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寻和苍梧几乎是同时出手的。
传输完数据的玉环缩小收回到顾楠之腰间,苍梧的玉骨湘妃竹扇已扇出挟着妖力的劲风,将顾楠之和殷璃朝他的方向掳去。
顾楠之刚双脚离地,就觉着腰上一紧,被人顺势打横抱在了怀里,和殷璃一起被罩在水波流转的圆形屏障中。
贺玄清离苍梧近,措不及防地闻了一阵兰香,头晕目眩间,咬破舌尖拽住了苍梧袖子:“你敢!”
苍梧见着贺玄清嘴角溢出的血迹,哪还敢造次,扶着他的背,反扇玉骨扇,竹香阵阵中解了**术。
贺玄清缓过神来,便一把推开苍梧。
恰在此时,一滴豆大的水滴落在二人中间,“啪嗒”一声砸在岩石上,晕开深色的斑点。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雨点子砸下来,落入水中,如投了石子般溅起一朵朵水花。
几人抬头,发现不知何时,壁立万仞、三崖并峙的百丈崖上,竟覆了一片阴云,像厚实的不透风的棉被,黑压压盖下来,将一线天光都挡了去。
细密的厚重的雨点正是从这阴云里落下的,仅仅是刹那,就形成了一场暴雨,使得三条瀑布如同白练从不同方向自几十米的崖壁飞泻而下,云龙三现,在谷中激荡出隆隆回响。
腹大口小、形若瓦坛的黑龙潭水位暴涨,霎时间淹没了他们站立的礁石。
苍梧玉骨扇一摇,根系深入崖壁花岗岩缝隙的侧柏群落便伸长了深褐色的树干,鳞叶交互对生,上下各延展了一层,连成横插在瀑布上的带雨棚的木质平台。
苍梧和贺玄清一跃而上,鉴寻也驱使着透明屏障漂浮到半空中。
“荧光色没了!”殷璃回望道。
“这就沉不住气了。”鉴寻冷笑一声,左手拇指上幻化出通体墨黑却泛着红色暗纹的玉扳指。
他拉开冥火幻化的弓,自扳指内溢出的蓝焰顺着弓弦蔓延至厉鬼骨箭簇。“嗖”的一声,骨箭拖着魔火的光亮,穿透了龙潭瀑布的水流。
水流因着那阴寒煞气瞬间分成两股,露出瀑布背后的一个中空的洞穴。
洞穴里正盘腿打坐的白胡子老头被箭簇正中胸口,失了重心坠落下来。
那水潭汇了这古怪的雨,竟浮不起一片落叶,碧绿渐渐转为黑沉。
幸而鉴寻吹了声口哨,那骨箭便拖着他的“猎物”逆流而上,将老头甩在了苍梧造的平台上。
鉴寻收了弓箭,带着顾楠之和殷璃也落在平台上,解了结界。
苍梧瞥了眼那狼狈地在地上翻滚哀嚎的老头,没吭声。贺玄清瞥了眼苍梧,也没吭声。
那老头戴一顶乌纱小帽,帽后垂着两根墨色丝带,身上一件藏青对襟长袍,宽腿长裤,裤脚用麻绳束着,露出一双黑布云头鞋。
“别装了,死不了。”鉴寻拎着只有他一半高的小老头站起来,去掉箭杆只留箭簇,顺手摸了把他长袍面料,“看着是粗布,却混着柞蚕丝,泰山养肥了你,就为了让你给人当看门狗?”
那小老头知鉴寻看破了他身份,也不装了,在瀑布的隆隆声中盘腿坐下道:“判官大人未免管得太宽!泰山之事,自然该由府君定夺。”
“这么说,用传送阵召来昆仑弱水降雨,也是你们府君授意?”
弱水鸿毛不浮,金石沉底,能侵蚀魂魄,是天然的结界水域,它环绕着仙山昆仑和蓬莱,抵挡凡夫俗子的闯入。
土地公不答,直接闭目养神。
鉴寻也不着急,手一伸,一只环绕着阵法的发光的球体,便自高空飞下来,在他手心上方旋转着耀武扬威。
“这是‘幽冥之眼’,刚它已经顺着痕迹,记录了所有影像。”
“不可能!幽冥的东西根本上不去!”
