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周瑜传之公子如玉 > 第357章 第 357 章

第357章 第 357 章

“公瑾,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投奔孙将军?” 鲁肃压低了声音问。

“子敬觉得何时最佳?” 周瑜举起小盏,轻轻朝着鲁肃致意。明亮双眸温暖地看着他。

“公瑾才到居巢,最好是能多经营些部曲,等到夏粮秋收,粮秣丰盈,公瑾可以带着众多部曲,百姓和粮秣一起渡江归吴,才是最有利的时机。” 鲁肃一边咀嚼一边说,口齿有些混沌但意思还是表达清楚了。

“为何要等这么久?” 周瑜有些诧异。

“公瑾离开孙将军已近三年,他身边有张竑,张昭,还有刚刚归顺依附孙氏的顾雍步骘等人。武将就更多了,除了程普黄盖等乌程侯旧部,还有孙氏族人, 除了孙文阳以外,系数回归团聚在孙伯符的周围。更有新归顺的猛将贺齐。公瑾回归,孙将军本心一定愿意与你共谋大业,只是他周围这些人却未必愿意孙将军授你高位。如此一来,若能携带精兵人口钱粮归吴,才能给孙将军一个籍口重用公瑾!” 鲁肃说完,目不转睛地盯着周瑜的表情,谁知看了半天,竟没在对方脸上看出情绪的变化.

“子敬思虑周全,真心为瑜谋划,瑜不胜感激。瑜与伯符总角相识,志同道合,只想携手共创大业,对于官位并无奢求。何况时间紧迫,伯符羽翼渐丰,势必已引起各方诸侯警觉。若不尽快归吴,怕难以离开寿春的掌控。” 周瑜坦然道。

“公瑾固然了解孙将军,可如今天下,英杰辈出,哪个有点才华和抱负的人不愿意独当一面?或做一方诸侯,或首席谋士,更有甚者,或许想取汉家天下也未可知。三年不见,公瑾未必深知孙将军的内心了。做了三年的江东之主,怕也习学了不少帝王之道。” 鲁肃心里暗自惊诧周瑜的坦荡和率真。人说周公瑾智勇双全,文武兼备,可此人对官场怎地如此天真?早就听闻孙策周围的各种权力已经分派就绪,你周瑜就这样只身前往,还是他的总角之好,又有打开牛渚矶破横江当利的绝世奇功,你让孙伯符如何待你? 给你大权厚遇,他周围的人如何服气,孙策不会为你一人得罪其他很多人。不厚待你,既怕你离他而去,又怕背上知恩不报,辜负挚友的骂名,影响天下英才来投靠。

周瑜像是看出了鲁肃的心思,淡淡笑道:“孙文台将军虽然封爵乌程侯,但伯符年少丧父,他洞悉百姓疾苦,不若寻常诸侯。放眼当今天下,一众诸侯征战杀伐,鲜少为了百姓福祉,无不为已谋权谋利,惯常以讨贼之名,以百姓为箭簇,为自家开疆辟土而已。子敬若见过孙伯符带兵,就知他是何等人物。凡是跟着伯符的人,无论将领还是兵士,无不愿为之用命。瑜正是钦羡伯符这一点,才愿为之臂膀。否则,若为高官厚爵,投奔许都岂不更快捷便利?”

鲁肃默不作声,心中暗想,你周瑜世代公卿,当然可以对做官无所谓,我可愿意成为开国之君最依仗的首席谋臣。他正在心里掂量是否跟着周瑜去投孙策,马上又有个念头浮出:若不抓住这个机会,自己更无人引荐了。何况刘表和袁氏兄弟都是自己不看好的人,难成大器,那除了孙策,只有曹操。可荀彧郭嘉等人已经坐稳了曹操幕府,自己再如何才华出众,也未必能跻身列。。。所以还真只有孙策那里才有机会。更何况眼前放着周瑜这样一个现成的阶梯,莫非这是天意?想到这里,鲁肃不再犹豫,对着周瑜抱拳:“公瑾疏阔高远,肃佩服之至,愿随公瑾一同归吴,辅佐孙伯符将军成就大事。公瑾且吩咐何时启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老子是最强皇帝

狂兵神医

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

万界收纳箱

月光如水照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