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远和邵康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夹起轻薄透亮的生鱼片。
忍不住惊叹,“邵康,你刀工居然这么好。”
明明是夸赞,邵康干嘛面露难色还不断看向陆修远。
“莫不是我夸错人了?”
邵康尴尬笑笑。
“是修远阿兄的手笔?”
我夹起,“晶莹剔透,薄如蝉翼。修远阿兄真厉害。”
“快尝尝,生鱼片就要吃这份鲜。”
郭敞端来羊肉。
不是说方圆百里都无有街市嘛。
“哪里来的?”
“二爷有命,不敢不从。快马五十里外一农户院里买的。”
明明码成小山,郭敞还在那可惜。
“不过就剩这半只了。”
这半只羊,一别院的人吃都足够。
晚饭用完也才酉时末。
趁着天亮,郭敞帮我熏屋子。
“怎么是你?”
“邵康见不得厨房以外的烟,姑娘的闺房,二爷也不可能派其他小厮来啊。”
艾草确实熏得人够呛。
我站在门口都忍不住咳了几声。
“姑娘快出去吧,这儿有我呢。”
见邵康从书房出来。
我询问,“怎么熏起屋子来了?”
“荷花坞紧挨着荷花池,公子说前两日夜里您就被蚊虫扰觉,今日好不容易好些了,又赶上下雨。”
“公子怕姑娘睡不好,特地把潮湿的艾叶烘干,给您熏香来的。”
郭敞推开门,身后全是烟。
那叫一个云雾缭绕。
邵康咳嗽皱眉,“不是让你熏香吗?不知道的还以为走水了呢。”
“走水?这荷花坞就在荷花池中央,哪儿走水,这间都走不了水好嘛。”
我被两人逗笑。
邵康也缓了缓语气。
“我是问你怎么熏的乌烟瘴气?”
“好家伙,你也不问问我是怎么在里面忍这么久的。”
“不是说好熏香嘛,是适可而止,不是让你吞云吐雾。”
“我在里面手灭蚊虫,不下五次,不好好熏熏,哪里能见效?”
我乐不可支。
见他俩关上门窗走来,我也缓和好了。
“多久后我能进屋?”
“再过两刻便能开窗了,我已把姑娘的床帐放下来,待风吹散艾烟便能进了。”
“多谢。”
他们也向我还礼,“姑娘客气了。”
“怎地也不见向我道声谢。”
邵康低语,“艾叶是公子清晨摘好,又用泉水洗净,焙干才交给郭敞熏香的。”
说完,邵康就示意郭敞。
郭敞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邵康带走。
我屈膝间就被陆修远扶起。
“谢过修远阿兄。”
等待期间他让我到书房歇着。
窗前,明月当空。
我不由得想起祖父。
又怕他察觉出我的失意。
抿唇笑了笑,“倒是映照出李太白的诗句来。”
“是啊。”
别院里很大。
可内院里就只有陆修远、邵康、郭敞和我。
晨起看书抚琴。
用完餐,想到还未来得及给国公夫人和少夫人绣制手帕。
好在还记得她们挑选的花样。
我绘了图,陆修远问,“哪个是母亲选的?哪个又是长嫂喜欢的?”
“画完的那张,微雨兰草是国公夫人中意的,这张踏雪红梅是少夫人钟爱。”
“样子配色都极好。只是这别院里有针线吗?”
昨日邵康带我去过库房。
“不只有针线,还有丝绸和金线呢 。你这主人怎么比我对这儿还要陌生。”
“既然这么齐全,那我刚做好的手绷怕是也没多大用处。”
我欣喜,做刺绣有手绷可方便太多了。
“手绷?你做的?”
“不知你习惯用什么形状的,这一圆一方你先用着看看,钟意哪个我就再做个来。”
“有手绷可事半功倍多了,有这两个就够了。”
“做是做了,不过是个大致模样,你用着不便尽管告诉我。”
“还得麻烦你件事。”
陆修远站在库房,看着这些个布匹。
“居然这么多。”
“颜色我选好了,只是这料子不同,想让你端详一番。”
陆修远询问我,“能否得姑娘好礼相赠?”
