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一位夫人拿了一件衣服进了乔氏成衣铺:“掌柜的,我这衣服想换一换,可不可以?”
裘掌柜的不以为杵,笑容满面:“夫人想怎样换?”
那位夫人道:“这一件是百鸟绒的,我想换一件天鹅绒的,可使的?”
裘掌柜的道:“可以换,不过您这衣服定然已经试穿过了,所以,这衣服我们得拆换才能再一次出售。所以得收您五两银子的拆换费。自然这拆下来的外衣您可以取走。另外,你补七百两银子的差价即可给您取一件天鹅绒的。”
夫人抚掌:“太好了,掌柜的,您这样通情达理的,以后一定要发大财的。这拆下来的外衣,我也不要了。”
裘掌柜:“好嘞,这就给您取。一共剩下十件,您挑个花样,不满意的,我们可以给您换。”
夫人看上一件:“就要那百子团戏的!”
“夫人莫不是!哎呀,那我就在这里恭喜夫人了!”裘掌柜察言观色之能力,无可匹敌。这位夫人是怀孕了。
待这位夫人取走衣服,阿全问掌柜的:“我看着这百鸟绒的也是十分暖和!不比那天鹅绒的差。这位夫人为何定要这天鹅绒的?”
“阿全,你现在身上穿着的是短羽的,也很暖和。可若有一天,我们家所有的伙计都穿百鸟绒的,你可还会再穿短羽的?” 这攀比之人,人皆有之啊。要不然怎么说哪位羊家的家主是神人呢。
不仅是个神人,还是菩萨心肠呢。
听说,短羽麻布的千金衣有十几车是分文不取给送去了北境给将士们穿呢。要知道,即便是短羽麻布,那些短羽毛也是用下等的丝绵裹了的,可比那用稻草做的冬衣暖和多了。
但做这些衣服要给乔家的钱,竟是一个大钱都不少呢。
家主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才第一次肯与别家合作一起做衣服吧。
这真是个好决定呢。
要知道,这衣服即便是用最好的布料,上等的丝绵,算上秀娘的工钱,也不过是十两银子的本钱,只不过那羽绒难得罢了,即便如此,二十两银子大约也是足够了。所以,这衣服就是纯赚。
这几天的收入简直比以往五年还要多呢。
……
京城胡阳街,新开了一家羊氏南北铺,别的不说,这门联很是奇怪。
上联:货通南北
下联:诚卖东西
横批:批发零售
一个学子看到店里有纸,看着还是质量很好的纸,就进店看了一眼。
结果没有买东西,倒是批了一下这对联。说下联不工整,这“诚”字不是名词。年轻的掌柜的很有礼貌地说道:“那是我们东家的名。”
学子这下无话可说,走了。
虽没买东西,对联记住了,这家店的名字倒也是记住了。
这店里卖的东西也是未见过,且十分之杂,除了纸之外,还有鸡毛掸子,毽子,米线和米粉。
“真是没见识!” 店里的小姑娘不高兴了。
“小六,别乱说话,这是在京城。” 年轻的掌柜不是别人,正是初二。
初二和小六来京城已经有十来日了,一同来的还有五人,这五人是一家三代,有老有小。老婆子一直带着两个小娃,不出门。另有两个壮汉是一对兄弟,一个是个傻的,有一把蛮力。另一人的手少一根手指,看着凶,但其实很好说话,手上有功夫。
临行前,家主吩咐初二和小六二人,要尊老爱幼,当自家人。
初二明白,这是家主担心他们俩,找人保护他们呢。
来客了。
一位夫人拿起一个毽子,问:“这个小东西怎么卖?”
“六个大钱一个,这个叫毽子,可好玩了。”小六拿起一个毽子踢了几下:“您瞧。保管您家孩子玩了之后,健健康康的。”
小六看她犹豫,继续说道:“这种是六个大钱一个,底座装的是两个大钱,您若是送这个给孩子,孩子压岁钱都有了。这儿还有四个大钱一个的,底座是两块小铁片,也是一样好用。夫人你慢慢选。”
家主说过,在给客人足够信息之后,要让客人自己做决定。这京城的客人比启山城的客人可挑剔多了,小六小心应对着。
那夫人挑挑拣拣,一脸嫌弃,但最后却说:“就要这六个大钱的,给我五十个。” 着实出乎小六意料。
“好嘞,这就给您装好。” 小六拿出宝来叔编的大竹匣,装了两个竹匣:“一共三百大钱。”
初二把早就准备好的一袋子混合米粉恭敬地递给那位夫人:“这位夫人,您家孩子多,快过年了,给孩子做顿饺子吃。送您一袋我们家的米粉,跟北方的面粉略有些不同,您做完的饺子,别下水煮,用蒸笼蒸。这饺子皮蒸出来是透明的,若是馅儿用这建康城独有的虾子,还能看到里面红色的虾。祝您红红火火过大年。 ”
“年纪虽小,却是会做生意。多谢了,承您吉言。也祝你们生意红火。” 那夫人本来听着饺子就已经很欢喜,再听透明的皮儿就更感兴趣,赶着回去试一试。
待她走后,小六问初二:“二哥,你确定她是吗?”
