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掌中月,心上霜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第二十一章暗箭明枪谋愈急,山河密卷启新局

五更天的梆子声穿透薄雾,侯府正院的灯笼还亮着。苏清欢倚在窗边,指尖摩挲着昨夜从宝阁带回的紫檀木盒——盒底刻着细密的波浪纹,那是父亲惯用的暗记。萧彻推门进来时,她正将木盒里的绢帛展开又合拢,反复确认那行朱砂批注:"若见琉璃顶移,速查刘杨勾结"。

"清欢,天还早。"萧彻披着晨露的气息坐到她身旁,玄色官袍的领口还沾着夜露,"太子那边已传话,今晨会在东宫议事,刘成与杨坤今日都会进宫述职。"

苏清欢将绢帛仔细折好,塞进袖中暗袋:"我昨夜想了整宿。父亲留下的不只是警示,更是线索——琉璃顶被揭,说明有人能精准掌握侯府暗哨位置;宝阁舆图失踪,必是冲着北疆布防而来。而刘成身为户部尚书,杨坤掌管兵部,若他们勾结......" 她指尖微紧,"怕是要在年末军饷核算时做手脚,再借机诬陷侯府侵吞军资。"

萧彻眼神一沉:"我已让暗卫盯紧刘府与兵部角门。昨夜宝阁事发后,我亲自去查了后园脚印——那青布褂子是府中杂役常穿的,但鞋底纹路却是兵部制式靴的底样。" 他顿了顿,"更蹊跷的是,管家说昨儿午后,有个自称'江南绸缎商'的人来府里送礼,特意绕着宝阁转了三圈。"

"江南绸缎商?" 苏清欢猛地抬头,"可是与林文彦有生意往来的?" 林文彦是江南旧部,父亲生前最信任的下属,若有人借江南商队打探侯府......

晨钟响彻京城时,东宫正殿已坐满了人。太子李承澜端坐在龙纹主位,太子妃李氏陪坐在侧,下方依次是户部尚书刘成、兵部侍郎杨坤,以及几位三品以上的大员。苏清欢与萧彻行礼后,便听太子笑道:"今日召诸位来,是为年末军饷核算的事。侯爷,听闻侯府在江南修缮忠烈祠时,对粮草调配颇有心得?"

萧彻拱手:"回殿下,不过是按部就班。倒是殿下,军饷核算乃朝廷大事,侯府愿效犬马之劳。"

刘成坐在首位,肥大的袖口遮住半张脸,声音却阴阳怪气:"侯爷客气了。只是户部近日查账,发现侯府名下那处庄子——就是江南的千亩良田——去年的军粮入库数目,与报给兵部的对不上。" 他抬眼扫向苏清欢,"侯夫人,这可是侵吞军资?"

满殿寂静,连烛火都仿佛凝固。苏清欢缓步上前,裙摆扫过青玉地砖发出轻微的声响:"刘大人,侯府江南庄子历来只种稻米与茶叶,从未承接过军粮入库。" 她从袖中取出本蓝皮账册,"这是江南官仓的存档,去年侯府庄子共缴纳稻米八千石,茶叶三千斤,皆由官仓盖印验收。至于军粮——" 她抬眸直视刘成,"户部可曾给过侯府军粮调拨令?"

刘成脸色一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信笺——正是昨夜杨坤送来的,上面详细列着侯府"疑似虚报"的账目漏洞。可苏清欢拿出的官仓存档,却让他措手不及。

"这......" 他支吾着,"或许是下官记错了。"

杨坤见状,连忙打圆场:"侯夫人果然治家严谨。不过," 他话锋一转,"宝阁琉璃顶失踪一事,可是惊动了圣上。陛下听闻侯府藏有北疆布防图,特命我等来问,那图可还在?"