“帮令慈端详,你还讨要礼物啊。”
“这可不一样,是你承诺她们的,碰巧是我家人罢了。”
“说起来也算你节外生枝我才得去贵府做客。”
“难道你不喜欢去我家?”
他这话问得奇怪。
“我是说,绣帕起因是你不小心掉了帕子让令慈看见,如今我是怕选的料子犯了府上什么忌讳,反倒惹得你家人不悦。”
“那我先听听你打算选何颜色?”
“雪青配微雨兰花,素色搭配踏雪红梅,如何?”
“相得益彰。”
见他淡然失落。
不就是份礼嘛,只要我能给,“阿兄想要什么?”
他双眼有神。
“我讨,你便给吗?”
“看看我给不给得起。”
“给的起、给的起。顺带着给我也绣一个就是了。”
我看向他,“你可知女子送男子手帕是何寓意?”
他不语。
我才想起来国公夫人与少夫人那日行径。
莫不是,国公夫人误会了什么。
“这帕子我绣不了了。”
转身要走却被他拉住我手问,“为什么?”
“令慈许是误会了,待阿兄归家,与国公夫人解释清楚,想必不会怪罪兰泽出尔反尔的。”
说完,我从库房逃了出来。
一路小跑到荷花坞,赶忙关上门。
郭敞每隔两日就帮我熏香。
瞧见我跑来,他赶忙提醒“姑娘,这烟还没散完呢。”
陆修远随后追来敲我房门。
“出来。”
熏得人流泪。
他还在敲门,“五妹妹。”
我上好门栓背靠着蹲下。
用手帕捂着口鼻。
屋内已经在散烟了。
不至于被熏到咳嗽,只是眼睛有些遭受不住,忍不住流泪。
一扇窗户被打开,陆修远进来,把其余窗户开了个遍。
“病都好了?跑那么快,我是豺狼还是虎豹?”
“陆阿兄,我已来别院数日,明日清晨我想回菊园。竹栀姊妹怕正担心我呢。”
“好,那你早点歇息吧。”
清晨到别院大门等候。
只见陆修远、邵康、郭敞各骑一匹。
“马车呢?”
“别院里不曾备下。”
“不可能,我明明昨日还见着了。”
“哦,昨晚雨大,车辙年久失修,断了。”
“断了?”
这么巧?
陆修远下马。
“我扶你,该是你自己来。”
我刚上马,他紧接着坐在我身后。
稍微动弹。
他便提醒,“给你备了帷帽,这一路只能委屈你将就了。”
路过茶铺,我们暂时歇脚。
可一路颠簸,如今碰一下板凳都坐立难安。
稍事歇息,上马时,比刚才多了软垫。
“公子特地跟老板娘买的。”
“谢谢。”
傍晚了还在路上。
可这一路怎么越来越熟悉。
直到夜里,看到别院燃起的灯笼烛火。
“陆修远,戏弄人,有意思吗?”
我撇下软垫,进了别院,直到发现内院里守卫重重才发觉异常。
我往后退。
陆修远快步到我身后捂着我口鼻。
“别出声,去荷花坞。”
经过长廊,下人行礼,“二爷。”
陆修远拉着我手,这些明显是生面孔。
“我阿兄来了?”
“是啊,孙少爷生辰快到了,世子爷过几日要去江南巡查,故特地带世子妃和小世孙提前来此。”
“我嫂嫂和合睿也在?”
话音未落,就听到熟悉的询问声。
“二弟。”
“修远,何时学会金屋藏娇了?”
“父亲,什么是金屋藏娇?”
回家听三哥哥说过。
他家长嫂是前昌勇侯嫡孙女。
如今的小侯爷,正是他家长嫂一母胞弟。
他嫂嫂抱起孩子,“你阿爷有事与你叔父聊,母亲带你回去讲金屋藏娇的故事好不好?”
我向世子妃行礼问安。
经过时偏巧起了阵风。
“妹妹,明日与我们一起,到河谷放风筝可好?”
