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因亲人逝世而起的郁结伤感没过多久便被沈长生压了下去。
女仙望向那处城池,晨曦清露之中,探灵法术只在眨眼之间便覆盖了此地,又化作灵气散开。
正如小玄武所言,这座城中有许多凡间修士聚集在此。
奇了怪了,一百年过去,中州这片地对修士竟如此宽容了么?沈长生微微蹙眉。
在她还是凡人,也就是活着的时候,世俗王朝,具体来说,是中州齐国,朝廷对修仙者的态度是有点抗拒的。
齐国历代君王均有帝星庇护,故而虽不能修仙,但国君自有王霸之气,凡间百姓不懂这些天机妙法,只将国主称为真龙天子,或是天命授权。
修仙者纵使有再大的能耐,也不能越过帝星,故而也不能违反齐王诏令之言。
只要在这中州地界所生所活,便都是齐国的子民。
若有修仙者弑君,则会遭帝星反噬,此规律是前人的经验教训。
至于哪些前人,这便没那么重要了。
当然,国君也不可倚仗着自己有帝星在身,便肆意妄为、鱼肉百姓,若是荼毒生灵、暴虐无道以致百姓怨气横生,帝星自会黯淡无光,最终舍弃此人,届时此人或是被起义革命攻杀,或是暴毙而亡……不得善终。
而帝星则会挑选另一个凡人,授其王命,也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
这些亦是万年来,前人的经验之谈。
沈长生刚开始并不理解,为何帝星总是选择没有灵根的凡人,随着她长大,于百姓之间游走甚多,才终于明白这所谓的“人君”二字。
若是君王也是修仙者,普通百姓们想必没有多少好日子过了。
而齐国的君主们似乎也在一代代的传承、起义和自省中,明白了这一道理,故而中州这片土地上,虽没有明令禁止修仙者踏足,但也不允许修仙者们建宗立派,若要在中州地界修仙,其氏族宗门便要交付朝廷高于商人两倍的赋税,且不得接收异国弟子。
这也是为何,多数修仙宗门都立足于中州东方的云州、瀛洲二地,这两州地灵气充裕,又因地貌奇异不善居住,多是几个小国林立,人口太少,所以很少有帝星庇护,修仙者本就需要灵气修炼,筑基成功后亦可辟谷,在这二处建立宗门也不会有人君诏令的限制,确实是个好去处。
不过若偶入中州,还是要遵循齐君诏令。
沈长生记得很清楚,中州地界内的修仙世家,只在几个大城中分布,如王城盛京城内的钦天监,是整个中州大地千挑万选出来的修仙奇才聚集之地,效力于朝廷,忠诚于齐王。
如锦城有辛氏,永安胡氏,江城萧氏,古庐楚家等。
“云泽城。”二人走到城门口,抬头便见楼门匾上写的这三个字。
此地相比洛水镇而言,更为富裕,也更为热闹,但远远及不上那几个大城。
可如今城内为何聚集了数百名修士呢?
沈长生百思不得其解。
“这字写的真好看!”身旁的王十七仰着脖子看着那题字,艳羡道,“在石头上都这么漂亮。”
沈长生闻言不由得又多看了一眼,只见这三个字确实落笔如刀,收笔如羽,可称得上潇洒飘逸。
她读的书多了,以前也常与阿兄写信,见到的名家书法自然数不胜数,便是沈平安的字迹,已是万人不能及了。
初看“云泽城”这三个字,倒没有多少惊艳,如今被王十七一提醒,她发现,这字儿在她见过的书法中算不得最上乘,但比她写得好。
又看这石匾中笔锋刻画的如此平滑,没有半点裂缝瑕疵,不是雕刻大家,便是修仙者所为。
“你喜欢写字?”她收回眼神,偏头询问王十七。
王十七听后脸上一红,不好意思道,“不……我…我不会……”
她不怎么认字儿,幼时还因为这事出过丑,现下被沈长生一问,恍若回到了那时被几个少爷小姐转着圈羞辱的日子,不知所措起来。
沈长生见此也不追问,又看了一眼石匾,笑着,“不会可以学嘛~”
“以后我教你认字写字就是了,不收你学费。”
女修的话自头顶传来,似缓流溪水,填满了王十七的耳朵。
王十七抬起头,身旁的人已经踩出一步,“进城吧,再挡着门口,军爷要来抓我们了。”
听到沈长生这话,王十七连忙看向旁边守城的士兵,那士兵一脸不善的盯着她们二人,显然是积郁已久。
王十七被这守城兵凶巴巴的样子吓了一跳,赶忙瞥过头,一手抓住了沈长生的袖子,缩着肩膀跟着沈长生走进城里,一眼都不敢回看。
清晨时分,城内大道两边没有多少人,许多铺子都没开门,只有些卖吃食的商铺冒着浓烟,有三两食客来往进出。
即便如此,也让王**开眼界。
青砖铺垫的街道平坦硬实,道路两旁还分布着柱子挂着一串串照明的灯笼,有些灯笼里烛火未歇,王十七眯着眸子还能看到纸笼内闪动的灯芯火焰。
这类灯笼,便是在洛水镇的衙门口,也才只有两个。
这云泽城内竟然一个柱子上就挂了六个,列作双排,一路通往深处,好不奢侈。
再看这城中屋舍,鳞次栉比,白墙黑瓦,各家商铺牌匾题字花样众多,有纯墨所提,有鎏金字体,亦有石碑相助,展望进去,看不尽所有,但已让女子觉着饱了眼福。
“好漂亮的城。”王十七望着脚下这条宽阔平坦又干净的主道。
远处恰巧一辆马车驶来,那红马肥硕健壮,鬓毛漂亮,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马车上的金玲也跟着响,二者穿插交响,倒有一股音乐之美。
她哪里见过这等贵气的马车,那帘子都在晨曦下闪着金光,车夫也是相貌堂堂,衣着光鲜亮丽,腰间的玉佩晃来晃去,令她移不开眼睛。
王十七看着那马车驶出城门,久久不能回神。
一旁的沈长生倒也不出声叫她,只给她时间让她自己缓神。
那马车驶出后不久,便拐了个弯向左去了,车影消失在城墙后,王十七才算是回了神。
“上面有好多铃铛,你看到了么?”王十七转头就和沈长生说起话来,她知道沈长生见多识广,但她此时急需一个人分享这份震撼。
那些金玲铛个顶个的漂亮,车帘窗帘的布匹都像是养了许多流光,漂亮的紧,经过她身边时,还能闻到淡淡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沈长生点头,“看到了,不过对马儿不太好……”
王十七:“为什么?”
