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掌中月,心上霜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侯府新生:簪缨重续亦风波

第十三章东宫赏梅藏暗涌,密册终揭旧冤情

三日后的东宫,牡丹开得正盛。

朱红宫墙下,成片的姚黄魏紫挤挤挨挨,花瓣上沾着晨露,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苏清欢坐在临水的观景亭里,指尖轻轻划过青瓷茶杯的边缘——杯里泡的是今年新采的雨前龙井,茶香袅袅,却压不住她心底一丝淡淡的疑虑。

“苏侯夫人倒是好兴致,独自在此赏景。”一道温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苏清欢回头,见太子妃穿着一身藕荷色绣暗纹的宫装,正由侍女扶着走来,发间插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走动时摇出细碎的流光。

苏清欢起身行礼:“臣妇见过太子妃。东宫的牡丹开得这样好,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太子妃笑着挽住她的手,引她坐下:“这园子里的牡丹,还是先皇后在世时亲手种的,每年这个时候都开得热闹。只是今年不同,藩王叛乱平定,周显伏法,也算给这满园春色添了份喜气。”她说着,目光扫过苏清欢,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听说侯夫人近日在查当年苏老侯爷的旧案?陛下既已看过密册,想来很快就有结果了吧?”

苏清欢心中了然——太子妃看似闲聊,实则是在打探侯府与皇室的关系。如今周显倒台,太后势力受损,太子虽仍是储君,却也需拉拢侯府这样的新兴力量稳固地位。她端起茶杯,浅啜一口,语气平和:“全凭陛下圣裁。臣妇只求能还父亲一个清白,至于其他,不敢多想。”

太子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道:“说起来,前些日子二皇子中毒之事,多亏了侯夫人机智,才揪出周显的阴谋。只是太后那边……”她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听说太后近日总在陛下跟前哭诉,说自己是被周显蒙蔽,还提了不少关于侯府的旧事,你可得多留意些。”

苏清欢指尖微顿。她早料到太后不会善罢甘休,却没想到对方会借着“旧事”做文章——当年父亲被诬陷通敌,虽有周显作祟,但若没有太后暗中默许,事情也不会闹到满门抄斩的地步。如今太后旧事重提,怕是想反过来将罪责推给侯府,混淆视听。

“多谢太子妃提醒。”苏清欢起身行礼,“臣妇心里有数,不会让太后的算计得逞。”

太子妃笑着点头,又引着她去看园子里的其他景致。沿途遇到不少前来赴宴的命妇,见了苏清欢,都纷纷上前见礼,语气里满是奉承——如今侯府势头正盛,又有萧彻这位手握兵权的殿下撑腰,谁都想与侯府攀些关系。苏清欢一一应酬着,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心里却始终记着太子妃的提醒。

走到牡丹园深处,忽然听到一阵争执声。苏清欢循声望去,见二皇子的生母李昭仪正站在一株墨紫牡丹前,对着几个宫女发脾气,地上摔着一个碎裂的瓷瓶,花瓣落了一地。

“不过是碰掉了几片花瓣,你们就敢拦着本宫?”李昭仪妆容精致的脸上满是怒意,“这东宫的牡丹,难道还轮不到本宫赏玩?”

宫女们吓得连连磕头:“昭仪娘娘息怒,是奴婢们该死,只是太子妃吩咐过,这株‘墨玉冰心’是珍品,让奴婢们好生看管……”

“太子妃?”李昭仪冷笑一声,“不过是个储君妃嫔,也敢在本宫面前摆架子?”她说着,抬脚就要去踩地上的花瓣,却被一道清冷的声音拦住:“昭仪娘娘这是要毁了东宫的珍品,还是要当着众人的面,落太子妃的面子?”

李昭仪回头,见苏清欢站在不远处,身后跟着晚翠,神色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场。她脸色微变,随即又扬起下巴:“苏侯夫人倒是管得宽,本宫教训宫女,与你何干?”

