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整肃立威**
家宴上的小试锋芒,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虽不剧烈,却已悄然改变了沈府众人对我这个二小姐的观感。我知道,柳氏和沈玉茹的暂时沉默,并非退缩,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更合适的时机。而我,必须利用这短暂的喘息之机,尽快整顿内部,将我所居的这方小小院落,打造成一个稳固的、听命于我的堡垒。
第一步,便是立规矩。
这日清晨,用过早膳后,我吩咐青黛,将院中所有仆役,包括洒扫的粗使婆子、负责浆洗的小丫鬟,全部召集到院中。
消息传出,院子里顿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这些仆役平日里散漫惯了,除了青黛和露珠,几乎无人将我这个小姐真正放在眼里。如今突然召集,众人脸上多是茫然、不耐,甚至还有几分不以为然。
我坐在廊下早已备好的圈椅上,手边放着一盏清茶。青黛和露珠侍立在我身后。赵嬷嬷则站在我身侧稍前的位置,面色严肃。
秋日的晨光带着些许凉意,洒在院中七八个高矮胖瘦不一的仆役身上。他们稀稀拉拉地站着,交头接耳,毫无纪律可言。其中一个身材高壮、面色倨傲的婆子,姓王,是负责院里粗重活计的,仗着曾在正院当过几年差,平日里最是怠惰,此刻正斜着眼打量我,嘴角撇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我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拂去浮沫,轻轻啜了一口。目光平静地扫过下面每一张脸,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
沉默,有时比言语更具压迫感。
渐渐地,院中的窃窃私语声低了下去,众人的目光开始聚焦在我身上,带着几分探究和不安。那王婆子似乎也觉得气氛有些不对,收敛了些许倨傲,但站姿依旧松垮。
直到院子里彻底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我才放下茶盏,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
“今日叫大家来,没有别的事,只是立一立我们院里的规矩。”
我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视众人,确保每个人都听着。
“往日我病着,精神不济,院里诸多事务,多有疏漏,也纵得你们有些人,忘了自己的本分。”我的语气依旧平稳,但话语中的分量却让几个胆小的丫鬟缩了缩脖子。
“从今日起,一切按新规矩来。”
“第一,职责分明。”我看向青黛,“青黛是我身边的大丫鬟,总管院内一应事务,传达我的吩咐。她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
青黛上前一步,挺直了背脊,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洒扫、浆洗、饮食、采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具体细则,稍后青黛会张贴在廊下。谁负责何事,清清楚楚。做好了,自有奖赏;做不好,或推诿扯皮,严惩不贷。”
“第二,言行有度。”我的目光落在那王婆子身上,她下意识地挺了挺腰,但眼神依旧不服,“在院里当差,需谨言慎行。不得非议主子,不得搬弄是非,不得怠慢职守。若有外院人打听院里的事,一律回绝,不得私下传递消息。违者,视为背主。”
“背主”二字一出,众人脸色皆是一变。在这高门大院里,背主的奴才,下场往往极为凄惨。
“第三,奖惩有据。”我继续道,“每月,会根据各位的差事完成情况、当差勤勉度,评定等级。上等者,月钱外加赏钱一百文;中等者,月钱照旧;下等者,扣罚月钱一半,若连续两月评为下等,发配庄子,永不录用。”
听到“赏钱”和“发配庄子”,下面的人呼吸都急促了几分。有期待的,也有恐惧的。
“此外,设立‘建言箱’。”我指了指廊下刚刚挂上去的一个小木箱,“若对院里事务有好的建议,或发现有何不妥之处,可匿名写下投入箱中。若建议被采纳,同样有赏。但若有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者,一经查出,重罚!”
这一条,是借鉴了现代企业的匿名反馈机制,旨在打破信息壁垒,也能让我更全面地了解院中情况。
我将几条院规一条条清晰道来,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完全不同于以往主家模糊、随意的管理方式。下面的仆役们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渐渐变得神色凝重,有些人甚至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现代管理思维”,但他们能感受到这套规矩带来的秩序感、公平性和潜在的机遇(或威胁)。
“规矩,就是这些。”我最后总结道,声音微沉,“望各位谨记于心,恪尽职守。做得好,我院里自然不会亏待你们。但若有人阳奉阴违,试图挑战……”
我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尤其在王婆子脸上停留了一瞬,带着冰冷的警告:“那就休怪我不讲情面,按规矩办事!”
说完,我不再看他们,对青黛点了点头。
青黛会意,上前一步,拿出早已抄录好的院规,朗声道:“现在,我将各人职责与院规细则再宣读一遍,都听仔细了!”