殿内气氛骤然紧绷。苏清欢感觉萧彻的手轻轻握了握她的袖角——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意为"沉住气"。她福身行礼:"回杨大人,父亲生前确实绘制过北疆地势图,但那是侯府私藏,从不示人。至于琉璃顶......" 她抬眼望向太子,"殿下昨夜已亲眼所见,琉璃顶被揭,图卷失窃,侯府上下正全力追查。"

太子李承澜忽然开口:"清欢,本宫听闻你父亲当年在江南剿匪时,曾截获过一批私铸军械,幕后主使便是周显。" 他目光灼灼,"那批军械的图纸,可还在侯府?"

苏清欢心头一跳——父亲旧账里确实提过私铸军械,但那图纸早已被父亲焚毁。她正欲回答,却听萧彻拱手道:"回殿下,父亲当年确曾缴获军械,但图纸早已销毁。倒是那批军械的铸造手法,父亲在兵书中略有记载。若殿下需要,侯府愿将相关兵书呈上。"

太子眯起眼睛:"如此甚好。本宫听闻侯府藏书阁里,有苏老侯爷亲批的《戍边十策》,本宫想借阅一二。"

"殿下请便。" 萧彻从容应答,"只是侯府藏书阁近日正在修缮,明日便着人送至东宫。"

议事直至晌午才散。出了东宫,苏清欢立刻问道:"萧彻,太子为何突然追问私铸军械与《戍边十策》?"

萧彻压低声音:"他在试探。刘成与杨坤想借军饷核算打压侯府,太子则担心我们会成为朝堂博弈的牺牲品。" 他顿了顿,"更重要的是,父亲留下的北疆布防图,绝不能落入他们手中。"

二人回到侯府,管家匆匆迎上来:"小主,殿下!暗卫来报,昨夜有人潜入兵部角门,与一个穿青布褂子的杂役模样的人接头,那人袖中掉出半块琉璃碎片——正是宝阁的!"

苏清欢眼神一凛:"带我去见暗卫。"

后院柴房里,暗卫统领阿七单膝跪地:"回小主,那杂役接头后,往城南方向去了。我们的人跟到城南集市,见他钻进一家名为'聚宝斋'的古董店。"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碎琉璃,"这是从他袖中掉落的,与宝阁的碎片完全吻合。"

萧彻冷笑:"聚宝斋?那可是刘成的外甥开的。" 他转向苏清欢,"清欢,你留在府中,我带人去聚宝斋查探。"

苏清欢却按住他的手臂:"不,我与你同去。父亲说过,最危险的地方往往藏着最关键的线索。" 她望向阿七,"再派两个人去城南,盯紧聚宝斋的伙计,若有异常,立刻回报。"

聚宝斋门面不大,门口挂着"收售古玩,鉴别真伪"的招牌。萧彻与苏清欢扮作富商夫妇,刚踏进门槛,便闻到一股霉味混着檀香。柜台后坐着个瘦高的中年人,见二人进来,立刻堆满笑容:"两位客官,可是要寻什么古玩?"

萧彻拱手:"听闻贵店有北疆的旧地图,可否让在下看看?"

中年人脸色微变,随即笑道:"客官说笑了,小店哪有那种稀罕物?" 他转身从柜台下取出一本旧册子,"倒是有些江南的山水图,客官看看?"

苏清欢瞥见柜台内侧的阴影里,有个青布褂子的伙计正竖着耳朵偷听,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袖口——那里隐约露出半块琉璃的断口。她装作不经意地走到柜台内侧,指着墙上一幅泛黄的画:"这画倒是不错,只是......" 她突然伸手,指尖在那伙计袖口一勾——半块琉璃碎片"叮"地掉在地上。

"哎哟!" 伙计惊呼一声,弯腰去捡。萧彻瞬间拔剑出鞘,剑尖抵住他咽喉:"说!谁派你来的?"

"饶、饶命!" 伙计吓得瘫软在地,"是、是兵部的杨大人!他说若能偷到侯府的北疆布防图,赏银百两......"

