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太子督办谈和事宜,限期三日内与临疆谈和,此事便进展的无比顺利。
临疆这头加快了进度,自然是因为巫医赶着回去,多待几日无非是要看着三七出嫁。
眼看三七嫁了,再无多做停留的借口,况且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兰朔弄回去,这事儿才是重中之重。
百姓们不知道内里乾坤,只觉得是太子办事能力好,将一切都归功于他,总得来说,还是减赋博了个非常好的开头,对百姓来说减赋可比大赦天下好多了。
听闻临疆使团近几日就要启程回去,三七领着枸杞准备去一趟驿馆。
马车刚备好,就听闻子墨来禀告,宫中出事,皇帝醒了一会儿就吐血晕了过去,情况不佳,太子请三七速进宫为圣上诊治。
皇帝的事儿自然耽搁不得,三七轻叹了一口气,搭乘马车进了宫。
马车跑得急,仿佛稍慢一些,皇帝的身子就撑不住了似的,好在国公府的马车不错,即便是跑得急也并不颠。
对于进宫一事,三七可谓是兴趣缺缺,皇帝压根就没什么大事,不过那可是金贵的皇帝,打个喷嚏都能让宫里头的人手忙脚乱,这可是吐血啊……
不对,吐血?
三七仔细回忆了一下,方才听到的禀告确实是皇帝吐血晕过去。
怎么可能?
是这几日又被下了毒?
才走到养心殿外,就听到里头传来太子的怒吼,“你是太医院的院首,治了这么久都治不好,要你何用?废物!”
“太子息怒!老臣有罪!”余恒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一下。
“爵爷夫人觐见!”门口的小太监高声通报。
三七方踏进殿内,就看到太子一脸怒容的守在龙榻边,裘公公则站在床侧,听到三七来了才抬头看向她,眼里全是对皇帝的担忧,见着三七就像见着亲人似的。
虽说不用行跪礼,人家毕竟是太子,三七再不情愿也得摆摆样子,稍稍福了下身子,说道:“见过太子!”
“不必多礼,快来替父皇瞧瞧。”太子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往边上让开了几个身位。
三七没耽搁,快步走向龙榻,经过余恒的时候,稍稍看了他一眼,依旧跪在地上,看不清脸色。
搭上脉,三七眉头一拧,眼角的余光暼向余太医。
这些天,余太医就连养心殿都没出去过,一直随侍在侧,可惜现在看不清他的脸色。
“余太医,烦请和我说说圣上这几日的病理。”三七说出一句,算是解了余恒眼前的窘迫。
余恒稍稍抬起头,看着太子的眼色行事,没他恩准,不敢站起身来。
“问你话,你就说。”太子冷哼了一声。
余恒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这几天一直在养心殿里,吃不好睡不好,憔悴了不说,连头发都掉了许多。
“圣上气虚,郁结难纾,故而昏睡,这几天都按着夫人留下的药方给圣上调理。”余恒说到此处,和三七匆匆对视了一眼,“老臣无能,未将圣上的身子调理好。”
余恒这颇有深意的眼神,欲言又止,三七思忖了一会儿,专注把脉。
皇帝的脉象确实是气虚,这是因何而起,三七自然是知晓的,毕竟是她的手笔。
只不过,皇帝一直昏迷不醒的原因——是中了迷药,余恒不可能诊不出来的。
是诊出来了却不敢说?
为何?
三七反应过来,这几天圣上喝的药,全是经由余太医的手,验毒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若是用的迷烟,裘公公和余太医必然也会中招,现在看他们只不过是憔悴了一些,可没有中迷药的迹象。
那就只能是病从口入,岂不就是在余太医和裘公公的眼皮子底下出的事儿,这要是说出来,怕是脑袋不保。
这就难怪余太医没说迷药的事儿了。
床榻边恰好放着一只玉碗,还剩下一点儿汤药,三七端起来闻了闻,是她自己开的药方,能清楚余毒,里头没有迷药。
是今天正好没下迷药?
还是迷药没有下到汤药里?
