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砚墨生华 > 第27章 第 27 章

第27章 第 27 章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来后,范阳的生活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涌动。各地政府、企业的合作邀约如雪片般飞来,甚至有影视公司提出要将青云古庙的故事改编成电视剧。但范阳总是微笑着婉拒,继续专注于庙中的日常事务——清晨教孩子们折纸,午后与姜老研究新的玩具模型,傍晚陪着老安侍弄庙后的菜园。

这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平静。豆大的雨点砸在古庙的青瓦上,发出密集的声响。范阳冒雨检查庙内的排水系统,发现西侧墙角出现渗水。他立刻召集团队成员,李明带着工具抢修管道,苏晴组织志愿者转移古籍和展品。雨幕中,姜老举着油灯,为维修的工人照亮,白发被雨水打湿,贴在额头上。

"这墙怕是撑不住了。"周师傅敲了敲斑驳的砖墙,声音里满是忧虑,"得请专业的古建筑修复团队来。"然而,联系了几家公司后,对方给出的报价让众人咋舌。修缮费用高昂,而团队的资金大多投入在公益项目上,一时竟拿不出这笔钱。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曾经参观过古庙的聋哑学校师生们来了。李老师用手语比划着,身后的孩子们纷纷举起存钱罐:"我们想帮忙,这里是我们的第二个家。"紧接着,盲童学校的孩子们也送来手工制品,义卖所得全部捐出。消息传开后,曾经合作过的各国匠人、志愿者,甚至远方的陌生人,都通过网络平台捐款。

修缮工程启动那天,古庙前热闹非凡。不仅有专业的修缮团队,还有自发前来帮忙的村民。范阳戴着草帽,和大家一起搬运青砖。他想起《计然篇》中"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话语,手中的动作越发有力。一位路过的老人感慨道:"我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修庙还能这么热闹的!"

在修缮过程中,工人们意外发现了古庙地基下的另一处密室。密室里存放着明代的水利典籍,以及古人绘制的城市规划图。更令人惊喜的是,墙角的陶瓮中,还保存着几株古代水稻的种子。农业专家鉴定后兴奋地说:"这可是极其珍贵的种质资源,对研究古代农业有重大意义!"

范阳望着这些沉睡数百年的种子,心中萌生了一个新想法。他联系农业大学的教授,提议开展"古今农耕智慧对话"项目。团队将古代典籍中的种植方法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在庙后的空地上开辟了试验田。老安主动当起了顾问,他一边示范古法耕作,一边念叨着:"以前俺爹就是这么种地的,这些老法子,可不能丢。"

试验田里,一边是现代化的滴灌系统,一边是仿照古代水车制作的灌溉装置。孩子们轮流当"小农夫",有的用手机APP监测土壤湿度,有的则转动古老的水车。当第一季作物成熟时,金黄的稻穗压弯了枝头,与古庙的飞檐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奇妙的古今交融图。

随着试验田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农民前来参观学习。范阳和团队将研究成果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手册,免费发放给大家。他们还开发了一款手机小程序,用折纸动画的形式讲解古代农耕智慧。一位来自山区的老农在试用后,激动地说:"俺不识字,但看这些会动的纸人、纸牛,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忙碌的日子里,范阳依旧保持着低调。当媒体前来采访时,他总是把镜头让给其他人。有一次,记者硬要采访他,他指着正在教孩子折纸的姜老、调试设备的李明,还有侍弄庄稼的老安说:"这里的每个人...都是主角。"

深秋的夜晚,范阳站在修缮一新的庙门前,看着试验田里的自动驱虫灯闪烁。微风拂过,带来阵阵稻香。远处,李明和苏晴还在厢房里讨论新的项目计划,古庙的灯火在夜色中温暖而明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全民领主:我能亿万倍暴击奖励

过天门

全民领主:首充即送大雪龙骑

焚天主宰

绝世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