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种花娘子的古代日常 > 第3章 想主意

第3章 想主意

夏日炎炎,一路快走过来的钱珍娘却顾不得擦拭脸上的汗。刚走到钱大身边,她迫不及待开口:“大哥知道前两天陶家大郎的事吧?”

“自是知晓的。”陶大点点头。

钱珍娘此时满脸怒气,“陶大郎腿一伸倒是走了,留下大房母女眼下竟是守在家里等吃等喝。二郎他爹也是个装模作样的,绝口不提分家之事,满屋里竟只有我当开口的恶人!”她停顿一下,又看向自家大哥,“眼看春生和水生大了,再多三张嘴,凭着二郎挣的那几个银钱,怎么养活得起?”

钱大听到这里已然清楚小妹过来的目的,还没等他说话,钱三突然出声:“我若没记错,陶大郎屋里的姑娘应是该相看人家了?”

钱珍娘点头回他:“确是如此,大丫头今年已有十五岁,小的也已十二岁。可出了这档子事,她们是要守孝三年的!倒不如把她们分出去,免得看着烦闷。”

钱大了然,不过一时间也想不出主意。他抬头看看天色,估摸着钱老汉不久之后就会过来,“等晌午闲下来,我请刘捕役去酒馆喝一壶,看他是否有甚好法子。”

“得亏大哥在捕役那里也是有脸面的人,否则小妹我真是要被那陶家欺负死!”钱珍娘已换上喜色。

这话一出,钱大立即嗤了一声:“当年我就不赞同你嫁到陶家,可你倒好,被陶二郎假意哄骗一番,便要嫁去那破落村户过日子!”

饶是清楚娘家人看不起陶家,听到这话后,钱珍娘的脸色仍是难看起来。她哪里知道陶二郎只会耍嘴上功夫?可话又说回来,看着自己日子过得这般差,陶二郎每月只拿得那点银钱,娘家人竟也没说帮衬一把,反倒只会看自己笑话。

钱三在一旁听了大概,眼看着两人有争吵的苗头,赶忙说道:“大哥今日不还要等孙家人过来?现下还不太忙,这会儿先坐下歇息。我带珍娘回西边铺子了。”

说完他又扯着钱珍娘的衣袖,向她使了使眼色。

钱珍娘毕竟有求于人,也不想把场面闹得不好收场,只能说:“大哥先忙着,天热可要记得歇息,”她又面露讨好,“陶家大房的事还要麻烦大哥多打听打听。”

钱大看到她这副样子也心烦得紧,钱珍娘打小就被家里人惯坏了,也就是嫁到那村户人家才能任由她如此闹腾!他摆摆手,示意钱三将人带走,省得在这碍眼。

钱三便又带着人走了。

陶二郎正在铺面门口砍削木材,汗水顺着他的额角往下淌,没过多久连衣衫也湿透了。钱珍娘回来后看到的便是这幅场景。

毕竟是相处多年的夫妻,看到陶二郎这个样子又怎会不心疼?她快步走到跟前,“我今日过来是托大哥办事的,这下必是得和大房分开过!”

“大哥有甚好法子?”陶二郎问。

“我大哥虽没有法子,但刘捕役总不是一般人,咱们这点事对他来讲还不是随手就能办了的?”钱珍娘不无得意。

陶二郎思忖一番,若是真能顺利解决这桩麻烦,于他来说也是好事。想到这里,他带着一脸愧色看向钱三,“又要麻烦家里费心了。”

钱三自是了解陶二郎,只会说些个没意思的空话。他没回答,只看着钱珍娘问:“可要带你去吃些饭食?”

钱珍娘摇摇头,“春生和水生不知我过来,醒了定是要哭闹的。趁着日头还没升高,我得赶紧回去。”

听到这,钱三也不再挽留,钱珍娘又交代一番,便往回走去。

东头村陶家。

赵丽娘在天亮后便起床生火做饭,而陶青禾是被小孩哭闹声吵醒的。

等她睁开眼睛,发现屋里另外两人已经起床。她轻轻摸了下依旧有些痛的伤口,待意识彻底清醒后,便也起身穿衣。

陶青苗正在灶房帮忙,二房屋里的哭声让她皱起眉头,“小婶怎么也不哄哄?”

