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血火之路:格林德沃征服战争 > 第17章 铸银之乳(下)

第17章 铸银之乳(下)

一场并不起眼的任命仪式在临时行政楼召开。

新任波兰魔法部部长——莱谢克·斯坦涅茨,衣着考究,身形消瘦,乌金眼镜框,头发被发蜡梳得一丝不乱。他履历丰富:曾于德国路德吉尔伯特高等学院进修两年,后任波兰魔法部实验咒语委员会主任、国际魔法贸易标准协会会长,精通咒语审计与财政管理。

“总督阁下。”他声调温润,语速精确,“您在风暴中举火照明,如今我愿以一纸账册,铺就通往秩序的石路。”

林顿看着他点点头,没有伸手相迎。

斯坦涅茨却毫不在意,他的微笑像锋利的、抛光过的金属板,能映出人影。

“我已审阅过旧魔法部的财务,”他说,“卢波夫留下的洞太多,但正因如此,我有空间重构。”

他的语气像工匠陈述一块待雕之石,平静、娴熟、带着隐隐的得意。“我准备推动《财政监理法令》草案,将预算调配权暂时纳入总督府,以便快速补贴矿场与民用工程。”

他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仰慕:

“您将是这法案最好的执行人。波兰,需要像您这样……不谈情绪、只谈结果的人。”

林顿眉头微蹙,依旧没开口。他一向厌恶这种技术精英的套话,但此人显然深谙施政与算盘之道——在动荡之中,这正是帝国所需的“刀柄”。

西尔维娅站在远处,眯眼看着这位新部长从容退下:“这人城府深,也很能算计。”

“刚走了猫头鹰,又来了毒蛇?”林顿哼声。

“像算盘,”她轻笑,“落在谁手里,就替谁拨珠子。”

三日后,审判庭的魔法穹顶乌云低垂,仿佛整座城市的罪与雪都压在屋脊之上。

被告席上,矿工暴乱的两位带头人落座——卡齐米日与格鲁博维茨。两人脸色苍白形容憔悴,镣铐叮当作响,声声仿佛丧钟。

他们是贫困、愤怒与绝望共同铸就的钟声。只是这声音被他人利用、引向未知。

西尔维娅站在审判官旁边,银金色的长发披在黑袍上,仿佛夜里的一束月光。她魔杖一敲,羊皮纸在空中展开,字迹如血浮现:

“承认收受外敌金钱资助,煽动暴乱,叛国罪名成立。”

前一天,西尔维娅私下探望了这两个男人。

“签了它。”她俯身耳语,薄荷与苦杏酒的气息拂过矿工头领的耳畔。

“你们的父母会住进圣徒疗养院,孩子能在路德吉尔伯特的练习变形术。如果他们愿意以后可以去柏林生活,不再干辛苦活。而不是让几百个矿工兄弟们因为你做出无谓的牺牲,波兰巫师的日子……要过下去。”

“再说,”她声音轻柔,靠近格鲁博维茨,叹了一口气,“你们以为真是自己掀起了风暴?不,是卢波夫与兹宾戈弗的阴谋,是妖精的□□与俄国的金子……而你们,不过是那群人最方便的燃料。”

格鲁博维茨的眼睛瞪的滚圆,青筋攀上额头,最后轻轻闭眼。

他的泪水砸在认罪书上,泪水晕开处,是“收受俄国势力资金支持,对叛国供认不讳”的字样。

卡齐米日没有哭。他咬破手指,将血印按在签名,仿佛是将尊严捏成一滴血,掐死在纸上。

他们成了叛徒,也成了和平的基石。

矿工们会认为他们那日的激烈情绪是受到了俄国巫师的蛊惑,他们已经得到了面包、牛奶与金瑟斯。他们看着卡齐米日和格鲁博维茨被押下台,眼神空洞,仿佛一场寒冬——必须有人冻死,才能换来柴火。

从此以后,波兰再无潜在的不稳定因子。

瓦伦丁的清理像手术刀,把一切都割的干干净净,连带着病灶周围的血肉。

林顿站在阴影中,白鹰勋章压得他心悸。

他想起华沙破城时,格林德沃在玫瑰丛中曾对他说:“最艳丽的花,需要用什么浇灌?自由与血,缺一不可。”

《十二宫日报》主编的尸体挂在死刑室,嘴里塞满了莫罗佐夫的金子,胸口上贴满了胶片,每一帧都是叛国的证据。

古灵阁的每一枚金子、每一粒珍珠、每一块宝石,都变成瑟柏沃克华沙银行的金瑟斯,如甘霖倾入矿工口袋。

西尔维娅走入矿工家属区,将一袋子真正的金瑟斯塞入卡齐米日妻子的围裙。

她蹲下身,纤细的指尖掠过婴儿熟睡的脸庞和淡棕色的绒发:“仁慈的母亲知道用沉默换牛奶。”

林顿站在远处,默默无言。他曾以为自己是守卫疆界的盾牌,刺破黎明的利剑。可如今,他种下了秩序的种子,但这秩序是用血和成的水泥筑成台座。

两天后,林顿坐在总督府的顶楼,目光定定地落在窗外远处的工地上——帝国六号医院沃克柏曼茨克华沙医院新落成,工人在打扫建筑垃圾,疗养区已然投入使用。

他的手指缓缓抚过桌上一只粗糙的玻璃瓶,瓶中盛着一团银灰色的物体——矿工尤泽夫的女儿送来的一罐“银肺渣”。她和母亲、叔叔一家已迁往疗养区,但这东西,她坚持留给他。

“这是父亲死前咳出的最后一口肺。”女孩说得很轻。

玻璃瓶旁边还放着一本《巴黎回声报》,头版印着浓墨重彩的标题:

“《瓦伦丁与林顿‘活煮’千名妖精幼崽》!”

