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给“溯光”主理人的那封邮件,如同将一颗承载着双倍生命重量的种子抛入了茫茫大海。苏晚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焦灼地等待回音,她将其视为一个必须完成的形式,一个对林哲和对自己崭新誓言的交代。种子已经播下,无论它是否会发芽,她都不能再停留在原地空等。
(起:从“弹药”到“燃料”)
天台上与秦月的那场对话,像一次彻底的心理淬火。极致的悲伤没有被消除,却被锻打成了某种更加坚韧、更加冰冷,也更具驱动力的东西。她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林哲的“任务清单”而行动,而是清晰地认识到,她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在用两个人的生命能量行走。
她重新拿出了那个米白色的信封,这一次,心态已然不同。她不再将其视为沉重的“遗产”或冰冷的“说明书”,而是视作林哲为她准备的、通往未来的“燃料”和“地图”。
她首先做的,是再次研读那份《个人特质分析及中长期发展路径建议》。但这次,她的目光不再局限于那些指向自身缺陷的风险提示,而是聚焦于他给出的具体行动建议,尤其是路径A(激进创业型)中关于“必须补足法律财务知识”和“初期可考虑与靠谱的财务、法务人员建立兼职合作”的提醒。
她打开电脑,不再仅仅沉浸于“废墟新生”的创意构思,而是开始搜索“大学生创业”、“工作室注册流程”、“小微企业财税政策”。她强迫自己去看那些枯燥的条文,去理解“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人代表”、“小规模纳税人”这些陌生的词汇。这是林哲指出的她的“短板”,她必须尽快补上。
同时,她动用了那笔“弹药”。
她按照林哲的建议,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口碑不错的、专门服务初创企业的代理记账公司,支付了三个月的服务费用,约定了初次咨询时间。她又通过代理公司,联系上了一位愿意接小额单子的兼职法务顾问,付费咨询了工作室注册的法律风险和合同范本问题。
花钱的过程依旧伴随着尖锐的心痛,每一笔支出都仿佛能听到林哲积攒它们时的心跳。但她不断告诉自己:这是“燃料”,是让他的心血产生价值的必要投入,是通往“新生”的过路费。她必须克服这种情感上的不适,学会像一个真正的决策者那样思考和行动。
(承:名字的抉择与身份的转变)
在咨询了专业人士,确认以在校学生身份注册个人独资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室形式最为便捷可行后,她面临着一个最重要的抉择:名字。
名字是灵魂,是宣言。
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那个名字在她心里盘旋已久,如同刻印。
“晩哲”。
她的“晚”,他的“哲”。
这不仅仅是一个组合,更是一种融合,一种承诺,一种永恒的并肩。她要用这个名字告诉所有看到的人,也告诉自己:从此,苏晚的生命里,将永远带着林哲的智慧与印记。这不是一个悼念,而是一个传承。
她将“晩哲庆典策划工作室”这个名字提交给代理公司进行核名。等待核名结果的那两天,她内心有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不是在等待一个商业实体的诞生,而是在进行一个庄严的仪式。
核名顺利通过。
接下来是准备注册地址(她使用了代理公司提供的虚拟注册地址)、确定经营范围(活动策划、展览展示服务、企业形象策划等)、在线填报申请材料……
所有的流程,她都亲自参与,不懂就问,反复确认。那个曾经在社团活动里与人交流都会紧张的苏晚,此刻为了工作室的注册,可以一遍遍冷静地与代理公司客服、与法务顾问沟通,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她感觉自己的一部分情感仿佛被剥离了出去,剩下的是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严格遵循着林哲绘制的“地图”和现实世界的规则,朝着既定的坐标前进。
(转:营业执照与无声的告白)
一周后,代理公司通知她,营业执照已经办妥,可以去领取了。
那天,她依旧穿着那件鹅黄色的连衣裙,但外面套了一件挺括的黑色小西装,头发利落地扎在脑后,脸上化了淡妆,遮掩了憔悴,凸显出清晰的轮廓和沉静的眼神。她看着镜中的自己,陌生又熟悉。少了几分少女的青涩,多了几分冷硬的棱角。
去往代理公司的路上,阳光明媚。她走得不快,每一步都踩得异常沉稳。
在代理公司那间堆满文件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将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递给她,里面装着崭新的、盖着红色印章的营业执照正副本。
她接过文件袋,指尖触及那光滑的塑料表面,微微有些凉。
她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了“名称”那一栏:
晩哲庆典策划工作室
白纸黑字,官方认证。
那一刻,万籁俱寂。
没有想象中的激动狂喜,也没有汹涌的悲伤。一种极其复杂的、如同深海般沉静的情绪包裹了她。她仿佛能看到林哲就站在她身边,带着他惯有的、温和而略带戏谑的笑容,看着那张营业执照,然后揉揉她的头发,说:“我们晚晚,真的做到了。”
是啊,做到了。迈出了这实质性的第一步。
她用手指,极轻、极缓地抚摸着“晩哲”两个字。坚硬的塑料膜下,墨迹清晰。这不是一个名字,这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生死,沟通着过去与未来。
哥,你看。
我们的工作室,成立了。
从此,苏晚和林哲,将作为一个整体,去面对这个世界。
她在心里,无声地告白。
(合:空荡的工作室与充盈的使命)
回到学校,她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租用的那间小小的、位于校外老旧居民楼里的虚拟注册地址对应的邮箱管理处,取回了代理公司代为收取的、印着工作室名称和LOGO(她自己用软件设计的,一个简洁的、由“W”和“Z”变形而成的抽象新芽图案)的铜版纸名片。
名片很轻,一盒一百张。
她拿出一张,放在掌心。崭新的油墨味淡淡散发。
“晩哲庆典策划工作室”
“主理人:苏晚”
下面是她新办理的工作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
她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合法的身份。不再是学生苏晚,而是“晩哲工作室”主理人苏晚。
她回到那间实际上空无一物、仅存在于法律文件上的“工作室”,站在空荡的房间里,窗外是嘈杂的市井声。这里没有办公桌椅,没有电脑设备,只有她,和手中这张薄薄的名片,以及那份沉甸甸的营业执照。
但她却感觉,这个空间,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充实。
因为这里承载着一个誓言,一个梦想,和两个人的生命重量。
她拿出手机,对着放在窗台上的营业执照和名片,拍下了一张照片。光线很好,将“晩哲”两个字照得清晰无比。
她没有将这张照片放入“执行记录”文件夹,而是单独创建了一个新的相册,命名为:“我们的路”。
然后,她翻开那本厚厚的笔记本,在崭新的一页,用力写下:
晩哲庆典策划工作室,于今日,正式成立。
法人代表:苏晚。
使命:践行“废墟新生”之志,探索商业与美学融合之道。
原则:理性决策,敬畏风险,不忘初衷。
承诺:连同你的那一份,将“晩哲”之名,刻于时代瞬息。
合上笔记本,她望向窗外。夕阳正在西沉,将天空染成一片壮丽的橘红色。
“废墟新生”的项目尚未启动,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但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命运的女孩。她拥有了一艘虽然微小、却属于自己的船,一张官方认可的身份证明,和一份必须抵达远方的、双倍的使命。
执照在手,名刺在怀。
空室不空,因志充盈。
下一步,她该如何让“晩哲”这个名字,真正在这片商业的汪洋中,发出第一声属于自己的航笛?
悬念,随着暮色,悄然降临。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命运洪流中不屈不挠、向光而生的女性的赞歌。献给所有在逆境中挣扎、不曾放弃希望的灵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章 公司注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