“哦,那上不去的地方,只能是南天门了。”
土地公终于意识到鉴寻不过是在诈他,吹胡子瞪眼道:“无耻!”
仿佛见证了“劝老年人买保健品”诈骗现场的顾楠之道,“南天门之上,是仙界吗?”
“嗯。”鉴寻背着手,像个打算遛弯去仙界巡视的地府离退休老干部。
幽蓝的焰火凭空而生,一柄小臂粗的笔杆自火中飞出。
这笔杆墨玉材质,莹润中镶嵌着不断开枝散叶的金色咒符。
笔尖是千年狼妖的狼毫制成,深褐色的细密坚韧,凝萃着判官自身的灵力。
顾楠之不是第一次见“判官笔”了,只是第一次见着“判官笔”巨大化的形态。
只见那笔尖自行游走,在跟前画出个一丈直径的萦绕着冷光的传送阵。
鉴寻拽着土地公打了如意结的腰带,将胸口仍埋着鬼骨箭簇的他提在手里,像提着泰山土特产。
殷璃俯身,让顾楠之爬到它背上,搂住他脖子。
贺玄清头也没回,但苍梧还是跟了上去。
一行人从传送阵里出来时,顾楠之感觉到脸上湿漉漉的,周遭环绕着云气。
他们停留的峭壁上的巨型山石对面,云雾掠过的山峰雄奇,如猛虎蹲伏,青黑色的岩石切面上,纹路嶙峋,如树的年轮,镌刻光阴。
围绕在山峰周遭的云雾如轻纱,时而聚拢时而散开,顺着那山峰东侧望去,通过一道山口连结的赭红色的崖壁,经鬼斧神工的断裂切割,形成扇骨般密集的板状岩体,如一把巨大的折扇横亘天际。
这便是先前挡住他们视线的傲徕峰和扇子崖。
但这些不过是肉眼可见的景致。
鉴寻左手拇指亮起一圈红光,泛着红色暗纹的墨玉扳指再次出场。
灵力流光异彩地化为一把一人高的弓箭,鉴寻沉肩端起来,扳指的沟槽卡住弓弦。
土地公刚觉着不妙,就被抛了起来。
他胸口的厉鬼骨箭重新“长”出了建木箭杆,被扳指内溢出的冥火点燃了鬼鸮尾羽。
鉴寻拉满了弓,弓身弯成燃烧着魔火的蓝月。
“是这里?”鉴寻将弓箭瞄准西南。
被穿在箭上的土地公嗷嗷叫:“不是,放我下来!”
“殷璃,来。”鉴寻的声音动听,如流淌的山涧。
见顾楠之点了点头,殷璃便上前去,按着鉴寻的意思,尽可能地在土地公的正下方,张大了布满獠牙的嘴。
土地公一低头,差点没吓晕过去。
本已经打算袖手旁观适时出手阻挠的苍梧见着鉴寻如此“尊老爱幼”,眉心不禁生出条纹路。
鉴寻“挟土地”找方向找了大半圈,最后才指向了东北方的位于十八盘尽头的南天门。
土地公挣扎着大喊“不是”。
鉴寻又偏过去一个角度指着被称为“天之入口”的泰山之巅玉皇顶。
土地公依旧喊“不是”。
但此时,不知何时出现的土地公头顶的“幽冥之眼”,忽然爆发出刺眼的红光,报警器般一闪一闪,并发出凄厉的鬼叫声,以指认谎言。
“找到了。”
鉴寻微微一笑,拉满了弓,衣袂翻飞间,挂着土地公的厉鬼骨箭簇便带着煞气划破云海,朝远处的玉皇顶飞去。
巨大化的判官笔在蓝焰魔火中再度现身,此时的笔杆竟有三人合抱粗,像一艘浮木船。
鉴寻掐了个诀,蕴含灵力的笔尖便指着已经飞出去一段的土地公,载着一行人稳当而迅速地追了上去。
属于仙界辖区的南天门附近,因着忽然飞来的“神仙”而打开了原本以云海遮掩的法术屏障。
“头铁”的土地公背后拖着长长的蓝焰,如一发子弹,长驱直入禁地,闯入了玉皇顶不远处悬浮的一处圆形祭坛。
土地公屁股着地,双脚刹车。载着众人的判官笔紧随其后,停在了祭坛的中央。
鉴寻扶着顾楠之跳下来后,先“回收”了土地公,将他丢给殷璃。
殷璃一口叼住了,轻轻含着。
