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门的秋天来得又急又深,几场冷雨过后,空气里便浸透了萧瑟的凉意。苏晚那间由杂物间改造的小屋,更是阴冷潮湿,墙壁仿佛能拧出水来。但她无暇顾及这些,她的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压缩成了“启明高复”那间灯火通明、永远弥漫着咖啡和风油精气味的教室。
与超市夜班的机械劳作不同,白天在复读班的学习,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更加残酷的战争。这里的压力,巨大到几乎能扭曲空气。
(起:高压熔炉与无形的壁垒)
走进教室,就像踏入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内部。每个人都低着头,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如同密集的雨点,永不停歇。墙上贴着刺眼的倒计时牌,鲜红的数字每天都在无情地递减,像催命的符咒。黑板上,老师板书的速度快得惊人,复杂的公式和知识点如同冰雹般砸下来,不容你有片刻的喘息和消化。
同学们大多来自各地,怀揣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们之中,有连续几年征战考场的老将,眼神麻木而执拗;有原本成绩优异却因志愿滑落不甘心的失意者,眉宇间带着孤注一掷的狠厉;也有像苏晚一样,因各种原因未能一次成功的追梦人。彼此之间很少交流,竞争的氛围无声却浓烈,每一次小测的排名张贴,都能引起一阵压抑的骚动和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低语。
苏晚坐在靠窗的位置,这是她唯一能争取到的一点可以偶尔望向远处、缓解眼部疲劳的奢侈。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一些同学的差距。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那些刁钻的压轴题,复杂的受力分析,对她而言像是横亘在面前的巍峨山脉。她基础不算最差,但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思维的深度,很多时候,她需要花费比别人多一倍甚至两倍的时间,去理解一个关键的解题思路。
(承:昼夜鏖战与身体的警报)
时间的匮乏是她最大的敌人。夜班消耗了她大量的精力,即使白天强打精神,有时在下午最沉闷的课堂上,她还是无法控制地会走神,眼皮沉重得如同挂上了铅块。有一次,她在解析几何的课上,因为前一晚超市盘点加班,实在支撑不住,头一点,差点磕在桌面上,引来旁边同学一声轻微的嗤笑。那声音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让她瞬间惊醒,满脸通红,屈辱和自责交织。
她开始更加疯狂地压榨自己。夜班休息的间隙,别人在打盹,她就在储物间的角落,借着昏暗的灯光背诵英语单词或古文古诗。凌晨下班回到小屋,她不再立刻躺下,而是用冷水狠狠洗脸,然后摊开试卷,与那些顽固的题目死磕到底。困极了,就掐自己的大腿,或者站起来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走动。
林哲给她带来的热腾腾的饭菜,有时会放到冰凉也顾不上吃。她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脸色苍白,只有那双眼睛,因为极度的专注和执念,燃烧着灼人的光。
身体的抗议终于来了。一个早晨,她刚走进教室,就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胃里翻江倒海。她强撑着走到座位,冷汗瞬间湿透了内衣。眼前发黑,耳朵里嗡嗡作响,老师讲课的声音变得遥远而模糊。
“苏晚?你怎么了?”同桌的女孩注意到她的异常,小声问道。
苏晚摆摆手,想说没事,却连发出声音的力气都没有。她伏在桌上,感觉整个世界都在离她远去。那种熟悉的、濒临极限的无力感再次袭来,与曾经在父亲毒打下的绝望不同,这一次,是精神和身体双重透支后的崩溃。
(转:崩溃边缘与温暖的援手)
她被同桌和老师扶到了医务室。校医检查后,说是过度疲劳和低血糖,需要休息。
躺在白色的病床上,听着校医无奈的叹息:“孩子,学习不是这么拼的,身体垮了,什么都完了。”苏晚的眼泪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头。她也不想这样,可她没有办法。铁皮盒里的钱,下一期的学费,濠门大学的梦想,林哲期待的目光……所有这些,都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她,让她不敢停下。
林哲闻讯赶来,看到病床上脆弱得像一碰即碎瓷娃娃的苏晚,心疼得无以复加。他没有责备,只是默默地去买了粥,一小口一小口地喂她。
“晚晚,”他看着她,声音低沉而认真,“考大学很重要,但你的命更重要。我们不能本末倒置。”
他拿走她包里那些做不完的额外习题册,强硬地规定她每天必须保证至少五小时的睡眠。“效率比时长更重要!从今天起,我帮你筛选题目,只做经典的、有价值的,不再搞题海战术。”
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请来了濠门大学两位成绩优异的学长学姐,在周末轮流来给她做针对性的辅导,特别是她最薄弱的数学和物理。学长学姐们思路清晰,方法巧妙,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思维误区,让她有茅塞顿开之感。
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濠门大学最新的招生信息和校园生活的鲜活描述,那个梦想中的学府不再是模糊的符号,而变得更加具体、真切,充满了吸引力,极大地激励了她。
(合:调整与进击)
被迫的停顿和有效的帮助,让苏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她开始听从林哲和学长学姐的建议,不再盲目刷题,而是注重总结归纳,建立错题本,反复研究解题思路。她学会了在疲惫时允许自己短暂休息十分钟,而不是硬扛。
虽然压力依旧巨大,倒计时牌依旧刺眼,但她的脚步不再那么虚浮,眼神也更加沉稳。在一次难度颇大的综合模拟考中,她的名次虽然没有突飞猛进,但数学和物理的分数有了明显的提升,总排名稳定在了中上游。
公布成绩的那天下午,雨停了,夕阳的金辉穿透云层,照亮了教室。苏晚看着卷子上那个虽然不算顶尖、却凝聚了她无数汗水和心血的分数,嘴角微微向上弯起了一个极淡却真实的弧度。
她知道,距离濠门大学的门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攀爬的过程依旧充满艰辛,甚至可能再次遭遇挫折。
但此刻,她握紧了笔,感受着胸腔里那颗虽然疲惫却仍在有力跳动的心脏。
她不再是被动承受压力的容器,而是主动迎战困难的战士。这座名为“高考”的大山,她一定要翻过去!无论前方还有多少挑战,她都已做好了准备,用更坚韧的方式,继续前行。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命运洪流中不屈不挠、向光而生的女性的赞歌。献给所有在逆境中挣扎、不曾放弃希望的灵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复读班的挑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