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舟和许如媚、冷凝等人退出去后,只剩下熙国的人在帐内。
百里落苏见事情解决,心头的烦闷一扫而光,问向夏轻染:“轻染,你昨日有没有被吓到?”
夏轻染摇头:“公主挂心了,我没事。”
百里弘景眼神轻佻,戏谑道:“本王昨晚一夜未睡,恨不能守在夏姑娘身边,既已回来了,不如坐下浅饮一杯压压惊?”
百里弘深冷叱:“王兄自重,北王府的人不需要王兄操心。”
“哟,这么快过河拆桥了,”百里弘景自嘲一笑,“刚刚还和本王一致对外,这会儿倒是分得清楚。好像是本王将所有人控制,才有闲心去救二位,不然到现在恐怕还没出来,一句感谢都没有,实在很伤本王的心呐。”
他面上乃是一副心痛至极的模样,眼里看戏煽风点火的笑意丝毫不减。
百里落苏暗暗吐了吐舌头,竟然还死心不改。
“南王殿下,”夏轻染淡淡道,“控制局面乃是国事,与我无关。救人一事殿下只是略出绵力,不过还是在此谢过殿下了。”
说完冷淡地屈了屈膝。
百里弘景撇嘴说:“无情。”
“王兄想必很忙,本王就不打扰了。”
他直接拉着夏轻染出了帐门。百里落苏跟在后面。
才出帐门就发现秦玉蘅在外面等着,她一看到百里弘深,赶紧迎上去,笑道:“殿下福大命大,玉蘅相信殿下没事就一定会没事。玉蘅向老天爷求了一晚上总算把殿下盼回来了。”
她说得很激动,仿佛真的是她心诚则灵感动了老天。
百里弘深瞥她一眼,意有所指道:“秦小姐的本事不小,上次的人灭口后这么快又有了人?”
灭口?秦玉蘅一愣,狐疑地看向他,上次庄园的人不是他杀的吗,干嘛还一副她心狠手辣的样子?
“殿下为什么这么说?”她吸了吸鼻子,佯装大方得体,“上次的事是玉蘅不好,让轻染受累了。昨晚我要去找你们的,兄长将我拖住才没去添乱。难道因为这事殿下怪罪玉蘅,轻染也怪我吗?殿下若不相信大可去查,我没做的事绝不会认。”
“秦小姐多虑了,”夏轻染怕把庄园灭口一事牵扯进来,连忙出声,“我没有怪任何人,多谢秦小姐挂心。”
不过百里弘深仍然面色不善,意有所指道:“秦小姐有空的话不妨多读几本书,静一静心也是好的,别老想着害人害己的事。”
言罢两人走了,留下秦玉蘅在原地抓狂。
百里落苏干笑了两声,结巴道:“那个——你别多心,王兄是……我去追他们了,还有话要问他们,你你……自己保重。”
说完赶紧溜了,心里怪王兄说得这么重,哪个女孩子能接受心上人说她脑中空空,心肠歹毒。
秦玉蘅整张玉脸青一阵红一阵,很久都没有顺出气来。心中恶气难纾,咬牙切齿几回,连掌心被指甲嵌出血了都不知道。
在她多年春心暗动的时光里,她很少能与他说话。如今虽说了几句话却也得到他最难堪的嘲弄。她满腔爱意得不到回应,她可以理解。
但她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个对所有人都冷淡的人却独独对一个人这么上心?他若一直禁锢自己,她亦能一直默默等待守候,直到终老。
可是她不能接受他原来可以为了一个人甘愿走出画地为牢的圈地,她不能接受那个人还是一个陌生并相处不久的人。
眼泪在她脸上淌下,她失神朝前走。她留下来只为亲自问候他一句却得到如此指责的一句话?她为什么不听兄长的,自取其辱地留下来?
擦了擦因泪水淌过而麻痒的颊面,她高傲地抬起头,嘴角一丝冷笑划过。她是秦玉蘅,碏上城除公主外最瞩目的贵女,怎会认输?
回了营帐的赵行舟怒气未消,一把将桌上的器具扫了下去,重力拍桌子恨道:“欺人太盛了,本宫的损失就算了吗?这口气本宫早晚要出!”
苏汗吊着一只手蹲下去捡他摔碎的器具,边捡边道:“这事有什么可气的——”
他才捡了一片,赵行舟立马过来将他捡到的碎片扔了,拉他起来,嗔道:“碎了就碎了,你本来一只手吊着,再伤了另一只手怎么办?”
