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送你到这里吧,再有十里就到陈留了。”荀彧给曹操准备好了一个大大的包裹,里面装的东西要比曹操原本的行囊多了许多。
说话间荀彧就解开了马身上的几处绳索,卸下了沉重的辔头。马驹轻快地打了个响鼻,低头蹭着荀彧的手,荀彧笑着拍了拍它的脑袋,放它去路边吃草了。
目送着荀彧策马而去的身影,曹操从车上取过包裹,转身向陈留的方向走去。
多亏了荀彧这一路上的悉心照料,曹操的外伤早已好了七七八八,自己走回家不过小事一桩,至于剩下的内伤,只有等到家后再请大夫专门医治。
周遭的景物在飞速往后退,马上的荀彧眼中被疾风吹得逐渐泛起了一丝血色,可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甚至速度又加快了几分。
因为他也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与曹操不同的是,荀彧并没有公开和董卓唱反调,而是先上表奏请出任地方官,然后在从雒阳赴任的路上调转了方向,所以这才辗转许久,最后在这处破庙追上了曹操。
颍川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是块富饶之地,同时也意味着这里势必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董卓倒行逆施,天下将要大乱,所以必须要将荀氏一族迁到冀州去。
虽然冀州牧韩馥是董卓一手提拔,但他毕竟出身颍川,更是一方长官,那份护佑乡党的心总是有的。如今颍川不再安全了,所以冀州就成了荀彧目前能做出的最佳选择。
先前荀彧早已和他通了消息,而且不止一次在家信中提及务必要将荀家举家迁到冀州,可始终没有被家人采纳。这次他从雒阳逃出来,为的就是要抢先一步带领族人去更安全的地方避难。
荀氏宗亲有一千多家如今正在密县西山中避难,而密县恰好距离陈留不过两百里,快马加鞭的话半日可到。所以他此番追上曹操可以说是蓄意为之,但也是顺手为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荀彧并非不知,普天之下并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这也是他几次三番出手相助曹操的原因。
将来他能救我,所以现在我必须得先救他。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把持朝政,在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人的建议下,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
韩馥担任冀州牧后,派人去颍川郡,迎接当地人士前往冀州,但大多数人怀恋故土,不愿离去。只有颍阴人荀彧带着宗族来到了冀州。
这时袁绍也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逃奔冀州,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处处受到韩馥的节制。
袁绍乃四世三公出身,更有诛灭宦官和当众悖逆董卓的举措,董卓行事倒行逆施,早已惹得天怒人怨,起兵讨董势在必行。
现在冀州的人心多依附于袁绍,韩馥很害怕袁绍会对自己下手,经常派从事在袁绍的门口把守,限制袁绍的行动。
在荀彧看来,韩馥的这一系列小动作分明与抱薪救火没什么分别。若一味这么僵持下去,日后等到袁绍起事的那天,韩馥很有可能会被拉出来祭旗,所以他当天就去见了袁绍。
“见过太守大人,在下荀彧,颍川人士。”荀彧对着座上的人恭敬行了一礼,开诚布公地自报了家门。
“久仰大名,以前伯求曾和我提过,说你是王佐之才。”袁绍笑着看眼前这个芝兰玉树的年轻人,早已将荀彧的来意猜出了七八分。
韩馥毕竟是他的顶头上司,总这么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荀彧主动送上门,袁绍索性直接顺着台阶下来,皆大欢喜。
原来这就是阿瞒说的孟浪之人啊,但这人明明生的容貌不凡,怎么如此想不开,居然会去主动非礼曹孟德?
袁绍上下打量着荀彧,越看越好奇。他相信曹操绝对不会骗自己。
“您在说什么,什么孟浪之人?”荀彧不解,他怀疑眼前这人是不是认错人了。
“别误会,这话是我另一个朋友说的。”意识到自己不小心将心里话给说出来了,袁绍立马又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补了一句:“哦对了,他还说当时你非礼他来着。”
“不知大人的这位朋友是?”现在荀彧的头有点晕。
“曹阿瞒。”
“阿嚏——”正在练兵场盯着士兵演练的曹操打了个喷嚏,方才这一下用力过猛了,甚至他的肋骨还有点疼。
曹操狐疑地打量了下四周,明明这会儿也没起风啊。
“哦。”荀彧应了一声。
“哦?!”看来这里面一定有猫腻。袁绍忍了又忍,勉强将展开说说这四个字给咽了回去。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群雄并起,十余路诸侯一同举兵于关东,众人推袁绍为盟主。袁绍屯河内,袁术屯南阳,孔伷屯颍川,韩馥在邺城,张邈等人屯酸枣。
二月,董卓下令迁都长安,焚烧宫室,董卓自己仍留屯雒阳中,雒阳城方圆两百里荒芜凋敝,不见人烟。十余路关东联军投鼠忌器,不久便发生了摩擦,联军至此解散。
三月,董卓杀死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并将身在京城的袁氏宗族尽皆处死。
初平二年(191年),彧去绍从太祖,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很快在济南的戏志才就收到了荀彧的来信,当即便应召而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