仆役们鸦雀无声,凝神静听。阳光照进院子,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清晰分明。我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个小小的院落,将开始按照我的意志运转。立规,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有人来试探这规矩的硬度,而我,需要一场立威。
新规颁布后,院中的风气为之一肃。洒扫的婆子不敢再偷懒躲闲,浆洗的丫鬟也准时了许多,连送饭的仆役都恭敬地将食盒送到房门口。青黛负责监督执行,虽忙碌,却干劲十足。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那日的王婆子,显然是院中仆役里的“刺头”,也是其他观望者眼中的风向标。她若安分,则余者皆安;她若挑衅,则必须雷霆镇压,否则新规将形同虚设。
果然,不过三五日,王婆子便按捺不住了。
这日,青黛按例检查院内洒扫,发现靠近后墙的一处角落落叶堆积,明显是几日未曾清理。负责那片区域的,正是王婆子。
青黛找到她时,她正靠在厨房外的墙根下晒太阳,与另一个婆子闲磕牙,被当场抓了现行,却毫无愧色,反而阴阳怪气道:“青黛姑娘如今是院里的大红人了,眼睛也尖了。老婆子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偶尔疏漏一下,也是常情。何必如此斤斤计较?”
青黛据理力争:“王妈妈,院规写得明白,洒扫需日日清理,不得有误。你既领了这份差事,就当尽责。若人人都以年老体弱为由怠工,这院子成什么了?”
王婆子嗤笑一声,声音拔高了些,显然是故意说给周围竖着耳朵听的其他人:“哟,好大的威风!不过是立了几条不知所谓的规矩,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老婆子我在府里当差的时候,有些人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便是夫人院里,也没见这般严苛!”
她直接抬出了柳氏,意图压人。
青黛气得脸色发红,正要反驳,我恰好从房中走出,站在廊下,冷冷地看着这一幕。
“怎么回事?”我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青黛连忙上前,将事情原委禀报了一遍。
王婆子见到我,收敛了些许张狂,但脸上依旧带着不服,梗着脖子道:“二小姐,不是老婆子我偷懒,实在是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啊。这点小事,您就高抬贵手吧。”
她试图用“年老”和“小事”来模糊焦点,博取同情,挑战规则的严肃性。
我看着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如同结了冰的湖面:“院规第一条,是什么?”
青黛立刻大声道:“职责分明,各司其职!”
“院规第二条,是什么?”
“言行有度,不得怠慢职守!”
“院规第三条,下等考评,如何处置?”
“扣罚月钱一半,连续两月下等,发配庄子,永不录用!”
我一连三问,青黛清晰应答。每问一句,王婆子的脸色就白一分,周围仆役的头就低一分。
问完,我目光重新落在王婆子身上,语气平淡却带着千钧之力:“王妈妈,你入府多年,资历老,按理更该懂得规矩的重要性。如今你不仅怠慢职守,被指出后不知悔改,反而倚老卖老,言语顶撞,试图挑战院规。看来,你是觉得我年纪小,立下的规矩,不作数?”
王婆子被我冰冷的眼神和连番质问逼得后退半步,嘴唇哆嗦着,还想狡辩:“二小姐,我……”
“不必多言!”我打断她,声音陡然转厉,“看来,不杀一儆百,你们是不知道这院里的规矩,不是儿戏!”
我转向青黛,下令:“王妈妈年事已高,既然力不从心,这院里的差事也不必做了。去回禀夫人一声,就说我院里人手富余,王妈妈辛苦多年,该享享清福了,请夫人安排,即日发配到城外最偏远的田庄上去养老吧!”
发配庄子!还是最偏远的田庄!
这对于在府中安逸惯了的仆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庄子上生活清苦,活计繁重,几乎永无回府之日!
王婆子彻底慌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二小姐!二小姐饶命啊!老婆子知错了!再也不敢了!求您看在老婆子以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我这一次吧!” 她一边哭求,一边磕头,再无之前的嚣张气焰。
周围的仆役们更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看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与敬畏。
我没有丝毫心软。立威之时,最忌妇人之仁。今日若饶了她,明日便会有张妈妈、李妈妈效仿,新规将彻底失效。
“带下去!”我冷声道,“看着她收拾东西,立刻送出府!”
青黛深吸一口气,强压住内心的震动,叫来两个粗使婆子,将瘫软在地、哭嚎不止的王婆子拖了下去。
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阳光依旧明媚,却仿佛带着寒意。
我站在廊下,目光缓缓扫过下面每一个脸色发白、身体微颤的仆役,一字一句地道:“规矩,立下了,就要守。今日之事,望各位引以为戒。在我院里当差,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谁若再敢以身试法,王妈妈,就是前车之鉴!”
