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世□□与仓央嘉措会面后,卓玛也去拜见了他。
从罗桑益西口中得知仓央嘉措意志消极,仍旧坚持要求收回此前所受戒律,五世□□颇为忧愁:"佛爷一心脱下法衣,想要成为一位平凡民众! ”
这是仓央嘉措一生所求,却毕生不得。桑结嘉措也好,拉藏鲁贝也罢,也许仓央嘉措都不在乎了!事到如今,他只想尽早摆脱这束缚!
卓玛不禁为仓央嘉措忧心,她一定要见他一面!
与五世□□见面后,卓玛回到了阿旺仁钦府邸。过了几日,在阿旺仁钦的引导下卓玛进入了拉鲁噶彩。当然,这一切都得到了拉藏鲁贝的允许!
其实早在仓央嘉措被羁之初,卓玛已经暗中打点了许多关系,希望能见到仓央嘉措一面。不过那时拉藏鲁贝忙于清理桑结嘉措的势力以及应对中央朝廷,卓玛的请求迟迟没有得到答复。
也不知道,阿旺仁钦是怎么与拉藏鲁贝交涉,竟突然答应让她见仓央嘉措。在见仓央嘉措之前,卓玛内心十分忐忑不安。见了之后,忧心愈甚。
仓央嘉措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失去自由使得他形容憔悴,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卓玛心疼地抱了他,哽咽着:"仓央嘉措,我该怎么才能救你出去?
仓央嘉措轻拍她的背,以示安抚:"比起芸芸众生,我衣食无缺又不受风吹日晒之苦,你不必为我担忧。"仓央嘉措故作轻松,实则内心之煎熬。
正是知道仓央嘉惜的命运,卓玛怎能不担心!再过不久,仓央嘉措就要被执送上京了.他的生命即将迎来终结,这是卓玛无法面对的。
“我一定要想办法救你出去!”卓玛从仓央嘉措怀中离开,神情坚定且严肃,"我去求拉藏鲁贝放你出来!"
仓央嘉措却笑了一笑,"以你之聪慧,难道还不明白其中道理。我的命已经不是拉藏鲁贝可以左右的了,一切都要等待中央皇帝批准! 所以你就是求拉藏鲁贝也无济于事!"
卓玛并不是不清楚眼前局势,也是病急乱投医了。仓央嘉措是六世□□,是藏区人民的信仰,是政教合一体系的最高执政者。他的生死关系到人前藏地区的安定,因此康熙皇帝必定会十分谨慎地处理。
但这是一道无解的题,精明睿智如康熙皇帝也难以做到两全其美!
卓玛心里感到无力,究竟如何才能破解这个局面呢?她,无法看着在乎的人走向死亡而无动于衷。
气氛顿时低沉下来,仓央嘉措与卓玛都沉默了。
突然,拉藏鲁贝夺门而入。一时间,拉藏鲁贝低沉的嗓音回荡在房中:"果然姐弟情深!"
拉藏径直大步跨入,朝卓玛看去。顿时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拉藏此人心机深事,两人不得不谨慎应对。
拉藏鲁贝果然目的不纯:"错了!不是姐弟情深,而是男女情深!"
"汗王说话请自重,我的清白事小,佛爷清誉不容玷污!"卓玛率先反驳。
拉藏鲁贝不怒反笑,似乎早就预料到对方的反应。他缓缓从袖中拿出一沓纸张,慢慢展开给卓玛和仓央嘉措。
拉藏鲁贝大笑:"本汗终于明白当日桑结嘉措为何大动干戈,非要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你抓入雪狱。原来,真正引诱佛爷犯戒的是卓玛小姐你啊! “拉藏鲁贝抓住了这个致命的证据,如鱼得水般轻易掌控局势。
卓玛哑口无言,比起仓央嘉措主动犯戒而授人以口舌,让她承担引诱活佛的罪名更好。仓央嘉措无法容忍任何人对无辜的卓玛泼脏水,引诱活佛的罪名之大,他不能让她去替自己承担这个罪过,毕竟犯戒的是他。
仓央嘉措走到拉藏面前,"屡犯大戒之人是我,与卓玛无关!”
"耽于酒色,荒废教务,屡教不改,败坏宗喀巴之数!仓央嘉措,你就是个假□□!”拉藏鲁贝疾言厉色,以胜利者的姿态大声斥责着仓央嘉措。
卓玛再也不能忍受这样的指责:“是佛爷不理教务吗?”,卓玛对上拉藏,丝毫不畏惧,“你与桑结嘉措争权夺势,却要牺牲旁人,难道佛爷不无辜么?汗王为刀俎,佛爷为鱼肉。我们只能任您宰割,又何必要强加罪名!一切都是我的罪过,与佛爷无关!”
