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成功化解同行的刁难后,苏冰瑶总算是在这条街上站稳了脚跟。每日,慕名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忙的时候,她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药铺里进进出出全是她忙碌却坚定的身影;可闲下来时,她便能悠哉地坐在柜台后,细细研磨草药,或是翻看从各处搜罗来的医书。这儿没人对她指手画脚,一切事务皆由她自行定夺,这般自在,是从前在职场里想都不敢想的。
虽说如今不能大富大贵,可日子过得倒也安稳,每日挣得的诊金,不仅能填饱肚子,日积月累下来,还能三三两两攒下些许碎银。苏冰瑶不禁回想起在现代当打工人的日子,那可真是天差地别。彼时,身为无产阶级的一员,每天都被工作压榨得身心俱疲,企业里的领导,个个都像太上皇,颐指气使,一个指令下来,员工就得忙得昏天黑地,那种被迫被人指使的感觉她讨厌极了。每一座写字楼在苏冰瑶看来都是一个囚笼,四四方方全是玻璃幕墙,连个正儿八经的窗户都是对角斜开,小的可怜,因为它怕你跳楼。这个囚笼,禁锢的不光是体魄,还有对灵魂的无尽摧残,关键为了生活,还要心甘情愿的呗摧残,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春花秋月无暇顾及,每天起得比鸡还早,通勤路上被挤得东倒西歪,到了公司,干的活儿比牛还多,可吃的呢,却常常连猪食都不如。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疲色,根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同事之间,也不像表面那般和谐,为了业绩、晋升机会,时刻上演着 “宫心计”,各种排名考核、竞聘上岗、末位淘汰等,不是在搞人,就是在搞人的路上,那氛围实在让人难受。好不容易盼到发工资,那点微薄的薪水,还没在账户里捂热乎,转眼间就被房租、水电费、生活开销等各项支出瓜分干净,就像来月经一样,匆匆来,匆匆走。
行医救人到底是积德行善之事,苏冰瑶深知其中意义重大。况且自己能穿越到这儿,本就透着几分神秘,那说明玄学之事不得不信,未必就是封建迷信?在那个信仰全无的年代,苏冰瑶宁愿相信世界上是有鬼神的存在的,只是尚未被世人完全参透。至少,给正在痛苦煎熬的人们有个将自己一切不幸福不平等都归咎于前世的修行不够。好好修心,重新投胎,过得好点也是一种活着的希望。她越想越觉得,这是老天给她的一次全新机遇。来都来了,往后余生,她便要在这大晋的土地上,靠着自己的医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什么情情爱爱,统统靠边站,一心扑在事业上,才是她当下最要紧的事儿。
如若能在这古代寻得一隅安稳,靠着医术顺遂度日,未尝不是一场岁月静好,可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虽说魏晋时期有着令人心驰神往的洒脱风度,可这背后隐藏的缺点与风险,却如影随形,比起近代那战火纷飞、局势动荡的民国,竟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真正的乱世。
政权更迭之频繁,好似那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今日这势力称王,明日那权贵称霸,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根本不知安稳日子在何方。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全然不顾民间疾苦。西晋短暂统一后,旋即陷入 “八王之乱”,宗室间相互攻伐,战火燃遍中原大地,百姓被裹挟其中,苦不堪言。好不容易盼到局势稍有缓和,北方异族又趁虚而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纷纷南下,开启了长达 135 年的 “五胡乱华” 时代。中原大地瞬间沦为人间炼狱,战火纷飞,杀戮不断,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剧时有发生。
经济也遭受了重创,处于崩溃边缘。农业生产因战乱难以维系,大片农田荒芜,百姓食不果腹。商业贸易更是受到重重阻碍,道路不通,关卡林立,商人不敢轻易远行,市场萧条,物资匮乏,就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成了稀罕之物。在这样的环境下,货币贬值如同废纸,通货膨胀严重,人们辛苦积攒的财富转瞬即逝,生活愈发艰难。
