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天幕准时亮起,但见云雾中浮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刹,琉璃瓦映着七彩祥光,匾额上"小雷音寺"四个金字晃得人睁不开眼。
唐僧滚鞍下马,整了整袈裟就要跪拜。"师父且慢!"毛脸雷公嘴的孙悟空一把扯住唐僧衣袖,"这庙妖气冲天,定是妖怪变化!"
咸阳宫内,嬴政眯起眼睛:"这猢狲倒是机警。"
李斯急忙附和:"陛下圣明,那庙宇祥光太过刻意,确有蹊跷。"
袁天罡掐指一算,眉头紧锁:"怪哉,此寺祥光浮于表面,内里却暗藏妖氛。"
李淳风凑近低语:"师兄,莫非是..."
画面一转,师徒四人已踏入大殿。只见莲花宝座上端坐着丈六金身的"佛祖",两侧五百罗汉、八大菩萨肃立,梵唱声声,檀香阵阵。
茶摊老板擦着茶碗,眯眼瞅着天幕:"这排场倒是像模像样...可俺去大兴善寺上香几十年,从没见过佛祖这么爱摆谱的。"
旁边卖胡饼的商贩插嘴:"你懂啥?说不定是西天新样式!"
老农跪在田埂上连连磕头:"佛祖显灵了!求您保佑今年别闹蝗灾..."
儿子急忙拽他:"爹!那孙行者都说有诈!"
老农犹豫:"可...可这金身多气派..."
小姐隔着纱窗偷看,丫鬟急道:"姑娘快别看!我娘说过,真佛显圣时女子要回避的..."
小姐却疑惑:"可这些菩萨...怎么都在偷瞄唐僧?"
话音未落,天幕中的悟空已掣出金箍棒:"妖怪敢冒充我佛!"一棒砸向莲台。霎时间佛光消散,那"佛祖"现出原形——竟是个黄眉黄发的妖王!
"泼猴找死!"妖王袖中飞出个金铙,眨眼间将悟空扣在其中。又解下腰间布袋一抖,八戒、沙僧如落叶般被吸入袋中。唐僧瘫坐在地,九环锡杖当啷落地。
嬴政盯着那金铙,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此物若用于囚禁六国余孽,何愁叛逆不灭?"
李斯低声道:"陛下,此乃妖器,恐有反噬之险……"
嬴政冷笑:"能囚孙悟空,就能囚天下人。"
"好宝贝!"汉宫里的霍去病拍案而起,"这布袋比我的箭囊还能装!"
张衡盯着天幕,手中算筹飞速推演:"此金铙能大能小,必含机关伸缩之术!"
玄奘合十悲叹:"阿弥托佛...这妖童竟假我佛之名行凶..."
天幕上现出金铙内的景象。悟空在里面左冲右突,金箍棒变作百丈长,那金铙就涨到千丈宽;缩成绣花针大小,金铙也跟着收缩。
"此乃须弥纳芥子的神通!"方士激动得胡子乱颤:"这分明是《淮南子》里说的壶天术啊!"
童子小声提醒:"师父,您上次炼的缩地丹..."
方士怒斥:"闭嘴!这次定要参透这金铙玄机!"
小沙弥扯着师父衣袖:"师父师父!咱们藏经阁要是有这个,就不怕经书被老鼠啃啦!"
老和尚敲他光头:"痴儿!佛门要这囚人的凶器作甚!"
铸剑师死死盯着金铙:"非金非玉...这材质要是用来铸剑..."
妻子:"醒醒吧!你连个锄头都打不利索!"
又见猪八戒请来二十八星宿,角木蛟、奎木狼等天神刀劈斧砍,那金铙连道白印都没留下。"让老龙试试!"亢金龙现出本相,将独角插入铙缝。悟空拔根毫毛变作金刚钻,在龙角上钻出个小孔,终于化作青烟逃出。
孩童们纷纷拍手:“哦!大圣逃出来了!”
铸剑师盯着龙角惊叹:"这材质...要是熔了铸剑..."
妻子抄起扫把:"作死啊!连星宿老爷都敢惦记!"
太学生甲激动道:"《史记·天官书》有载!角木蛟主杀伐,奎木狼司兵戈..."
太学生乙打断:"可《淮南子》说亢金龙管布雨,怎会来破金铙?"
"轰!"脱困的悟空一棒砸碎金铙,惊得黄眉怪从宝座上跳起。两大高手在云端厮杀,金箍棒与狼牙棒碰撞出漫天火星。眼看妖王渐露败象,他又解下那布袋一展——
"不好!"长安城头观战的百姓齐声惊呼。
“大圣小心啊!”"大圣爷小心后面!"孩童尖声叫道。
只见二十八星宿如流星般被吸入人种袋中,五方揭谛、六丁六甲也未能幸免。
刘彻突然推开搀扶的侍从,眼中迸发出异样光彩,"若能得此宝,匈奴百万铁骑何足道哉!"
