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17
停尸房的冷气机坏了,嗡嗡声像老人哮喘。
林昭把刀放下,灯光打在不锈钢抽屉上,映出她自己的倒影:白大褂袖口沾着干透的血,右手缠纱布,像打了层石膏。
抽屉第三次震动。
不是电机,是里面的东西在敲。
她没惊,也没喊,只是把手术刀换到左手——右手掌心还嵌着审讯室玻璃的碎片,疼让她保持清醒。
“林姐,要帮忙吗?”值班的小张端着咖啡,热气被冷气瞬间吞没。
“不用。”她声音低,像刀背刮过骨头,“把门带上。”
门关上,咖啡香被关在外头。
林昭拉开第三格,白雾像活物扑出来,尸体覆着厚霜,左臂刀疤排得密——十六道,刀尾戛然而止,短得精准。
一寸,一毫米,像有人故意掐断了故事。
橡胶手套贴上皮肤,冷得像另一层霜。
林昭从腕口量到肘弯,十六道疤深浅一致,走向一致,却在第十六道尾端突然收刀,留下一个生硬的断口。
“替身。”她低声说,像在宣判。
刀尖划开皮肤,脂肪层翻卷,血管排列却与周烬不同——不是克隆,是精心临摹。
档案写着:ZX-2025-0517,码头枪战死者,心脏一枪,干净得过分。
周烬若真死,现场至少该有三具陪葬。
显微镜下,晶体纯度91.7%,比市面高六个点,晶体缝隙嵌着黑色棉线——警服内衬。
林昭夹起纤维,滴试剂,棉线洇出英雄牌碳素墨水。
父亲的老钢笔。
三年前,父亲牺牲现场弹壳底部,也有同样墨渍。
刀尖撬开尸体口腔,左侧臼齿空缺,齿槽嵌黑色墨渍,和周烬吐在证物袋里的裂齿一模一样。
尸体突然痉挛,防腐液从鼻腔喷出,像喷泉。
浑浊的蓝眼睁开,直勾勾盯着天花板,声带振动,电子合成般的声响:“16……还是……17……”
冷冻柜一排弹开,白雾弥漫,每具尸体左臂刀疤递减——15、14、13……像倒计时。
林昭后退半步,背撞上冷柜,金属的寒意钻进骨头。
她没慌,只是掏出手机,对准尸体手臂按下快门。
闪光灯一亮,尸体重新归于死寂,只剩嘴角泡沫缓缓滑落。
心电图机自动启动,打印纸缓缓吐出一条线。
哒……哒……哒……
17次心跳,不多不少,刚好是她敲碎审讯室玻璃的次数。
窗外暴雨拍玻璃,闪电劈过,照亮窗外身影——周烬右脸伤疤在电光里泛青,左臂新鲜伤口还在渗血。
他举起手,比了个开枪手势,指向桌上向日葵标本。
花瓣纷纷脱落,露出花托里的微型接收器,红灯规律闪烁:
· — ··· — — ·
1999。
林昭再抬头,窗外空无一人,只剩窗台放着一枚染血警徽碎片,和她手里那半枚严丝合缝。
冷冻柜里,所有尸体同时坐起,左臂举起,刀疤在闪电中连成一片诡异的图腾。
林昭站在原地,雨水顺着发梢滴落。
她忽然明白,第十六道疤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第十七道疤,不在尸体,而在她心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