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庸俗的人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2019年12月】

讲台上老教授正在调试课件。连秋仪在教室第三排的角落瞥见蒋培羽,便跑去与他同座。

林悠悠跟她提过,这是他的最后一门课了,summer intensive,一天三小时,一周五天,连上四周,考试,结课。

她跟他打过招呼,再一瞥他打字的手腕,笑了,说,“这是啥啊,蒋培羽。”

“悠悠画的... 闹着玩...结果洗不掉了。”他笑笑。

蓝色圆珠笔画的手表,甚至还细心地设计了表盘的钻石镶嵌形状。

“那也是悠悠给你做的?”连秋仪抬着下巴点了点他手边吃了一半的三明治。里头眼见着就有烤鸡腿,牛油果,西红柿,芝士。营养均衡,肯定不是路边买的。

“嗯... 你要么,还有一半。”

“...谢谢您,不用,狗粮已吃饱。”

连秋仪边将笔记本往外掏,边拧着脑袋看他腕上的‘手表’,又搭讪问:“7:30,7:30你们干嘛去。”

“在qv草坪那里看露天电影。”

“..."

-

是个周五,草地上早早聚集了许多人。每年夏天这个广场都会在周五放映露天电影,为期两个月,多是各个地区的经典老片。

林悠悠早就听说,可惜从前同住的姑娘是个缺乏文艺细胞的小财迷,不肯陪她来。

今天放的是《甜蜜蜜》,蒋培羽说他看过这部电影,很喜欢,放映罢,他问她,喜不喜欢。

林悠悠点点头,在明明灭灭的光影里,她有些恍惚,好像有很多话想对他说,不知从何说起,低头一看,方才握着他的手腕,那涂画的钟表被烘热了,在她手掌心留下半个圆。

她握着那半个圆,想起影片里叫rosie的姑姑,李翘atm机前的笑脸,把玻璃瓶的维他奶贴在脸上。

想起许多类似的过去的日子,雨夜独行的怕,身体上吃的一些苦,但都很模糊了,当下确实是咬牙地过的,一秒一秒,但好在她健忘,忘了那种具体的痛,只留下腮帮子的一点点酸。

“都很好,就是结局不好。”她与蒋培羽十指紧扣,夏夜的风吹过他们年轻的身体。

“怎么说。”

“结局太好了,所以不好。”

她微笑着说,猜测着蒋培羽手心是否也会留下一点点的圆。

毕竟她不是李翘,命运难得慷慨成全,总是欢也凋零,悲也凋零。她只求留下痕迹。

那天晚上她突然有了倾诉欲,与蒋培羽说了好多话。

说她第一次坐飞机紧张得呕吐了好几回,第一次去看海流下过眼泪,说她打过好多工也受过一些欺负,不过都记不太清楚了,说二房东卷着钱跑了,说超市每周二晚换折扣标签。

又颠三倒四地说回从前的事情,说她后来还去过王哥的音像店,但是音像店换了老板,墙壁上挂着王后雄练习题;说她有一天在早点铺看到了大王,但是不敢上前相认,大王怀里抱着可爱的小婴儿,看上去很幸福。

后来夏虫的吟唱都寂了,已是午夜,这夜无月,空中有银蓝色的流云。

夏被单薄,她说着说着,出了许多汗,好像人也变得轻了一些。

像一本陈旧的书,终于被人拿起来读,抖落许多灰尘。

然后她不再说话,快乐地放纵地亲吻蒋培羽。

后者回吻她。

他的重量令她心安无比,他比她烫,将她的骨和灵一次次熨平,踏实地叠放。

当下一刻,比无数的从前快乐,比无数的未来真实,她要留住再留住。

这是圣经所说的贪吗?她揽住他的肩膀,在潮涌般的快乐间沉静地思索,忏悔,见细细一瓣银蓝色的月光,勾勒出他与她错落的□□的沟壑和起伏。

原来爱是银蓝色的啊。

她这么想着,又不知为何落了泪,湿湿的,蹭在他鬓角,他温存地低下头来,吻她的眼睛。

次日她赖了床,点开微信,连秋仪给她推送了一则新闻 ——“关于武汉不明肺炎的通报”。

那是十二月的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六,晴好,无风,太阳直射点即将迫近南回归线。

-

【2023年11月】

已是十一月深秋时节,但深城只需着厚毛衫,隔着玻璃人轻易被晒得昏沉,蒋培羽开车,覃玥在副驾驶时醒时睡。

车行过深大校区,窗外分外热闹,像是学校有什么活动,校门口到处都是青春洋溢的脸。

“今天是校庆。难怪这么热闹。”覃玥刷着手机,见朋友圈里的同学们都转发了替母校庆生的公众号文章。

“进去看看?”

