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一如季往 > 第21章 21

第21章 21

课本上的字体糊成一团,黑与白交融在一起。

睁开眼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费力的事情,但季往现在却需要时刻强撑着。

他起身翻出夏天无滴眼液,仰头靠在椅背上。

水滴接触到眼球的一瞬间,强烈的刺痛传来,眼皮毫不受控地合上,季往蜷缩在身侧的手掌攥紧,药水从眼角处渗出。

季往想起来前几天校医院医生的话:“这个药刺激性很强,但效果好。”

效果好不好先不说,但刺激性似乎强得有些超出人类能承受的阈值了。

“季往,你怎么了?”温其野按住季往的肩膀晃了晃。

痛得说不出话,季往抬手摇了摇示意没事,缓了许久才能睁开眼睛。

“没事。眼药水刺激性太强了。”

“哦哦。”

插曲结束,大家继续埋头研究作业。

视野里的一切都清晰很多,像是水洗过一遍,眼睛也不再难以睁开,季往看着和明和的对话框,觉得她似乎有些厌烦他了。

斟酌了一会儿,季往还是把数学分析作业拍了照片发了过去,然后马上关上手机放到远处,不敢再看有没有新的消息。

“哎,”齐临拉长了语调叹气,随即合上书起身准备上床,“不看了不看了,明天还要上高等代数课,我先睡了”。

温其野也收起课本,说道:“数学界失去了我,就如同语文界失去了沈裕,你们可能不知道沈裕是谁,他是我高中同桌,他曾经把‘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成‘姥姥在梦游的时候吟唱别留下’。”

“快睡吧,等会儿你别也梦游天姥山了。”齐临拍了拍温其野的肩膀。

“你刚才拍什么?”陈纵看了一眼季往面前的作业纸。

季往把作业纸往拿起来递给他,“数学分析习题答案。”

“我看看。”

陈纵接过作业纸翻看,“你竟然都写完了,不愧是数竞金牌。”

“哥们儿你怎么不早说,来给我讲讲。”温其野丝滑翻身下床。

齐临也走过来伸手压在季往肩膀上:“你这几天总是和一个女生坐一起,就你这种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的性格,竟然这么主动?我估计你八成是喜欢她。要不要交换一下,我来教教你怎么追女生,你来教教我数学题?”

“不用。”

季往接着说:“这些题同类型,解题思路一样,我讲其中一个,大家听完都快睡吧。”

“好,就不打探你**了,快讲快讲。”

将近凌晨两点,A大宿舍楼一排又一排明亮的窗户渐次熄灭。

季往躺在床上,在浓稠黑暗里,终于拿起手机解锁,屏幕照亮了寝室小小一角,他做了一些心理准备,带着忐忑与期待,打开和明和的聊天框,发现其实根本没有新的消息。

他合上手机,宿舍里彻底陷入黑暗,眼睛并没有马上适应,视疲劳似乎也导致了瞳孔调节能力变差,季往等了半天,视野里依旧是一片黑暗。

和小的时候不一样,游临县虽然晚上经常停电,但是印象中月亮总是明格外亮,星星尤其清晰,庭院里洒满了银色月光。

季往记得方秋会在每一个夜晚望向月亮,即便有时看不到月亮,但大多数时候她是在的。

年幼的季往会在明亮的夜晚兴奋地跑到桃林了,和小伙伴嬉戏,累了就跑回家,然后递给方秋几个新摘的桃子,看着母亲在窗台前时不时看一眼天空,然后继续在画板上画他看不懂的画面。

“妈妈,月亮有什么好看的?”小小的季往在方秋第62次看向月亮的时候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听不懂。”暂时只有幼儿园文凭,还在上小学的季往摇摇头表示不懂什么是人长久,也不知道婵娟什么意思。

“哈哈哈,那小往视力好,帮我看看月亮上有什么?”