“与臣妇无关,却与东宫的规矩有关。”苏清欢缓步走上前,目光扫过地上的瓷瓶碎片,“太子妃设宴款待诸位,是为了庆祝国泰民安,昭仪娘娘却在此处动怒毁物,若是被太子妃看到,怕是会误会娘娘对东宫有不满之意。”

这番话正好戳中李昭仪的痛处——她虽诞下二皇子,却因出身低微,一直不受陛下重视,如今太后失势,她更是想借着二皇子的身份争些体面,却没想到会被苏清欢当众打脸。她握着帕子的手紧了紧,却又不敢真的与苏清欢硬碰硬,只能悻悻地哼了一声:“本宫还有事,不与你在此纠缠。”说罢,带着宫女匆匆离去。

宫女们连忙起身,对着苏清欢磕头道谢:“多谢侯夫人解围,奴婢们感激不尽。”

苏清欢扶起为首的宫女:“起来吧,好好收拾一下,别让碎瓷伤了人。”

待宫女们离开后,晚翠压低声音道:“小主,这李昭仪向来依附太后,今日故意在此闹事,怕是受了太后的指使,想给您难堪。”

苏清欢点头:“太后这是想借李昭仪的手,试探我们的态度。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守住规矩,不授人以柄,她再怎么算计,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两人正说着,忽然看到太子妃身边的掌事宫女匆匆走来,对着苏清欢行礼:“侯夫人,太子妃请您去前殿一趟,说有要事相商。”

苏清欢心中一动,跟着宫女往前殿走去。刚到殿门口,就听到殿内传来太子的声音:“……大理寺那边已经有了消息,当年苏老侯爷的旧案,牵扯到的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甚至还有先帝时期的老臣……”

她推门进去,见太子和太子妃正坐在殿内,神色都有些凝重。太子见她进来,起身道:“侯夫人来了,快请坐。”

苏清欢坐下后,太子妃亲自为她倒了杯茶:“侯夫人,方才太子接到大理寺卿的密报,说当年诬陷苏老侯爷通敌的罪证,除了周显伪造的书信,还有一份先帝时期的奏折,上面有不少老臣的签名,而这些人,如今大多还在朝中任职。”

苏清欢握着茶杯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你的意思是,当年父亲被诬陷,并非周显一人所为,还有其他朝臣参与?”

太子点头,语气沉重:“大理寺卿说,那份奏折是当年的兵部尚书王克之呈上去的,上面除了王克之的签名,还有吏部侍郎、户部尚书等十几位大臣的联名。他们借着边境战事紧张之际,诬陷苏老侯爷私通敌国,截留军粮,才导致先帝震怒,下旨抄斩侯府。”

“王克之……”苏清欢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她记得这个名字,当年父亲还在世时,曾多次在她面前提起过王克之,说他为人阴险狡诈,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却没想到,父亲最终会栽在他手里。

太子妃见她神色不对,连忙安慰道:“侯夫人莫急,大理寺卿已经派人去查证那份奏折的真实性,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还苏老侯爷一个清白。只是那些联名的大臣,如今都是朝中重臣,若是真的查出他们参与诬陷,怕是会引起朝野震动。”

苏清欢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怒意:“无论牵扯到谁,都要查到底。父亲含冤而死这么多年,侯府上下也受了这么多苦,不能就这么算了。”

太子点头:“侯夫人放心,本太子已经命大理寺卿全力彻查,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凶手逍遥法外。另外,陛下也已经下旨,暂停王克之等人的职务,等候调查结果。”

听到这个消息,苏清欢心中稍稍安定。她起身对着太子和太子妃行礼:“多谢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为父亲的旧案费心,臣妇感激不尽。”

太子扶起她:“侯夫人不必多礼。苏老侯爷是国之栋梁,当年的冤案本就该昭雪,本太子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况且,侯府如今与东宫休戚与共,帮侯府,也是在帮东宫。”