东方朔:"陛下!此乃弥勒佛的人种袋,能装三界众生!当年西王母的幌金绳与之相比,不过是孩童玩具!"
卫青眉头紧锁:"妖物厉害,大圣危矣。"
"护驾!"宋真宗赵恒吓得连退三步,差点被龙袍绊倒。寇准急忙扶住官家,自己却也面色苍白——天幕中那布袋正泛着诡异的青光,仿佛要把整个汴京都吸进去。
"这...这比契丹的铁骑还可怕..."赵恒声音发颤。
当悟空变成西瓜被黄眉怪吞下,在妖怪肚子里翻江倒海时,天际突然传来阵阵笑声。只见胖和尚模样的弥勒佛踏云而来,对疼得打滚的黄眉怪笑道:"童儿,偷我金铙、人种袋,闹得够久了。"
原来这妖王竟是弥勒佛司磬的童子!在弥勒指点下,悟空引妖怪进入瓜田。当黄眉怪吞下"西瓜"时,弥勒佛念动真言,终于收服了孽障。
秦始皇嬴政负手而立,冷眼看着天幕中弥勒佛笑呵呵地收服童子,眼中闪过一丝讥讽。
"堂堂佛祖,竟连座下童子都管束不住?"他冷哼一声,袖中五指缓缓攥紧,"若在朕的咸阳宫,此等孽障早已车裂于市,何须费这般周折?"
李斯连忙躬身道:"陛下圣明。天界神佛,看似逍遥,实则疏于管教,不如我大秦法度森严。"
在嬴政眼中,神仙的纵容,不过是软弱的象征。
汉武帝刘彻看着弥勒佛笑眯眯地拎起童子,眉头紧皱:"这佛祖,未免太过宽仁。"
东方朔摇着羽扇,笑道:"陛下,佛门讲求慈悲为怀,童子顽劣,也不过是小惩大诫。"
"慈悲?"刘彻冷笑,"若朕的侍中敢私自下界为妖,朕必令其五马分尸,以儆效尤!"
卫青沉吟道:"陛下,或许正因天界无严刑峻法,才有妖孽频出。"
刘彻目光深邃,缓缓点头:"传旨,即日起,凡官吏失职者,罪加一等!"
唐太宗李世民望着天幕,摇头叹息:"弥勒佛祖,终究太过慈悲。"
魏征肃然道:"陛下,此童子在人间作乱多时,佛祖却迟迟不管,若非大圣请援,不知还要祸害多少生灵。"
李世民沉吟道:"朕观天界诸神,似乎对座下弟子疏于管教。若我大唐官员如此懈怠,岂不误国?"
房玄龄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臣请加强对僧道之人的管理,以防妖人借神佛之名惑众。"
李世民目光一凛:"传旨,即日起,天下寺庙僧尼,皆需登记造册,凡有妖言惑众者,按律严惩!"
天幕渐渐隐去,老农们仍聚在田埂上议论纷纷。
"那佛祖的童子,竟敢私自下界为妖?"一个满脸皱纹的老者咂舌,"神仙家的规矩,还不如咱乡里的族法严哩!"
旁边年轻些的汉子嗤笑:"神仙?我看也不过如此!若在咱们村,谁家小子敢偷鸡摸狗,族长早打断他的腿了!"
"嘘——小声些!"老农紧张地望了望天空,确保天幕已经关闭。
街边酒肆里的酒客们却仍兴致勃勃。
"那猴子真厉害!竟能请动佛祖收妖!"一个游侠打扮的青年拍案叫好。
旁边卖卜的术士却摇头:"佛祖座下童子作乱,终究是管教不严。若在咱们人间,这等孽障早被官府缉拿了!"
"就是!"一个老工匠啐了一口,"天上的神仙逍遥自在,哪管凡人死活?若非大圣出手,不知还要死多少人哩!"
酒肆老板娘一边擦碗,一边插嘴:"要我说,神仙还不如咱们县太爷——至少县太爷还会升堂审案!"
众人哄笑,举杯共饮。
"那佛祖也太好说话了!若是我家小子敢这般胡闹,早请出家法了!"一个商贩摇头。
"神仙嘛,高高在上,哪懂人间疾苦?"茶博士边斟茶边插话,"若非大圣机灵,这妖怪不知还要害多少人哩!"
一个孩童扯着母亲的袖子问:"娘,神仙也会犯错吗?"
妇人摸了摸孩子的头,笑道:"神仙也是人修的,自然也会糊涂。"
在百姓眼中,天界的疏漏,反而让他们觉得,神仙也没那么高高在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