社会秩序混乱到了极点,法律如同虚设,权贵豪强肆意妄为,肆意兼并土地,鱼肉百姓。普通民众毫无安全感可言,随时可能遭受战乱、匪患、饥饿的威胁,生命如风中残烛,脆弱不堪。且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势力庞大,他们把控着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寒门子弟几乎没有出头之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阶层固化严重,社会缺乏公平与活力。
再看那疫病横行,由于卫生条件恶劣,医疗资源匮乏,一旦有疫病爆发,便迅速蔓延,难以控制。无数百姓在病痛中挣扎,却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命消逝。而且,这个时代天灾频发,旱灾、水灾、蝗灾接踵而至,大地干裂,洪水泛滥,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苏冰瑶望着街头那些面黄肌瘦、眼神绝望的百姓,再看看自己这小小的医馆,心中满是忧虑。她深知,在这样的乱世中,想要安稳行医救人,谈何容易。
夜幕如墨,缓缓笼罩了整座小城,白日的喧嚣渐渐沉寂。苏冰瑶忙碌了一天,刚关上医馆的门,正打算稍作休息,舒缓一下疲惫的身躯。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虚弱至极的呻吟声,如同丝线一般,从紧闭的门外飘了进来。
她心中一惊,赶忙快步走到门口,猛地拉开门扉。只见昏黄黯淡的灯笼光晕下,一个身影蜷缩在医馆门槛边。此人衣衫褴褛,那身破衣烂衫仿佛是用无数块破布随意拼凑而成,上面沾满了泥污与血渍,一缕缕布条在晚风中无力地摆动。他头发蓬乱如杂草,纠结成一团,脸上满是污垢,几乎辨不清容貌,唯有一双眼睛,在脏乱的发丝下,偶尔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却不是向苏瑶哀求的表情,他更像一只高傲的孔雀,与生俱来的居高临下,这种感觉,苏冰瑶有些莫名的厌恶,但他还是蹲下身,凑近查看,只见乞丐浑身伤痕累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伤口处的血已经干涸,与衣物粘连在一起,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味。他气息微弱,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艰难地从胸腔中挤出一丝空气,胸膛只是微微起伏。
“这是遭了多大的罪啊……” 苏冰瑶轻声呢喃,眼中满是怜悯。在这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像这样孤苦无依、饱受欺凌的可怜人不知有多少。她没有丝毫犹豫,伸手轻轻将乞丐扶起。乞丐的身体轻得如同一片羽毛,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走,这让苏冰瑶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费了一番力气,苏冰瑶总算将乞丐挪进了医馆,安置在里屋的病榻上。她迅速点燃烛火,取来药箱,开始仔细地为乞丐清理伤口。她先用温热的湿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乞丐脸上和身上的污垢,动作轻柔得仿佛对待一件稀世珍宝,生怕弄疼了对方。随着污垢被一点点擦去,乞丐那消瘦憔悴的面容逐渐显露出来,颧骨高耸,眼窝深陷,皮肤粗糙干裂,一看便是长期在饥寒交迫中挣扎。
清理完伤口周围的脏污,苏冰瑶又拿起镊子,仔细地清理着伤口里嵌入的砂石与碎渣。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专注,过程很痛苦,但是乞丐却全程一声不吭,实在是痛不过了,也只是咬紧牙关身子发抖,可见乞丐的韧性和毅力,饶是见惯了病人理性的场面,苏冰瑶也不得不默默地在心里给了乞丐一声赞赏和佩服。苏冰瑶是专业的,他的手没有丝毫手抖。处理完外伤,苏冰瑶又根据乞丐的症状,从药柜中挑选出几味草药,亲自到后院的小厨房去煎药。
不一会儿,药香弥漫在整个医馆。苏冰瑶端着热气腾腾的药汤回到病榻前,坐在床边,轻轻扶起乞丐,用小勺一点点将药汤喂进他口中。乞丐微微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忙碌了许久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似是感激,又似是难以置信。在这冷漠的世道中,竟还有人愿意对他这个落魄乞丐伸出援手。
喂完药,苏冰瑶又为乞丐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轻声说道:“你安心休息,明日我再来看你。” 说完,她转身离开房间,轻轻带上了门,然而她的心中却满是忧虑,不知这个乞丐能否熬过这艰难的一夜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