苏清欢明白太子的意思——如今朝中局势复杂,太后和二皇子虽失势,却仍有不少支持者,而王克之等人若是真的参与诬陷,背后恐怕还牵扯着其他势力。东宫若能借着彻查旧案,清除朝中的腐朽势力,就能进一步巩固太子的地位。

“臣妇明白。”苏清欢语气坚定,“日后侯府定会全力支持太子殿下,为东宫效力。”

从东宫出来时,已是傍晚。夕阳西下,将宫墙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苏清欢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中思绪万千——父亲的旧案终于有了进展,那些参与诬陷的凶手也即将受到惩罚,侯府的冤屈,很快就能彻底洗清了。

回到侯府时,萧彻已经回来了。他见苏清欢回来,连忙迎上前:“今日在东宫可有遇到什么事?我听说李昭仪在牡丹园闹事,还与你起了冲突?”

苏清欢点头,将今日在东宫的事情一一告诉了他。萧彻听完,脸色微沉:“太后和李昭仪倒是不死心,还想给你难堪。不过你做得很好,既守住了规矩,又没让她们占到便宜。”

“只是没想到,父亲的旧案会牵扯到这么多朝臣。”苏清欢靠在萧彻肩上,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王克之那些人,如今都是朝中重臣,想要扳倒他们,恐怕没那么容易。”

萧彻轻轻抚摸着她的长发,语气坚定:“放心,有陛下和太子支持,大理寺卿定会秉公办案。而且,我们手里还有父亲留下的密册,里面记载了不少当年的事情,若是王克之等人敢狡辩,我们就将密册公之于众,让他们无从抵赖。”

苏清欢抬头看着萧彻,眼中满是感激:“有你在,真好。”

萧彻笑了笑,将她搂得更紧:“我们是夫妻,本就该同甘共苦。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大理寺卿派人送来消息,说明日会在大理寺公审周显,让我们去旁听,也好指证他当年诬陷苏老侯爷的罪行。”

“真的?”苏清欢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太好了!明日我一定要去,亲眼看着周显认罪伏法!”

萧彻点头:“好,明日我陪你一起去。”

第二天一早,苏清欢和萧彻就带着林墨,来到了大理寺。大理寺外早已围满了百姓,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个诬陷忠良、毒害皇子的奸臣,最终会得到怎样的惩罚。

走进大理寺公堂,只见周显穿着囚服,被铁链锁着,头发凌乱,面色苍白,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他看到苏清欢和萧彻走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恐惧,随即又恶狠狠地瞪着苏清欢:“苏清欢,你这个贱人,若不是你,本官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周大人,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吗?”苏清欢走到公堂中央,目光锐利地看着他,“当年你诬陷我父亲通敌,导致侯府满门抄斩,如今又毒害二皇子,嫁祸太后,桩桩件件,都是死罪!你以为你还能狡辩吗?”

周显冷笑一声:“诬陷?本官不过是实话实说!苏振邦当年就是私通敌国,截留军粮,不然边境战事怎会屡屡失利?你以为凭着一本所谓的密册,就能推翻当年的定论吗?”

“是不是诬陷,等大理寺卿查清楚,自然会有定论。”苏清欢说着,从林墨手中接过一个锦盒,递给大理寺卿,“大人,这是我父亲留下的密册,里面详细记载了当年边境的粮草收支情况,还有周显与敌国使者往来的证据,足以证明我父亲的清白。”

大理寺卿打开锦盒,取出密册仔细翻看。片刻后,他脸色凝重地看向周显:“周显,密册上记载的内容,与你当年呈上去的奏折完全不符,而且还附有你与敌国使者往来的书信,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周显脸色骤变,浑身发抖:“不……这不是真的!这密册是伪造的!是苏清欢伪造的!”