悬浮在云海的祭坛是整块汉白玉制成的,直径约有八丈,三十步到四十步的距离。
此时,整个祭坛都湿漉漉的,那些不知从哪里调来的弱水,溶了什么,黑沉沉的全都流向祭坛最外圈镂刻着饕餮纹的青铜水槽。
那沟槽侧着看分明也就一尺高,可走过去俯视,黑洞洞的,竟是一眼望不到底。
风声,水的咕噜声,混合着一股难以描述的恶臭,从那沟槽里翻涌上来。
顾楠之还想研究,就被后头的鉴寻拉住了:“别靠太近。”
顾楠之退回来些,恰见着贺玄清正在打量祭坛东南边缘矗立的一块无字碑。
背着天光的无字碑有一人半高,四面棱角都磨平了,像一员沉默的守将,茕茕孑立。
贺玄清念了咒,以掌心自上而下抚过石碑,就见着那些风蚀的痕迹在他掌心过处,还原出了镂刻的红字——“封禅祭天台”。
祭天台,顾楠之是知道的。
泰山沟通天地、衔接阴阳。
秦始皇是首位在此筑坛祭天的帝王,自此,象征着“君权神授”的封禅仪式就都在泰山举行。
但是,来此封禅的,必须是功德卓著的帝王,历史上记载的统共也就六位,除了秦始皇,便是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缺乏足够功绩,被后世诟病的宋真宗,最终凭借一己之力终结了封禅的传统,久而久之,这祭天台也便荒废了,只是没想到它被藏在了这一处。
如果说,这里便是秦封被百鬼啃食的“案发地点”,那么被弱水销毁的证据是什么?
这祭坛边上的一圈古怪的沟槽又是做什么用的?
为什么秦封手里会有叩冥锁的锁眼?
“这正下方有什么?”顾楠之站在祭天边缘向下瞧。
可是什么都瞧不见,只有茫茫云海。
“是蒿里山。”鉴寻扶着他道,“幽冥入口。”
“也就是说,从这祭坛掉下去,应当能到地府?”
“不,到不了,但可以带你下去瞧瞧。”
苍梧一听,刚想阻止,回头就见着鉴寻自身后抱着顾楠之,以一种殉情的姿态利索地翻身跳下祭坛。
殷璃见状,将安静如鸡的土地公含嘴里,后腿一蹬,也下去了。
苍梧看得直摇头,回头见贺玄清抽出背着的桃木剑,念了个诀,御剑而行。
“喂别乱来!”苍梧说着,掏出玉骨扇扇一道风,跟着乘风而去。
八仙过海的一行人,迅速下移。
顾楠之和鉴寻骑着殷璃,殷璃踩着巨大的判官笔,像滑滑板。
苍梧追着贺玄清,时不时扇一道风给他的桃木剑助力,生怕贺玄清耗费太多法力摔下去。
下潜了几十米,冷风嗖嗖,依稀听着水声,应是到了顺天河附近。
周遭的崖壁裂缝中,时不时探出一颗根系发达的油松,枝丫像一只只向上伸展的手,粗硬的松针簌簌作响。
“等等!”顾楠之抱着殷璃脖子忽然道,“那里!”
鉴寻操纵着判官笔载着殷璃朝顾楠之指的方向过去,远远就见着峭壁上的一颗油松上,挂着条半人半蛇的怪物。
她的蛇尾是莹润的白,每一片鳞都泛着玉色的光泽,只是如今上头斑驳着血迹,好几处缺损了皮肉,却依旧紧紧盘着树枝。
她俯仰的人身,被素白纱衣拢着曼妙身形,长发如瀑般垂下来,随风摆动。
合着眼的倒挂的面容紧促着柳眉,像是挣扎于一场噩梦。
凑近了的顾楠之、贺玄清和苍梧见着她的真容却都愣住了。
他们认得这张脸。
这张属于早就死去的黄嫣然的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人造鲛人(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