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余生皆晚风 > 第3章 讲座后的偶遇

第3章 讲座后的偶遇

明晚觉得,自己这辈子所有的运气,大概都用在了那个周六的下午。

省博物馆的“楚风汉韵”特展公告在官网挂出的第一时间,她的手机就收到了推送——这得益于她特意为省博官网设置了关键词提醒。而更让她心跳加速的是,在展览的专家顾问名单里,赫然列着“时辰(特邀)”的名字。

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几乎立刻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在宿舍里激动地转了两圈,才勉强按捺住狂喜的心情。深呼吸,冷静,明晚!这不仅仅是一次“偶遇”,更是一场需要精心策划的“战役”。

接下来的几天,明晚像备考一样投入。她把特展的展品目录研究了个透,尤其是那些标注着“特邀修复顾问:时辰”的青铜器和漆器。她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甚至跑去蹭了历史系研究生的讨论课,就为了能对时辰经手过的文物有更深入的理解。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心得和可能引发讨论的问题点,每一个问题都反复推敲,力求既专业又不显刻意。

周六终于到来。明晚站在衣柜前犹豫了很久。太过刻意打扮显得轻浮,太随意又怕被淹没在人群中。最终,她选择了一条剪裁简洁的米白色连衣裙,外搭一件浅蓝色的针织开衫,头发柔顺地披在肩上,只化了几乎看不出来的淡妆,整个人显得清新又带着几分书卷气。出门前,她对着镜子练习了几遍“惊讶”和“自然”的表情。

省博物馆人头攒动。明晚的心跳随着靠近“青铜礼乐”展厅而越来越快。她像一只机警的小鹿,目光在人群中快速穿梭。终于,在一个展示着修复精美的战国编钟的独立展柜前,她看到了那个熟悉又令人屏息的身影。

时辰今天穿着深灰色的薄款休闲西装外套,里面是简单的白色T恤,下身依旧是利落的休闲裤和运动鞋。她微微倾身,隔着玻璃专注地审视着编钟上繁复的纹饰,侧脸的线条在展厅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俊朗。周围有游客在拍照议论,但她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形的结界中,眼中只有那件沉默千年的器物。

明晚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脸上的表情,抱着她那本厚厚的、贴满了彩色索引贴的笔记本,装作不经意地走到时辰旁边的展柜前。她站定,也看向那套编钟,然后“恰巧”翻开了笔记本,对着其中一页似乎陷入了思考,眉头微蹙,嘴里还无意识地轻轻“咦?”了一声。

这轻微的疑惑声,终于打破了时辰的专注结界。她微微侧头,目光落在了旁边这个似乎被难题困扰的年轻女孩身上。当看清明晚的侧脸时,时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明晚同学?”时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但那份独特的温和质感丝毫未变。

明晚“闻声”抬起头,脸上恰到好处地浮现出惊讶和一丝惊喜:“时老师?您也在这里!”她的演技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眼神清澈,毫无破绽。

时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她翻开的笔记本上,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手绘的纹饰草图清晰可见。“在看编钟?”她的语气带着一丝赞许的探究。

“嗯!”明晚用力点头,立刻抓住机会,指着笔记本上一处自己精心准备的疑问,“时老师,我查资料看到这套编钟出土时破损很严重,特别是这个甬钟的甬部断裂。我在想,您在修复时,除了常规的物理连接和补配,在内部加固结构的选择上,是如何平衡承重需要和最小干预原则的?用钛合金支架的话,热膨胀系数和青铜本体的差异后期会不会有隐患?”她的语速稍快,带着点学生气的急切,但问题本身却直指修复工艺的核心难点。

时辰眼中的讶异更深了,随即被一种遇到“懂行之人”的兴致所取代。她看向明晚的眼神不再是看一个普通学生,而是多了一份认真和欣赏。

“观察得很细致,问题也问到关键了。”时辰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是明晚第一次在课堂之外的地方看到她露出这样近乎笑容的表情,心脏瞬间漏跳一拍。时辰走近一步,指向玻璃柜内甬钟的某个部位,声音低沉而清晰地解释起来:

“确实是个难点。我们最终没有选择钛合金,而是采用了定制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支架,内部有蜂窝仿生结构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重量和热膨胀系数都更接近青铜本体。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具有‘形状记忆’特性,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能进行微调,以适应文物本体可能存在的细微形变……”

她讲解时的神态,和在课堂上一样专注,却又多了几分在专业领域挥洒自如的自信光芒。明晚听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时辰,适时地点头,并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关键点,偶尔插上一两句自己的理解或引申出的新问题。她的提问并非刻意卖弄,而是真的基于扎实的事前准备和此刻被激发的浓厚兴趣,这让她们的对话顺畅而深入,像两颗在专业领域碰撞出火花的头脑。

不知不觉,她们围绕着这件编钟和修复理念聊了将近二十分钟。时辰的同事在不远处招呼她,时辰这才意识到时间流逝。她看向明晚,眼中带着明显的未尽之意和对这个好学学生的欣赏。

“没想到你对修复工艺这么感兴趣,理解也很到位。”时辰的语气里带着真诚的肯定。

明晚的心像被泡在了温热的蜜糖里,她鼓起勇气,在时辰准备转身离开前,发出了那个在心底排练了无数遍的邀请:

“时老师,今天听您讲解真是受益匪浅,比看书清晰太多了!那个…您接下来还有安排吗?如果不打扰的话,我知道博物馆对面有家咖啡厅还不错,环境挺安静的…想再请教您几个关于漆器修复保护的问题,不知道…方不方便请您喝杯咖啡?”