赵丽娘叹气,“谁知道又在作什么怪。”

哭声持续传来,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陶青苗忍不住了,“阿娘,我过去看看。”她说着话,脚步不停地往二房门前走去。

“小婶!”她大喊一声。

半天没听到回答,陶青苗心生奇怪,她试探着推开房门,只看到两个小娃坐在地上,啼哭不止的正是年龄更小的陶水生。

陶青苗只能先将他抱起来哄着,又问陶春生:“你阿娘呢?”

陶春生摇头,“不知道。”

陶春生睡醒后发现爹娘都不在屋里,他偷偷踮着脚,想伸手去够箱柜上的罐子,那里有满满一大罐的饴糖!

然而他太矮,即使踮起脚也够不到。于是他把水生晃醒,试图抱着弟弟去拿糖罐。但他没想到自己力气不够用,可怜的陶水生就这样被摔在了地上。陶春生吓坏了,想捂住弟弟的嘴巴阻止他哭出声,可弟弟并不配合,哭声也越来越大,直到二姐过来了。

陶春生紧张地看向陶青苗。

“你小弟怎么哭了?”

陶春生不想说,但看着还在哭的弟弟,只能扯谎,“他想吃糖,我不给他拿,就哭了。”

说完像是想到个好主意,陶春生兴奋起来,“二姐!你给弟弟拿块儿糖吃?这样他就不会再哭了!”

接着又补充一句:“也给你吃一块儿。”

陶青苗立马明白发生了什么,她本想拒绝,可心思一转,却对陶春生说:“还有我大姐呢?她可还生着病。”

陶春生支支吾吾:“那……那给大姐也拿一块儿。”

“那我阿娘呢?她还在灶房给你和水生做饭食呢!”

“……”

“大人不吃糖!糖是小孩子才吃的!”陶春生大声说。

“那算了,等你阿娘回来,你让她拿吧。”说完这句,陶青禾放下陶水生,装作要出去的样子。

陶春生立马慌张起来,赶忙答应:“给阿婶拿……二姐你别走啊!”

陶青苗这才回头,“糖在哪儿?”

“在阿娘的箱柜上面,”他指了指,“就是那儿。”

陶青苗姐妹二人的身量比一般姑娘高上许多,她微微踮脚,手放箱柜上摸索一番,便摸到了。

拿下来后,陶青苗看着眼前精致的糖罐觉得眼熟,但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只能掂掂分量,估摸着里面有不少糖。

陶春生看着糖罐馋极了,他阿娘总不许他每日吃糖,还吓唬他牙会生虫子。可他才不信呢!这明明是故意哄骗小孩的话儿。今日可算逮到机会吃糖了!

他忍不住伸手上去,将罐子打开,拿出糖块就塞进嘴里。旁边陶水生闻到香味,也要伸手去抢。

陶春苗任由他们拿了糖,看到陶春生才吃进嘴里又要伸手,她连忙用胳膊挡住,先拿三块出来才开口:“再拿可就要被你阿娘发现了。”

陶春生有些遗憾,好不容易吃一次糖的!可若是被阿娘发现,又免不得一顿打骂。他乞求道:“二姐,再给我拿一块儿吧!”

陶青苗只能由着他拿到手,再嘱咐:“看好你小弟,若是说漏了嘴,可是要挨打的!”随后又将罐子封好,放回原处。

陶春生小鸡啄米似的猛猛点头,他懂,他比二姐还懂。毕竟他娘亲打人太疼了。

交代完后,陶青苗拿着三块糖就走了出去。

陶青禾刚洗漱完,抬眼就看见陶青苗从二房门内走出来,偏偏还满脸高兴。没等她说话,人已经跑了过来。

才到跟前,陶青苗就摊开手示意。陶青禾低头一看,嚯!从二房屋里拿了三块糖?这和剜了钱珍娘的肉有什么区别?

陶青苗喜滋滋地说:“小婶不知道去了哪里,春生拉着水生偷糖吃摔倒了,这是他收买我用的。”

看着她一脸高兴,陶青禾出声道:“不得了,这吃的哪里是糖,简直是小婶的肉!”

陶青苗哈哈大笑,又说:“可不是嘛!这要是被她知道了,可不得心疼死?端午那天,阿爹带回来的糖,咱们才吃一块,她就气得简直要冒烟,这若是……”

话还没说完,陶青苗终于明白糖罐为何眼熟了。这分明是阿爹带回来的!怎会到了二房屋里?她立马不高兴了,拉住陶青禾便向灶房走去。

灶房里,赵丽娘正手拿木勺不停搅动着,防止陶罐里的粥糊底。陶青苗就这样冲了进去,语气愤愤:“阿娘!端午那天阿爹带回的糖,怎么全给春生他们了?”