“吊几天而已,小伤。我们本来是想以赵行渊的事来发难熙国,谁想到同一天会有这么多刺客。本想将计就计,结果熙国将此事闹大,为了自保只能息事宁人了。”
“可是你的伤怎么能算小事,”他直直地盯着那只被绷带吊起的手,自责道,“若不是本宫考虑不周,你也不会受此疼痛。”
“成大事者何惧受伤?师父说成大业哪怕是死——”
“不准胡言!”赵行舟打断他的话,自觉语气太过急切激亢,平了平声音,生硬道,“本宫是说,哪有大业未成说这个字的,这话不吉利,以后不要说了。”
苏汗愣了愣,旋即温和一笑,如春风生花,“是我胡说了。”
两人笑了笑,将此事揭过。
赵行舟重新叫人上了茶,茶沏好后亲自给苏汗倒了一杯茶递给他,苏汗接过,打趣道:“做太子的幕僚还能得太子亲奉茶水,说出去都是一件光荣的事。”
赵行舟张了张嘴,口里的话到了嘴边变成了:“能给苏五郎倒水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本宫若不是太子这个身份也只能仰五郎项背。”
不是谁都可以得他奉茶倒水的。
苏汗疏朗一笑,声如清泉:“……哈哈……太子取笑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几次都被人化解,现在也不敢再做什么了。夏国一事已定,熙国自奉为大,先回何墟城再说,你觉得呢?”
赵行舟看了一眼他的手,来这里不但没做成事还把他搭了进去,吁出一口气,道:“回城后准备回国的事,我们一走他们也会走。也许下次见面只会在战场上了。”
苏汗点了点头,战局已开,所有人为了争那一个位置,只会将刀指向别人。他出身玄门,谋士讲究忠诚,既为太子幕宾,终其一生只会忠于他一人。
翌日,众人启程回碏上城。来时意气风发,去时有人忧愁有人欢喜。赵行舟要了马车和苏汗共坐,方便路上照应他,几位公主也安排了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城内进军。
龙横天和陆暗两人早带人回城开道接人,接到众人后他们将各国王子公主送到驿馆后才离去。百里弘深和百里弘景两人去了王宫禀事,熙王已等候多时。
而在半路百里落苏收到宫里的信,说是徐夫人染疾,她担心母亲,没回北王府,直接回宫侍疾去了。夏轻染和阿璃两人回了府。其他人也都各自回了自己的府邸,秋狝一事不管发生过什么在回到碏上城后都成了过往。
冷凝和张巡回到歇脚的驿馆,后脚还未完全收进屋内,锁春脸色惊慌地迎了上来。
“公主,急报!”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交给冷凝。这一次她没有跟去,在驿馆等。
冷凝的心颤了颤,接过信迫不及待地拆,因为太紧张手上发抖,火漆几次都没烤上。张巡接过在火上一烤,拿出里面的纸笺。
二人一起观看,看完后纸笺掉落,冷凝的泪也流了出来,全身发抖,脸色惨白,嘴唇颤乌。
张巡问向锁春:“这信什么时候到的?”
“今日一早快马加鞭送来的,奴婢本想立马来找公主,见城外有士兵开道,猜测公主快回来了,又怕到时人多,急报里的内容不能被人知晓,这才在驿馆等待。”
“可有人看过?”
