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赝龙门 > 第16章 生息

第16章 生息

第二天一早,武昭睡了个自然醒,一睁眼,发现吃食在桌上已整齐摆好。

李大娘来了?

她正疑惑,果然李大娘推门进来,见她醒了,说:“姑娘可算醒了,我一早过来,总觉得姑娘额头有些烫,吓得我赶紧去找了军医,一会就来,快穿好衣服把把脉吧。”

武昭忙道:“什么?您糊涂,我的身份就算暴露,也只是国公爷和他的几位心腹知道,怎么这么草率叫了军医过来?您怎么让他进来卫所的?”

李大娘端起眼前的碗,喂了她一口,一边说:“还用你说?我跟你李叔商量了一下,找了昨晚送我的那位役兵,你李叔细问了下,是国公爷副将的手下,他去请的大夫。”

既然是二柳的人,想必不会有问题,武昭放了心,起身穿戴整齐。

不多时,医者就来把了脉,说:“恢复的不错,只是略有些血气不足,听您说,是刚换的药?”

武昭还没回话,李大娘就说:“是,昨晚上才换的,可要再换一次?”

“若是国公爷的疮药,两日一换即可,此药极好,伤口莫碰水,好好静养,多休息。”

李大娘把她的额头摸了又摸,担心道:“早上总觉得额头有点烫,可有事?”

军医摇摇头:“无碍,如今天冷,伤口又是我仔细处理了的,应该不会感染。”

“是您为我处理的伤口么?一直未向您道谢,真是失礼了。”武昭一听,赶忙抱了抱拳。

军医捋须笑笑:“姑娘当时昏迷着。这点小事,不必挂齿。我战时负责诸位将军的各类伤症,平日里则听候国公爷军令。以后若有需要,您可请柳平将军派人来唤我,此次姑娘伤得不轻,我过几日会再来一次。”

“多谢大夫,敢问您如何称呼?”听了这话,武昭赶紧行了个军礼,既然直属将官,那就是有品级的军医了。

对方回礼道:“在下翰林医官局军医署保和大夫万康成。”

应朝医官全部隶属于翰林医官局,下分多个官署,军医署对于战时骨创外伤十分专业。医官中能够有品有级的大夫本就稀少,保和大夫、安和大夫官正六品,虽然级别不高,但整个军队也不超过三个,医官的最高职,翰林医官院院正,也不过从四品。

万大夫留了几副药走了,李大娘说:“吓死我了,刚才万大夫叫你姑娘,我心都快到嗓子眼了。”

“难不成您还以为我这伤口是自己清理的呀,我又不是神仙。”

“你看你瘦成这样,不是神仙,也差不多了。”李大娘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

武昭最会与李大娘插科打诨,当即回到:“万大夫刚才说我受伤失了气血,您看我瘦了,还不赶紧给我杀两只鸡补补?”

“....这地方哪来的鸡,能找只老鼠就不错了。久不见荤腥,我还怕你虚不受补呢。”

武昭见李大娘认真了,赶忙说:“我与您顽笑的,哪里就非要吃肉了?没那么娇气,您还是操心着给队里做饭吧,别老来我这,又远。”

李大娘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还知道我忙啊,那就别让我这么操心了,赶紧好好养着吧!我回去与你李叔想想办法,总吃饼子怎么行....”

***

大战过后,忙忙碌碌中,约莫已有十日,军与民尽皆休养生息。

哈密城中心的鼓楼只修复了底层,上层的木梁还露在外面,缠着防雨的油布。

楼角,几个孩童天真无邪地绕着跑圈,一旁的树枝上还系着附近妇人临时找来的红布条,据说是“压惊”。清脆的笑声倒让这刚拾掇出些模样的城池,多了几分又疼又暖的生机。

杜琮忙了大半天,写了十几道折子,听了五六次汇报,实在是头昏脑胀,在院里打了一套拳,沐浴更衣后,才舒服了些。

不过就算沐浴,也是洗不了头的,水源水井还没有修缮完全,饮水也已经不缺了,但要好好洗个澡还是有些奢侈。

今日柳平来报,城中集市已经开市,逃走的城民也已经返乡,城门口越发热闹。

战后的惯例,朝廷会立即拨付灾粮,抚恤人心。哈密的粮仓已经被狄人破坏的差不多了,杜琮身为主将,本来是有权分发军粮的,但是军仓发放给平民必须下牒,仓督核对牒文后,再报监军审批,依名册发放,防止克扣贪污。

而今卡在审批处,折子发了好几道,依然杳无音讯。

杜琮为了这事心里烦闷,二柳一连几日都是夹着尾巴干事,苦也。

霍成业出了门,看见杜琮穿着便衣坐在院内石桌旁默然不语,上前问道:“将军还在为水源发愁么?”

