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寒意,光秃秃的树枝在灰白的天空下划出脆弱的线条。
沈絮裹紧外套,独自走在去“错过”奶茶店的路上。
这是期中考试后的第一个周末,本该是放松的时刻,但她却感觉像是背着一座无形的大山,每一步都异常沉重。
一周前,她同父异母的弟弟沈昊在小学五年级的期中考试中得了全年级第一。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沈絮家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看看人家沈昊,才五年级就考了年级第一!你弟弟真是天才!”母亲在饭桌上不停地说着,脸上是掩不住的羡慕和焦虑,“絮絮,你可不能落后啊,高二正是关键时期...”
沈絮默默扒着饭,没有回应。
这样的比较从弟弟出生起就开始了,但随着弟弟日渐展现出的“天才”特质,母亲的焦虑和控制欲也水涨船高。
那天晚上,母亲翻出了沈絮所有的考试试卷和作业本,用红笔在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这里不该错”“这里可以更好”的批注。
沈絮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待修理的机器,而不是一个有情感的人。
“妈,我有点累了,想早点休息。”她终于忍不住小声请求。
母亲抬起头,眼神锐利:“累?沈昊每天学习到十一点都不喊累!你这个做姐姐的才九点就想休息?知不知道现在竞争多激烈?”
沈絮低下头,不再说话。
她知道反驳只会引来更长时间的“教育”。
从那天起,母亲的控制变本加厉。
每天检查她的作业和笔记,规定她必须学习到十一点半才能睡觉,甚至开始限制她与许洛川和江临的交往。
“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社交。”母亲严肃地说,“特别是那个许洛川,虽然成绩不错,但太容易惹事。你要保持距离。”
沈絮没有争辩,只是默默承受。
她像一只被关在逐渐缩小的笼子里的鸟,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
最让她痛苦的是,她发现自己开始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曾经,学习是她逃离现实的途径,是她赢得尊重的方式,是她靠近许洛川的理由。
但现在,它变成了沉重的负担,是母亲控制她的工具,是无穷无尽的压力源泉。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那天,沈絮第一次跌出了年级前十。
母亲看到成绩单时,脸色阴沉得可怕。
“我就知道!你最近根本没用功!天天想着玩,想着交朋友!”母亲的声音尖锐刺耳,“从今天起,手机上交,周末不准出门,每天学习到十二点!”
那天晚上,沈絮躺在床上,眼泪无声地滑落。
她感觉自己的内心有什么东西正在碎裂,像冰面一样出现裂痕,然后彻底崩塌。
“你看看你那个弟弟……”
“你弟弟那么优秀你这个姐姐不应该落后……”
“你弟弟那么聪明你也得聪明……”
这些话在沈絮耳边不断响着,像一个牢笼把她关了起来。
任她怎么挣扎她都无法从这个牢笼里走出来。
沈絮感觉自己要崩溃了,她开始有了自残的念头。
她从床上起身坐到了书桌前,她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了她偷偷从妈妈那里拿的刀片,她试着往手腕上割了一下,她面无表情看着从伤口溢出的血珠。
她没有感觉到疼痛,只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子,她像行尸走肉般度过。
每天按时起床、上学、回家、学习,但一切都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而不真实。
她开始失眠,食欲减退,对曾经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
英语课上,许洛川传给她一张纸条:“你最近还好吗?看起来很疲惫。”
她勉强笑了笑,回复:“没事,只是有点累。”
但事实上,她非常不好。
她发现自己开始有了一些可怕的念头——比如如果从教学楼顶跳下去会怎样,比如如果吃下整瓶安眠药会不会再也不用面对这些压力。
这些念头让她恐惧,但她控制不住它们在大脑中盘旋。
今天早上,当母亲又一次因为一道错题而严厉批评她时,她突然有种用刀片划破手腕的冲动。
这个想法如此强烈,以至于她不得不紧紧抓住桌角,才能抑制住颤抖。
那一刻,她知道自己需要帮助。
而现在,她站在“错过”奶茶店门口,深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门。
风铃清脆作响,店内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江旭正在柜台后擦拭杯子,抬头看到她,露出温和的笑容:“沈絮?今天一个人?”
她点点头,声音微弱:“江旭哥,我能和你聊聊吗?”
江旭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常,放下手中的杯子:“当然可以。想喝点什么?今天我请客。”
“薄荷茶吧,谢谢。”她选择了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下。
店内没有其他客人,安静得只能听到空调运转的声音。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沈絮看着那些光斑,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江旭端着茶走过来,轻轻放在她面前,然后在她对面坐下:“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沈絮双手捧着温暖的茶杯,感受着热量从指尖传遍全身。
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来,滴落在桌面上。
“对不起...”她哽咽着说,慌忙擦拭眼泪。
江旭递给她一张纸巾,声音温和:“没关系,慢慢来。”
她深吸一口气,终于鼓起勇气:“江旭哥,我感觉...我有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伤疤。”
江旭没有打断,只是安静地听着。
“我弟弟考试得了第一后,妈妈的控制欲越来越强...我好像怎么做都不够好...”她断断续续地讲述着,声音颤抖,“我开始有一些可怕的念头...比如伤害自己...我控制不住这些想法...”