“不了。早点去叔叔阿姨那边吧。”

覃玥侧过身,一时有些痴迷地看着窗外。车载蓝牙不知什么时候断开了,留下一种难奈的寂静。

她在这种寂静里欣赏窗外默片一般的热闹。

她和蒋培羽是年少时人们眼中的眷侣,如今是枕畔最熟悉的陌生人。

年少作伴的时候她曾爱过他一些,她相信他亦是。不过他们那时太年轻,爱清浅如春潮,并未在他们的滩涂上留下太多痕迹。

毕竟青春之爱向来是浅薄且有时效的东西。

后来他们又爱过其他人,爱得更深刻一些,有些像大火,有些像海啸。相同的是,他们都从爱的次生灾害完整地走出来,选择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年人,走回到一起,成为家人。

去年深城与他再见,是两位母亲细心撮合的饭局。

那时她母亲已罹患乳腺癌,病情恶化很快,覃仁彬遍请了全国最好的专家会诊,依然回天乏术。

后来只能姑息疗养,和死亡的阴影散步,周旋。

那天母亲的样子在她记忆中清晰如昨,她瘦得脱了相,但坚持穿一袭香奈儿的套裙,一副澳白珍珠缀在她细细的脖颈儿上,使她几乎有些抬不起头来。

事实上那天她对母亲的印象几乎覆盖了所有从前,因为她不曾仔细端详过自己的母亲。

她的母亲对她向来有太强的决心,她既要成为淑女,又要有比男人更坚强的品格。

青春期像左右手各自负重,踉跄不已。

许多年后知晓覃仁彬的风流韵事,她才品出母亲神经质的教育方式背后的端倪。

覃仁彬一直盼有个儿子,而她的母亲在生下她后再也无法生育。

那天她甫一见到蒋培羽的脸,便了然于胸,他与她最终还是殊途同归,他们都成了爱无能的人。

但这没有什么,事实上这个健康的社会里,成年人大都是爱无能。只不过他们总是借用爱的叙事去得到和占有别的东西。

他们很快订了婚。

订婚的那天她诚实地告诉蒋培羽,她对他有依恋,关怀,也许有欲/wang。但没有爱。

如今路过青春时代的校门,仿佛站在一张镜子前,镜中是她又不是她,但最终都会成为她或他。

她感到麻木,只抬头看天。

那种虚无缥缈的爱,是天边的流云。她的流云已经消逝了 ,只剩下空空的天。

-

覃母迎他们进门。夏天的拖鞋已换成了棉质的,崭新洁净。汤煲在了灶头上,荧蓝色小火,逼出一点点水蒸汽。

蒋红国有时在阳台上摆弄他的鱼缸,有时在书房里研究他又不知从哪里淘来的古董,他这两年才有了这个爱好,覃玥私下告诉蒋培羽玩古董就跟传销似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但蒋红国是刘蓁和蒋培羽三年前从阎王手里好说歹说才讨要回来的人,如今他做些什么傻事都是值得被原谅的。

电视总是中央三台和六台,但似乎从未有人看。

蒋培羽记起从前上学的时候,刘蓁在客厅里看电视,从来不开一点点声音。饶是周末,他学习并不紧张的时候,亦是如此。

那段时间刘蓁爱看湖南卫视播的韩剧。那时他走出房门,常常可以看到刘蓁对着静默的屏幕,时哭时笑。无声的生动的表情。

除此之外,他记不起刘蓁有什么爱好,也从未与她有过这样的交流。

刘蓁一直是妥帖细致的母亲,好像她一生下来就已经是一个母亲。

-

晚饭自是其乐融融。要孩子的事情被提上日程,刘蓁显得比他们还期待许多。

蒋培羽试图去理解她抚育他长大的过程所得到的乐趣,然而无果。

他有时候也会想象拥有一个与自己类似的孩子,想象要目睹他重复类似的人生,他感受不到丝毫的温馨,只是不寒而栗。

不过覃玥比他有野心些也更乐观一些,也许他们的孩子也会因此有所不同。

蒋培羽被外派去武汉出差一个月,蒋家夫妇便想着顺道让他去处理房产相关事宜 —— 从前武汉职工小区发的那套房子要拆迁了。夫妻商量着早早签下了拆迁合同,这次他正好要回武汉,便托他回去办理手续。

那房子自他们搬来深城后便一直出租着,蒋培羽并未回去看过。

饭后蒋红国去房间房产证取出来交给蒋培羽。左右交代了几句便再无话可说,尴尬得如同餐厅拼桌的食客。

蒋红国手上将那房产证里里外外翻了又翻,开口搭讪地告诉他,从前厂里给过他小鞋穿的技术主任肝癌去世了,财务科主任的女儿嫁去了法国,书记高升后又因贪污被判了刑,从前单元楼一楼的伯伯,退下来的厂领导,丧偶后又娶了个八零后。

这些故事,林林总总,他在饭桌上说过多次,但蒋培羽还是耐心又听了一遍。他温驯的视线落在蒋红国的手背上。

两年前那里插满了针头,手指上的皮肤因瘦削而皱起,微微发青。

是突发脑溢血,蒋培羽买了7万块的机票中转三国飞回了国。

因疫情耽搁了救治,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后来人是救回来了,但偏瘫留下了后遗症,他整个左侧身体无力,只能跛行,人也苍老许多。站在一起,倒显得与刘蓁有了年龄差。

像是他终于将青春归还给了她一些。

蒋培羽的视线穿过他的手,落在他的跛足上。久久凝视,几乎有些快感。

“培羽,吃荔枝。再晚就没有了。”

覃玥终于出现在客厅,解救了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