“这……”
“陪孩子过生辰。”
好吧,我承认难以拒绝孩子那满怀期待的眼神。
“好。”
“荷花坞内艾草气味太过,我带了沉香,书砚已收拾妥当,你安心歇息。”
看着世子妃带着小世孙走远,才发现陆修远一直牵着我的手。
果然被世子爷注目。
“你嫂嫂说你动心了,开始我只当玩笑,现在倒不得不信了。”
他兄长向着我迈进,不怒自威。
陆修远稍微用力后拽,一步上前,挡在我身前。
“长兄,我先送小五回去,稍后与你详聊。”
他拉着我一路小跑。
我青绿襦裙和白色帷帽在一路小跑中随风轻扬。
一进屋他便关上了门。
“你且安心歇息,兄嫂那有我解释。”
“可……”
“没有可是,放心吧,绝不会对你有损。”
我是想说:可你嫂嫂的丫头现在就我屋内。
尴尬的时候,真的只能笑笑。
“五姑娘,我是少夫人陪嫁丫头书砚。”
“我听世子妃说过,让你帮忙熏香,只是这浴汤……”
“少夫人看屋内简陋,就让我简单布置一下,香汤刚备好,姑娘请先更衣沐浴吧。”
书砚帮我用篦子梳头,后以蛋清滋养,菊花散清洗。
在马上颠簸一日,我昏昏欲睡。
书砚轻声细语,“姑娘可出来更衣了。”
这衣裳轻薄舒适,好似是专为我做的一样合身。
“姑娘青丝还未干,待梳好,由微风轻吹,您躺在榻上由书砚为您松松筋骨。”
舒服地更想睡了。
一觉醒来,许是书砚为我盖的被子,头发还散着淡淡清香。
我坐在镜前梳头。
书砚轻敲询问,“姑娘可醒了?”
“醒了”我走去开门,“少夫人?”
“书砚,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姑娘坐下,交给书砚吧。”
“昨日,我见你和二弟同乘而归,好似还起了口角?”
“他出尔反尔,我确实有些生气。”
“昨夜,他兄长问了许久他也不说,还好有邵康在才不至于起了误会。妹妹昨日可是要去菊园?”
“是啊,他答应捎我一程。却在林中绕圈。”
“邵康说,昨夜菊园外埋伏了山匪。”
若是菊园埋伏了山匪,那这别院……
“放心,此前这里就是皇家别院,虽赐给了我们护国公府,可别院内少说也有千余人在。”
千余人?
我怎么从没见到过?
瞧着我神色,世子妃一个眼色,书砚解释,“别院全是男子,皆在外院,姑娘所经,皆为别院中轴长廊,自是瞧不见的。”
难怪。
是我错怪陆修远了。
“那菊园可好?”
菊园家仆不过数百,竹栀竹薇如何打的过。
“二弟提前派人去信,与菊园里应外合,好在那些人没过多纠缠,仅交了手就离开了。”
“那就好,谢世子妃告知。”
“朝朝,我听国公爷提起过。是妹妹小字吗?”
“是,小女名泽,小字朝朝。”
“真好听。朝朝,可以这般叫你吗?”
