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祝府一派欣喜之气,静安堂内一雍容女子静跪于佛像前,面容安祥,手执菩提串,双唇轻微张合诵念佛经。
“保佑我儿身体健康,岁岁平安,岁岁平安。”此人正是祝辞深之母,蒋南菁。
恰逢此时一老妪轻声打开静室的门,蹑步走向祝母,祝母睁开眼,老妪连忙上前扶起祝母。“夫人,方才下人通传,公子已到渡口,约莫还有一柱香的时间就到府了。”
“当真?随我去迎佑安,另外我吩咐你准备的东西可有放在茗品轩中?”祝母边向门外走去边问老妪。
“夫人,老婆子我办事还不放心吗?”
“嗯,王妈你办事我是极放心的,只是有十年未见我儿,有些忐忑,当初京海要把他送走我是极不情愿的,奈何……罢了,随我去迎佑安。”佑安是祝辞深的表字。
一行人来到前厅等候,祝母不时询问佑安何时才到方才不时说已到渡口了吗。说曹操曹操到,只见一男子身着青衣道袍,远远望去身姿挺拨,风姿绰约,有文人风骨,又兼谪仙气质,好似那仙人般。
那仙人一般的人物走近了,五官也看的更清,一双丹凤眼配上狭长的眉毛好不惹人,眉心一点红痣更添一股妖媚狡黠,鼻子高挺清秀
薄唇不算殷红只是淡淡的浅粉色,肤若凝脂,只是那眼眸中乘着淡淡的疏离感,又添冷冽的气质。
那就是公子吗?长的真好看。底下的丫鬟低声道。但又害怕受到掌事婆婆的责骂,不一会就禁声了。只是仍偷偷抬头欣赏祝辞深的俊颜。
“母亲,佑安回来了。”
祝母望着祝辞深,带着笑,忙将祝辞深拥入怀中,“好孩子,为娘好久不见你了。让我好好看看你。”说罢,仔细端详起祝辞深的脸。面上带笑,只是眼眸中却又闪过一丝迟疑。只一瞬难以捕捉到。
“走,我带你去茗品轩尝尝你父亲新得的好茶。你们都下去吧,我想和佑安单独聊聊。”
于是母子二人来到了茗品轩中,布置典雅,却并无什么千金难求的字画,挂的大多都是祝父及祝氏先人自己的字画,亦或是祝父好友所赠的自书字画。
祝母拉着祝辞深落坐在茶几两侧,祝母亲手将茶壶里的茶倒给佑安。又拿了块糕点,说“快尝尝这茶好不好喝?再尝尝这绿豆糕味道怎么样?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个了。”说着祝母脸上难敛笑意。
佑安笑了,浅尝了一口茶水。说到“母亲佑安不爱喝这西湖龙井。孩儿最爱喝的是江南本地的大角湾茶。当初父亲还告诉我不要附庸风雅,学着别人的喜好。龙井固然好,可是太过名贵,用做接待贵客可,平日里还需恪守本性,大角湾虽不名贵可却价格亲民,当地百姓皆饮此茶,当与民同乐。龙井再好可却只能被权贵享用。父亲的话孩儿一直记着,母亲怎么就忘了呢?且我不爱吃绿豆糕,太过甜腻。”
“瞧我,时隔太久竟然忘了。时间不早了佑安不如先回恒丰园休息休息?等晚些时候在差人叫你吃晚饭,你爹今晚不当值。你们好好聚聚。
“母亲孩儿的园子去年年底,你和父亲不是写信说改为迎春园吗?说是为了辞旧迎新。母亲你不必试探我就是佑安,原本说在待两年再回来,只是计划有变化,故而提前回家。至于剩下的事晚上再详谈。”
“好好,佑安你快回去吧。”
等佑安一走祝母再也忍不住泪水了。时隔十年她的孩子终于回来了。在前厅等佑安的时候她是多么焦急啊。但她不能表现出来,如今府上指不定又有多少双别人的眼睛再盯着呢。就等着找府上的差错,好拉祝府下水,若是让她们探寻到了佑安的秘密,佑安就危险了。
另一边祝辞深看着时隔多年的小院依旧干净整洁,一如当年离家时一样,可见父亲母亲对自己的挂念。可是自己马上又要到帝京去,也不知前路如何,这段日子要好好和父亲母亲度过。另外他还想给言随一个身份,在山上的十年是他陪自己度过,又怎忍心让他一直为奴。
晚上祝父回来了,三个人一同吃饭,祝母祝父一直向佑安夹菜,生怕他吃不饱。祝母还说佑安瘦了,在山上过的不好定是那老道没好好对待佑安。祝母口中的老道就是佑安的师傅悟生。
“母亲,师父未曾苛待我,我的眼睛也是师父精心调制丹药方才让其与常人无异,因着丹药的缘故才在眉心处长了一颗红痣。”
祝母听了也知错怪了悟生不在说老道了,只是心里还有些气,若非是他,她又怎会和孩子分离整整十年?
祝父此时开口到,你冠礼是在山上办的吧,你师父可有送你什么礼物?我和你娘送的收到了吧?”
“收到了,我很喜欢。多谢父亲母亲对孩儿的挂念。师父送的是一根发簪就是孩儿头上的这只。”
“嗯,我今天下午看了是块好玉,你师父有心了。”祝母缓缓道。
“另外我还有一事想求父亲母亲,当年上山时您给我许了一个书童就是言随,这些年他一直陪我在山上我们情同手足,我观他有壮志又有才华。望父亲母亲可以收他做义子。将来也好有个身份进入官场,不至被权贵欺凌。”
“好,你说的是我允了。”
三个人就这样吃完了晚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