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无声的来电,像一滴落入清水的墨,在苏晚心头迅速晕开一片不安的阴霾。她几乎一夜未眠,天刚蒙蒙亮就起身,将林哲留下的笔记反复看了又看,仿佛只有沉浸在公式与定理的世界里,才能暂时驱散那份对未知的恐惧。晨光再次透过窗台上的野花时,她已收拾妥当,将那部令人心悸的手机深深塞进背包最里层,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出去。
按照计划,今天上午要去“启明高复”报名,下午则沿着附近商业街寻找兼职。林哲一早就去了学校,他上午有重要的专业课,约好中午通电话。
(起:希望与现实的第一次碰撞)
“启明高复”位于一条相对安静的街道,一栋略显陈旧的五层教学楼,外墙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比起苏晚想象中的复读机构,这里显得低调甚至有些简陋。接待她的是一位戴着黑框眼镜、表情严肃的中年女老师。
“插班生?”女老师扶了扶眼镜,快速扫了一眼苏晚递过来的、皱巴巴的高考成绩单复印件(林哲帮她准备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差三分到本一线……基础不算太差,但我们也开课两周了,进度不等人。”
她拿出一张报名表和费用清单:“学费、资料费、住宿费……”
“老师,我不住宿。”苏晚连忙说。
女老师看了她一眼,没多问,在住宿费上划掉:“那也一样,先交第一期费用,支持现金和刷卡。”她报出的数字,与林哲昨晚预估的相差无几,却依然让苏晚心头一紧。她默默从贴身的衣袋里取出准备好的现金,仔细数了一遍,递过去。那厚厚一沓钞票离开手心时,她感觉自己的底气也随之被抽走了一部分。
交完钱,拿到几本厚重的教材和一份课程表,苏晚走出办公室,心情复杂。一只脚算是踏进了重返考场的大门,但代价是沉重的。她摸了摸背包里明显瘪下去的铁皮盒,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必须尽快找到工作!
(承:接连不断的闭门羹)
中午,她在路边摊买了一个最便宜的饭团,一边吃一边跟林哲通了电话,简短说了报名的情况。林哲听起来似乎有些心事,只叮嘱她下午找工作时注意安全,便匆匆挂了电话。
下午的阳光有些毒辣。苏晚沿着林哲标注的商业街,一家家店铺看过去。她的目标很明确:咖啡馆、奶茶店、书店、便利店……这些地方看起来相对干净,也对兼职生需求较大。
第一家是装潢小资的连锁咖啡馆。“欢迎光临!”门口的感应器发出机械的女声。苏晚深吸一口气,走到柜台前,对着一个正在擦拭咖啡机的年轻女店员,声音有些发紧:“您好,请问……你们这里招兼职吗?”
女店员抬起头,打量了她一下,目光在她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略显陈旧的帆布鞋上停留了一瞬,语气还算客气:“招的。你带简历了吗?有相关经验吗?”
简历?经验?苏晚愣住了。她以为找工作就是直接问,需要人就上工。她摇了摇头,老实回答:“没有简历……我以前,在餐厅端过盘子,可以吗?”
女店员脸上公式化的笑容淡了些:“不好意思啊,我们这边主要招有咖啡师经验或者能长期做的在校大学生。你看起来……年纪好像不大?高中毕业?”
“我……我复读。”苏晚声音更低了些。
“哦,复读啊。”女店员了然地点点头,语气却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轻慢,“那时间可能不太稳定呢。我们更倾向招时间固定一点的。不好意思啊。”她不再看苏晚,转身继续擦拭咖啡机。
苏晚脸上火辣辣的,像被人无声地扇了一巴掌。她低声道了句“谢谢”,几乎是逃离了那弥漫着咖啡香气的店铺。
第二家是书店。这次接待她的是店长,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为儒雅的中年男人。他倒是收了苏晚临时在隔壁文具店买的笔记本上手写的“简历”(只简单写了姓名、年龄和求职意向)。
“苏晚……寿江一中毕业的?”店长看了看,“想找什么岗位?”
“都可以,整理书籍,收银,我都愿意学。”苏晚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
“嗯,学历倒是符合我们兼职的基本要求。”店长点点头,苏晚心里刚升起一丝希望,他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如坠冰窟,“不过,我们这边兼职生主要工作是晚班盘点和周末客流高峰期的导购。你一个女孩子,晚上九点半以后下班,安全吗?家里人不担心?”
