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村是个景色宜人的宜居小村落。这里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日子就像村边荷塘一样,静静流淌着,无波无澜。
不过这两天村里很是热闹。因为卫家的小子考中功名了!
在这个以务农为主要生计的小小村庄里,读书人可是稀缺的宝贝,更别提考取功名了,这可是破天荒的大喜事。当卫家老父老母忙着招待前来贺喜的乡亲们时,那中了功名的正主却没在家。
村落最外缘的地方,有一户泥砖简单堆砌的小院落。这里本是一户荒芜的小宅,自五年前从外地迁来了一对婆孙,村民们怜惜两个都是弱质女流,便收拾收拾将这没人住的宅院给了人家做安置。
此时卫家的小子正站在离院落有些距离的地方,压低声音急速地跟眼前的婆子说着什么。
“我自考中功名以来,心里就想着这一件事……”
“哎呦!”婆子尖锐的调笑声打断了卫家小子没说完的话:“卫文昊公子,看把你急的。老身这不都应了你爹娘专程过来说媒么,你自己还巴巴的跑过来表白。这话啊,你与其给我这老婆子听,不如直接跟人家姑娘说。”
卫文昊脸涨的通红,结结巴巴的说道:“我不是怕这事成不了么。哎,我也不知道爹娘怎么给您说的,心中放心不下这就跟过来了。”
媒婆捂嘴笑道:“见过心急的,没见过卫公子你这样心急的。你放心,老身做这牵线搭桥的活儿已经很多年了,保准给你说成!”
“嗳嗳,你是不知道。”卫文昊眉头紧皱,“芸娘这样出众,自打她搬来这里,上门提亲的都没断过,但她全都拒了。我实在不知她想要什么样的夫婿,什么样的条件才配得上她。如今我考中了功名,身份地位自然也不一样,我想这样应该就……”
卫文昊说道一半看见媒婆揶揄的眼神,又闹了个大红脸:“总之……总之就拜托您了。小生这辈子没别的念想,就……就她了!”说完冲着媒婆做了个大礼。
媒婆被这憨样逗乐了:“放心,卫公子就你这条件、这诚意,十里八乡再没一个能比你更好了,准能成。回去等好消息吧。”
打发走了卫文昊,媒婆整理了衣裳上前敲门,喊着:“古大姐,古大姐。”
过了半晌,门后出来有些慌张的脚步声,门被打开一条缝,一位头发灰白的年迈老婆婆从门缝中怯怯地露出半张脸。
媒婆当即热情地寒暄起来:“大姐,我又来看您啦!就您一个人在家吗?”
好像是有些挺不住媒婆热情地呱噪,古婆婆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轻轻说道:“嗯……芸娘出门去了。”
媒婆将这后退一步自动理解为是让她进屋,于是径直迈腿进去。
“芸娘干嘛去啦?嗳,甭管芸娘在不在,今儿我来陪您聊聊天解解乏。”媒婆像是一个常走动的熟络亲戚,热情地寒暄着。
古婆婆扯开了一个笑。这笑容十分勉强,好像是“见人三分笑”的习惯裹挟下流露出来的,眼底除了躲躲闪闪的局促,半分真开心也没有。被媒婆揽住的右臂也在碰触的一瞬间变得僵硬。
媒婆自然是感觉到了,却先哄着将人带到屋里。
坐下后,媒婆改变计划先不提结亲的事,而是亲切地问东问西,关切起这小小的两口之家的生计。就这样东扯西扯聊了小半个时辰。
古婆婆在媒婆一句句温情攻势下,也放松了不少。
“您刚在在喝茶呀?”
“是啊。”古婆婆如梦初醒一般,连忙铺展开自己的待客之道,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茶杯添上热水,将茶水和一碟子新鲜的点心放在媒婆的面前。
趁着这个功夫媒婆抽空打量起这个小小的院子。院子虽小,却也是干净整洁的。搭建的简易衣架上晾着尚带湿气的衣服,衣角最容易缩水起皱的地方已经被一处一处细心地扯平整了。四面墙沿种着一圈开花的植物,或白或黄的小花间隔着最合适的距离插空生长开放,一阵微风拂过,一院整齐的黄白“小风铃”就轻轻摆动起来。
屋内的家具一看就是老物件,却被擦拭得非常干净。生活用品则被十分有调理的放在该放的位置上。古婆婆打开柜子的一瞬间,里面的东西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排出来的方阵,大大小小高高低低都整齐地码在三层的柜子里,一眼望过去整齐又舒心。
“真是讲究人。”媒婆啧啧称赞,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呦,这味道真新鲜。”
“这是芸娘新焙的茶叶。”
“要不说咱家的姑娘好呢,又漂亮又能干。”媒婆将杯子一放就开始大夸特夸。
古婆婆听到了“芸娘”的名字明显放松了许多,面色也柔和起来,展颜露出温暖的笑。
“点心也是芸娘早上出门前做的,我喜欢吃甜的,她就特意弄了些。”古婆婆将盛着点心的碗碟向前推了推,示意尝尝。
“芸娘真是好姑娘,怪不得那么多小伙儿都喜欢她。”媒婆露出意味深长的笑。
古婆婆听得此言,大概明白了媒婆此番登门的目的了,面露难色:“这……哎,芸娘她……”
媒婆看气氛也烘托的差不多了,于是开始循循善诱:“女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妹妹给您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咱俩都是黄土埋到脖子上的人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啥盼头了。可孩子们还年轻着呐,女人不比男人,要想过好日子总得有个依靠。”
听闻此言古婆婆流露出了些许犹豫:“你说的也对……”
媒婆是个人精,赶紧乘胜追击:“咱们村上卫家的小公子,就是才考中了功名的那个。”
“我知道,是卫文昊……卫家人都顶好……”
“可不是呢,我给您说啊。刚放榜的时候,卫家公子可抢手了,多少人争着攀亲呐。但人家全都拒了,就为了咱家芸娘。还跟我掏心窝子地发誓,说这辈子只要芸娘一个,只想一辈子对她好。”
“真的?”
