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濠门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冬雨,湿冷的空气无孔不入,钻进苏晚那间简陋小屋的每一个缝隙。街上张灯结彩,商铺里循环播放着喜庆的新年歌曲,空气中飘散着炒货和油炸食物的香气,浓郁的年味与这座城市的繁华交织,却仿佛一层透明的薄膜,将苏晚隔绝在外。
这是她第一个不在寿江度过的除夕。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她自己的除夕。
(起:年关的冷雨与往昔的回响)
小屋比平日更显清冷。窗台上那瓶林哲带来的小野花早已枯萎,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苏晚没有像邻居们那样贴春联、挂福字,这里只是她暂时的栖身之所,而非需要装饰的“家”。
超市给了夜班员工半天假期,她从傍晚开始就无事可做。屋外的欢声笑语、电视里春晚开始的喧闹前奏,都像遥远的背景音,反而衬得屋内愈发寂静。这种寂静,让她不可抑制地想起了寿江,想起了苏家别墅里那个永远伴随着恐惧和疼痛的“团圆夜”。
(闪回)
·八岁除夕,摔碎的瓷勺和落在身上的鸡毛掸子。
·十二岁除夕,因“顶嘴”而被皮带抽打的脊背。
·十六岁除夕,那双带着酒气和厌恶的、踹向她膝盖的皮鞋。
·还有去年除夕,饭桌上因她一句无关紧要的话,父亲骤然阴沉的脸和母亲瞬间煞白的恐惧……
(闪回结束)*
每一个画面都带着冰冷的刺,扎进她记忆的深处。以往,这种回忆会让她恐惧颤抖,但此刻,坐在这间寒冷却自由的小屋里,她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冰凉和平静。那些噩梦,真的远离了。
就在这时,被她放在枕头底下、几乎要遗忘的那部旧手机(她后来还是偷偷开机了,用作闹钟),突兀地、坚持不懈地震动起来,屏幕闪烁着那个她烂熟于心、却代表着囚笼的号码。
是寿江家里的电话。
苏晚的身体瞬间僵硬,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铃声在寂静的小屋里显得格外刺耳,一遍又一遍,仿佛带着某种不依不饶的索命符意味。
接吗?
接了说什么?
听父亲的咆哮?还是母亲小心翼翼的、带着愧疚的询问?
不。
她用力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然后伸出手,指尖带着细微的颤抖,却不是接听,而是径直按下了关机键。
世界,重归寂静。
那持续不断的嗡鸣消失了,连同着过去十八年所有的阴影、控诉和虚假的团圆,一起被强行切断。一种奇异的、带着轻微痛感的解脱感,弥漫开来。她亲手,为自己关上了通往过去的那扇门。
(承:温暖的叩门与崭新的“团圆”)
几乎是手机屏幕暗下去的下一秒,轻轻的、有节奏的叩门声响起。
笃,笃,笃。
是林哲和她约定的暗号。
苏晚猛地回过神,用手背飞快地擦去眼角不知何时渗出的湿润,起身打开了门。
门外,林哲提着一个大大的环保袋,肩膀和头发被雨丝打湿,带着一身室外的寒气,脸上却洋溢着温暖的笑意。他呵出一口白气,晃了晃手里的袋子:“快让让,冻死了!年夜饭来咯!”
