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朕绝无反心 > 第40章 是敌是友

第40章 是敌是友

抚远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张正宪在陈参那里连吃了好几场败仗,险些丢了靳州,皇帝震怒,下了最后通牒,倘若还是挡不住神龙教的进攻,那他抚远大将军的位置就换个人来坐。

话虽如此,但见皇帝的态度,这次的差事要是再办不好,可就不仅仅是丢了官帽这么简单,恐怕一家人都要连累下狱,张正宪如何不急?

只是急也无用,陈参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曾裕也是一位枭雄,他的神龙教又得民心,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张正宪哪里敌得过他?

神龙教如今雄踞三州之地,襄州、滕州、靳州已经是囊中之物,还未向洛都进军,也不过是因为铁矿被朝廷垄断,无法生产出更锐利的兵器。

而恰在此时,一位属下朝张正宪进言道:“我曾听闻明州尧山有一位隐士,有‘潜龙’之名,只是此人性情孤傲,虽身具才华,却不曾入世。若是将军亲自前去,定能请得此人出山,届时将军之困可解!”

张正宪闻言果然意动,叫人连夜备上快马,只带了二三侍从,朝明州疾驰而去。

他在尧山等了三天,终于见到了那位“潜龙”。

此人名为樊礼,比他想象的还要年轻,不过而立之年,对天下大势看得分明,天文地理更是无一不通,果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

张正宪大喜,当即深深一拜,目露恳切:“樊先生大才,隐居深山岂不可惜?今天下大乱,贼子谋逆,陛下苦寻人才,只为解天下之围!若先生愿随某入抚远军,解靳州之困,陛下定会以国士待之!”

樊礼却道:“我不过山野之人,粗读诗书,不堪此重任。”

随即让童子将张正宪请出草庐,以访友为名,避而不见。

张正宪没有放弃,又等了三日,再次登门拜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曾裕狼子野心,为天下之祸!某知先生不慕名利,如今请先生出山,不为功名利禄,只为请先生还天下一个安宁,叫百姓不必再为战火所累!”

樊礼这次没有拒绝,犹豫再三,才深深一拜,饱含歉意:“非是子敬不愿,只是兄长临终之时再三叮嘱,将爱女阿虞托付于我。我若出山,侄女孤身一人,无依无靠……”

张正宪还当他有什么隐情,如今听闻只是这等小事,心下松了口气,面上却认真道:“子敬的兄长便是我的兄长!兄长临终嘱托,岂能不尽心?”

他解下腰间玉佩,递过去道:“某今日前来不曾备下礼物,今有一方玉佩,为传家之物,便赠予阿虞。某愿认其为义女,不知子敬意下如何?”

传家玉佩的重量毋庸置疑,他肯拿出玉佩,足以见其诚恳。

樊礼大惊,随即目露感激之色:“将军何必如此?这、这叫子敬如何是好?”

张正宪知道事情这便成了,当即笑道:“你我二人何须如此?某既请子敬出山,自然要叫你无后顾之忧!”

樊礼再拜:“愿为将军出谋划策,以平天下之乱!”

张正宪连忙扶起他:“不必如此多礼!我与侍从在山下等候,待子敬交代好家中之事,携阿虞来半山客栈便是!”

又寒暄一二,于是就此告别。

樊礼目送张正宪离开,等彻底见不到人影,屏风后才走出来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正是二人口中的“阿虞”。

樊虞一身浅色衣裙,并不繁复,未饰珠钗,也不着粉黛,单单往那里一站,便知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她柳眉微蹙,眼中多了些许不赞同:“叔父以身入局,只怕生变。”

樊礼神色淡淡,脸上没有佯装出来的感动,更显得不可捉摸。

他负手而立,望着张正宪离去的方向,眼神晦暗不明:“樊家只余你我二人,若不细心筹谋,如何能翻案?”

“阿虞不必忧心,洛都无人见过我,只要爬的位置足够高,樊家迟早会回归以往的殊荣!”

樊虞神色复杂,长叹一声:“可惜我是女儿身,否则出将入相,也不必叔父一人苦苦筹谋。”

樊礼却道:“若阿虞非女儿身,焉能活到今日?”

当年樊家实属遭了无妄之灾,不过是挡了前人的路,便被抄家灭门,男丁尽数斩首,女眷发配苦寒之地。樊礼因为自小随恩师游学,这才逃过一劫,又偶然在路上救下了年纪尚小的樊虞,才保住了樊家最后一点血脉。

至于其余女眷,在押送中失散的失散、病故的病故,二人寻找多年,再无音讯。

樊家一案牵连甚广,知情者都死得差不多了,这才是樊礼敢入抚远军的原因。

他也不是没想过一步步爬上高位,只是他身后无大家族撑腰,如何能平步青云?