仓央嘉措一把拉住卓玛,眼中充满了着急,“不!明明是我犯戒,对你存了情意!”
拉藏鲁贝见二人互相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心里越发得意。“无论怎么样,仓央嘉措屡犯戒律是事实。中央皇帝已经下诏,要将你执送到北京。”
对于康熙皇帝而言,桑结嘉措有才却失了忠诚。于统治者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下属。相比拉藏鲁贝,桑结嘉措显得离经叛道。
在康熙皇帝的左右思虑之下,还是决定将仓央嘉措执送到京,将前藏事务交由忠心耿耿的拉藏汗去管理。
“仓央嘉措,你以为大皇帝会如何处置你呢?”拉藏汗冷哼道。
“大皇帝如何处置我都坦然接受,我没有抵抗的能力!”,仓央嘉措双手合十,朝拉藏行礼,“众生何辜,请汗王善待民众!若能如此,仓央嘉措入地狱也无怨无悔!”
原本拉藏鲁贝是看不上这个年轻的只顾享乐的傀儡□□,认为他心中只有情爱,只懂声色犬马,是个毫无长处的木偶。然而此刻他对眼前的年轻人有了新的认识,甚至是有一些惋惜。
拉藏鲁贝没有说话,而是转身出了门。
从拉鲁噶彩出来,卓玛苦思营救之法。仓央嘉措是格鲁派首领,三大寺堪布不会见死不救。于是卓玛请阿旺仁钦帮忙,让他去请三大寺堪布到布达拉宫。
阿旺仁钦请三大寺堪布联合众扎仓僧众,联名上书康熙皇帝,表明仓央嘉措之冤屈。卓玛认为□□喇嘛在前藏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康熙皇帝一定会多方考量,使得在处置仓央嘉措一事上有转圜余地。
很快,一封各大寺院上层僧人的联名上书从拉萨送出。
就在上书送出的第五日,就在众人心中抱有一线希望之际,送信人传回了一个毁灭性的消息:上书在拉萨北被拉藏鲁贝之人截获。
距离仓央嘉措押送上京不足两日,如果无法想到援救之法,那么仓央嘉措性命不保!
卓玛与阿旺仁钦商议,最终阿旺仁钦提议半道劫人。至于在何处动手,阿旺仁钦也有一个绝好的主意。从拉萨到北京,势必经过拉萨西北,而哲蚌寺就在那个方位。
鉴于阿旺仁钦的职位特殊,卓玛请他不要直接参与,由她出面比较稳妥。一旦阿旺仁钦参与进来,便给了拉藏鲁贝以口诛笔伐。
阿旺仁钦同意不参与武装,但是会尽力帮助卓玛。塔坚乃作为仓央嘉措的老乡和朋友,希望参与营救计划。
卓玛感到为难:“你是有妻儿的人,我不能让你冒着巨大的风险!”
“让我眼睁睁看着佛爷去送死,我塔坚乃还算什么朋友呢?况且我与佛爷自幼一起长大,这种情感是无可比拟。”塔坚乃坚持。
卓玛只能答应他负责接应的工作,也算全了他的朋友之谊。
五月二十七这天,拉萨城热闹如斯。天气晴朗,惠风和畅。
当拉藏鲁贝领着清朝特派大臣席柱和纳桑阿宣布康熙皇帝圣旨时,旧西藏政府官员无不震惊!众人顿时一片哗然:“佛爷怎能上京呢?大皇帝让佛爷去京城做什么呢?佛爷走了,何时回来……”
一时七嘴八舌起来,所有人似乎都在为仓央嘉措上京的事情感到不解和不安!
席柱与纳桑阿互视一眼,见此情形二人心里也不免有些打鼓。□□喇嘛在西藏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们必须谨慎小心对待。于是席柱站出来说道:“各位不必担心,陛下只是请佛爷入京讲经说法,很快就能回来的!”
这句话自然是说给别人听的,纳桑阿和席柱心里都清楚得很。
其实早在前两日,席柱和纳森阿就到了拉萨。阿旺仁钦和拉藏鲁贝等一众上层官员都接待了。那时拉藏鲁贝还旁敲侧击打探:“二位大人时常伴驾,必然深谙圣心。如今大皇帝下诏执送假□□上京,不知作何处置?”
纳桑阿道:“陛下之心,岂是臣子可以轻易揣度!圣旨已下,请汗王依旨而行!”
拉藏鲁贝不好再说什么了,也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