他挤进门,像个主人一样熟稔地打开袋子,往外掏东西——一个小巧的电磁炉,一口崭新的小奶锅,几包火锅底料,还有满满当当的食材:鲜红的牛肉卷、嫩绿的蔬菜、Q弹的虾滑、雪白的豆腐……甚至还有一小瓶可乐。
“你……你怎么买这么多?”苏晚看着瞬间被摆满的小桌,有些无措。这比她过去任何一年的年夜饭都要丰盛。
“过年嘛!当然要吃好点!”林哲插上电磁炉,开始烧水,动作麻利,“我跟我妈说去同学家一起跨年,她可支持了,还让我多带点。”他顿了顿,看向苏晚,眼神温柔,“这是我们俩的年夜饭,当然不能凑合。”
“我们俩的年夜饭”。这几个字,轻轻叩击在苏晚的心上。她看着林哲忙碌的背影,看着那口开始咕嘟冒泡的小锅,红色的汤底翻滚着,散发出浓郁诱人的香气,驱散了屋内的阴冷和潮湿,也驱散了她心底最后一丝因拒接电话而产生的恍惚。
这里,才是她此刻的归宿。
(转:火锅氤氲中的新生)
小小的房间里,很快被火锅蒸腾的热气填满。窗户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水雾,将外面那个喧嚣而冰冷的世界彻底模糊。
两人围坐在小桌旁,碗筷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林哲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肉:“多吃点,你看你瘦的。”
苏晚则小心地将烫好的虾滑捞出来,放进他的碟子里。
他们聊着无关紧要的话题。林哲说学校里哪个教授讲课特别风趣,说宿舍哥们儿的糗事;苏晚则说起超市夜班时遇到的奇葩顾客,说起复读班里那个总爱和她较劲、却又在她晕倒时扶住她的同桌女孩。
没有刻意回避过去,也没有沉重地展望未来。只是享受着此刻的温暖、食物的美味,和彼此陪伴的安心。
电视里春晚的歌声和小品笑声作为背景音隐隐传来,但与寿江那种令人窒息的、表演式的“团圆”不同,这里的每一分欢笑,都是真实而轻松的。
“来,苏晚同学,”林哲举起装满可乐的杯子,脸上带着郑重的笑意,“庆祝我们的第一个新年,庆祝新生,也预祝……”他看着她,眼神亮得惊人,“预祝我们,明年此时,能在濠门大学的校园里,一起看烟花。”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一股热流涌向四肢百骸。她举起杯子,与他轻轻一碰,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嗯。”
玻璃杯发出清脆的鸣响。可乐甜涩的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一种充满希望的刺激。
这是她的新年。没有父亲的咆哮,没有母亲的眼泪,没有冰冷的拳脚和令人窒息的恐惧。只有温暖的火锅,真诚的祝福,和一个愿意陪她一起眺望未来的人。
(合:烟花的见证与远方的隐忧)
接近零点,外面的鞭炮和烟花声骤然密集起来,震耳欲聋,仿佛整座城市都在沸腾。
“走,我们去看烟花!”林哲拉起她,推开小屋的门。
他们没有去开阔的广场,只是爬上通往天台的狭窄楼梯。站在低矮的屋檐下,濠门璀璨的夜景在眼前铺陈开来。无数烟花在夜空中竞相绽放,绚烂夺目,将飘洒的雨丝都映照成了彩色的丝线。
“真好看。”苏晚仰着头,轻声说。烟花的光芒在她清澈的瞳孔里明明灭灭。
林哲站在她身边,没有说话,只是悄悄地将自己的手,覆上了她扶着栏杆的、冰凉的手。
苏晚身体微僵,却没有躲开。那掌心传来的温度,比火锅更暖,比烟花更让她心悸。
在漫天华彩和震天的爆竹声中,在旧年与新年交替的这一刻,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着自由、希望和某种朦胧情愫的圆满。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这片刻美好之时,目光无意间扫过楼下那条被烟花照亮了一瞬的、湿漉漉的巷口。
似乎……有一个模糊的人影,撑着黑色的伞,静静地立在阴影里,面朝着她这个方向。烟花熄灭的间隙,那里重归黑暗,什么也看不清。
是错觉吗?还是除夕夜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苏晚的心轻轻一沉,刚刚升腾起的暖意和圆满感,悄然渗入了一丝寒意。
新年来了。
带来了希望和温暖,是否也带来了蛰伏在暗处、未曾远离的危机?
她握紧了林哲的手,仿佛要从中汲取更多的力量,去面对这未知的、即将展开的新岁。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命运洪流中不屈不挠、向光而生的女性的赞歌。献给所有在逆境中挣扎、不曾放弃希望的灵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新年电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