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在田里遇到老婆了 > 第2章 听一耳八卦

第2章 听一耳八卦

自那日之后,冉慈好长时间都没再遇到那个“温柔女人”,那天的小美好仿佛只是一场幻觉。

但冉慈没有再想起她,白天一如既往地在番茄地里瞎忙活。

她的种植技术都是从网上找来的,灌溉次数、时间,以及如何防虫和施肥,过程简单,又不简单。

简单在她把番茄种出来了,不简单在她的番茄没有像视频里说的那样,一株番茄树能结10-30颗果实,她的番茄树每株都只有7-15颗果实而已。

不多,但她心里产生了一点点成就感。

成就感很重要,它是抵抗虚无人生的盾,也是向前的矛。

这天,冉慈路过大榕树底下时,却忽然听见那些阿婆说村里又搬来一名年轻女子,长得那个白嫩漂亮的哟。

冉慈不由又想起那道许久不曾记起的身影。

这个村子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在家,年轻人不是很多,长得白嫩的更是少见,那天的女人却白得像光管一样。

就像阿婆们说的那样——白嫩漂亮。

冉慈摇摇头,将脑子里的猜想甩出去。

秋风渐浓,田里的人多了起来,一个个都在弯腰割稻谷,而她的番茄也已经陆续成熟了,不过她不知道能产多少斤,预售卖到250斤时就将售空牌子挂了出来。

今天是她第一天摘番茄的日子,冉慈在额头上挂了个近景镜头,低头拍拍手上的钳子,又拍拍身前挂着的绿袋子,在镜头外淡淡开口:“分得千万家产,回村种地的日常,今天是第一次摘番茄。”

铁皮番茄的特点是上绿下红,长得很讨喜,它还有个讨喜的名字——草莓柿子。

冉慈剪下一个番茄在身上擦了擦,吃上一口后,说:“酸甜脆口,番茄味浓,好吃。”

言语正经,语气平淡,声音却极好听,勾得粉丝们纷纷在她的视频留言里喊“姐姐”。

当然,留言里也有质疑她作秀的,说她分得千万家产是为了起号而撒的谎,但都被冉慈选择性忽略了。

冉慈吃完一个番茄,还想再吃一个时,身后忽然响起一道柔和且熟悉的声音:“请问这个番茄卖吗?”

回头,春天落进了镜头里。

冉慈将漏跳一拍的心随着镜头一起转到左边,看向她,说卖,又从袋子里拿出一个自己认为最好吃的番茄,在衣服上擦了擦,递过去,“尝尝。”

看她愣了一下,冉慈才注意到对方身穿白衣连衣裙,手白嫩得不沾阳春水,天生就是要干净的人,不像是会吃这种没洗过的“不干净”的水果。

她神情自若,正要把番茄放回去,一只白嫩小手伸了过来。

“那就尝尝。”妙影浅浅一笑,咬了一口,汁水溅了出来,打湿小白裙和白T恤。

“……”

好像有点尴尬。

妙影脸颊粉了一下,盯着对方T恤上的小污点,不好意思地笑笑:“抱歉,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这么失礼,但莫名,她觉得对方不会介意。

冉慈确实不在意,连擦都不擦,只瞥了一眼便移开视线,“没事,你刚刚是想买番茄吗?”

为了不让对方继续尴尬,冉慈才问了一句。

妙影还举着个咬了一小口的番茄,点头,柔柔一笑:“本来想买几个尝尝的,但吃着很好吃,我想买个十斤。”

冉慈看一眼她手上的番茄,觉得她还在不好意思,想多光顾一下她的生意,便委婉道:“十斤一个人能吃好几天了,放久了不新鲜,我这里天天都有的。”

天天有,天天来,天天聊两句。

是这个意思吗?

妙影眨巴两下大眼睛,缓缓点头,“那我先买一斤?”

她的不确定逗笑了冉慈,很淡的笑意,却像雪花飘了过来,轻缓地落下。

“一斤大概有五个,你一天吃得完吗?”冉慈问。

“一斤这么多的吗?”妙影眼含疑惑。

她从小就十指不沾阳春水,搬来这里才学着自己做饭吃,去买菜时也是要多少拿多少,对一斤有多少量属实没什么概念。

“多了?”冉慈看出她的为难,从袋子里拿了两个番茄给她,“那今天先吃三个吧,明天想吃再来拿。”

其实一天三个不算多,她一天能吃九个呢,但对方好像连五个都吃不完,胃口应该不大。

妙影的手也不大,很纤细,五指直溜,张开来刚刚好能兜住两个番茄还能余一个,但再多两个就要掉了,她笑着道声谢,又问多少钱?

