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砚墨生华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范阳与周师傅的合作正式开始后,小小的工作室里每天都飘着纸张与竹篾的清香。周师傅将半生积累的风筝制作技艺倾囊相授,从竹条的选材开始,手把手教范阳如何用火烤弯曲竹骨,如何调配黏性适中的糨糊。"这竹骨得选三年生的毛竹,韧性才够。"周师傅用布满老茧的手轻敲竹条,"就像做人,得经得起打磨。"

范阳将这句话默默记在心里,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来到工作室。他学着周师傅的样子,把竹条放在炭火上烘烤,可往往掌握不好火候,不是把竹条烤焦,就是弯曲得不够自然。有一次,精心处理好的竹骨在组装时突然断裂,范阳攥着断裂的竹条,急得眼眶发红。

"别急。"周师傅递来一杯凉茶,"我年轻时候,为了做一只满意的风筝,折断的竹条能堆成小山。做手艺活,急不得。"老人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把刻刀,"来,试试在竹骨上刻些纹路,既美观又能分散受力。"

范阳接过刻刀,屏住呼吸在竹条上细细雕琢。刀锋划过竹面,木屑簌簌落下,他突然想起《计然篇》中"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智慧——看似无用的纹路,或许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他把带有精美纹路的竹骨重新组装,风筝骨架果然稳固了许多。

与此同时,张老师带着范阳拜访了几位现代装置艺术家。在一间充满未来感的工作室里,一位戴着金属框眼镜的艺术家指着墙上悬浮的光影装置说:"艺术不仅是静态的展示,也可以是动态的表达。"这句话启发了范阳,他开始思考如何让纸鸢在作品中呈现出真正的"飞翔"。

经过无数次试验,范阳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他用透明鱼线将微型风筝串联起来,在作品底部安装了一个小型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装置让鱼线缓慢移动。为了让风筝看起来更逼真,他还在纸面上用彩铅绘制出细腻的云纹,当风筝"飞"过纸面,仿佛真的穿梭在云端。

创作过程中,福利院的孩子们成了范阳最忠实的观众。每天放学后,小芳都会带着弟弟妹妹们围在工作室门口,隔着玻璃张望。"小阳哥哥,风筝什么时候能飞起来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趴在玻璃上问。范阳总会笑着举起半成品:"快了,等它'学会'飞,第一个给你们看。"

然而,就在作品即将完成时,意外发生了。那天范阳像往常一样调试传动装置,突然闻到一股焦糊味。原来是电动机短路,火苗瞬间窜起,眼看就要烧到旁边的纸鸢。千钧一发之际,周师傅抄起墙角的灭火器冲了过来,白色的干粉喷溅中,范阳扑进火场抢出了最珍贵的几只纸鸢。

"人没事就好。"周师傅拍着惊魂未定的范阳,"这些老手艺啊,最怕火。不过东西烧了可以再做,只要手艺还在。"范阳看着满地狼藉,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烧焦的纸鸢残骸。突然,他的眼睛亮了——那些被火烧出的不规则孔洞,在纸面上形成了独特的纹理,像极了云层中透出的阳光。

"周师傅,我有办法了!"范阳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烧痕,把它变成作品的一部分!"老人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好小子,这就叫'化腐朽为神奇'!"

在周师傅的帮助下,范阳将烧痕巧妙地融入作品设计。他用金色颜料勾勒出烧痕的轮廓,又在旁边添上几只振翅欲飞的纸鸟。当整个作品重新组装完成,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既有城市建筑的冷峻线条,又有自然生灵的灵动飘逸,那些曾经的"缺陷",反而成了最独特的亮点。

作品完成的那天,艺术机构举办了一场内部展示会。小雨、林昊等同学早早赶来帮忙布置场地,就连曾经在网络上质疑过范阳的网友,也通过直播镜头观看展示。当电动机启动,纸鸢缓缓升起,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太不可思议了!"张老师红着眼眶说,"这个作品既有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又有现代艺术的创新。"那位美院教授也专程赶来,他仔细观察着作品的每个细节,频频点头:"从'时光树语'到这次的'云中城',范阳同学一直在给我们惊喜。他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艺术的真谛。"

然而,范阳并没有沉浸在赞美声中。他想起《计然篇》中"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教诲,默默收拾好工具,开始准备下一次创作。因为他知道,艺术的道路没有终点,每一次成功都只是新的起点。而在即将到来的国际青少年艺术交流展上,还有更多未知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全民领主:我能亿万倍暴击奖励

过天门

全民领主:首充即送大雪龙骑

焚天主宰

绝世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