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在那被后世圣玄称为“蒙昧纪元”的悠远年代,万族虽已开智,懂得使用工具,结群而居,甚至萌生了粗浅的文明星火,但他们与未开智的万族一样,生活在一种巨大的、无知的桎梏之中。
他们能感受到风雷的狂暴,山火的酷烈,洪水的浩瀚,却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敬畏日月轮转,四季更迭,生老病死,将其归因于虚无缥缈的神灵与命运。他们能隐约感知到身体内蕴藏的“灵魂”,却视其为梦境与幻觉的来源,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
这个世界充满了“灵气”,无色、无味、无形、无质,弥漫在每一寸虚空,浸润着每一粒尘埃。它永恒存在,亘古流转,却极致惰性,对凡俗的五感紧闭大门。生命在其中生灭,如同在无边的海洋中泅渡,却不知海水为何物。
他,没有名字。在后世浩如烟海的典籍里,他被尊称为“初火”、“先觉”,但他的故事,始于一个最普通的黄昏,一次最普通的绝境。
他是一个小部族的成员,或许是因为追猎一头麋鹿,或许是为了躲避仇敌的追杀,他失足坠入了一座人迹罕至的裂谷。谷底幽深,布满了嶙峋的怪石与枯骨。他的腿骨断裂,剧烈的疼痛撕扯着他的神经。食物与水早已耗尽,头顶的一线天光从明亮变为昏黄,又从昏黄陷入彻底的黑暗。
寒冷、饥饿、干渴、绝望……这些最原始的恐惧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部族的篝火、亲人的脸庞、狩猎时的呐喊……生的记忆一点点变得模糊。他感到自己的“灵魂”——那个他一直无法理解的存在——正在从破损的□□中缓缓剥离,如同轻烟,即将消散于无形的虚空。
就在这生与死的边缘,在意识即将彻底沉沦的刹那,某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发生了。
他不再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而是用那即将逸散的“灵魂”,直接“触摸”到了周围的世界。他“感觉”到了。那不再是风,不再是冷,而是一种无处不在、温润而浑厚的“存在”。它们充斥着他的周围,如同无形的水流,缓慢而宁静地流淌。它们对他毫无反应,亘古如此。
但此刻,他那濒死的、极度活跃且纯粹的“灵魂”,却像一块投入静水的炽热顽石,打破了这份惰性的平衡。
他“感觉”到,那些无形的“存在”,开始向他汇聚,被他的灵魂自然而然地吸引。它们穿透了他的皮肉,他的骨骼,汇入他那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中。
起初是细微的暖流,继而变得汹涌。
这不是篝火的热,不是阳光的暖,而是源自生命本源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它滋养着他干涸的□□,断裂的骨骼发出细微的响动,新的组织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愈合。它抚慰着他痛苦的灵魂,那些恐惧、绝望的情绪被涤荡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宁静与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依旧躺在谷底,但他的“感知”却仿佛脱离了躯壳,穿透了岩石,触摸到了夜风中摇曳的草叶,感知到了土壤中蛰虫的蠕动,甚至与那高悬于天际的冰冷星辰,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
他“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一个由这种无形“存在”所构成,更为真实、更为根本的世界。
一天,两天……不知过去了多久。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照入谷底时,他缓缓站了起来。身上的伤势已然痊愈,甚至比受伤前更加健硕。他的眼眸深处,燃烧着一种不属于蒙昧时代的光芒,那是智慧与力量交织的光芒。
他没有狂喜,没有呼喊,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用全新的感官,重新“阅读”着这个世界。
他明白了,那无形的“存在”,就是构成万物的根本,他将其命名为“灵”,而这流动汇聚的力量,便是“灵气”。他理解了,生命的“灵魂”,并非虚幻,而是能与这天地根本产生共鸣,引动其力量的钥匙。
他回到了部族。他的归来本身就是一个神迹。族人惊恐地看着他,看着他完好如初的身体,看着他眼中那深邃的光芒。
他没有宣称自己得到了神灵的赐福。他告诉族人,他感知到了“天地之灵”,并引导了“灵气”。他尝试着将自己的感悟,用最粗浅的语言和动作,传授给其他人。
绝大多数人茫然不解,如同听着天书。但总有那么一两个灵魂格外敏感的人,在他的引导下,开始了最原始的尝试——静坐,放空,尝试用灵魂去感知,去吸引。
失败是常态。但在无数次的失败中,终于,又一个族人,在某个夜晚,惊喜地喊道:“我感觉到了!暖的!”
星火,开始蔓延。
这个过程缓慢得如同地质变迁。没有功法,没有境界划分,全凭初火与他最初追随者们最本能的摸索。他们发现,引灵入体,能强健体魄,延缓衰老。他们发现,灵魂在灵气的浸润下,会变得更加凝实,感知范围会更广,甚至能微微撼动外物。
他们不再是单纯地“使用”力量,而是在“求证”自身与天地之灵相合的“真实”境界。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去伪存真——剔除□□对灵气的阻滞,澄清灵魂对灵气的感召。
“修真”之路,便在这样懵懂而伟大的实践中,被开辟了出来。
他证明了,生命并非天地间的被动过客,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灵魂,主动与世界的本源连接,并借此超越物种与生死的极限。他点燃的,不是个人的力量之火,而是整个文明通向“显真境”的“道火”。
许多年后,当初火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头,他的身躯在族人悲恸的目光中化作尘埃。但他那经过灵气滋养、无比凝练的灵魂,并未消散。它在天地间盘旋片刻,仿佛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他亲手改变的世界,然后便遵循着某种玄妙的牵引,投入了无尽的轮回之中。
他带走的,是这一世的记忆与情感。
他留下的,是“修真”的种子,是“求证显真”的不灭道火。
这缕微弱的火苗,在蒙昧的长夜中摇曳,看似随时可能熄灭。但它已经点燃,并将终成燎原之势,照亮之后八十八亿年的波澜壮阔。
蒙昧纪元,于此终结。
修真纪元,由此开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