杜琮见他来了,笑说:“霍老,您在家都叫我琮儿的。”

霍成业轻轻摇头,说:“家里是家里,将军第一次挂帅,我若如此称呼,其他将军如何自处?不利于你服众,不妥。”

见他如此说,杜琮也不再劝,霍成业与老国公相交甚笃,杜琮一直拿他当爷爷看,说话难免没规矩,霍成业却恪守本分,劝了几次,从不逾越。

“有您负责城北一切事宜,我自然不担心水源,城南那边,我前两日去看了,满、倪二位将军也尽心尽力。”杜琮答道。

“那就是安定卫那边?怎么,军粮还不让放么?”霍成业一下就猜中缘由,皱起了眉头。

“霍老眼明心亮,”杜琮无奈地说,“仓督不见审批不发粮,只能从周边仓里调赈灾粮,这一来二去的,不知道得等多久。”

霍成业在一边踱步,说:“不应该啊,监军就算要拦,也得说明缘由,是军粮不足,还是流程出了问题,好歹给个回音。”

杜琮说:“可不是嘛,真是憋屈。”

霍成业:“将军可曾想过,如若监军那边一直僵持,咱们是上奏朝廷还是继续下牒?”

杜琮抬头望着他,说:“霍老也看到了,已经十日了,再不放粮,真让老百姓饿死么?城门口已经有难民了,若是越聚越多,真闹起来了,还得咱们镇压,压不下去,朝廷可要治罪的。”

霍成业嘴角绷紧了:“我军出征,自然只杀狄人,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下手,这是作孽的事。”

“正是这个理儿啊!”杜琮双手一拍大腿,“打仗时候一应补给军需没出什么岔子,原来是在这等着我呢。”

霍成业问:“怎么?杨弘义与我们有过节?”

因年纪渐老,又有旧伤,皇帝特许霍成业每月仅仅初一十五上朝两次,以示宽待老将,近几年无战事,霍成业相当于半退,对朝廷的新人并不完全熟悉。

他口中的“杨弘义”便是此次的监军大人,元光五年进士,现官居四品。监军是可以上折子直达天听的,若真要掣肘,也够杜琮喝一壶。

杜琮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半晌说道:“霍老有所不知,此人乃是朝堂新秀,很受圣上器重,文臣视其为清流。他与我们……谈不上过节,只是有些死心眼。”

“当时出兵前,我与他不过一面之缘,当时倒没觉得此人如此刚硬,文人嘛,气质都大差不差。”霍成业回想了下,说道。

“我看咱们回军时间得提前了。”杜琮说。

霍成业点点头:“我着人加快工事,南城那边我也去知会一声。”

“好。这事情让人感觉不妙,我再多发几道军粮牒,实在不行,只好偷偷放粮,总不能给当地父母官再留个烂摊子。”说完,杜琮站起身来,向屋内走去。霍成业也转身出去了。

***

养了十日,武昭的身子总算缓过来些许。

头两日,好像是身体也知道可以放松了,疲惫从骨子里沁出来,她接连昏睡,起来就是换药、吃饭、吃药,后来才清醒了点,能出门活动。

再加上李大娘变着法给她开小灶,吃饱的感觉实在太好。

晚上,武昭得知,一切任务自明日起加紧,各处工事人手都要增加一倍。

这么一来,刚修养几日的军队又都得行动起来。

果然,第二天,街上也见到了更多小跑行军的队伍。

中午,一位没想到的客人前来拜访。武昭开门一看,是参军何州,身后还跟着一个手下。

何参军一见武昭露面,微笑道:“魏公子,身子可好些了?”

武昭忙行了个礼:“多谢何参军,已经大好了,可以下床走动。”

“在下看魏公子精神甚好,真是吉人天相。”何州笑眯眯的,一出口全是吉祥话。

武昭不知所以,只好道谢:“多谢何参军吉言....”

话没说完,何州又说道:“魏公子,在下早听闻魏公子足智多谋,文采斐然,可见是将军器重的大才。”

武昭一听,头皮发麻,自己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名声了,赶紧说:“不敢不敢,您请进来坐,不知道何参军今日前来,是有何要事?”

何州一听,摆摆手,示意不坐了,一边赶忙进入正题:“魏公子有所不知,军务繁忙,人手不足,这周围的兵士都是大老粗,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我实在是有苦说不出啊。”

武昭明了,这是来让她干活来了。当即拱手道:“何参军辛苦,若是不嫌弃,在下愿意听候您差遣。”

何州大喜:“太好了,魏公子,这是我的手下李鹏举,以后魏公子有什么需要的,问他就好。”

武昭和那位李鹏举打了个招呼,见了个礼,记下了长相。

见他们已经照了面,何州又说:“军务繁忙,我二人就先走了。未时三刻,请于中院东厢房共同议事。”

“好。”武昭目送二人离开。

何州说罢,一溜小跑着走了。

身后李鹏举问道:“何大人,这人是什么来头,还要您亲自来请?”

何州摇摇头:“我哪里知道是什么来头,我只知道两位柳副将都与他相熟,又是大将军在几位副帅跟前亲自引荐过的。”

“那....您还敢让他干活?”

“我哪记得还有他这号人啊?今天跟大将军随口说人手稍显紧张,谁知道大将军说后院住了个识字的,让我来问问。”

何州也是无奈,本来是不想杜琮催的太紧,谁知道又给自己加了个活。自己吃不准这人的背景,也不敢随便找个小兵来应付了事,还得亲自跑一趟。

以后要分个什么活儿给他好呢,唉,人呐,真是自寻烦恼。

唉,不管是打仗还是和平,都是百姓苦啊!

霍老:工作的时候称职务!(高育良音

谢谢大家的点击~如果想养肥的话麻烦收藏下,感恩的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生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宁得岁岁吵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