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边上的山很大,山里有数不清的落叶,一层层堆积在地上。
落在最上面的叶子还是比较完整的形态,中间层的叶子已经出现了一些腐化,最外层已经看不见叶子了,只剩下黑色的土壤。
这层土壤就是柳树要找的东西,这是现成的肥料。
他和柳大牛走了两趟,才把几亩地够用的肥料都背了下来。
“大牛哥,撒完肥料之后还得翻土。然后之后几天就不要再动了,正常浇水。”
“一般三五天就能看出效果了。”
他正好和钱游商交易完一批小鸡,下一批鸡蛋得过一段时间再送来了,这段时间正好用来做实验。
没过两天,里正也找上门了。
“树哥,听说你搞出了个叫肥料的东西,对庄稼特别管用?”
柳树:“伯父是从哪听说的?肥料是阿姝研究的,也是偶然发现用了庄稼长势喜人。”
“这东西你还有多少?可能量产?”
里正十分迫切的样子,“村子里的庄稼长势不好,要是还有多的肥料,想必大家都愿意出钱买的。”
他也问过孙婶子肥料的价格,两文钱一大袋,够用一亩多,用在庄稼上的钱村里人还是舍得出的。
孙婶子家的地里用了肥料之后,庄稼救回来不少。
这地里的动静也瞒不住别人,不少人都上门打探她家是用的什么方法。
孙婶子怕给柳树惹麻烦,就没告诉别人,只和里正说了。
里正上门,一来是为了救地里的庄稼,二来也是觉得这对柳树来说是个好机会。
“你们家三个小孩生活也不容易,在村子里肯定是弱势的,要是受了欺负,我也有照拂不到的地方。”
“这次你要是把这肥料卖给村里人,一来也算是有个赚钱的营生了,二来村子里的人也算是承了你的人情,这样子之后也没什么人敢在村子里为难你了。”
柳树:“伯父,我家仅有的那点肥料全给孙婶子家了。”
“就算是现做,也得两三个礼拜以后才有了,做成了也不够全村用的。”
“其实我还有个办法,之前和大牛哥在地里实验过了,能行。”
他把山上的腐叶和里正说了,还带他去看了埋了腐叶的庄稼的情况。
里正思考了一下,晚上把村子里的人都叫到了祠堂前的那块空地上。
“你说里正突然叫我们来干什么?又要和下游村子争水?还是和隔壁村子抢柴火?”
“是说地里的庄稼吧,今年年景不好,我家那口子都愁的睡不好觉了。”
“谁家不是那样,县里的粮店鼻子也太灵了,前两天我去看,粮食已经涨到五十文一斤了。”
“这些卖粮食的心真黑啊。”
“那有什么办法,你能不买油不买布,但你能不吃粮吗?人家就是拿准了这点才敢涨价的。”
“里正还来不来?待会我再去地里浇遍水,不知道能不能救一救。”
“来吧,估计是和他娘子又吵起来了,我前两天从他家门口经过,他们家那个声音响的哟。”
“咋了咋了,他们咋又吵起来了?”
里正:“咳咳……”
“安静,尤其是有些爱讲闲话的,嘴都停停,我有事要说。”
说爱讲闲话的时候,他特地瞥了眼说他家吵架的那几个人,要不是有重要的事要说,他肯定得找她们说个清楚。
“咱们村地里那些庄稼你们也看到了,年景不好长的不好,估计到了秋收都得减产。”
“现在呢,有一个法子能补救,但是能救多少不确定,我呢,也不逼你们一定要试。”
“时间不等人,这地里的庄稼一天天的长,晚了这法子可能就没用了。”
“这法子是树哥想出来的,这法子要是有用,大家也别忘了他的人情就行。”
之后里正仔细讲了一下该去山上哪里挖肥料,挖回来以后该怎么用。
“对了,要是有不信的也可以去树哥地里看看,他地里的庄稼已经用过这个法子了。”
说完他就走了。
只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村民们。
“这法子靠谱吗?树哥这孩子才多大,自家的地都租出去了,会种地吗?”
“那你家准备试吗?”
“先去他家地里看看情况呗。”
“我和你一块去看看。”
大家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准备去柳树家的地里看看情况。
孙婶子和柳大牛两家人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事,也不需要去确认,他们准备在所有人没反应过来之前先去山上多挖点肥料。
到时候人多了,就抢不到了。
这里头只有一家人最尴尬,就是柳树的祖母一家。
柳树的亲大伯也想去亲眼看看,如果真管用,他地里的粮食就有救了。
但他也知道他娘对柳树的态度,不敢违背她的意思,于是只能一个劲的给他妻子眼色。
起码看在他妻子给家里生了孙子的分上,他娘应该不会骂人吧。
李小芬也不想对上她婆婆,但是为了家里的庄稼,她还是开口了,“娘,刚刚里正说的那法子,咱们家要不要试试?”