“是不是伪造的,一查便知。”大理寺卿命人将密册交给文书,“将密册上的字迹与周显当年的奏折字迹比对,再派人去边境核查粮草收支情况,务必查明真相!”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一名大理寺官员匆匆走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公文:“大人,边境传来消息,当年的粮草收支记录已经找到,与密册上记载的完全一致,而且还查到,当年敌国使者曾多次与周显私下会面,意图勾结!”

真相大白!周显伪造证据,诬陷苏振邦通敌,实则是他自己与敌国勾结,截留军粮,导致边境战事失利。为了掩盖罪行,他才不惜陷害忠良,让侯府满门抄斩。

周显瘫倒在地,再也无力狡辩。他看着苏清欢,眼中满是悔恨:“我错了……我不该诬陷苏老侯爷,不该与敌国勾结……求大人饶命!求苏侯夫人饶命!”

苏清欢看着他狼狈的模样,心中没有丝毫怜悯:“周显,你当年诬陷我父亲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会有今天?我父亲的命,侯府上下几十口人的命,不是你一句‘错了’就能弥补的!”

大理寺卿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周显,你诬陷忠良,通敌叛国,毒害皇子,罪大恶极,本官宣判,将你押入天牢,择日问斩!”

“大人饶命!饶命啊!”周显被衙役们拖了下去,嘴里还在不停哭喊,却再也没人理会他。

苏清欢看着周显被押走的背影,眼中泛起泪光。她转身对着大理寺卿行礼:“多谢大人秉公办案,还我父亲清白。”

大理寺卿扶起她:“苏侯夫人不必多礼,这是本官的职责。如今周显伏法,接下来,本官会继续彻查王克之等人的罪行,定不会让任何一个凶手逍遥法外。”

走出大理寺时,阳光正好。萧彻牵着苏清欢的手,轻声道:“都结束了,你父亲的冤屈,很快就能彻底洗清了。”

苏清欢点头,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却带着释然的笑容:“是啊,都结束了。父亲泉下有知,也该安心了。”

回到侯府后,苏清欢立刻让人准备祭品,去父亲的墓前祭拜。她站在墓碑前,将周显伏法、密册现世的消息一一告诉父亲,声音哽咽却带着坚定:“父亲,您放心,女儿一定会让那些参与诬陷您的人,都受到应有的惩罚,让侯府重新站起来,不辜负您的期望。”

萧彻站在她身边,轻轻为她拭去泪水:“别太伤心了,苏老侯爷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一定会很欣慰。”

苏清欢靠在萧彻肩上,看着墓碑上父亲的名字,心中充满了力量。她知道,父亲的冤屈洗清之日,就是侯府真正重焕生机之时。而她与萧彻,也会一起努力,守护好侯府,让侯府的簪缨之脉,在京城重新绽放光彩。

几日后,大理寺传来消息,王克之等人承认了当年参与诬陷苏振邦的罪行,陛下下旨,将他们全部革职查办,流放边疆。同时,陛下还下旨恢复苏振邦的爵位,追封他为“忠勇侯”,并为侯府平反,归还侯府当年被抄没的家产。

消息传来时,侯府上下一片欢腾。管家和下人们都忙着张灯结彩,准备庆祝侯府重获新生。苏清欢站在侯府的庭院里,看着满园的喜庆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

萧彻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支刚摘的牡丹:“如今侯府平反,你父亲的冤屈也洗清了,我们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

苏清欢接过牡丹,看着萧彻温柔的眼神,笑着点头:“好啊,你想怎么打算?”

萧彻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期待:“等忙完这阵子,我们就去江南看看,那里有你父亲当年驻守过的城池,还有你小时候最喜欢的桃花林。我们可以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远离京城的纷扰,好好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苏清欢靠在萧彻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中满是幸福:“好,就听你的。”

夕阳下,侯府的朱红大门敞开着,门口挂着的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诉说着侯府的新生。苏清欢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有萧彻在身边,有侯府众人的支持,她就有信心,让侯府的未来,像这满园的牡丹一样,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