“坑坑洼洼,没什么好看的呀。”

现在季往知道月亮上有什么了,那些坑洼和阴影是环形山,没什么好看的,但他还是像他母亲一样,在半夜悄声起床,站在宿舍楼楼道里抬头看向月亮。

-

翌日早上,明和在桌前惊醒,手臂已经没有知觉了,根本不听大脑指挥,昨天晚上实在撑不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缓了许久,明和晃了晃昏沉的脑袋,还是觉得很累,于是决定到床上再躺一会儿。

一天当中,明和最喜欢晚上和早上可以心无负担地躺在床上的这段时间,暂时不用忧虑未来,悔恨过往,也没人会在这段时间催促她。

她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才5点多。

但手机屏幕上方的微信新消息提示让人无法忽略,明和点开看了一眼,是季往写的数学分析习题答案。

他在干什么?挑衅我?觉得我自己写不出来?

MH:【?】

明和把手机扔到一边,挣扎着起床洗漱,然后重新坐回书桌前把题目写完了。

早上7点多,明和到楼下便利店买了早餐,但是越吃越难受。

“入秋后气温下降,为积极应对秋冬呼吸道传染病高发风险,切实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市疾控中心部署……”

早间新闻的女主播字正腔圆地播报近日新闻,明和抬头看了一眼便利店墙壁上悬挂的电视机,怀疑自己可能也是感冒了。

她用手背贴了贴额头,但没有感觉到温度升高,大约是睡眠不足再加上昨天晚上淋雨了。

来不及多想,第一学期第一周上课还是尽量不要迟到,明和快步回到楼上宿舍拿了一件厚外套就快速赶往A大。

踩点进入教室,今天天气不太好,天光昏沉,教室内人群密集又灯火通明,让明和莫名觉得更加压抑。

教室后排已经坐满了人,明和挑了一个窗边的位置坐下,早晨的秋风虽然冷冽,但是足够清新,她终于感觉清醒了一些。

JW:【你帮我看看我写得对不对?】

MH:【周五晚上就是答疑课,你可以直接问助教老师。】

JW:【带了荔枝酒酿小圆子,要喝吗?】

MH:【不要。】

看手机时间长了似乎让本就有些浑浑噩噩的明和感到神经元更加衰弱。

在地铁上看了一路名盛的文件,明和现在看手机屏幕只觉得视野模糊,头晕难耐。回复完季往的消息,她就放下手机。

好在高等代数课不需要用电脑跑代码,明和用起了高中时最原始复古的方法,直接拿笔在课本上记笔记,但四肢愈发酸软无力,笔下的字体逐渐变形。

终于熬过两节课,下课铃声惊醒了意识昏沉的明和,她定神看清了课本上的字迹,横七竖八的笔画交织,认不出是什么字,额头钝痛难忍,她收拾了一下课本,决定直接去校医院。

校医院门口病患排成长队,但大家似乎都很沉默,只有秋风卷着落叶沙沙作响。

明和挂了内科的号,穿上厚外套,看着门诊室外屏幕上跳动的病患名称。

等到屏幕上终于跳出她的名字和挂号号码,明和走进诊室。

“医生您好,从昨天晚上大约9点多开始,我感觉头晕,今天早上刚起床的时候好了一些,但上午开始流鼻涕,还是头晕,走路也感觉四肢无力。”

“量体温了吗?”

“没有。”

医生从消毒盒里拿出温度计擦拭了一下,递给明和。

“在门外量一下体温,五分钟,量好了直接进来。”

“好。”

病人很多,医生言简意赅,明和刚走出诊室,下一位病人就走进去了。

五分钟后,明和把温度计从腋下拿出来,看了一眼温度计里的水银条,38.6℃。

明和敲门重新回到诊室,把温度计递给医生。

“38.6℃,给你开点退烧药,然后你拿着这个单子到二楼排队抽血,查一下血常规。最近流感多发,看一下是不是病毒感染了。”

“好的。”

明和走到二楼化验室,人还是很多,但抽血流程很快,马上就排到她了。

“用哪个手写字?”医生问明和。

“右手。”

“那把左手伸出来。”

明和照做,医生消毒、绑压脉带、扎针、抽血、给试管贴标签送检,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

“十五分钟后在自助报告机上自取报告,下一位。”

二十分钟后,明和再次回到内科诊室。

医生似乎也有些疲累,上了年纪的她拿出老花镜带上,感慨道:“你这小姑娘,倒不是病毒感染,但贫血挺严重的。”

“校医院没有这个设备,做不了铁蛋白检测,我给你开个转诊单,你转诊到大医院检查一下什么原因导致的贫血。贫血一般不需要治疗,但你确实比较严重,还是尽早查一下,免得时间长了影响心脏供血。”

“好,请问医生,我应该转诊到哪个医院啊?”