“真的!”
“真好……”古婆婆绞着自己的手指,思索了一阵子,像是终于下定了什么决心,“……等芸娘回来了我跟她说。”
媒婆当然不能等芸娘回来。她今日专门捡着这个空来跟古婆婆说,就是为了绕过芸娘直接长辈之间就把事敲定了。为了说成这一桩媒,她可是做足了准备,被芸娘拒绝了的人她都明里暗里的摸清了情况。发现无论是美的、丑的、富的、穷的,芸娘一概拒绝不留一点余地,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姑娘这里肯定是走不通的。能走的就只剩这个长辈了。
媒婆觉得只要今日和她家的长辈把这件事敲定了,定死了,这事儿就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个姑娘家还能翻了天去不成。
媒婆急忙开始劝了,说了一大堆话,类似于姑娘什么都不懂,不知结亲的重要,姑娘容易羞,这种事不好意思自己表态。说着说着便往古婆婆身边凑越来越近。
古婆婆不断地往椅子内挪,挪到挪不动了也只能紧紧抵着椅子背忍着。好不容易得到一个空,赶紧插进去:“芸娘她一向有主意,我会好好跟她说的……”
媒婆这次直接拉住了古婆婆的手。
古婆婆浑身一颤,面上闪过一丝惧怕的神色就要把手往回抽,无奈常年抱病无甚力气。
媒婆正在热火朝天的劝,也完全没感觉到古婆婆微弱的抗拒。
闹得实在受不了了,古婆婆眼中含泪颤抖着说道:“你放开,你先放开我,我会跟芸娘说的,我一定……”
“婆婆!”
一声叫喊打断了两个女人之前的拉锯。
古婆婆天降救星一般看向门口。
立在小屋门口的是一个身材纤细的青年女子。她一身寻常农妇的粗布裙子,背着一个竹筐。衣袖挽到胳膊肘,露出霜雪一般的小臂。乌黑的头发捋在一起编成一条油光水滑的麻花辫搭在身体右侧。
媒婆虽然见过芸娘很多次,但每一次见到都会感叹这天生的一副好皮囊。若说一些明艳的美人会让女子们产生危机感,芸娘则完全不一样。她也是明晃晃的好看,却不会让人感觉到威胁。那精心雕琢的五官仿佛是在告诉人们这是如沐春风的柔,是惠风和畅的美。美得十分和善,美得没有攻击性。
怪不得着十里八乡的小伙儿们一个个都蹦跶得跟蚂蚱一样。
“芸娘!”古婆婆颤声喊道。
芸娘当即卸下竹筐,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古婆婆跟前蹲下,关切地问道:“怎么了?”
媒婆一看着这情况,心道一声糟糕。
古婆婆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噙着眼泪一声声呼唤着“芸娘”,如同受惊的孩子寻找安慰。
媒婆本想说点什么挽救一下,可还没张嘴就听见芸娘开口了。
这语调倒是一如往日的温柔,只是里面搀着一丝渗人的冷意:“您先请回吧,婆婆今日身体不适,不能再招待了。”
媒婆赶紧插画:“芸娘啊,老婆子我真没……”
芸娘回头看了她一眼,美丽的脸上以往温柔如水的眼眸里射出凌厉的寒芒。媒婆被这样的眼神吓到了,后面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芸娘双臂揽住古婆婆,头也不回的将人搀扶进了卧室。
媒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想明白这事儿办砸了,长叹一声就退出去了,只是芸娘刚才的眼神居然让她有些莫名的胆寒。日常见到那丫头,没有一次不是低眉顺眼地乖巧问好。这样一个温顺又柔弱的姑娘竟然会在那一瞬间露出那样骇人的神情。
媒婆原地打了一个寒噤,心有余悸。
开了个新坑,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上门提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