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砚墨生华 > 第26章 第 26 章

第26章 第 26 章

"世界非遗智慧玩具"的成功让青云古庙成了文化交融的中心。每天都有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访客慕名而来,庙内的银杏树下,时常能看到各国匠人围坐在一起,用手势和简单的英语交流技艺。范阳依旧保持着清晨折纸的习惯,只不过现在他的折纸教程,成了跨越语言障碍的桥梁。

这天,庙外来了一队特殊的客人——十几个背着画板的聋哑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古庙。带队的李老师用手语向范阳解释:"孩子们在课本上学到了古代机关术,一直想来看看实物。"范阳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用折纸和竹制模型为孩子们演示机关原理。他折出会弹跳的纸青蛙,搭建起简易的竹制水车,通过直观的动态展示,让孩子们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眼睛亮晶晶的,用手语急切地表达着:"我可以试试做这个吗?"范阳微笑着点头,手把手教她折叠纸齿轮。当女孩完成的齿轮组顺畅咬合时,她兴奋地拉着同伴们围过来,用手语"说":"原来不用声音,也能这么有趣!"

这个场景触动了范阳。他想起《计然篇》中"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智慧,开始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惠及更多特殊群体。在与特殊教育专家们交流后,团队决定开发一套专为视障儿童设计的触觉玩具。

他们找来盲文老师,将古代机关术的原理转化成盲文说明书;邀请陶艺匠人制作表面带有凹凸纹理的陶制机关盒;姜老则改良了铁皮玩具,在边缘刻上不同形状的盲文标识。范阳带着福利院的孩子们参与测试,蒙住眼睛的豆豆通过触摸,准确说出了玩具的机关操作方式:"这个凸起的圆点是启动键,摸到波浪纹就要转动!"

就在项目推进时,一位来自云南的非遗传承人带来了新的灵感。这位傈僳族老人展示了祖传的"声音机关"——用竹筒和藤条制成的乐器,通过不同的敲击方式能传递简单的信息。范阳眼前一亮,立即联想到将声音机关与视障玩具结合,开发出能"说话"的机关盒。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团队尝试了多种发声装置,电子元件的声音过于冰冷,传统乐器又不够稳定。直到有一天,老安在修理古庙的风铃时,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给了范阳启发。他们用微型铜铃和齿轮联动,设计出一种纯机械式的发声机关,当孩子们打开机关盒,便能听到悦耳的铃声和盲文语音解说。

首批触觉玩具制作完成后,团队来到市盲童学校。当视障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带有盲文的陶盒,听到机关启动时清脆的铃声,有的孩子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有的则感动得流下眼泪。一个男孩用颤抖的手抚摸着玩具,轻声说:"我第一次...摸到了古代的智慧。"

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门将触觉玩具纳入特殊教育课程,慈善机构主动提出捐赠,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制作和推广的行列中。更令人欣慰的是,一些科技公司受到启发,开始研发适用于特殊群体的智能辅助设备。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范阳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希望他在国际非遗大会上分享经验。出发前一晚,福利院的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每个人都送给他一份小礼物:小芳折了一捧永不凋谢的纸花,豆豆画了一幅他教大家做玩具的画,老安则塞给他一袋炒好的瓜子,叮嘱道:"在外面别饿着。"

站在联合国的演讲台上,范阳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他展示了一段视频: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孩子们,都在通过他们的玩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画面定格在青云古庙的银杏树下,各国匠人、志愿者和孩子们手拉手围成一圈,笑容灿烂。

"智慧...就像这棵银杏树,"范阳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扎根于过去,生长在当下,也会...延伸向未来。"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透过窗户,他仿佛看到万里之外的青云古庙,那棵银杏树的枝叶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将种子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过天门

焚天主宰

阴阳同修

全民领主:我能亿万倍暴击奖励

全民领主:首充即送大雪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