“没有。信是直接送到奴婢手里,一直揣在身上未曾离开半刻。”
张巡点点头,对她挥了挥手,示意她下去。
回头看见冷凝还是躬着身凄凄然地站在那里,双手保持拿纸笺的姿势,泪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掉。张巡走过去扶着她走向一旁的椅子,压肩膀让她坐下。
转身倒了一杯水递给她,她失神地没有看到,只是落泪。张巡放下杯子弯腰双手扶在她的双肩处,轻声道:“公主,你要镇静一点。”
冷凝回过神来,抬头怔怔地看着他,泪眼模糊,片刻过后一头钻进他的怀里。张巡一滞,手上僵了僵旋即抱紧她,在她背上轻轻地拍打。
那杯没喝的水静静地散着氤氲雾气,由最开始一团一团的浓雾变成一缕一缕的淡烟。女子的哭声渐渐变小,最后只剩下轻轻的呜咽。
张巡的心也跟着她的哭声从揪得发疼到慢慢平缓。待她完全停下来后,他才重重地吁出一口气。
冷凝平复过后从他腹部抬起头,擦了擦满是泪痕的脸,谦意道:“对不起,弄脏你的衣服了。”
张巡拿出帕子弯腰在她脸上仔细擦起来,动作轻柔,生怕擦痛了她白嫩的小脸。
“一件破衣而已,只要公主能够发泄出来便是它的价值。”
冷凝仰头让他能够看得仔细一些,而他认真的神情也落入她的眼眸。说实话他俊秀温和,那日父王说会有一个人同她一起来熙国,她见到他的第一眼不由自主地失了神。她深宫中长大,自然知道公主是政治武器,从没幻想会对一个人动心。
可是看到他的那刻,她真的希望她会是世上最幸运的公主,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生一世。刚刚看到信得知她的父王已经驾崩,她控制不住才失了态,只想任性一回。
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仙去,因为乖巧懂事才被王后扶养,又和太子哥哥感情甚笃,这才在后宫有一席之地。
王后前两年因病去世后父王便没再立后,没多久父王就顽病缠身,每次刚要好点又马上转危。她和太子□□夜照料,拖了这么两年。熙国攻灭夏国后,朝堂得知他国会派人入熙国,为了不落后,虞国也上了国书。
可是启程时父王又病势凶猛,王兄身为太子怕万一情况危急,必须主理朝政,于是临时换了她来。她知道,父王和太子哥哥不相信其他人,即使舍不得她也只能替他们分忧,让他们安心处理虞国要事。
走时,太子哥哥带了一个人给她,此人便是张巡。告诉她有事不决时可以和张巡商量,叮嘱她在他国不能给虞国丢脸,更不能让他国小看了虞国公主。
两人一路东行,路上张巡除了对她尊敬有加外也多番照顾,她会不自觉地将头偏向他,而他只是淡淡一笑。
她是高贵的公主不能像其他女子一样太过露骨,而他亦是大族之后,所言所行皆循规蹈矩。二人虽相处日久,但也仅限于君臣之别,互相敬重而已。
不知是她的泪痕擦不尽还是张巡不想放下,替她擦脸的手一直在她脸上逗留许久,他才怏怏地垂下手,轻道:“王上崩逝,公主虽然心痛,但是远在异国他乡,不能让人看出把柄。眼下虞国朝堂不稳,最忌他国窥伺。”
“我知道,”她声音嘶哑,听得张巡皱了皱眉,“哭了这次便不会了。”
“公主——”张巡顿了顿,接着说,“公主要是难过,只有我们二人在的时候可以朝我发泄出来。”
冷凝心头一暖,嘴角微微扬了点,认真道:“虞国一向由三大世家把持,父王这么一去,王兄虽然会继位,可是他——他又有多少的身不由己。张公子——”
她的脸色变红,下面的话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但停顿一瞬她还是说了出来:“——张巡,你会帮我,帮王兄的,对不对?还是帮——张家?”说到后面声如蚊蚋。
张巡仔细辩别了她后面的话才了然她的无措与担忧。张家、虞家以及贾家乃是虞国三大世家,这其中虞家和贾家是姻亲,虞炳湫娶的是贾介的妹子,而张家是他的父亲张谷仰掌管,又是三家中最大的一家。
这三个老狐狸门人无数,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冷家可以一直是王上,但是必须是三家一致拥戴才行。
如今虞王崩逝,太子冷冶继位,他的王后多多少少都会是这三家的人。冷凝担心她王兄不能真正做主也在情理之中。
张巡看着她低下的头,心中一酸,温声道:“我虽是张家的儿子,但我也是王上的臣子,是王上派给我的政事。旧主崩,新主又是公主的哥哥,那我自然是新王和公主的人,臣子先要忠君才能顾家。”
冷凝霍地抬头,见他一脸诚恳,眼眶一热,不自觉痒了起来,眨了几下才没再次失态。
“张公子,谢……”
“公主刚刚不是叫了我名字吗?”
“张巡。”
“嗯。”
两人相视一笑,张巡重新倒了一杯水给她,道:“虞国内事不稳,我们只能先行回国。先助太子顺利登位,再安内攘外。不管如何,我都会在公主身后。”
冷凝得到他那句保证莫名轻松起来,连肩背都挺得直直的,道:“这事不能让他国知道,就以我在猎场受惊染病为由向熙王辞行吧。快马趱行,要不了多久,以后——以后就仰仗你了。”
张巡失笑:“公主是君,我只是臣子,尽忠是我该做的。”
“我从来没当你是臣子……”意识到失言,她红着脸双手紧握杯盏,改口道,“我当公子是朋友。”
张巡温柔地看着她笑,想说的话已经不重要了。
(本章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