“新生?转诊到学校的两个定点医院。京助医院或者A大附属第三医院。京助人多,最近你估计挂不上号,着急看可以转诊到三附院。”

“好。”

“去吧,小小年纪就贫血这么严重,要好好吃饭啊。”医生把转诊单和处方单递给明和。

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明和拿完药,走出校医院就马上挂了下午三附院血液内科的号,周三是一周内课最少的一天,今天不看就要拖到下周了。

夏秋相接之际,明和看着灰蒙蒙天色下橙黄树叶与绿叶交相辉映叹了一口气。

-

明和中午补了半小时觉就乘公交车前往三附院。

来北京许多天了,除了三周军训,每天都在地铁站穿梭,不见天日,明和还是第一次乘公交。

公交车开得并不快,明和仔细看着窗外各类商铺和大厦掠过,街巷与H市不同,有许多仿古建筑,“护国寺街”四个蓝色的大繁体字在十字路口处的楼体上格外显眼。

“随之哥,你又要去北京上学了吗?”

“当然啦,学医就是这样,要一直上学。小和不是喜欢吃甜点?以后哥哥带你去护国寺街的一家糕点店,你肯定喜欢。”

车窗外的建筑早已变得现代化,是钢筋水泥常有的灰色,宽大的车窗隐约映照出明和泛红的脸颊,退烧药药效似乎还没有生效,她侧头望向已经远去的护国寺街。

-

A大有许多附属医院,三附院是一所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三甲医院。明和戴着口罩走进医院,在自助报道机上完成了报道。

三楼内科诊室外,人来人往,大多数病人依旧沉默,走廊像是甬道一样交错纵横,明和看了半天终于搞明白了看病流程。

诊室外,明和坐在椅子上等待,面前有人走过也有人坐下,人流永远密集。

有人在分诊台问了护士什么问题,护士让他再等一等,于是他又坐下等待。

明和头晕得厉害,时间也仿佛被拉长,她觉得自己像是《等待戈多》里的主角,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只是等而已。

“20号患者,明和,请到内科一诊室就诊。”

广播重复了两遍,明和强撑着走进诊室把血常规报告递给了医生,又补充说了症状和校医院医生建议她做铁蛋白检测的诊断。

医生点头,在电脑上记录了病情。

“伸手,把脉。”

医生把完脉说道:“心率挺快。”

“张嘴看一下舌头。”

明和取下口罩,张大嘴。

“你肯定经常熬夜,还喜欢吃甜食,贪凉,肠胃也不好。平时是不是总是觉得累?”

明和点头,全都说中了,略微有些窘迫。

“以后少吃甜食,咖啡奶茶都不要喝,水果也少吃,多吃蔬菜、肉。”

“给你开个单子,一楼抽血,三楼拿化验报告,做铁蛋白检测和甲功五项。报告要两三个小时之后才出,拿到报告直接回这里就行。”

在一楼抽了两管血,明和用棉签按着伤口,一时有些不知去向。回学校来回的路程就要一个多小时,但不回学校又能去哪,在医院干等两个小时?

明和坐在医院大厅椅子上打算处理名盛的工作,但头脑并不清醒,刚看了两分钟手机,胃里就开始泛恶心,总是觉得有东西浮在喉头。

她只好放下手机,闭眼靠在椅背上休息。但惜时如金似乎是明和或主动或被动贯彻的理念,过多的谦卑教育也让她总是觉得还可以更好,有时候她对自己非常苛责,休息时甚至有负罪感。

“小和?你怎么在这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水调歌头》。

男二终于出场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2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