“当然可以。”
“那你也叫我闺名吧,朵薇。”
“您是长者,称我小名是关爱。我直呼您闺名,只怕不合礼数。”
“那就称我为朵薇阿姊,我叫你朝朝小妹这般就不违礼法啦。”
书砚帮我梳洗打扮,后陪同世子一家到山谷溪涧游玩。
陆修远的长嫂与京中贵女不同。
平易近人,温文尔雅还有些古灵精怪在身上。
小世孙的风筝挂树上了,其他贵族子弟,都会让小厮去取。
他家嫂嫂却不。
“我说了多少遍让你不要往树林那边去,你自己不听,现在风筝挂树上才知道听劝。晚了,你们谁都不许帮。”
世子爷过来,我还以为要劝说朵薇阿姊。
谁知夫妇俩根本不管小世孙哭闹。
反倒吃起茶点来。
“朵薇阿姊,小世孙还在哭呢。”
“让他哭去,哭着哭着说不定就被风吹下来了。”
陆合睿糯叽叽跑来哭诉。
“这是阿爷亲手做的,是睿儿的生辰礼。”
“是你自己不珍惜,我可说过了,河边无树枝,你当心脚下,十分安全。你偏不,非要往树林跑。”
“日头太大,晒嘛。”
“你又不是小姑娘,怕什么日头啊。”
“阿爷,你就帮帮睿儿去取嘛,邵康阿叔”又小跑到轻功更好的郭敞脚下,“郭敞阿叔”见两人都看向陆修远,“叔父,你就让两位阿叔帮帮睿儿嘛。”
“叔父得听你阿爷的,你阿爷听你母亲的。”
小孩子哭唧唧,“母亲。”
少夫人仍不为所动。
小世孙又抱住我,“朝朝小姨,你帮帮睿儿吧。”
“可我不会轻功,怎么办啊。”
其实风筝不高,陆修远他们身形高挑些的伸手可触。
“那朝朝小姨抱着睿儿,睿儿自己取。”
朵薇阿姊点头相允,我帮小世孙取了下来。
小世孙欣喜,“谢谢朝朝小姨。”
一直沉默不语的陆修远疑惑重复。
“朝朝小姨?”
小世孙回答,“母亲的妹妹,不就是睿儿的小姨嘛。”
“嫂嫂何时认下的妹妹?”
少夫人不着急回答,而是云淡风轻地说,“有些人既有继承陆家衣钵之志。说什么非要从军不可、要修身治国平天下,这父母兄长都不要了,反倒关心我这个嫂嫂认谁做姐妹的琐事?”
“陆二阿兄要从军?”
“我……”
朵薇阿姊看着陆修远,“昨夜与你兄长谈话时可是信誓旦旦,如今怎么哑巴了?人家问你呢。”
世子爷笑而不语。
“朝朝小妹,阿姊娘家还有位弟弟,名方为,待回京城引你见见。”
“嫂嫂!”
“陆修远、怎么一惊一乍的。”
“阿兄,你管管呀。”
“我可管不住。”
“这时候也不早了,小妹,咱们先回别院歇着。”
“那小世孙呢?”
“有他们兄弟在呢。”
“母亲?”
“我和你朝朝小姨今晨起的早,累了,你玩够了,让你父亲、叔父带你回来。”
“是。”
“今夜还要归家,莫要太迟。”
“孩儿记住了。”
“去玩吧。”
马车内,少夫人先开口。
“朝朝,你心里对修远是何印象?”
“初见,一心只有祖父将要离京,心里不是滋味,没什么记忆。”
“后来呢?”
“陆二阿兄很好,我母亲也很喜欢。”
“你母亲?徐娘子?”
“是啊。”
“你是因为徐娘子钟意修远,所以刻意躲着他?”
“也不全是,后来机缘巧合,陆阿兄多次救我于水火,昨日我还误会了他,说起来,还欠他一声谢谢。”
“那你对他,可有一丝心动?”
“阿姊,我祖父如今还身陷囹圄,我无暇顾及这些。”
“你只说无暇顾及,却没否认拒绝。”
“阿姊我……”陆修远就如之前一般跳上马车。
“好了,你们慢慢聊,我去找他们父子了。”
停下车,目送朵薇阿姊马车离开。
陆修远拉着我手,上车。
驾车的是邵康郭敞,随行人也被朵薇阿姊带走。
行至僻静处,陆修远问我。
“你对我可有一丝动心?”
“我,我不知道。”
“不知道?这怎么会不知道呢?”
“就是不知道嘛,除了家人,哪家十五六岁的姑娘见过外男?”
“见到,会不自觉的欣喜,想要靠近,想要谈话,你虽不至于思之如狂,可若不见,心中会想。在身边时,觉得安心自在,有许多话想要诉说,有许多事情想要分享。”
他期待着我的回答。
好像有的。
我皱眉以对。
“怎么啦?”