赵丽娘听到陶青苗发问,手上的动作停了一瞬,又马上继续。她尽量平稳语气:“许是……许是水生爱哭闹,你阿爷为了哄他才给的。”

陶青苗不能接受这句说辞,她还想继续争辩,一旁的陶青禾捏了捏她的手臂,接着便开口:“您是知道的,眼下小婶必然在想法子将我们赶走,您还要替谁遮掩吗?”

赵丽娘几番犹豫,最终说道:“这糖本是要留下来的,可春生和水生在你们阿爷面前哭闹,后来便给了他们。”

陶青禾忍不住扶额,难怪钱珍娘这么嚣张,陶家大房简直像是任人揉捏的面团。

“我去把糖抢回来!”陶青苗突然说了句,转头准备走出灶房。

赵丽娘赶忙拉住陶青苗,急声道:“咱……咱们就当不知道吧。”她语气里带着恳求。自己只生下两个女娃,钱氏却连得两个男丁,又如何与钱氏争呢……

“您以为装作不知道,他们就会好生待我们吗?”陶青禾说。

赵丽娘强撑着笑,“不说这些了,青苗,去西边地头喊你阿爷。”又拉着陶青禾,面带哀求,“去舀些咸菜出来……”

陶青苗依旧不甘心,她看向阿姐,似是希望她说些什么。

陶青禾却只是摇摇头,示意她吃完饭再说。

夏天的太阳格外刺眼,空气里也带着闷热。

陶老汉一大早就拿起扁担和水桶下地,连续的干旱已经把地晒得开裂,他只能日日过来浇水。早起干活到现在,陶老汉的衣裳已经被汗水浸透,他停下手里的活,拿起陶罐,将最后几口水喝完。

陶青苗过来见到的便是这幅场景。她很是别扭,不想招呼陶老汉,只留下一句:“阿娘说朝食做好了。”然后就转头跑走,余下陶老汉一脸茫然。

……

日头升至半空的时候,陶家几人也已吃完朝食。看到姐妹俩在收拾灶房,赵丽娘又裹起头巾,独自去屋后的菜地拔草了。

将丝瓜络洗干净挂起后,陶青苗走出灶房,强行把陶青禾推到房间,让她好好休养。自已又端起盆到河边洗衣裳。

……

另一头,办完事的钱珍娘一路顶着烈日也已走回陶家。

钱珍娘推开门的时候嘴里还哼着小调,看着屋里空无一人,她又走出院子高声喊:“春生!水生!跑哪里去了?”喊了几声也无人应答,钱珍娘只好去到灶房。忙活一大早了,她的肚子还是空的。

看着灶房里空空荡荡,没留有任何饭食,钱珍娘破口大骂:“一家子吃白饭的,一口也没给人留!”说完似是觉得不解气,又补充一句,“等着吧,马上就有你们好看!”

“小婶这是刚吃完炮仗回来的?”陶青禾走到灶房边开口。

钱珍娘正准备给自己煮粥,被身后乍然响起的声音吓一跳。她回头看向门边的人,冷笑道:“大丫头,自昨儿个起,这张嘴倒是利了不少。且等着吧,马上就有你们好果子吃了!”

陶青禾不知道钱珍娘在打什么主意,心里估摸着应是和她早上出门有关。她不动声色回道:“小婶这是什么话,咱们可是一家人,有我一口好果子吃,自然也少不了你的。”

这死丫头是撞了头还是换了头?钱珍娘这两天就没从她嘴里讨过好。她狠狠盯住陶青禾,却没再说话。

陶青禾看钱珍娘的模样,想着八成是套不出什么话来,也不再纠缠,转头又进了屋。

陶二郎在铺子忙活一上午,等太阳西移时,街上的人才渐渐变少。他擦掉脸上的汗,拎起罐子大口喝水。

钱大便是这时来的,他刚和刘捕役喝完酒,没成想竟真找到让小妹分家的好法子。此时见到陶二郎,他大步走到跟前,思忖片刻,先问道:“二郎可是铁了心要分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貂珰

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