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馆的秋夜浸着桂花的淡香,比往日暖了些。夕阳刚落,天边还留着抹橘粉,书砚就已经在后园的石桌上摆好了炭火盆,盆里埋着几颗晒干的桂叶藤,烧起来有清润的香气,混着琉砂花残存的淡苦,格外安神。石桌旁挂着盏纸灯笼,是画屏下午送来的,淡青色的纸面上绣着极小的星点纹,烛火映着,纹路在地上投出细碎的光,像撒了把星星。
月尘刚把《墨梅诗钞》放回书架,就听见院门口传来画屏轻快的脚步声,伴着银铃似的笑:“七皇子,我们公主来啦!还带了满满一食盒好吃的呢!”
转头时,星姝正提着个朱红描金食盒,裹着件淡紫薄披风,走在铺着碎石的小路上。她的披风是新做的,领口绣着圈细白的桂花纹,发间换了支银簪,簪头嵌着颗小琉玉,月光下泛着淡青的光。食盒上系着块淡青帕子,帕角绣着星点纹,和灯笼上的纹路一模一样,显然是她亲手绣的。
“怎么带这么多东西?”月尘快步迎上去,帮她提食盒,指尖碰着盒壁,还带着点温乎气,“都是中秋的吃食?”
“嗯,母妃让小厨房做的,”星姝笑着把披风的系带松了松,露出里面的淡粉襦裙,裙摆绣着桂叶藤的纹样,“有你爱吃的莲蓉月饼,还有我特意让他们酿的桂花酿,用的是去年的桂花,比集市上的更甜。”她边说边从袖中拿出个小巧的木盒,打开来是两盏小银杯,杯身上刻着极小的“尘”和“姝”字,“这是我让银匠打的,以后我们喝酒就用这个。”
月尘拿起银杯,指尖摩挲着杯身上的字,心里暖烘烘的。“你连这个都想到了,”他笑着说,“比北墨宫里的酒杯还精致。”
“那当然,”星姝耳尖泛红,跟着他走到石桌旁,“书砚都布置好了?这灯笼真好看,画屏说你喜欢淡青色,我特意让她选的。”
书砚笑着回话:“九公主放心,炭火盆也烧好了,桂叶藤是您上次说的那种,烧着安神。”
星姝点头,打开食盒——里面分了三层,第一层是四块月饼,有莲蓉、豆沙、五仁,还有块琉砂花形状的,饼皮上印着星点纹;第二层是碟桂花糕,上面撒着碎金箔,甜香扑鼻;最下层是个白瓷酒坛,坛身上贴着张淡青纸,写着“桂酿”二字,也是她的笔迹。
“我们先吃月饼,”星姝拿起那块琉砂花形状的,递到月尘面前,“这个是我让厨房做的,你尝尝,馅是桂花豆沙的,不腻。”
月尘接过月饼,咬了一口——豆沙甜得糯口,还带着桂花的香,饼皮酥脆,比宫里的点心更合口味。“好吃,”他点头,“比我在北墨吃的月饼还甜。”
“那你多吃点,”星姝又拿起块莲蓉的,自己咬了小口,“母妃说中秋要吃月饼,寓意团圆,我们……我们也算一起团圆了。”她说着,声音轻了些,眼神落在炭火盆上,耳尖更红了。
月尘看着她,心里一动,拿起酒坛,打开封口——桂花酿的香气瞬间飘出来,清冽中带着甜,他用小银杯倒了两杯,递给星姝一杯:“尝尝这个,母妃酿的肯定好喝。”
星姝接过银杯,抿了小口——酒精度不高,暖乎乎的,顺着喉咙滑下去,带着桂花的香,还有点琉砂花的清苦,格外特别。“好喝,”她眼睛亮了亮,“比上次画屏带来的酸梅汤还暖。”
两人坐在石桌旁,边吃月饼边喝桂花酿,炭火盆里的桂叶藤偶尔爆火星,映着两人的脸,格外温馨。星姝说起宫里的中秋,说往年母妃会带她去御花园赏月,宫女们会挂很多灯笼,还会玩猜灯谜的游戏,“今年比往年有意思,因为有你在。”
月尘听着,心里软乎乎的,他想起在北墨的中秋,母妃还在时,会带他去墨山看墨梅,虽然梅还没开,却能闻到淡淡的梅香,母妃会给他煮墨梅酒,说“等你长大了,要带喜欢的人来这里”。“以后我带你去北墨的墨山,”他看着星姝,“冬天去,漫山都是墨梅,我们在梅树下煮酒,像母妃说的那样。”
星姝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却又带着点担忧:“你真的会带我去吗?万一……万一你回北墨后,太子不让你再出来了怎么办?”