“修远阿兄,我,许是有的。可是、可是你能不能等等我。”
“等什么?”
“我想要知道祖父被贬真相,我想要祖父回来。”
他神情异常,明显有事瞒我。
“怎么啦?”
连邵康和郭敞都怪怪的。
“你若要从军便去吧,我等你回来,说不定你与祖父归期相近,到时候我告知祖父,相信他老人家一定不会阻拦。”
“姑娘,老太师他已经”
陆修远呵斥,“邵康!”
我从未见过他发这样大的火。
“有什么事你好好说就是了,有火气干嘛向别人发。”
“没生气。就是有些心急。”
夜里,陆修远问我,“你可想见老太师?”
“能见吗?”
“我带你去岭南。”
“好,我们什么时候启程?我今晚写信好告知竹栀姊妹。”
“后日吧。”
写完才想起来,“不行,还得跟三兄说声,不然他和长兄知道以后会着急的。”
“好,那你写好以后,我让邵康、郭敞去送。”
夜里,我做了个梦。
梦里,祖父拉着我手。
“朝朝,祖父以后不能护着你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伸手去抓,却怎么也抓不到了。
睁眼,心慌地再也睡不着了。
坐在门槛上,倚着门框,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陆修远远远坐在阶上陪着我。
“我做了个梦,梦见祖父了。”
“太师说了什么?”
“祖父叮嘱我照顾好自己,但更像是在跟我道别。”
“是不是嫂嫂跟你说了前一日有人在菊园埋伏地事,才致你神色紧张,忧思过虑。”
“不”不会,我总有种感觉,“你说要带我去见祖父,可是流放官员怎么可能轻易得见。”
“我、你早些歇息,在过两日,便可启程了。”
“陆修远,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你想多了,我让邵康给你熬碗安神汤。”
这碗汤药下去,奏效到翌日午后。
耳旁还能听到陆修远询问邵康。
“你到底用了多少剂量?”
“也就咱们平日的量啊。”
“那我家姑娘怎么还不醒?”
是竹栀的声音?
“姑娘要是有个好歹,看我怎么收拾你。”
竹薇?
是她们,一定是。
“姑娘指尖动了!”
可我怎么就是睁不、开、眼?
再睁开,已入夜。
眼前一片模糊。
陆修远就在我手边趴着。
“醒了?”
微弱的灯火,使得周围漆黑一片。
可泥土的味道还是暴露出这里不是别院。
“我们在哪?”
“这是一户农家,不是说好带你去见太师嘛。”
我激动握住他手。
“真的?”
他肯定点头。
一路我期待欣喜。
竹栀竹薇却显得平静异常。
“你俩怎么啦?”
“姑娘睡了两日,不知道我俩担心了一路,这两日正和邵康、郭敞闹别扭呢。”
“难怪闷闷不乐的,好啦,邵康也不是故意的,我很好啊,没什么不舒服的,你俩也不许生闷气了,好不好?”
“姑娘,他明明就是故意为之。”
“竹薇,邵康都道过歉了,你也不许揪着过去不放,待会儿我俩听姑娘的,跟他们说清楚了,化解矛盾。”
“就是嘛,一路还要彼此帮扶。”
我最近总能安睡一夜,一起在家也没这样过。
而且醒来总觉得全身酸困乏力。
夜里,我顺势将剩下的多半茶水倒入花盆中。
陆修远好似进来了。
“已经入眠了?”
“姑娘说身子乏困,早入睡了一个时辰呢。”
“马车里,你们多垫软和些。这儿有我守着。”
“那我和竹薇再铺上层软垫。”
夜里我像是在马车上,随着身旁人的呼吸越来越均匀,我也渐渐苏醒。
睁眼,陆修远就在我身旁,倚靠着车门坐着睡着了。
邵康和郭敞应该在外驾车。
一个呵欠声后。
邵康劝郭敞闭目养神。
约莫半个时辰,两人又换着驾马。
听声音,后面还跟着一辆。
估计竹栀姐妹在后面那辆。
我稍有动弹,陆修远就帮我整理了背后褶皱的软垫。
不多久,听见邵康提醒陆修远,“二公子,贼匪又来人了。”
“想办法甩开。”
马车疾行,能把人颠出来。
“二爷,咱马车跑不过啊。”
“二公子,前面有岔路。”
“邵康,你到后面车上去护竹栀姊妹,岔路你往西,我们往东,地方你还记得吗?”