冉慈挂在网上的是7元一斤,3斤起发,线下可以卖便宜一点,但她种番茄本来就不是为了卖钱的,想说不要钱,又怕人家明天不来了。

她握了握手里的钳子,“那……一元一个吧。”

“转账?”妙影扬扬手机。

冉慈掏出手机,顺便加了个微信。

3元小零钱发过去,妙影好像没有了留下来的理由,笑着跟人道别。

她一边走,一边继续吃着已经咬掉一口的番茄,路过大榕树底下时,无意中听到一群阿婆正在说冉慈的事,妙影就站在大树后面听了几句。

大概是讲人家有一亿遗产,不去享受生活,跑来村里种地,怕是个傻的。

原来还是个小富婆吗?

这么年轻,有钱却跑来农村种地,想来是跟她一样喜欢这种宁静的生活了。

妙影一乐,刚想走,又听她们讲起了她,说她长得像个大家小姐,有钱人都爱让子女去联姻,怕不是从城里逃婚过来的啰。

说得有鼻子有眼,可惜她是当事人,只信了个“大家小姐”。

只是不知冉慈是小富婆的消息有几分真几分假?

真是活得久了,生活便有诸多无聊,笑容也成了奢侈品,反倒是别人家里头的二三琐事成了生活中最大的一抹亮色,把道听途说的真假消息添上几笔色彩再宣扬出去,别人爱听,他们也就高兴了。

“奶奶,我不是逃婚过来的。”

妙影突然出声吓了这些阿婆一跳,个个木愣愣地看着她,气氛凝滞了几秒,她又笑着说:“我也是继承了遗产来农村过段安宁生活的,顺便再听你们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

阿婆们见她笑眯眯,又温温柔柔的样子,便觉得她好讲话,七嘴八舌地问她继承了多少遗产?妙影笑眯眯地说一个亿,惊得她们语塞了一瞬,然后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一个亿有多少?

她们一辈子生活在农村,见过最大的世面就是视频里的“豪宅”——一幢小洋楼。

妙影毫无违和地融入她们,成了宁安村最年轻的八卦者。

而冉慈结束半天的番茄采摘,回到家后还要做饭填饱肚子,累累地睡了个午觉,醒来开始打包,再平平静静地开车把包裹送到镇上的快递站里寄出去。

回来后,妙影草草吃完晚饭开始剪视频。

她剪的视频很简单,早上榨一杯番茄汁,拿手套工具,一路开着三轮车去田里,进棚,开始剪番茄,丢进袋子里,回来再拍个做饭的视频,然后是打包的视频,配上音乐《金风玉露》。

但视频里多了个意外来客。

被定格下来的女人有一瞬的诧异,似乎没想到她头上会戴着个镜头,将她从诧异到惊喜的表情记录了下来。

她在惊喜些什么?

冉慈盯着屏幕发了会儿呆,回神时已过了十几分钟。

暴露别人的**不好。

冉慈默默将有妙影的那一段视频剪下来从轨道上删除,这才将视频发布到平台上。

第一条评论像是守着她一样,视频刚发出,就留言:你种的番茄好吃^ ^。

她看着这个momo头像,心说:我才刚发货,连镇都没出呢,就知道我种的番茄好吃了?

她哒哒哒打了一行字:我今天才把一部分订单发出。

意思是:没到你手呢,这话说早了。

不知怎么,妙影竟然读懂了她的潜在意思,一个人在屏幕后乐颠颠的笑。

她小时候跟奶奶在乡下生活过一段时间,对农村生活有点留恋,大学一毕业就在同学的推荐下,来了宁安村。

这里的确很宁静,稻田不会杂草丛生,全都规规矩矩地种着农作物,大人在田里忙活,小孩在田里玩耍,大榕树底下也有人聚在一起闲聊。

忙碌与悠闲并存,生存与生活并存。

最让她感到惊喜的是,她喜欢的种田博主也住在这里。

她高中时就爱看一些农村日常的视频,大学最后一学期在某平台偶然刷到过一个叫“躺平”博主发的种番茄视频,当时她觉得这个博主的视频剪得特别潦草,言辞也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但声音好听,就关注了对方。

妙影看着“躺平”一点点将种子拉扯到结果,再有幸见到这位博主的真面目,很漂亮,也很淡,眼神很淡,表情很淡,说话也很淡。

是个淡人。

但淡人种出来的番茄一点都不淡。

至少妙影是喜欢吃的,第二天她又去了番茄地,大榕树下的阿婆们早早就坐在这儿开聊了,见她路过,亲切地叫她过来坐下唠唠嗑,妙影说她去买几个番茄再回来。

冉慈也早早到了番茄地,像是期待什么一样,一边剪着番茄,一边不时往门口看上一眼,见门帘动了一下后,立马装模作样地认真剪番茄。

——她来了。

“阿慈,今天我想买十斤番茄,请大榕树下的阿婆们吃。”妙影背着手走过去,歪着头看她,卧蚕微微堆起,“我能自己剪吗?”

自己剪,可以在这留久一些。

冉慈的鸦睫轻轻往下一搭,又掀起,矜持地点头,“可以。”

她把钳子给她,自己则挂着袋子跟在她身边,教她,“剪这么长就可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貂珰

狩心游戏

老实人破罐子破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