宁朝虽有科举制度,但只相当于摆设,在朝有名望的官员大多是靠家族举荐,没有人脉,寸步难行。

如今剑走偏锋,在张正宪焦头烂额时出手,必能成事!

樊礼辛苦筹谋,经营名声,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张正宪以为自己的诚意打动了对方,却不知一切都是他有意而为之。

而后的事就简单多了,樊礼入抚远军,樊虞则入将军府,伴将军夫人膝下,以张家嫡女待之。

既是为了让樊礼安心,也是作为牵制他的人质。

虽然樊礼有意经营自己的名声,但才学却是货真价实,有了他的加入,抚远军果然不可同日而语,在与陈参的交锋中连夺两郡,消息传回洛都,皇帝更是狠狠夸奖了一番张正宪。

两军交战,受苦的往往是百姓,在朝廷和神龙教的争斗中,无数百姓被波及。

晋安三十年,二月末,抚远军和神龙教僵持不下,经过神龙教的笼络,靳州共计六个郡,所有百姓都偏向曾裕等人,称其为“神龙大将军”,张正宪虽勉强收回两个郡,可百姓们只恨不得开城以迎神龙教。

就在这种情况下,抚远军为了杀鸡儆猴,竟然屠了一座县,将暗中和神龙教有联系的百姓及其亲眷全部诛杀,血水流了一整条街,连排水渠中都是一片鲜红。

常言道“法不责众”,张正宪的手段的确震慑了不少百姓,可也叫人意识到他的毒辣。

偏生他还有正当理由,“通敌叛国”之罪的确足以诛九族,但那可是整个县城的人。

一时之间乱葬岗尸体堆积如山,百姓们无一不闻“张”色变。

与百姓们的恐惧不同,朝中那些官员却认为他杀得好,在身居高位的眼中不过是死了些刁民,却能彰显天威,实在划算。

消息传到樊虞耳中,当她得知是樊礼出的计谋,饶是叔侄二人相依为命、感情深厚,她也不免感到心惊。

——樊礼为了得到张正宪重用,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

虽然樊虞幼时遭逢巨变,却仍旧怀着一颗爱民之心。她父亲为官清正,是难得的一股清流,她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不一样。

可樊礼却不同,他跟随老师游学,见过不少人心险恶,早就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

叔侄二人虽然都是樊家人,但明显樊礼更加符合这个时代官宦人家的秉性,若当真入朝为官,没有那些无用的慈悲心,肯定能走得更远。

杀鸡儆猴果然效果显著,再没有人敢同神龙教暗通曲款,有着武器的优势,竟然当真夺回了半个靳州。

神龙教虽然在百姓中名声很好,但毕竟底子在那里,是由无数普通人组织起来的起义军,天然没有官方军队能打,之前也不过是仗着陈参这么一位军师在,一旦出现了能和他博弈的人,唯一的优势也不复存在。

常言道“得民心者的天下”,但宁朝的根基在那里,造反毕竟是掉脑袋的事,横了心跟曾裕干的人都是被压迫的很惨、活不下去的,其余百姓对他有好脸色,也不过是心动于他口中描绘的那个世界。

如果把自己的性命和神龙教放在天平两端,百姓们自然会选择自己的性命。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抚远军放出话,主动投降者不追究罪责,只诛首恶、余者不问,狠狠动摇了神龙教的军心。

好消息不断传回洛都,皇帝龙心大悦,亲自下旨封樊礼为军师,算是过了明路。

抚远军的胜利也牵扯到朝堂暗潮汹涌,张正宪和杜明德私交甚笃,杜明德表面掌管绣衣使者,与才成立不久的辑事院分庭抗礼,两方势力虽然没斗到明面上,可暗中却在较劲。

先前抚远军大败,也是因为杜明德替张正宪说话,才没有被立即发作,如今大胜,皇帝龙心大悦,自然是拉着杜明德好生感慨一番。

而作为辑事院的掌权者,秦安也是在这时候将一切听在耳中。

他低垂着眉眼,躬身踏入御书房,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尽职尽责的好奴才模样。

“陛下,该用丹了。”

皇帝闻言皱起眉:“陈仙长今日已经献过丹,怎么你又来献丹?”

他口中的“陈仙长”名陈克,乃是秦安亲自举荐的,皇帝沉迷长生之术,越发宠幸道士、和尚之流,陈克更是其中翘楚。

秦安心中“咯噔”一声,当即跪下:“陛下,此乃三日前陈仙长炼制的‘长春丹’,您吩咐奴婢每日提醒您用丹……”

皇帝恍然大悟:“确有此事。不过日后不必你来提醒朕了,陈仙长会亲自献丹。”

秦安态度越发恭敬:“诺。”

心中却暗自发恨:陈克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敢背着他来献丹,分明是羽翼已丰,想要脱离他的掌控!

此人该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是敌是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老子是最强皇帝

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

万界收纳箱

狂兵神医

三国:开局限时秒杀李存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