“记得。”
随着邵康离开,郭敞询问。
“二爷,过岔路了,我们正往东南去。五姑娘昏迷,接下来怎么办?”
那茶不过是引子,关键在屋内用的沉香上。
以至于我能听见,却不能动弹,甚至于无法睁眼。
陆修远好像撕开了什么。
“拿车帘把她绑在我背后,你我各一匹,全力脱身。”
颠簸与风速让我感受到策马疾驰。
耳边好似飞过什么东西。
突然有些疼痛。
接着我跟着陆修远好像从马上摔了下来。
他应该护着我头。
马蹄声从我们顶上传来。
随着马蹄声渐行渐远。
直到没了声音,郭敞和陆修远的喘息声渐渐明晰。
“二爷,马也没了,天黑山险。要不我来背五姑娘吧。”
他好像在检查我受没受伤。
“等我累了再说吧。有水吗?”
“水囊在邵康那,我身上只有酒。”
“快往山上走,他们发现不对,会即刻折回来的。”
好像走了很久很久。
直到他们气喘吁吁,才停下休息。
“二爷,天快亮了,五姑娘也快醒了。”
“一会就说夜里遭遇山匪。”
“那姑娘若是问自己怎么没醒呢?”
“就说她受伤昏厥了。”
他话音刚落邵康好像发现了什么。
“二爷,你快看五姑娘耳侧。”
月光下,耳侧发丝掩着,他们没发现也很正常。
只是我好像真的越来越没有知觉了。
醒来已是午后。
溪水旁,简易用树枝搭建而成。
车帘做铺,底下垫着干草。
郭敞捧着荷花叶而来。
见我苏醒,急忙叫醒趴在我身边的陆修远。
“二爷,快看,五姑娘醒了。”
他急忙检查,“伤口的血色好多了。”
“这儿是哪?我为什么受伤?”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感觉可真是难受。
郭敞按照陆修远的嘱咐的回答。
我询问,“那竹栀竹薇她们呢?邵康也不见了。”
“走散了,不过你放心,我们约好在澄县见。”
“澄县?”
陆修远接过郭敞手上的荷叶。
“脚程还需半月,不过咱们翻山走近路,最多七日就能到。这是露水,郭敞刚收集来的,你水米未进,先喝点润润嗓子。”
午后,郭敞才捧来这一荷叶的露水。
他俩嘴唇也干得起皮。
“你们也喝些吧。”
郭敞洗了些果子裹腹,趁着天亮,我们收拾好启程。
这一路连山路都不算。
跋山涉水。
好不容易到了一处山坳栖身,却连个遮雨的地方都没有。
趁着郭敞搭设雨棚,陆修远削尖了木枝、挽起裤脚叉鱼。
看着护国公家娇生惯养的嫡次子这么努力地谋生,还真是稀奇。
“如果是为了帮我,你大可不必如此。”
“兰泽,你是不是怕了。”
“怕?我有什么好害怕的。”
“怕你还不起,怕我要太多。”
“国公家中的东西,多的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公子所想皆能得,绝不会为难我一个小女子。”
他光脚上岸,步步靠近。
我站在原地。
直到距离越来越近,我不得不后退。
“有些时候,真希望你没那么聪慧。”
谁敢伤害当朝皇后娘娘的侄儿,护国公家幼子?
如果那些人对我都如此地步。
那祖父他……
“陆修远,我祖父怎么样了?”
他沉默不语。
“流刑乃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重刑,我祖父“北人南放”不算,还是其中最重的三千里。依律一年内抵达流放地,且要劳役一年才可择地而居。就算你是皇亲国戚,也不可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次换我步步紧逼。
“陆修远,说实话。”
“你心中已有了答案,不是吗?”