以皇帝的状况,似乎已经被喂了好几天迷药,这是自己一走就又被下药了。
倘若上一次毒是想要皇帝的命,迷药压根就死不了,看来下药的人不是同一个。
三七没拆穿余恒,好歹算是替自己办事儿的人,怎么也得拉扯他一把,“太子切勿担忧,余太医没有诊错,着实如他所言,圣上心中郁结难纾,加上前几日病过一场,身体未愈,才恢复的慢一些。”
听到三七如此说,裘公公明显松了一口气,倒是太子虽然口中说着“有劳夫人多费心”,脸色却好似比方才更凝重了些许。
太子会如此,三七理解,其实谁都能理解,若是皇帝好了,那他这位太子的权利显然会被分薄许多,像是被打回了原形,依旧要看脸色行事。
权势,就像是会让人上瘾的毒,他生来就是皇子,比寻常人就尊贵了很多,即便是在众多皇子之中,他嫡子的身份也让他与众不同,但依旧是一人之下。
这两天,他方才尝到了坐在大位的感觉,若是皇帝好了重掌朝堂,他……有些不甘心。
即便他将对权势的渴望掩饰的很好,但三七还是感觉出来,那股子渴望权势的味道。
“劳烦余太医记下药方。”三七不紧不慢地说了许多药名,告诉他要如何煎药。
余太医记下之后便出去煎药,一出养心殿就松了一口气,摸了一把脑门上的冷汗。
养心殿中,气氛十分诡异,三七觉得自己待这里不太合适,主要是她想趁机去找余太医,“太子殿下,我觉得药方子还能再加一味药,我还是亲自去盯着好。”
余太医正在太医院里配药,一边配药,一边琢磨着这张药方,心里头不禁觉得三七的医术果然非同凡响,这用药不仅精准,还十分的大胆。
说真的,太医院里的太医不是没本事,毕竟都是天下医者之中的佼佼者,可是进了宫之后,用药是万分的小心,宫中皆是贵人,哪里敢用重药,出了岔子,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三七一进太医院就瞧见余太医在配药,只不过此处人多,并不是说话的地方,即便是煎药,也是小太监负责,余太医在旁边监督,一步都不敢走开。
不出三七所料,皇帝中了迷药,余太医自然是能诊脉出来的,故而皇帝的药都亲自来盯着,生怕出岔子。
这事儿,是他一直都想不通的。
“夫人的这位药方,老臣有些不明之处,还请赐教。”余太医确实想和三七说说这事儿,毕竟关于药理方面,三七高出自己太多。
“正好,我也想知晓圣上近几日用药的药方。”三七轻点了一下头。
总算是找到了机会,借由讨论医理的事儿,能说说余太医觉得怪异的事。
“这是夫人留下的药方,这是老臣写的调理的方子,请夫人过目。”余太医找出药方递给她。
三七只匆匆扫过一眼药方,即便是真的要在药中动手脚,问题也绝对不会出现在药方上,何况她方才在养心殿里闻过皇上喝剩下的那碗汤药,没问题。
那问题出在何处呢?
“不是药!”三七否决这个怀疑。
余太医稍稍愣了一下,轻点了一下头,说道:“老臣亦认为问题不出在汤药里。”
“膳食呢?可有查?”三七追问。
余太医点点头,“裘公公在这方面相当小心,每次膳食都验过毒,还会让加验一次,才会给圣上用膳。”
稍稍顿了一下,继续道:“依老臣愚见,汤药和膳食都未出问题。”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三七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说一句,“宫里的事,还请余太医多费心。”
“这是老臣的本分。”余太医将药方收起来。
两人盯着药,煎药房里所有的小炉子都烧着,上头都在煲药,宫里人多,无论是病了的,还是没病强身的滋补药,全是从这儿出去的。
闻着各种药味儿,三七觉得身心舒畅,皇宫里只有这地方能让她觉得不那么压抑,对着药比对着人简单多了,何况是宫里的牛鬼蛇神。
在这儿对着药罐比在养心殿对着皇帝轻松多了,三七闻着药,细细的分辨里头正在煎的药材,从而判断那位妃嫔得了什么病,倒是挺有趣的。
她突然想到一事,小声问道:“病症……可有和裘公公提及?”
“并未!”余太医丝毫没有迟疑,只不过,“但……”
这个字说的有些犹豫,颇有深意,他想说裘公公似乎猜到了些,或许是知晓的,不过他的这种猜想完全没有凭据,故而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
三七反应过来他这个举动的意思,亦没再追问,仿佛刚才就没有说过话,继续沉迷在闻药辨病的乐趣之中。
左五治伤风,左八滋阴养颜固本培元……
有罐药的味道不对。
三七细细分辨,味道是从最靠边的那个药罐中散出来的,她拿着巾帕隔热将盖子打开,那股子味道更加浓郁了。
煎药的小太监见三七在看那罐药,谄媚的凑上来说道:“这是皇后娘娘的药,滋补调理的圣品。”
听说八百很好看,非常的振奋,荡气回肠,想明天去看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4章 迷药从何而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