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之地平稳运转,试炼场的观测则为玄境大能们提供了无尽的沉思素材。然而,在所有修行之路的尽头,那道最终的、横亘于“道一”与“永恒”之间的天堑——合道之境,依旧如同镜花水月,可见而不可即。它是一切修行者理论上追求的终极,却也是一个无人能证实的传说,一个令人敬畏又难免心生绝望的猜想。
这份持续了亿万载的沉寂,最终被一位古老的存在打破了。其名鸿钧。
鸿钧并非最早成就玄境者,但却是对天道运行体察最深、最为孜孜不倦的求索者。他曾在清虚之地初立时主导大局,曾于天宪纪元订立时匡扶秩序,更在万道句读的编撰中贡献卓著。他宣讲大道,门下杰出者众,被尊为道祖。然而,对他而言,传道授业解惑,亦是他自身求证大道的一种方式。他的目光,始终凝视着那不可见的终极。
在经历了漫长到无法计量的岁月,观摩了试炼场中无数文明的生灭与规则的衍化后,鸿钧于他在清虚之地的道场——紫霄宫中,迎来了最终的抉择。
他没有散发任何威压,没有引动任何异象,只是平静地宣告,他将闭死关,叩问天道,以身合道。
消息传出,诸天震动。所有玄境大能,无论身处何地,都在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了紫霄宫。他们知道,这或许将是开天辟地以来,最接近、也最有可能证实“合道”之路的一次尝试。成功与否,将决定所有后来者的方向,甚至重新定义修行的意义。
紫霄宫外,虚无之中,一道道无形的玄境意志悄然降临,如同沉默的星辰,守护并见证着这历史性的一刻。宫内,鸿钧的身影逐渐变得模糊,不再是血肉或能量之躯,而是开始化为最为纯粹、最为本源的“道”之显化——无穷无尽的道光。
合道,并非力量的吞噬,亦非意识的泯灭,而是与那至公至私、至大至微的天道,进行最终的融合与问答。这是一个无法用言语描述的过程,是意志与规则的交锋,是本性与天命的交融,是“我”与“非我”界限的彻底消融。
鸿钧的意志,携带着他毕生对万道的感悟,对众生因果的理解,对存在意义的追索,如同一滴投入浩瀚海洋的水珠,开始与天道那冰冷、庞杂、运行不息的宏大意志接触。
他需要面对的,是天道的诘问,是关于存在本质、关于规则漏洞、关于无限可能性的终极难题。他需要补足的,并非天道的力量,而是天道运行中,因绝对“客观”而缺失的,那一丝源自“生命”与“智慧”的,对“不确定性”与“可能性”的深刻洞察与包容。
这个过程,关乎所有试炼场文明的终极意义,关乎灵魂轮回的最终归宿,关乎在永恒冰冷的规则之下,是否能为“变数”留下应有的位置。
时间失去了意义。或许是一瞬,或许是万年。
就在某一刻,所有关注着紫霄宫的存在——从最高的玄,到清虚之地最普通的宿,乃至诸天万界中所有灵魂感知足够敏锐的修真者——都在灵魂最深处,清晰地听到了一声响动。
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知”,一种源自大道本源的“共鸣”。
如同开天辟地的第一声太初之音,又如同宇宙终结时最后的叹息。这声“道响”无声无息,却瞬间传遍了已知与未知的一切角落,在所有有情众生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沉重的石子,荡开无尽的涟漪。
在这声“道响”传来的刹那:
紫霄宫内,鸿钧那已化为无尽道光的身影,彻底消失了,完美地、圆融地融入了天道的运行脉络之中,再无丝毫痕迹。
所有玄境大能,在同一时刻,明确无误地感知到,那横亘于前的、坚不可摧的合道壁垒,松动了一丝。鸿钧的成功,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点燃了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灯塔,确凿地照亮了前路。
清虚之地的宿圣们,则感到自身所修的道统,仿佛被注入了一丝源头活水,变得更加灵动而富有生机。
即便是凡尘间的修真者,也在那一瞬间福至心灵,许多困扰已久的修行难题豁然开朗,仿佛整个世界的“道”都变得更加清晰可感。
鸿钧,成功了。
他以身合道,证明了这条终极道路并非虚妄。他成为了自修行文明有确切历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公认的、成功合道的存在,自此位列“元”境,身化永恒,与道同在。
他的成功,所带来的并非仅仅是某个个体的超脱,更是对整个修行文明最强大的精神馈赠。它向所有仍在路上跋涉的修行者宣告:道有终途,行之可至。
猜想时代,于此终结。
实证时代,由此开篇。
合道之响,余韵悠长,它不仅是鸿钧个人的绝唱,更是整个修行文明,在求证终极真理的漫漫长路上,听到的第一声,也是最振奋人心的……回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