紧盯着他双眸。
“我要一个确定的答复。”
“我陪你,去见兰太师。”
我不愿相信,也不想相信。
泪水湿润了眼眶,眼前人的神情也逐渐模糊。
双腿无力。
陆修远眼疾手快扶我坐下。
“岭南上报为何?”
“前太子太师兼吏部尚书兰霁,因年事已高,流刑途中偶感风寒,医治无效死于流刑途中。”
“祖父在澄县?”
“澄县郊外官道,西南树林。”
“可能由兰家子孙扶棺归京,魂归故里,牌位入兰家宗祠?”
陆修远摇头。
“为什么!”
“流刑途中感染风寒丧命,已是违抗圣命,怎可能让亲人扶灵送归啊。”
“可我祖父是被冤枉的!你也知道的,不是吗?”
“知道。可如今皇城内有贵妃,朝堂上有阮相,连我外祖父都只能以病示弱,如今你又能如何?”
“那现在我们又在做什么?”
“朝朝,我能做的不多,你想见太师父,我便陪你去见。”
眼眶含泪的我忍不住留落。
山谷中稍有声音便能回荡其中。
我捂住自己口鼻,尽可能不发出声音。
他抱住我,拍着我后背。
“想哭就哭哭吧,有我在呢。”
“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不放过已经流放的人。”
“明明祖父已经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责,流放三千里还不够吗?”
“他们心中有鬼,便把别人变成鬼,事情总会有大白天下的那天。”
“可我没有信件,祖父从始至终都只说让我少去大理寺探望,也不许我多留。”
“或许有没有别的异常的地方,只是你没有发现。”
我仔细回想。
摇头,“真的没有,后面跟着狱丞派来的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有他们跟着,甚至每次还是不同的两人。”
“原来酒楼是试探。”
“那我所说,是不是给祖父平添了麻烦。”
陆修远摇头。
“兰太师是初六那日殁的。”
“我家刚解了禁足,也是邵康送信被抓当晚。”
“消息就算快马,当天也传不到千里之外的澄县,所以不是你的错。何况来信所写,是太师久感风寒不愈,这是一开始就布好的棋局,更是死局,无解的。”
“这一路,你以安神汤为主,加以沉香佐之,夜行三十里,是想到澄县才告诉我真相?”
“你知道为什么还……”
“我信你。信你不会害我。”
因为竹栀竹薇能听从陆修远的话,出发点一定是善非恶。
“朝朝,不想这些了,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
山里生火总会引人注目。
郭敞将火生在水边,更是把排烟口通在了溪流附近。
夏日炎热,溪流处有些许水汽缭绕也属正常。
然后将鱼裹进荷叶,用草捆扎,埋进厚实的草木灰里。
打开一阵清香。
郭敞甚至还带了池盐。
夜里,我久违的见到了月亮。
郭敞还没睡。
“多亏了你们准备十足,连池盐都带着。”
“这是我的习惯,小时候有了上顿没下顿,能像刚才一样,叉到鲜鱼美餐一顿已是不易了。”
“你小时候不是在国公府长大的吗?”
“邵康是,他是二爷书童,和二爷一样能文能武,我是二爷路见不平救下的,后来才跟着邵康识了些字,武艺也是跟着二爷学的。”
“救了你?”
“是啊,当时人牙子拉着我弟弟,我怎么求都不肯放过我俩。”
“是陆阿兄救了你们?”
“是啊,还好那天二爷去寺里为世子上香祈福,我送弟弟归家,母亲得知二爷用一锭银子换回我们兄弟自由,让我一定牢记恩惠,一生护二爷无虞。”
“难怪。”
“难怪什么?”
“难怪你这么听他话,那邵康又是怎么成了陆阿兄书童的?”
“邵康的家生子,他哥哥惹怒了阮大人。”
“阮相?”