“我……”苏晚语塞,她无法解释自己的处境。
店长看着她的反应,了然地笑了笑,将那张手写简历递还给她:“小姑娘,还是以学业为重吧。我们这边晚班确实不太适合你这样的学生。抱歉。”
再一次被礼貌地拒绝。理由看似关心,实则依旧是将她拒之门外。
第三家,便利店。店主要直接得多,叼着烟,眯着眼看她:“夜班,凌晨到早上八点,能干吗?时薪不高,但包一顿宵夜。”
凌晨到早上八点?那她白天还怎么上课?苏晚只能摇头。
“白班?白班不缺人。”店主不耐烦地挥挥手。
第四家,奶茶店,需要健康证,而且明确要求“形象好,气质佳”。店员隐晦地指了指墙上贴着的、妆容精致、笑容甜美的招聘海报模特,意思不言而喻。苏晚清丽,但连日来的奔波和压力让她脸色苍白,衣着朴素,与海报上的“形象”相去甚远。
第五家,第六家……
(转: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太阳渐渐西斜,苏晚拖着沉重的脚步,几乎走完了整条商业街。汗水浸湿了她的后背,脚底磨得生疼,更疼的是那颗一次次被拒绝、被审视、被隐晦评判的心。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一纸高中文凭和空白的经验,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复读生”这个身份,非但不是勤工俭学的加分项,反而成了时间不稳定、无法长期工作的原罪。
她坐在街心花园冰凉的石凳上,看着周围步履匆匆、衣着光鲜的人们,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孤独感将她淹没。她想起了在寿江工厂流水线上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至少那份工作是明确的,不需要这么多言语的机锋和条件的筛选。在这里,她连出卖劳力的资格,似乎都需要层层考核。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被旁边电线杆上贴着的一张手写招聘启事吸引。
“急招餐厅服务员数名,待遇从优,包吃两餐,有无经验均可。地址:后巷大排档。”
没有学历要求,没有经验限制!苏晚几乎要喜极而泣,她立刻站起身,按照地址拐进了商业街后面那条灯光昏暗、充斥着油烟和嘈杂声的小巷。
“老王大排档”的招牌油腻腻的。一个光着膀子、挺着啤酒肚的中年男人正坐在门口掰蒜,看到苏晚站在门口张望,粗声粗气地问:“干嘛的?”
“老板……您,您这里招服务员吗?”苏晚鼓起最后的勇气。
老板上下打量她,眼神带着毫不掩饰的评估,像在打量一件商品:“招啊。能熬夜吗?我们这做到凌晨两三点的。动作要快,手脚要麻利。”
“我能!”苏晚赶紧保证。
“嗯。”老板吐掉嘴里的蒜皮,“试用期三天,没工资,管饭。能干就留下,一个月一千八,干得好有提成。”
一千八?比之前问的任何一家都低,而且试用期没工资?苏晚犹豫了。
老板看她不说话,嗤笑一声:“怎么?嫌少?小姑娘,就你这样的,高中刚毕业吧?没经验没技术,能找到活儿就不错了!要不是看你长得还算周正,能招揽点客人,我还不一定要你呢!”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令人不适的轻浮,目光在她身上逡巡。
苏晚的脸瞬间涨红,一种比之前被拒绝更甚的屈辱感涌上心头。她明白了,这里看中的不是她的劳力,而是她这张脸。她猛地后退一步,声音带着颤抖:“对不起,我不做了。”
说完,她转身就跑,仿佛身后有什么洪水猛兽。老板在她身后不满地嘟囔了几句脏话。
(合:夜色中的坚持与新的疑虑)
跑出那条令人窒息的后巷,重新回到相对明亮的主街,苏晚靠在墙上,大口喘着气,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不是因为辛苦,而是因为那种无所不在的、或明或暗的轻视与践踏。
她擦干眼泪,抬起头,看着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的濠门夜景。这座城市用繁华迎接了她,却又用最现实冷酷的规则,给了她当头一棒。
工作,比她想象中难找得多。
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朝着出租屋的方向走去。背包里的铁皮盒轻了很多,未来的重量却沉重得让她几乎直不起腰。
快到巷口时,她下意识地停下脚步,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路灯下,一切如常。然而,就在她准备走进巷子时,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对面街角,一个穿着深色夹克的男人身影一闪而过,迅速隐没在了阴影里。
是错觉吗?
还是……
苏晚的心猛地一沉,刚刚平复些许的恐惧再次攫住了她。她加快脚步,几乎是跑着冲回了那间简陋的小屋,迅速反锁了门,背靠着门板,心脏狂跳。
求职的屈辱尚未消化,那如影随形的危机感,又悄然迫近。
她滑坐在地上,将脸埋进膝盖。铁皮盒里的钱在减少,工作没有着落,复读的压力即将开始,而暗处的眼睛,似乎从未离开。
这条在濠门挣扎求生的路,第一步,就如此艰难。她还能坚持下去吗?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命运洪流中不屈不挠、向光而生的女性的赞歌。献给所有在逆境中挣扎、不曾放弃希望的灵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求职的屈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