"杨坤!" 萧彻剑尖又逼近一分,"他人在何处?"

"在、在城南的醉仙楼......" 伙计颤抖着说出地址,"他说今夜子时,会在三楼雅间等消息......"

当夜,醉仙楼三楼雅间。萧彻踹开门时,杨坤正对着烛火擦拭一把短刀,见二人闯入,脸色瞬间惨白:"侯、侯爷!这是误会!"

苏清欢冷笑:"误会?你勾结刘成,指使杂役偷盗侯府宝阁,又买通聚宝斋伙计传递消息,如今还想抵赖?"

杨坤扑通跪地:"下官知罪!是刘成逼我的!他说侯府若倒了,户部的亏空就能掩盖......那北疆布防图,他说要献给北境的敌国,换取......"

"住口!" 萧彻一剑劈碎桌角,"你可知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我招!我全招!" 杨坤磕头如捣蒜,"刘成说年末军饷核算时,要污蔑侯府虚报军粮,再借机弹劾侯爷谋反......那布防图,他已通过聚宝斋的暗道,送去了北境的......"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箭雨声。阿七在门外大喊:"小主!有刺客!"

萧彻一把将苏清欢护在身后,剑光如电,挡开几支射向窗棂的羽箭。苏清欢透过破碎的窗纸望去,只见黑暗中闪过几道黑影,正朝着城南方向逃窜。

"追!" 萧彻拔腿欲出,却被苏清欢拉住袖子:"等等!" 她从怀中取出父亲留下的紫檀木盒,"父亲说过,若琉璃顶移,速查刘杨勾结——但还有一句没说完......" 她迅速展开绢帛,朱砂批注下方竟还有一行极小的字迹:"山河图真本,藏于侯府老井底。"

"老井?" 萧彻猛然想起,侯府后院确实有口百年古井,平日里用来浇灌花草,却从未有人注意过井底。

二人匆匆赶往后院。老井的石盖上积满青苔,萧彻用力推开,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苏清欢点亮火折子,率先跳了下去——井壁湿滑,她摸索着石阶往下,火光映照处,竟见井底石台上放着一个铁匣。

铁匣上挂着把铜锁,锁孔却已被撬开。苏清欢颤抖着打开铁匣,里头躺着一卷泛黄的绢帛——正是完整的北疆山河图,比宝阁失窃的那幅更加精细,连山间的小路、溪流的宽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图卷末尾,父亲苍劲的字迹跃然纸上:"此图乃侯府根基,若后世子孙见琉璃顶移、山河动摇,当以此图献于明主,保家国无恙。"

"父亲......" 苏清欢泪如雨下。萧彻接过图卷,指尖抚过那行字迹:"清欢,我们找到了真正的山河图。"

黎明时分,东宫正殿。太子李承澜展开北疆山河图,神色凝重:"这图竟比户部存档的还要详尽......侯爷,侯夫人,你们可知这图的价值?"

萧彻拱手:"回殿下,此图乃家父毕生心血,为的是守护北疆安宁。如今刘成与杨坤勾结,妄图借军饷核算打压侯府,又想盗取布防图献于敌国,其心可诛。"

太子深深看了二人一眼:"本宫会将此图呈于陛下。刘成与杨坤,必遭严惩。" 他顿了顿,"只是侯府此后,怕是要更谨慎些。"

苏清欢福身行礼:"殿下放心,侯府定当谨记教诲。"

离开东宫时,晨光已洒满宫道。萧彻握住苏清欢的手:"清欢,这一劫,我们算是过了。"

苏清欢望着远处的朝阳,轻声道:"不,这只是开始。父亲留下的山河图,不仅是保家卫国的利器,更是侯府的责任。" 她转头看向丈夫,"萧彻,此后无论风雨,我们都要携手同行。"

萧彻将她揽入怀中,身后是东宫高耸的红墙,前方是侯府飘扬的旗帜。晨风吹过,带来新的一天——侯府的故事,仍在继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