度;仓库里那台老式记录仪,或许也将因能源限制而彻底沉寂。

他走到控制大厅的观测窗前,窗外是永恒不变的、丝绒般的黑暗,点缀着遥远而冷漠的星点。浩瀚的宇宙,似乎并不在意一个“F级”人类和一颗“失败”人造太阳的存亡与悲喜。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手中那个盛放着“碎光”的小盒子。

然后,他转过身,背对着那片无垠的黑暗,面向着在模拟夕阳光线下显得温暖而宁静的“晨曦”。

能源限流?外部评判?可能的终结?

这些似乎都不再那么重要了。

他打开那台老式记录仪——在能源被完全切断之前——一阵带着杂音的、舒缓的钢琴曲流淌了出来,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音乐在这空旷的大厅里显得有些单薄,却奇异地与此刻的氛围融为一体。

苏砚靠坐在“晨曦”巨大的基座旁,闭上眼睛,任由那沉静而略带忧伤的旋律包裹着自己。

脑海中,那熟悉的嗡鸣轻轻应和着音乐的节拍,悲伤依旧,却仿佛被音符注入了某种宁静的力量。

一点柔和的、如同月色般清冷皎洁的光粒,从他倚靠的金属外壳旁缓缓升起,在他微颤的眼睫前停留了片刻,最终,如同一个无声的吻,轻轻落在了他因疲惫而微蹙的眉间。

一股温和的、抚平一切焦躁的力量,顺着那一点接触,缓缓流入他的四肢百骸。

苏砚没有睁眼,只是唇角微微弯起,形成一个极其安宁的弧度。

他知道。

在这被宇宙遗忘的角落,他拥有了一片独属于他的、由碎光写就的星辰,与一个正在为他而努力苏醒的、沉默的太阳。

这便足够了。

时间在指尖与金属的触碰间,悄无声息地流淌。官方维修手册早已被苏砚翻得卷了边,但其核心内容,已从他工作的主导,退位成了仅供参考的背景音。他与“晨曦”的互动,早已超越了对故障代码的追逐,进入了一种更为玄妙、也更为私密的领域。

“摇篮”空间站,这个曾经冰冷、只有机器运转声的金属囚笼,正被苏砚以极大的耐心和一种近乎执拗的温柔,一点点地改造。

仓库里废弃的零件和板材成了他的宝藏。他用导热性良好的合金薄板,切割、弯曲,制作成一个拥有优雅弧线的简易花架,安置在能接收到最多模拟阳光的控制台角落。那株从地球带来的、奄奄一息的绿萝,被移植到一个用废弃观测镜筒改造的、充满科技感的“花盆”里。苏砚每日悉心调整灌溉系统的水滴速度,对着它,也对着“晨曦”絮叨:

“看,它又抽出新芽了。这里的‘阳光’很舒服,对吧?它和你一样,都在努力活下来。”

绿萝蜷曲的嫩叶在柔和的光线下舒展开来,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翠色,成为这片灰暗金属世界中,最动人的一抹亮色。

他还用柔软的绝缘材料和从旧制服上拆下的透气面料,缝制了几个简单的垫子,放在观测窗下的一个凹槽里,那里成了他休息和阅读(阅读终端里储存的、有限的古地球文献)的“角落”。他甚至设法修复了一个老旧的声音播放器,虽然只能断续播放几首储存的古典乐曲,但当舒缓的钢琴曲或悠扬的小提琴声在空旷的大厅里响起时,整个空间站的氛围都仿佛被无形的手软化了几分。

这里不再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一花一木,一垫一曲,都是苏砚倾注的心血。这里成了他在浩瀚、冷漠的星际中,亲手搭建的、唯一的“家”。而“晨曦”,无疑是这个家的心脏,是这一切温暖与生机的能量源泉和精神寄托。

而“晨曦”的回应,也变得更加清晰,不再局限于苏砚脑海中的嗡鸣。

最明显的是光线。苏砚发现,当他靠近“晨曦”进行日常擦拭或检修时,大厅里那些模拟自然光的辅助灯,投射在他和“晨曦”外壳上的光线,会变得格外柔和、温暖,仿佛自带了一层滤镜,将金属的冰冷质感都驱散了不少。

