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如同狂风暴雨般的对峙过后,濠门老城区的这间出租屋,陷入了一种奇异的、近乎真空的寂静。母亲脖颈上刺目的血痕,父亲摔门而去时阴鸷的眼神,还有那份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断绝关系协议书……所有这些画面,在苏晚脑中反复闪回,让她连续几夜都会从噩梦中惊醒,浑身冷汗。
林哲不放心她一个人,向学校请了几天假,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她。他不再提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只是默默地做饭、打扫,在她半夜惊醒时递上一杯温水,或者在她对着窗外发呆时,拿起课本,用平静的语调开始讲解一道数学题。
时间,如同巷口那棵老榕树的气根,在无声中悄然生长、垂落,慢慢抚平着惊涛骇浪留下的痕迹。
(起:新生,从一砖一瓦开始)
几天后,苏晚主动对林哲说:“哥,我没事了。你回学校吧,别耽误功课。”她的声音还有些沙哑,但眼神里那种被恐惧击碎的涣散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更加坚硬的平静。
林哲仔细看了看她,确认她不是强撑,才点了点头:“好。有任何事,立刻给我打电话。”他将学长那间更隐蔽的杂物间钥匙留给了她,“这里暂时安全,但也要小心。”
苏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独自一人的生活。
首先面临的,依旧是生存。断绝关系意味着彻底失去了任何来自家庭的微薄接济(虽然本就几乎没有),也意味着她必须完全依靠自己。铁皮盒里的钱所剩无几,复读学校的下一期学费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她不能再回“老王大排档”了。那里目标太明显。林哲动用了所有的人脉,终于通过一个家教的家长,帮她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一家距离较远、但管理相对规范的连锁超市做夜间理货员。工作时间从晚上十点到凌晨六点,时薪比大排档略高,而且环境干净、规律,不需要直接面对嘈杂的客人。
这份工作完美地避开了她白天的学习时间,虽然昼夜颠倒极其辛苦,但对苏晚而言,已是难得的恩赐。
(承:昼夜之间的平衡与掌控)
生活被切割成泾渭分明的两块。
白天,是属于“启明高复”和苏晚的战场。她重新回到了课堂,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汲取着知识。或许是因为心无旁骛,或许是因为这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她的专注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老师的每一句话,书本上的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她不再因为窗外的身影而分神,因为她知道,能保护自己的,唯有握在手中的笔和脑中的知识。
课间,她不再蜷缩在角落,而是会主动向老师提问,或者和几个同样埋头苦读的同学讨论难题。她的成绩开始稳步回升,甚至超过了刚入学时的水平。每一次模拟考试的进步,都在她心底注入一丝微小的、却真实不虚的喜悦。
傍晚放学,她会回到那间杂物间改造的小屋,快速吃完从超市员工餐里节省下来的、简单的食物,然后争分夺秒地预习夜班后需要补觉而可能错过的课程内容。时间被她像压缩饼干一样,利用到了极致。
深夜十点,当城市的大部分区域逐渐沉寂,她则走出小屋,汇入濠门的夜色,前往超市开始一夜的工作。空旷的超市里,灯光冷白,只有货架排列的阴影和她整理商品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将杂乱的货物归位,核对标签,清理货架……工作单调而重复,她却做得一丝不苟。在这里,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没有人用异样或同情的眼光看她,她只是一个安静的、努力的夜班员工。这种“隐形”的状态,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
凌晨下班,走在空旷无人的街道上,看着天际渐渐泛起的鱼肚白,呼吸着清晨最干净的空气,虽然身体疲惫不堪,心里却有一种踏实的平静。她用自己的汗水,一寸寸地铺就着通往未来的路。
(转:清贫中的确幸与情感的悄然生长)
物质生活是清贫的。她学会了在菜市场收摊前去买最便宜的剩菜,学会了用有限的食材变着花样填饱肚子,学会了将每一分钱都规划得清清楚楚。铁皮盒里的钱在缓慢地增加,虽然距离下一期学费还有差距,但希望就在眼前。
林哲每周会来看她一两次,有时会带一些水果,或者学校食堂里她喜欢的肉包子。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事事为她安排好,而是更倾向于询问她的意见,尊重她的决定。他帮她梳理复杂的知识点,和她一起分析试卷错题,在她因为疲惫偶尔流露出脆弱时,安静地陪在她身边。
他们之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改变。不再是单纯的“哥哥”对“妹妹”的保护,一种更加微妙、更加平等的情感,在共同面对风雨和日常相处的点滴中,悄然滋生。一个眼神的交汇,一次无意中触碰又迅速分开的手,都能让空气瞬间变得不同。但两人都默契地没有点破,前路的未知和生存的压力,让他们都将这份悄然萌动的情感,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化作彼此支撑、默默前行的力量。
偶尔,在不用上班也不用上课的短暂周末午后,林哲会拉着她,去濠门大学那片他信里提过无数次的草坪。她带着书本,他有时看书,有时就只是躺着看云。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周围是大学生们蓬勃的朝气和欢声笑语。苏晚看着身边少年安静的睡颜,看着不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会觉得,此刻的平静与充实,虽然带着辛苦的底色,却是她十八年人生中,最真实、最珍贵的时光。
(合:心安之处与未来的微光)
这一天,苏晚领到了在超市工作的第一份正式工资。虽然扣除了税金和保险,拿到手的钱依旧让她眼眶发热。她仔细地将大部分钱存入铁皮盒,只留下必要的生活费。
晚上,她特意去菜市场买了些新鲜的肉和蔬菜,等林哲过来,做了一顿相对丰盛的晚饭。狭小的房间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温暖的灯光。
“哥,下一期学费,我再攒一个月,应该就够了。”吃饭时,苏晚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林哲看着她,女孩的脸庞在灯光下依旧清瘦,但那双曾经盛满恐惧和茫然的眼睛,此刻却像被细细打磨过的琉璃,清澈、坚定,闪烁着内在的光芒。她不再是被动承受命运的浮萍,而是牢牢抓住船舵的、自己人生的舵手。
“嗯。”林哲笑着给她夹了一筷子菜,“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
没有过多的言语,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和温暖在两人之间流淌。
饭后,苏晚坐在书桌前,翻开习题册。窗外,是濠门寻常的夜景,灯火阑珊,车流如织。屋内,台灯的光晕笼罩着她专注的侧影,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
虽然前路依然漫长,虽然未来的大学生活、更多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虽然心底深处,对母亲那份复杂的情感以及过去阴影的余悸仍未完全消散……
但此刻,她是心安的。
这份心安,来自于流汗换来的微薄薪水,来自于笔下不断被攻克的难题,来自于这间虽然简陋却完全属于她的、不再需要担惊受怕的栖身之所,更来自于身边那个默默支持、彼此守望的少年。
自由的重负,被她用瘦弱的肩膀,一点点扛了起来。艰苦,却喜乐;清贫,却心安。
她知道,这来之不易的平静,需要她用更多的努力去守护。而她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下一个黎明,迎接属于她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命运洪流中不屈不挠、向光而生的女性的赞歌。献给所有在逆境中挣扎、不曾放弃希望的灵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重归平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