月尘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点凉,他用掌心裹着:“不会的,我一定会想办法带你去。等我回去,我会找皇叔帮忙,总有一天,能光明正大地带你看墨梅,带你逛北墨的集市,像在这里一样。”
星姝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心里暖烘烘的,她靠在他肩上,小声说:“我相信你。上次你帮我赢布偶,帮我种桂花,还有你教我写北墨字,我都记得,我怕你回北墨后会忘了我。”
“不会忘,”月尘轻轻摸了摸她的发顶,“我永远不会忘。你缝的披风,你送的暖手炉,你剥的栗子,我都好好收着,看到它们,就像看到你在我身边。”
炭火盆里的火渐渐旺了些,映着石桌上的银杯,泛着光。星姝抬起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月光洒在琉砂花的残枝上,像撒了层银粉。“你看,今天的月亮真圆,”她说,“母妃说,中秋的月亮能听到人的心愿,只要对着月亮许愿,就能实现。”
“那你许了什么愿?”月尘问。
星姝低下头,指尖捏着裙摆的桂叶纹,小声说:“我希望……希望你能早点回北墨,希望我们能一直在一起,像今天这样,一起吃月饼,一起看月亮。”
月尘看着她泛红的耳尖,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所有的等待和委屈都值得了。他深吸一口气,认真地说:“姝儿,我不想只做你的‘七皇子’,我想做能护你一辈子的人。等我能回北墨,我就求父皇赐婚,让你做我的妃,好不好?我会护着你,不让你受委屈,会带你去看墨梅,会和你一起酿桂花酒,会陪你过每一个中秋,永远都不分开。”
星姝愣住了,眼睛慢慢湿润,她看着月尘认真的眼神,看着他紧握自己的手,眼泪顺着脸颊滑下来,却笑着点头:“好,我等你。我会等你回北墨,等你求父皇赐婚,等你带我去看墨梅,我什么都等你。”
月尘见她哭了,赶紧用指腹帮她擦眼泪,动作轻柔:“别哭,我会尽快的,不会让你等太久。”
星姝摇摇头,握住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我不是难过,我是开心。从小到大,除了母妃,没人对我这么好,没人会说要护着我,没人会想带我去看墨梅。”
两人坐在石桌旁,月光洒在他们身上,炭火盆里的桂叶藤香气弥漫,琉砂花的残香混在其中,格外温馨。星姝靠在月尘肩上,听他说起北墨的墨山,说起漫山的墨梅,说起母妃做的墨梅酒,眼里满是期待;月尘则听她说起琉国的御花园,说起猜灯谜的游戏,说起母妃教她调香,心里满是甜蜜。
书砚和画屏远远站在廊下,看着两人的背影,画屏笑着说:“我们公主今天肯定很开心,刚才来的时候,还紧张得问我穿什么好看。”
书砚也笑着点头:“我们皇子也是,下午就一直在等,还特意把《墨梅诗钞》里的墨梅帕拿出来,说要给九公主看。”
过了会儿,星姝怕太晚母妃担心,就准备回宫了。月尘送她到驿馆门口,星姝从袖中拿出个小荷包,淡青色的,绣着星点纹,里面装着晒干的桂叶藤花:“这个给你,放在书案上,想我的时候就闻闻,就像我在你身边。”
月尘接过荷包,闻了闻,清香淡雅,和她身上的“逢君”香一样。“我会好好收着,”他说,“每天都带在身上。”
星姝点头,转身跟着画屏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对月尘挥了挥手:“明天我给你带母妃做的糖蒸酥酪,暖身!”
“好,我等你。”月尘挥手回应,看着她的淡紫披风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屋。
回到后园,石桌上还放着那两盏银杯,里面还剩些桂花酿,炭火盆里的火还没灭,桂叶藤的香气还在。月尘拿起银杯,把剩下的酒喝了,暖乎乎的感觉从喉咙传到心里。他拿起星姝留下的小荷包,放在掌心,又从怀里拿出之前两人写的“尘”“姝”二字的纸,还有那首“愿携君手,共看星垂”的诗,一起折好,放进《墨梅诗钞》里,夹在墨梅帕的那一页。
书砚端来晚膳,见他看着书笑,笑着说:“皇子今天肯定很开心,九公主答应您的请求了?”
月尘点头,拿起筷子,觉得今天的饭菜比平时更可口些:“她答应等我,等我回北墨就求父皇赐婚。”
“那真是太好了,”书砚笑着说,“老奴就知道,九公主心里有您。对了,张大人刚才让人来传话说,皇叔那边有消息了,说让您别担心,他会想办法帮您回北墨。”
月尘愣了愣,随即点头:“知道了,让张大人谢谢皇叔。”他现在心里满是和星姝的约定,北墨的消息反而成了锦上添花。
而此时的凝香殿里,星姝正和母妃星婉说起中秋的事,她拿着星点纹的小银杯,笑着说:“月尘说要带我去北墨看墨梅,还要求父皇赐婚,母妃,您说我们以后真的能一起去吗?”
星婉笑着点头,摸了摸她的发顶:“会的,只要你们心里都有对方,就一定能。不过你要记住,不管以后怎么样,都要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月尘。”
星姝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拿起白天绣的星点纹布料,继续绣着,想着要尽快绣好,送给月尘做个大点的荷包,让他装更多的桂叶藤花,装更多的念想。
书房里,月尘看着《墨梅诗钞》里的墨梅帕和两人的诗,又摸了摸掌心的小荷包,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句“中秋诉情,此生不负”,放在案上。炭火盆里的火渐渐小了,却依旧暖着,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满是甜蜜和期待。他知道,未来或许还有很多难事儿,但只要有星姝在,只要有这个约定,他就能像墨梅一样,熬过冬,等到春天,等到能带着她去看墨梅的那天。
而星姝绣的星点纹布料,还有那对刻着名字的银杯,像两颗小小的种子,在他们的命运里扎下根——没人知道,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未来会成为他们跨越困境的羁绊,也没人知道,此刻的约定,会在很久以后,依旧温暖着彼此的记忆,像中秋的月光,永远明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