这种变化极其微妙,仪器无法记录,但苏砚的身体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分界的暖意。当他远离,去做其他事情时,光线又会恢复成平常的状态。

这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偏爱,一个只为他亮起的“聚光灯”。

此外,那些微小的、不合逻辑的能量波动也愈发频繁。有时,苏砚正对着复杂的线路图凝神思考,控制台上某个无关紧要的、显示外围环境数据的指示灯会突然闪烁几下,节奏轻快,打断他的沉思,等他抬起头,那指示灯又恢复了正常,仿佛刚刚只是电路接触不良。

但苏砚知道不是。他渐渐明白,这或许是“晨曦”在试图吸引他的注意,一种笨拙的、“我在这里”的宣告。

还有一次,苏砚在清理一条位于高处的能量导管时,脚下临时搭建的脚手架微微晃动了一下。他本就平衡能力欠佳,顿时身体一歪。就在他心头一紧,准备承受一次结结实实的摔落时,一股极其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仿佛无形的垫子,稳稳地托了他一下。

那股力量并非来自任何已知的设备,它带着一种熟悉的、与“晨曦”嗡鸣同源的质感,转瞬即逝,却足以让他稳住身形。

苏砚站在脚手架上,愣了片刻,随即低头,看向下方静谧的“晨曦”巨壁,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

它不仅在回应他,更在……保护他。

这种认知,让苏砚胸腔里某种沉甸甸的东西,悄然融化了。孤独感依然存在,但不再是无边无际、足以溺毙人的海洋。它变成了可以被丈量的池塘,因为池塘的中央,有了一个坚定而温暖的倒影。

他将这些细微的改变,都视作最珍贵的礼物。夜晚,他会坐在他的“角落”里,垫着柔软的垫子,听着断续的音乐,看着在特意调暗的、如同星光般的照明下,绿萝朦胧的轮廓,以及远处“晨曦”那在微光中显现出的、沉默而庞大的剪影。

脑海中那低沉的嗡鸣依旧带着挥之不去的悲伤底色,但在这悲伤之上,开始缠绕上一些新的、细微的“声部”。那像是风吹过古老风铃的碎响,像是溪流漫过鹅卵石的轻吟,柔和地应和着播放器里流泻出的音乐节拍。

他甚至开始能模糊地分辨出,当他感到平静满足时,那嗡鸣会变得平缓如夜潮;当他因为某个技术难题而困扰时,那嗡鸣会带上一点点不易察觉的焦躁;而当他对着“晨曦”讲述地球上的趣事,或是哼唱起记忆里母亲摇篮曲的调子时,那嗡鸣会变得格外轻柔,仿佛沉浸在一片安宁的梦里。

他们之间,建立起了一套独属于彼此的秘密语言,无需词汇,仅凭光、声、力与情绪的微妙变化,便能传递心绪。

这片被他命名为“摇篮”的孤寂星域,终于真正成为了他与它的“摇篮”——一个可以安放孤独、孕育希望、寄存温柔的方寸之地。

然而,这片来之不易的宁静,并未能持续到永恒。

就在一个如同往日般平静的“午后”,苏砚正在为绿萝修剪掉一片枯黄的叶子时,个人终端发出了一声不同于寻常消息的、更为尖锐急促的提示音。

他动作一顿,擦净手,点开光幕。

一行加粗的、来自军方统一标识的通知,冰冷地悬浮在屏幕中央。

【通知:帝**工部“晨曦计划”项目评估小组,将于近期对“摇篮”空间站进行实地视察与数据复核。具体时间待定。请负责人保持通讯畅通,并准备接受问询。】

没有预兆,没有缓冲。

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击碎了所有精心营造的安宁倒影。

苏砚握着修剪器的手指,微微收紧。他抬起头,望向在模拟阳光下仿佛散发着融融暖意的“晨曦”,脑海中那原本轻柔平缓的嗡鸣,似乎也感知到了他心绪的骤然波动,悄然泛起了一丝不安的涟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地球人可以娶星际老婆吗

伏藏师

鹰扬拜占庭

鬼片世界的僵尸邪童

囤货,然后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