说出这些话时,她感到一种奇异的解脱,仿佛长久以来压在胸口的巨石被移开了一角。
江旭的表情变得严肃,但没有任何评判或惊讶,只有深切的关心:“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
“大概...一个月。”沈絮低声说,“我开始睡不着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学习也...我曾经那么喜欢学习,现在却感觉它像是一座山压在我身上。”
她继续描述着自己的状态——持续的疲惫感,注意力无法集中,对未来的绝望感,以及最近出现的自残念头。
“前几天,我偷偷从我妈妈那里拿了一片刀片,往手腕上割了一下,我看着血,没有感觉到疼,只有解脱的感觉。...”她说出这个最可怕的秘密,身体微微颤抖。
江旭沉默了片刻,然后轻声问:“你和父母谈过这些感受吗?”
沈絮苦笑着摇头:“妈妈只会觉得我矫情,或者更糟——认为这是我成绩下滑的借口。爸爸...他总是回避冲突,不会真正站在我这边。”
“许洛川呢?或者江临?他们知道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他们。”沈絮的声音几乎听不见,“我怕他们觉得我脆弱,或者...可怕。”
江旭点点头,眼神充满理解:“首先,我要告诉你,你并不孤单,很多人都会经历类似的情绪困扰。其次,有这些想法并不意味着你脆弱或可怕,它只意味着你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需要帮助。”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温和地说:“但重要的是,你必须寻求专业帮助。学校有心理咨询师,我可以陪你去找她。或者告诉你信任的成年人——也许是班主任林老师?”
沈絮犹豫着:“如果我妈妈知道我去看心理医生,她会更生气的。她觉得心理问题就是矫情...”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江旭坚定地说,“如果你腿骨折了,你会去看医生,对吗?心理上的痛苦同样需要专业帮助。”
他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些信息,然后递给沈絮看:“这是本市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的电话,你可以匿名咨询。还有,梨中的心理咨询室在行政楼三楼,王老师人很好,自残是不太好的事情,下次情绪崩溃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发泄的行为,但不要自残。”
沈絮看着那些信息,心中涌起一丝希望。
“至于现在,”江旭站起身,“我给你调一杯特别的饮料,我称之为‘阳光配方’。等我一会。”
他回到柜台后,开始忙碌。沈絮望着窗外行色匆匆的路人,突然意识到每个人可能都背负着不为人知的伤痛。
街角那个微笑着打电话的女人,可能刚经历分手;那个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可能正面临裁员危机。
我们都在假装正常,直到无法继续假装为止。
她想。
江旭端回一杯橙黄色的饮料,上面点缀着一片柠檬和薄荷叶:“尝尝看,我的独家配方。”
沈絮小口啜饮,酸甜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带着一丝奇妙的温暖感。
“感觉好点了吗?”江旭问。
她点点头:“谢谢江旭哥。我不知道为什么第一个想到来找你……”
“因为这里是个安全的地方。”江旭微笑着说,“‘错过’不只是一家奶茶店,我希望它能成为大家的避风港。就像当年老店主为我做的那样。”
他望向墙上那张泛黄的便签,眼神变得悠远:“你知道吗,宋沅生前也经历过类似的困扰。她总是要求自己完美,不允许有任何瑕疵。如果她当时愿意寻求帮助,也许...”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沈絮明白他的意思。
“我会考虑去找心理老师的。”她轻声承诺。
“好。”江旭点点头,“记住,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不是软弱。”
离开奶茶店时,天色已近黄昏。
沈絮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心中的重负似乎轻了一些。
她知道这只是漫长旅程的第一步,但至少,她迈出了这一步。
手机震动起来,是许洛川发来的信息:“明天上学需要我等你吗?”
沈絮看着那条简单问候,眼泪再次涌出。
这一次,不是因为绝望,而是因为感动。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心她,在乎她。
“好的,老时间见。”她回复道。
回到家,母亲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看到沈絮,她立刻问:“去哪里了?不是让你在家复习吗?”
“去图书馆查资料了。”沈絮撒了谎。她还没有准备好面对母亲的质疑和否定。
晚饭时,母亲又开始念叨沈昊的最新成就:“沈昊的作文得了市里一等奖,这才五年级!絮絮,你得加把劲啊...”
沈絮默默吃着饭,没有像往常那样感到窒息般的压力。
她想起江旭的话:“你不需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晚上,她偷偷在网上搜索了抑郁症的症状和应对方法。
看到那么多人和她有相似的经历,她感到一种奇怪的安慰——原来她不是唯一一个在黑暗中挣扎的人。
临睡前,她拿出日记本,写下今天的一切。
笔尖在纸上滑动,记录下她的恐惧、她的秘密、她的希望。
“今天,我承认了自己有了不为人知的伤疤。”她写道,“但也许,承认伤痛是愈合的开始。”
合上日记本,她望向窗外的月亮。
月光清冷而宁静,像是无声的安慰。
她心中无声的出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伤疤。
但她不知道该怪谁。
她好像迷失了。
她想怪妈妈,但她又觉得妈妈也许只是好胜心强,她不想输给爸爸的再婚妻子。
她看着日记本,脑子里一片混乱,不知不觉她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许洛川如约在楼下等她。看到沈絮,他眼中闪过关切:“你脸色还是不太好,真的没事吗?”
沈絮微微一笑:“正在慢慢变好。”
阳光透过晨雾,洒在两人身上。
沈絮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感受着心中悄然萌生的希望。
伤疤也许会永远存在,但它终将愈合,成为她生命故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