副标题更露骨:“波兰沦陷于灰烬审判者的屠戮之手,真相仍未水落石出。”

林顿垂眼,将报纸缓缓折起压在桌角。他没撕,也没烧,只取来一枚金瑟斯,将它压在纸上——盖住了“活煮”的词语。

这些天,他在各地巡视矿区与疗养所。有孩童因他赠送的牛奶和火腿笑着朝他挥手,也有老妇在他背后低声念着:“愿死者安息。”

傍晚,他独自走到郊外的坟地。雪尚未全融,碑石半埋,冻土如沉默的战场。这里埋葬着华沙之役的战友们。

他脱下手套,赤掌抚摸那一方写着“托马什·卡明斯基”的墓碑。

“我现在是格林德沃的总督了,”他轻声道,低下头,额头贴在石头冰冷的边角。

“我向我们誓死抵抗的敌人下跪,宣誓效忠。有人说我堕落了,说我背叛了战友,说我沦为了权力的猎犬……”他苦笑一声,眼角浮出细纹,“你觉得呢?”

风吹过,墓园静如雪谷。

他沉默许久,忽而俯身抓起一把掺着灰泥的雪,狠狠抹在自己脸上。

“若让波兰的雪变白,必须弄脏双手,我甘愿永世不洗。”他攥紧心口的白鹰勋章,指甲陷进军装。

“但我的王冠不该在这里——”

它该在每个波兰孩子干净的肺叶里,在他们母亲不再颤抖的钱袋中,在妖精永远无法再书写的卖身契上。

他久久不语,直至天幕变成暗钴蓝色才缓缓起身。风掀起披风一角,鸟儿飞来飞去,魂灵歌哭不休。

又几日后,华沙东南侧郊外的森林里,林顿亲自主持路德吉尔伯特东欧分校的开学仪式。

那校舍屋顶洁白的大理石房顶像覆了新雪。魁地奇球场,孩子们如放飞的雀鸟,在雪地上追逐扫帚的尾羽,脸颊冻得通红,笑声划破天空。

他步入教室,没穿军装,白色长袍如水,灰绿眸子望向满座孩童。

他没念校规,没讲历史,只把橡木魔杖举在手中,缓缓开口:

“你们会学到魔咒、魔药、变形、防御术。但请记住,这些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为了保护家人和家园不再被任何势力欺凌。”

“我们曾经低头,但从现在起,我们必须知道怎么抬头。”

他将魔杖轻轻一挥,墙面浮现出一幅画面——是一只只握拳的手,高举着金瑟斯、书卷和一盏矿灯。

“你们,是帝国的下一代。是新秩序的种子。”

他顿了顿,目光环视众人,声音低缓却坚定如誓言:

“我只望经年之后,当你们走在春天的阳光下,为自己的儿女买秘银坩埚时,不再知道‘卖身契’这个词的含义。”

课堂一片寂静。窗外阳光穿透云层,落在身后墙上那行他自己提写的字:

“波兰的未来,不生于血,而生于清醒与尊严。”

他走啊走,走到了17岁时,举拳立下傲罗誓言的青石。

他立于石上,望向维斯瓦河的流光,河水裹着春天的冰棱,携带着血与泥的余温,滚滚流向波罗的海。

他忽然明白,格林德沃的帝国需要洁净的雪,也需要带着草籽的腐土。

它吞噬泥泞,咀嚼骸骨,在废墟上种出绿意盎然、繁花锦簇。

而他……是荆棘,也是园丁。

————————

昭告:

秩序之路,从不由仁慈铺就,而是必然铁则锻压。

欺诈滋蔓之域,必有烈火犁境;白银背信之处,当令江河燃烧。

奸邪之骸,砌成律法之塔;贪妄之血,浇筑秩序之基。

大地在塔特拉张开创口,吾辈自裂痕汲取沉默之乳。

那乳非白,亦非善。

于欺妄熔炉浇铸,以叛约砝码称量,倾注进顺从者口中,非授恩典,乃索千年血债。

和平由此诞生——非源认同,乃淬自铁算。

新纪元的黎明啜饮银河,遗忘恸哭残响。

这并非残忍,而是校正。

——《帝国秩序·卷一:华沙律令三》

《铸银之乳》结束,波兰篇幅也终于算是完结,撒花!本章是我最喜欢的,但其信息密度之高、场景之重要,让我写完后也是长舒一口气。

不同于捷克,地广人稠、情况复杂的波兰,成为格林德沃新秩序的试验场。

在不断拓展本世界观的基础上,我希望能平衡好原著、神动系列里,格林德沃“理想主义魅力型领袖”和残酷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特质。而且还需要尽量构造出配得上西尔维娅顶级谋士的战略战术和权谋网络。还有林顿从英雄主义的战士成为格林德沃的波兰总督的蜕变,他的蜕变正是高尚本身。路德维希作为帝国阴影与支柱的冷酷高效、其“非人艺术感”的杀戮,切换pov导致的西尔维娅形象的差异,大量需要回收的伏笔,以及探讨自由与集权、改革与暴力、理想与现实等等。总之,波兰章节是格林德沃创业史的开端,也是这本以军政权谋为主的成人暗黑向史诗奇幻的重要节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铸银之乳(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