没有人敢说话,所有人都深深地低着头。
我知道,经此一事,我这“病弱二小姐”的形象将彻底扭转。他们会怕我,会敬畏我,但至少,不敢再明目张胆地阳奉阴违,怠慢职守。
雷霆手段,方能显菩萨心肠。唯有先立住威,接下来的“恩”,才能被珍惜和感念。
王婆子被雷霆手段打发去了庄子,如同一盆冰水,将院里所有仆役心中那点侥幸和怠惰浇得透心凉。接下来的几日,院中秩序井然,每个人做事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马虎,见到我和青黛,更是恭敬有加,甚至带着畏惧。
立威的目的已经达到。但一味的高压并非长久之计,恐惧能约束行为,却难以培养真正的忠诚和积极性。接下来,需要展现“柔”的一面,进行安抚和笼络,做到刚柔并济。
这日傍晚,我让青黛悄悄将除了王婆子之外的所有院中仆役,再次召集到房中。这次不是在院子里公开训话,而是在相对私密的内室。
仆役们惴惴不安地进来,不知我又有什么吩咐,脸上都带着紧张。尤其是那个曾被王婆子拉着闲磕牙的孙婆子,更是吓得腿肚子发软。
我没有坐在主位,而是站在他们面前,神色比那日温和了许多。
“今日叫大家来,没有别的事。”我开口,声音放缓,“前几日处置王妈妈,是依规办事,不得已而为之。规矩既然立下,便需人人遵守,方能公平。”
我目光扫过众人,见他们神色稍缓,但依旧紧张,便继续道:“我知道,大家在我院里当差,以往辛苦,却也未见得有多少好处。往后不会了。”
我对青黛点了点头。青黛会意,拿出一个小钱袋,又捧出几匹颜色鲜亮、质地一般的细棉布——这是用那日当掉首饰的银钱的一部分购置的。
“这一个月来,除了王妈妈,各位差事都还算勤勉。”我缓缓道,“尤其是负责浆洗的春桃,”我看向那个曾经在账房门口被我解围、又因送桂花而被我记住名字的小丫头,“年纪虽小,做事却认真仔细,送来的衣物都浆洗得干干净净,折叠整齐。”
春桃没想到会被点名夸奖,愣了一下,小脸瞬间涨得通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还有负责洒扫前院的李婆子,”我看向另一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只管埋头干活的老婆子,“她负责的区域,始终洁净,落叶杂物及时清理。”
李婆子受宠若惊,连忙躬身。
“根据院规,勤勉做事者,当赏。”我示意青黛,“春桃,李婆子,本月评定为上等,各赏钱一百文,细棉布一匹,可自用,或给家人做件新衣。”
青黛将赏钱和布匹送到她们手中。春桃和李婆子双手颤抖地接过,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磕头谢恩:“谢二小姐赏!谢二小姐!” 一百文钱对她们来说不是小数目,而那匹布更是实实在在的体面。
其他仆役看着,眼中流露出羡慕,但更多的是看到了希望——原来,认真做事,真的会有奖赏!
“其余众人,差事暂无错漏,本月评为中等,月钱照旧。”我继续说道,“但今日,每人亦赏钱五十文,算是给大家压惊,也是期望各位往后更能用心当差。”
青黛将五十文钱一一发到每个人手中。虽然比春桃她们少,但这份意外的赏赐,依旧让众人惊喜交加,纷纷叩谢,脸上的恐惧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认可、被重视的激动。
“我院里人不多,但只要我们上下齐心,规矩办事,我沈昭如在此承诺,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尽心尽力之人。”我看着他们,语气诚恳,“外面的风言风语,不必理会。只要守好本院的规矩,做好自己的事,自有你们的安稳和前程。”
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先以雷霆手段震慑,再以实际利益安抚,并给予承诺和期望。这套组合拳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仆役们手握着铜钱,听着我温和却有力的话语,再对比王婆子的下场,心中百感交集。恐惧依旧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跟对主子”的庆幸和“好好干有前途”的动力。
“都下去吧,好好做事。”我挥了挥手。
“是,二小姐!”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和整齐,躬身退下时,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内室只剩下我和青黛。
青黛长舒了一口气,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姑娘,您这招真是太高了!我看他们现在,怕是比正院的奴才还要听话用心!”
我微微一笑,端起茶杯。管理之道,无非就是“赏罚分明”四字。但在执行中,时机的把握、分寸的拿捏,至关重要。今日私下的行赏,比公开赏赐更能拉近与仆役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己人”的待遇。
“接下来,要留意观察,谁可用,谁只能驱使。”我吩咐青黛,“像春桃,年纪小,心思单纯,知恩图报,可以慢慢培养。李婆子踏实肯干,也可倚重。那个孙婆子,胆小怕事,经过这次教训,应该不敢再生事,但也不可委以重任。”
“奴婢明白。”青黛郑重应下。
经过这番整肃,我院中的仆役队伍,算是初步被纳入了掌控。他们或许还未到忠心不二的地步,但至少明确了行为边界,看到了服从的好处与违逆的代价,工作的积极性和纪律性大大提高。
这为我接下来在沈府的周旋,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靠的后方。刚柔并济的御下手段,初见成效。下一步,该是将目光投向院外,寻找扩大影响力和获取资源的机会了。而与沈玉奴那条线,也需要寻机接上了。
---
喜欢看的宝子可以评论一下吗,冒个泡就行让我开心一下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整肃立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