初二道:“裘掌柜的教的我都记着呢,她穿的是宫里的衣服。若不是,那就当丢了一袋子米粉吧,回家我压岁钱不要了,给家主省着。”
“家主还缺你那几个压岁钱?你不看看你脖子上的玉坠,我问过聚宝斋的,这玉老值钱了。 ” 小六脖子上也有一个玉坠。离开启山的时候,家主亲自给他们戴上的。
初二的是竹子旁站着一只正面而视的山羊,背面是个“二”字。小六的是兰花旁有一只回首的小绵羊,可爱的很,背面是个“六”字。这玉佩的花纹是家主定的,家主喜欢四君子中的竹和兰,而羊是家徽。玉是在聚宝斋挑的,家主挑了材质最好的,雕工是朗之的手艺,跟聚宝斋师傅借的雕玉工具。
他们九人加上朗之和钦之,还有韩叔继子韩吕,一共十二枚,花了老多钱,家主说是就盼着他们出门能平平安安的。
才出来十天,没有一天不想家呢。家主说,让他们先试试,还是真了解他们。现在小六天天盼着裘掌柜的赶紧卖完千金衣,他们可以跟着一起回启山城呢。
“你啊,整日只知道钱钱钱,小心掉钱眼里了。家主的话,你都忘了。” 初二笑呵呵地数落小六,穿着千金衣,并不觉得冷,小六小脸红扑扑的,怎么看怎么好看。
“家主也没有让我视钱如粪土。我是一个商贾人家的孩子掉钱眼里了也很正常。倒是七七真是让我意外啊!她竟是从岭南来的呢。我跟她天天混在一起,竟然不知道,嘴巴可真严。”小六的小脸涨得更红,大约是因为自己的后知后觉生气呢。
初二却不以为然:“管她原来是哪里的,现在就是咱们七妹。家主不是说了吗,往事不提,活在当下。”
小六小脸上有一丝忧色,道:“但谁没有过去呢?”
初二宽解她:“有过去并不是要陷在过去,你没听家主当时怎么跟小八说的吗?三年之内找不到小八的爹,小八再做决定。家主说往事不提,并不是不管我们以往的亲人了。只是他不计较,但若是我们在意,家主还是会帮忙的。比如你想找您爹娘,家主不会不同意的。你看钦之哥就知道了,家主为了找他还受了伤呢。”
小六脸上露出一丝决绝的神色:“我才不找他们,当初他们用我换了一斗面,我算是已经把生恩养恩都报了。以后,我就是羊初六。不管家主怎么想,他以后就是我爹。 ”
初二摸了摸小六的发顶:“小六说得对,家主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算算日子,今天已经过去十天了,小八应该收到我们给他的礼物了,不知道小八喜欢不喜欢。”
小六推开初二的手:“我们八个人一起做的,他敢不喜欢!”
那日家主让他们去下笤溪村,村民们忙着收拾鸡鸭鹅的羽毛,没时间理他们。
初五建议送纸算了,初八最喜欢读书,送纸合适。初五现在是做纸的好手,管叫初八喜欢。但其他人没同意,送纸这多没新意。
一时间也不知道给家主和初八送什么,他们八人只得在山里转转想想点子。
转了半日,点子没有想出来,七七却意外找到了木薯,这东西其他七人都没见过。在七七的坚持下,八个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了两株木薯,竟挖出十多个木薯,约莫四十来斤。七七说这东西有毒,但去皮泡过煮熟了就可以吃。八人当下决定,这就是送家主的礼物了。家主不正为粮食发愁呢吗?他们找到这么一大片木薯林子,总能解决大家吃饭的问题。
小八的礼物也有了着落,他们回到村里找到吕娘子,和了泥,给小八做了一个笔筒,笔筒上刻画了九个孩子和一个大人,周边是花花草草还有许多小羊羔,七手八脚一起做得,很粗糙,肯定没有朗之刻画的手艺好,但吕娘子说了,点了釉彩,烧出来会好看的。
“对,再怎么说也是我们自己做得。小八敢不喜欢!” 初二也释然了:“我有点饿了,想念王婶做的蒸饺了。”
“我也想吃蒸饺!” 小六说:“家主真是神人!那木薯居然可以磨出粉来,混上米粉做出来的蒸饺既好看又好吃,这连七七都不知道呢。”
初二同意:“是啊,家主神的地方多着呢,我们慢慢学着。”
小六摸了摸肚子,好饿:“你看着铺子,我去买吃的。”
“等等!”初二揪走一根钻出来的羽毛:“让你不听家主的,不肯用丝绵,你这节省的有什么用,你看这一根根羽毛都钻出来了。”
“知道了,知道了,以后都听家主的,不自作主张。 ”说着,蹦蹦跳跳跑去对面米果铺子。
初二看着她那可爱的样子,咧嘴笑了。
还记得当时家主叮嘱绣娘们:“先用丝绵裹住羽绒,再用细绢包裹,用针线固定之后,外头再用一层绢,这样鸭绒就不会顺着针脚跑出来。”
王婶当时就感慨:“家主真是神人,针线上的活都懂。”
家主说:“以前家里有个讲究的人,喜欢选衣服,选好还会告诉我,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一来二去,我也就跟着知道了那么一星半点。我说得也不一定对,你们自己试试。”
小六当时觉得用丝绵太贵了,就跟绣娘们说她那件就不用丝绵了。结果现在她都快成小鸭子了,等回去之后,还得返工再做。
回去,十天了,好想家啊!初二望着北面家的方向,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做什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