她一口气说完,心跳如擂鼓,脸颊微微发烫,手指紧张地绞着笔记本的边缘,眼神却带着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时辰的反应。

时辰明显愣了一下。她看了看不远处的同事,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眼神清澈、充满了求知欲(至少表面如此)的女孩。拒绝一个如此认真好学的学生,尤其对方的问题确实很有价值,似乎显得有些不近人情。而且…和这个叫明晚的学生交谈,意外地很顺畅,甚至有点…愉快?这是她平时在研究所或者面对其他学生时很少有的放松感。

短暂的犹豫后,时辰轻轻点了点头,那动作幅度很小,却让明晚的世界瞬间被点亮。

“好。不过咖啡我请。”时辰的声音依旧平稳,但似乎多了一丝温度,“你还在读书。”

---

博物馆对面的“时光印记”咖啡厅,环境如其名,安静雅致,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烘焙的香气和轻柔的爵士乐。明晚选了一个靠窗的角落位置,阳光透过百叶窗洒下斑驳的光影。

时辰点了一杯美式,明晚则要了一杯卡布奇诺。当服务生端上咖啡时,明晚看着时辰那双骨节分明的手端起简单的白瓷杯,小指自然地微曲,一个随意的动作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魅力,让她心跳加速。

最初的几分钟,话题还是围绕着漆器修复展开。明晚的问题依然专业而深入,时辰的回答也一如既往地清晰透彻。但渐渐地,或许是咖啡的香气和轻松的环境使然,时辰的话匣子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一条缝隙。

她开始聊起一些工作中遇到的趣事:比如某次清理一件战国铜壶时,发现壶底竟然藏着几粒两千多年前的碳化稻谷;或者在修复一幅宋代绢画时,意外在画轴夹层里找到一张画师抱怨伙食太差的“吐槽”小纸条;还有一次在考古现场,为了抢救一件刚出土的脆弱漆器,她和团队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熬了三天三夜,最后累得靠着工具箱就睡着了……

这些故事从她口中娓娓道来,语调平稳,却带着一种独特的、内敛的幽默感和对工作的热爱。她讲的时候,眼神会变得生动,偶尔嘴角会牵起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明晚完全被吸引了,她双手托着下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时辰,听得入了迷。她不再刻意提问,只是专注地倾听,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崇拜和向往的神情。

“时老师,您的工作…真的好有意思,也好有意义。”明晚由衷地感叹,声音里带着她自己都没察觉的柔软,“感觉您每天都在和时光对话,让那些被遗忘的故事重新被听见。”

时辰端着咖啡杯的手顿了顿。这种充满感性的评价,和她平时接触的同事或学生很不一样。她抬眼看向对面的女孩,阳光勾勒着她年轻美好的脸庞,那双眼睛里盛满了纯粹的、不掺杂质的欣赏和向往。这种眼神…很干净,也很温暖。时辰的心湖,似乎被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泛起了一圈极细微的涟漪。

她垂下眼睑,掩饰住那一闪而过的波动,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似乎在掩饰什么。

咖啡杯渐渐见底,午后的时光悄然流逝。时辰看了看手表,下午研究所那边还有个分析会议。

“我该走了。”时辰放下杯子,准备起身。

“时老师!”明晚几乎是下意识地叫住了她。眼看这来之不易的独处时光即将结束,巨大的勇气瞬间冲破了所有顾虑。她飞快地从背包里拿出手机,点开微信二维码的界面,双手递到时辰面前,脸颊因为紧张和期待而染上红晕,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

“那个…今天真的学到太多东西了!以后…如果我在文物方面还有问题,可以…可以加您的微信请教吗?我保证不会随便打扰您工作的!”

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咖啡厅轻柔的背景音乐流淌着。时辰看着眼前微微颤抖的手机屏幕,又抬眼看向明晚。女孩的脸红扑扑的,眼神像林间受惊的小鹿,却又带着一股执拗的倔强和期待。拒绝的话在舌尖转了一圈,最终被她咽了回去。那双眼睛里的星光,让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对某个领域纯粹的热爱和执着。或许…只是加个微信,解答一些专业问题,也无妨?毕竟,她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学苗子。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像是无奈,又像是某种妥协。时辰拿出自己的手机,对着明晚的二维码,“滴”的一声轻响。

“加上了。”时辰的声音依旧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有问题可以问,但我不一定及时回复。”这是她给自己设定的界限。

“嗯嗯!我明白!谢谢时老师!”明晚用力点头,脸上的笑容瞬间绽放,像得到了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眼睛弯成了月牙儿,里面盛满了纯粹的、几乎要溢出来的喜悦。

时辰看着她毫不掩饰的开心,心头那点微弱的涟漪似乎又扩大了一点点。她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西装外套:“走了,你回学校路上小心。”说完,便迈开长腿,利落地离开了咖啡厅。

明晚还沉浸在巨大的幸福里,她紧紧握着手机,看着微信通讯录里那个崭新的、名字备注为“辰”的联系人(她犹豫了很久,最终没敢直接写“老公”或“时哥”,但也没用生疏的“时老师”),傻傻地笑了出来。

窗外的阳光正好,暖洋洋地洒在她身上。万里长征,她终于拿到了打开那扇心门的第一把钥匙——一个属于私人的联系方式。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此刻,咖啡杯里残留的香气,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还有手机里那个静静躺着的名字,都让她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她打开那个名为《“追夫”计划》的文档,郑重地敲下:

> **目标2:创造独处机会,建立初步私人联系(√)**

> **关键成果:获取私人微信!**

> **下一步:保持适度联系,寻找下一次见面契机!**

文档的标题下方,那个孤零零的“第一步”后面,终于添上了崭新而闪亮的“第二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