郭敞摇头,“是阮相独子,太常寺卿阮鸿图大人。”
“那确实是惹到了不该惹的人。”
“当时邵健阿兄被打的奄奄一息,是二爷去求才饶过一命。虽然半年后邵健阿兄还是因重伤身亡,但能在国公府内受到悉心照料、有亲人陪伴,邵家已经十分知足了。”
“郭敞”我看了眼陆修远,“既然你答应过你母亲,要护陆阿兄一世无虞,那就好好陪着他,帮我送他回家。”
“五姑娘,你这是要干嘛?”
“竹栀没往昨晚的安神汤里下药,方才我给陆阿兄用了。”
“您是打算独自前往澄县!”
“陆阿兄至少要到卯时才醒,有你在他身边守着,我很放心。”
“可若是二爷醒来得知我放走了姑娘绝不会饶过我。”
“郭敞,昨晚我虽不能醒,但发生的一切我都知道。”
他眼神满是震惊。
“陆阿兄肯为我涉险,我很感激。可我也好、兰府也好,都承担不起这后果。你和邵康也同样。”
“可若是姑娘有个好歹,二爷也绝不肯啊。”
“朝着溪流上方十里,早点去,邵康和陆阿兄一样都需要你照顾。”
话音刚落。
竹栀出现挥手。
“姑娘,走吧。”
“竹薇在等你,一柱香、你若不到,深山老林、邵康堪忧。”
郭敞还是不放心的跟在我身后。
直到看见黑夜里的一行人,“依我说的、你看见的,如实相告陆阿兄,相信他不会责怪你。”
“官道都清扫好了?”
“姑娘放心吧。定不误三日后的吉时。”
“多谢元良阿兄。”
乘坐马车,一路疾行。
驿站更换马匹。
不到三日就到了澄县郊外西南树林。
无碑无文,想我祖父历经三朝,对上尽心竭力,对□□恤民情,最终落叶无法归根。
一生矜矜业业,恪尽职守。
最终却落一身黄土,无棺无椁。
拜祭的是祖孙情谊,谢祖父教养之恩,拜叩祖父冤魂。
最后我长跪于前,询问竹栀。
“如何?”
“与姑娘所想分毫不差。”
时辰一到。
起遮阳布,“动土、起棺。”
仵作验后。
“回禀姑娘,您先祖脚踝、膝盖,手腕、手肘、肩胛骨等关节处皆有不同程度损伤,这些伤,足以让您先祖遭受钻心蚀骨之痛。”
“致命伤在哪?”
“脑后。头颅有损,虽在发根不易被发现,但很明显是刀剑等利器而为。”
“元良阿兄,还请你派人送仵作回去。其余的事,也要麻烦你操持了。”
站在原地,我三次手捧黄土后,工匠动土。
直到天色渐深,山中寒凉,竹栀为我披上外衣,“姑娘在找什么?”
“簪子,我的那个兰草银簪。”
“我和竹薇一起帮姑娘找。”
我在附近找了许久都没见着。
要么是被贪财鼠辈拿走。
要么这里不是祖父遇害之地。
“不用了,竹栀,元良阿兄可忙完了?”
“还没,刚还让我俩请姑娘到附近农户歇息。”
避免打草惊蛇,住农户家里比住驿站掩人耳目。
夜里,疑虑未除的我让竹栀拿来澄县舆图。
灯火引来夜晚方归的孙元良阿兄。
“五姑娘,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赶回京城。”
孙家阿爷孙贵自小就跟随祖父。
后来更是从小厮成为府上管家。
这次我拜托元良阿兄来,他办事也极为稳妥。
仵作也是他请来的,按道理,我不该怀疑他。
可是祖父曾说过,不能轻信任何人。
若贼匪口中的信件是祖父的催命符,那府中定有奸人耳目。
“所有的事都已处理好了。五姑娘尽可安心。”
管家孙叔能接触到府上所有消息,包括信件,如果真是孙叔,那元良阿兄也不能免除怀疑。
“多谢元良阿兄,忙了许久,阿兄也早些歇息吧。”
我不能自乱阵脚,还要徐徐图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