“试什么?”
“就是里正说的救庄稼的法子。”
“管用吗?要是管用就试试吧,不然这庄稼还不知道得减产多少。”
李小芬:“好嘞娘,我这就去和别人打听下怎么做。”
柳大伯看娘没生气,也跟在后面说:“那我去树哥地里看看。”
这话一出,家里的氛围立马僵住了。
“我不是说了别提那家人吗?晦气。”
“我就是一时嘴快了,他提出的法子,总得承人家的情吧。”
这下子柳老娘彻底炸了,“还承他的情,他有什么脸。”
“我儿子都没活下来,他有什么脸活着?还让我承他的情?我恨不得他死。”
“我的儿啊——”
“娘早说了那女人不是什么好东西,迷了你的心智,还害你丧了命,要不是你拼了命的做活,那三个小的怎么能活下去,你又怎么会没了命。”
“你等等娘,等娘下去陪你。”
柳老娘骂着骂着就开始哭她早死的儿子,她一共生了五个孩子,活了三个,柳父是她最喜欢的小儿子。
当初战乱逃亡的时候,要不是柳父背着她走过山路,她活不到现在。
她那么孝顺那么好的儿子,怎么就没了呢。
李小芬恨不得把她相公的嘴给缝起来,怎么尽说些惹人生气的话。
“你那嘴要是不会说就别说。”
柳大伯:“那我哪知道娘会这么生气啊,之前她不还给柳树送过粮食吗?我还以为她心里放下了。”
李小芬:“你快敲敲你那榆木脑袋吧,当时是什么情况,柳树都累倒在地里头了,他们毕竟是弟弟在世上仅剩的血脉了。”
“现在他们日子越过越好,娘肯定会想她儿子都去世了,他们凭什么过的这么好,心里有气你再这么一说,可不是火上浇油吗?”
“那咱们还用他那法子吗?”
“怎么不用,别在娘面前提他们的名字就是了。”
“唉,我下回一定记住了。”
“你叹啥子气,我才要叹气呢,眼看着你侄子越来越有出息,我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他家之前那样我们没上门帮忙,现在哪好意思再凑上去。”
“那不是娘不让我们去吗?”
李小芬懒得和她相公继续说了,打发他到柳树地里去看庄稼了。
村里大部分人看了柳树地里的样子,已经相信了这办法管用,准备去山上挖土了。
还有一小半也不是不信,就是想再看看别人家弄的怎么样了,弄的好了他们在弄。
不过不管怎么说,柳树这回在村子里算是出了名了。
而且在他不知道的另一个县城里,也有人在讨论着和他有关的事。
王峰是雅江酒楼的厨师,最近他们的对家酒楼不知道从哪学来了个新菜的做法,推出以后大受欢迎,尤其得老人喜爱。
年纪大了以后牙齿就不太好,味觉也退化了,鸡蛋羹好消化,放了干贝鲜虾炖出来的鲜味味觉退化的老人也吃的出来。
推出以后不少人家都会买回去孝敬老人,顺带着买点酒楼里的其他菜。
雅江酒楼的生意直线下滑,王峰被老板叫过去,“王师傅啊,对面酒楼卖的这个黄金羹你研究出来没有啊?”
王峰:“老板,这东西做法简单,我尝两回就试出来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
“是什么?你讲。”
“这里头最主要的就是这个鸡蛋,但咱们酒楼合作的那些供货商手里头都没鸡蛋了。”
“什么?那就找新的供货商去。”
“新的也没有了,咱们这县城的鸡蛋都没了,要不只能自个儿去乡下收了,现在乡下的鸡蛋也涨价了,算上路费这道菜就不赚什么了。”
“那凭什么对面酒楼就能收得到鸡蛋?”
王峰擦了擦汗,这就不是他一个厨师能调查的出来的了。
老板看底下那群人的样子,就知道还得靠自己去打听。
要是让他知道对面用的是哪家供货商,他非把人家撬过来不可。
要是不成,就毁了。
与此同时,其他县城的酒楼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
他们发现这道新出现的菜不难复刻,就是原材料难买,要不就得去远点的县城收,要不就加价去乡下收。
酒楼老板们都想找出那个鸡蛋供应商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