女修耐心解释,“通常,凡人商队的马儿会佩戴铜铃,也只会戴一个。因为要走许多商路,铜铃可以提醒位置,有助于安全行进,也能做些简单指令训练马匹。”
“像刚才这辆马车,车辆顶沿围了一圈铃铛,马儿的听感要比凡人强,那些铃铛在你听来兴许声音很一致,但传到马儿耳中,却是参差不齐的音调。”
沈长生叹了口气,问道,“你想想,你若是整日听一堆杂乱无序的铃铛声,还能有精神么?”
王十七这才明白过来其中缘由,“哦~”了一声,脸上泛起一阵可惜,“那它也太可怜了。”
有钱人光顾着自己取乐。
沈长生点头,面上也陪了一抹可惜的笑,身后手指微动,一股灵力飞出云泽城,追上那马车。
“走吧,前面有处酒楼,聚了很多人,我们去看看。”沈长生说道。
她怎么知道有许多人?王十七心中疑惑。
可因着酒楼二字,她又想起自己许久未曾进食,自昨儿下午到此时,就吃了两颗果子,竟也不饿。
意识到这一点,王十七心中一惊,脱口而出,“我怎么还是不饿?”
她觉得那两个果子不普通。
正常野果纵使再好吃,也不顶饱啊!
但昨日所见所闻实在太多,她只顾着与沈长生聊天,压根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昨儿给你吃的是灵果,其中内涵灵力,凡人没有灵根,却不影响吸收灵力,灵力入体,大则治伤续命,小则消疲解渴,填饱肚子,小事一桩咯。”
那灵果自是沈长生以灵力所化,只是没想到,王十七到了第二天,才发现其中不对劲。
“啊?”
王十七听后双目瞪大,“你不早说!”
“你也没问呐。”沈长生无奈。
“可是那是灵果,不是普通果子,你要是告诉我,我肯定不会那么草率吃下去的!”
这话听在沈长生耳中就有些不太对了,她连忙开口,纠正自己这位妹妹的思想,“天地万物均是应灵气变化所生,灵果与普通果子亦在其中,吃便吃了,哪有草率不草率一说?”
“修仙者亦是尘世之人,你们口中所食五谷杂粮,只因作物根部所含灵气太少,仅够生长结穗,故而没有灵植那般强的效果。要我说啊,灵植所结之果,更应该让与普通人。”
修士本就可以吸收天地灵气,灵果于他们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对普通人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修仙界许多平平无奇的灵果,一颗下肚,其中蕴含的灵气足以支撑普通百姓三天不吃不喝,强身健体的效果更是十分明显。
无论大国小国,底层百姓皆是苦中寻乐般的过活,她曾多次想过,若是天下百姓都有灵果相助,是不是每家每户都能攒上几分钱?年底了都能吃上肉?穿上新衣?也不会有人活活饿死或冻死?
然而这想法也只是想想,灵果多是灵植所产,妙法宗的灵植有专门的弟子照料,每月可以发放给外门弟子一份,但也就三颗。沈长生一年到头能用灵果帮助的人,少得可怜。
更别提,因为灵力不足,她很难施展法术看破山下百姓的寿元限度,以至于有好些灵果她喂给了那些重病之人,却还是救不了他们的命。
人皆有寿元,寿元已至,便是死期。无论什么法术,都是救不回来的。
她自然浪费了不少灵果。话虽冷酷,但却是事实。
野外灵气浓郁之地自然也有灵果,但沈长生拿不到。
万物相生相克,若有灵植生长,必有灵兽相伴,沈长生可打不过那些灵兽。
“以力所能及之力,行力所能及之善。”
这是她早早悟出来的道,行善可以,莫问前程,但主动找死不行。
王十七听得沈长生这一番话,只觉迷惑。
凡人又没有灵根,面对野兽都要殊死搏斗方可活命,那些灵果给凡人吃了,依旧施展不了法术,修不了仙,那不是浪费么?她如是想到。
沈长生见王十七这一脸迷茫,其中还有些许不赞同,也不再多言,“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去酒楼逛逛吧。”
真要同王十七说,又得好些时间,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她觉得纠结于此,没什么必要。
“嗯。”王十七也不想了,跟着黑衣女修的步伐往城内深处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